生活用纸企业技术标准制定和质量控制计划的研究

2024-01-10 06:44黄巧东闫亚维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3年6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

黄巧东 闫亚维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晋江 362261)

公司制定技术标的准目的是协调统一公司活动领域中技术事项,技术标准对象既可以是物质的(如产品、材料、工具),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概念、程序、方法、符号)。技术标准一般分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等。

企业依靠高质量标准的产品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根据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以此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对于产品质量管理而言,标准有助于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对标准的科学管理,能够合理控制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1]

1 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管理

标准管理是公司的重大事项,应在组织职能上进行顶层设计,由公司最高领导决策。公司标准管理体系涵盖四大职能:标准的批准发布、草案制定、监督实施、执行及反馈,形成标准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标准要能有效落地执行,需要建立标准 “制定、执行、稽查”的“三权分立”管理机制(如图1 所示),三者有机运行形成闭环机制。

图1 标准“三权分立”管理机制

1.1 标准制定

结合公司运行和发展需求,组织专家建立所需的标准经评审后批准发布;标准管理部门掌握着标准建立、变更、终止的立标权,是公司标准唯一管理部门,同时又有责任接收执行部门和稽查部门反馈意见。

1.2 标准执行

业务部门在接收标准管理发布标准,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如对标准执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争议应及时书面提报标准管理决议/释义/仲裁,在标准未得到评审修改前不得随意偏离或选择性执行。

1.3 标准稽查

公司建立班组级、车间级、公司级三级检查制度,对标准具体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偏保证标准落地;同时也可以由如法务部、审计部、质管部等进行专项专业的标准稽查。通过日常检查的专项专业稽查相结果,有效推动标准落地执行,同时稽查过程对标准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进行评价,收集意见反馈标委会动态管理。

2 技术标准制定

2.1 技术标准制定的输入

技术标准在制定时需要将以下“消费者需求、供应商水平、行业竞争对手现状、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法律法规要求、自身能力”作为输入,在生活用纸行业分类如下。

2.1.1 法律法规要求

生活用纸隶属消毒产品,如《消毒产品生产公司卫生规范》《消毒技术规范》。

2.1.2 国家/行业标准

GB 38598-2020《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通用要求》、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 20808-2022《纸巾》、GB/T 20810-2018《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GB/T 24455-2022 《擦手纸》、GB/T 26174-2023《厨房纸巾》等。

2.1.3 行业竞争对手现状

国际竞争对手主要有宝洁、爱生雅、金佰利,国内头部公司主要是恒安国际、中顺洁柔、金红叶。

2.1.4 自身能力包含产能能力、设备制造能力、研发能力、采购能力、销售能力、财务能力、物流配送能力等。

2.1.5 顾客需求

消费者对生活用纸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卫生、舒适、柔软、湿强、无纸粉,还需结合不同消费者对象以及纸的类型不同分别细化。

2.1.6 供应商水平

供应渠道是国内或者国外的、成本情况、产能与需求量的匹配、是独家供应或者多家供应等。

2.2 技术标准的形成

法律法规要求和强制执行的标准是一定要执行列入的,行业竞争对手现状、自身能力、供应商水平一般都能形成量化性对比,正常最终是影响具体技术参数的宽严程度。最难解决的是顾客需求如何有效转化为技术标准要求,一般公司在市场进行消费者需求调研时,采集到的信息是消费者语言,此时最要用到QFD 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质量功能展开QFD,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

产品规划阶段的质量功能展开指导了产品的总体方案设计,它以顾客需求作为输入,输出的是关键的设计要求或关键质量特性及目标,生活用纸QFD 示例如图2 所示。

图2 生活用纸QFD 示例

零件配置阶段的质量功能展开用于指导产品详细设计和有关技术要求的制定,它以产品规划阶段输出的设计要求作为输入,从多个设计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并通过零件配置矩阵将其转换为关键的零件特征,因此它的输出是关键零件特性及目标。

工艺设计阶段的质量功能展开是从设计到生产阶段的转移,它指导了工艺方案的编制,其输入是零件配置阶段输出的关键零件特性,输出的是重要度高的工艺变量及目标。

生产控制阶段的质量功能展开的目的是使生产波动最小化,输入是工艺设计阶段输出的关键工艺参数,输出的是生产要求,如操作程序、控制计划等。

2.3 技术标准的评价

最终制定的技术标准要综合体现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适宜性、合理性,否则就形成标准一套执行一套的局面。特别大部分公司制定技术标准忽视经济性的影响。

例如:一个产品的规格公差要求±2 mm,已知其标准差σ=0.5。假设过程规格平均值没有偏离,则其过程能力指数Cp=1.33,对应的产品缺陷率是6 387 ppm。如规格公差要求调整为±1 mm,实际加工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则其过程能力指数变为Cp=0.67,对应的产品缺陷率是305 250 ppm。表面上公差要求只是从±2 mm 变为±1 mm,但实际如果要满足新要求会带来精度巨大的提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改造。

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经过上述一系列过程产生技术标准,有效的将各方面需求转化为标准,特别是标准与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公司依靠高技术标准的产品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根据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以此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技术标准制定后,有效落实一直是很多公司面临的一个难题。为了应付上级和客户而走形式、没有技术标准对应的检验产品质量的能力、技术标准制定后未结合实际变化动态修订等各种现象,导致公司对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不茫然的。

3.1 技术标准在质量管理中的落实

解决技术标准有效的落实问题,将技术标准贯穿在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中是最佳的实践方式。对于公司产品质量管理而言,标准有助于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通过质量管理承接技术标准,能够合理控制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标准要真正落实在质量管理全过程,就需求在产品实现前制定质量控制计划。产品质量控制计划是针对某个产品在质量方面如何控制的计划,是对技术标准如何落实在产品实现全过程的具体策划。

3.2 质量控制计划制定

技术标准分解到质量管理全过程“分时、分段、分类,落实于全过程、由全员参与管理”,整体策略如图3 所示。技术标准做为产品实现的输入,从材料采购到产品出货,基于风险控制原则将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分解,明确所在阶段承担哪部分技术指标要求、如何控制(5W1H,控制时机、控制方法、实施人员、允收规格、控制频次)。

图3 产品质量控制计划制定策略

编写质量控制计划,正常包含:产品名称、规格、工程内容(指生产过程中一组对产品外观、性能、质量产生影响的设备、检验方法、材料等因素,一般应包含流程图、工站名、管制特性、规格要求)、生产管制(指产品生产或制造过程中生产部门为确保产品品质所必须采取的作业、设备管制措施等,一般应包含检验仪器、检测频率、控制方法、责任人)、品管管制(指品管部门为确保产品品质针对各工序设定的检验管制措施,一般应包含测量仪器、检测频率、控制方法、责任人)、异常处理(指对产品品质、设备等异常的处理,一般应包含处理方法、责任人),具体格式如表1 所示。

表1 产品质量控制计划样式

当产品转产、制造工艺发生变更、产品结构发生改变或改进、用户质量反馈、出现失效时均需重新修订质量控制计划。

4 结束语

技术标准是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应遵循PDCA 原则对标准的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管理。标准是一项集体综合评审工作,特别是要把好标准制定输入关,标准不是一层不变应结合实际变化动态修订。

解决技术标准有效的落实问题,首先是标准是一把手工程应由公司最高领导决策,其次要将技术标准贯穿在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基于风险原则将产品技术标准各项要求融入质量控制计划中。

最终技术标准既体现其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适宜性、合理性,又能有效落实于实处,方能真正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