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中的“红色电波”

2024-01-10 06:14鹿琳南苑宣
党课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南苑小剧场电波

鹿琳 南苑宣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2023年12月1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庐山恋”小剧场内,辖区居民党员自导自演的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当舞台灯光渐暗,剧中男主角李侠慷慨赴死,现场观众饱含热泪,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该话剧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创作。其原型人物李白,在上海長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誓死守护党的秘密电台。1949年5月7日,李白牺牲,倒在了上海解放前夕。话剧中男主角李侠对党忠心耿耿、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事迹,真实地再现了李白烈士短暂却光辉的一生。

“2023年6月,辖区党员在集中学习时集体观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历史电波的回声、激荡红色时代的革命信念让党员们深受感动。”庐山社区党委书记车卫玲介绍,为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先烈故事,街道、社区在建邺区相关部门支持下创新党员教育方式,以红色话剧为主要形式,以辖区居民党员为主要力量,以沉浸式体验为主要方式,组织辖区居民党员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革命题材作品。

该部作品中,参演的15位居民党员饰演了剧中17个角色,他们平均年龄为65周岁,年龄最大的党员已82岁,且没有一位有表演经验。在4个多月的排练中,老党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李侠的扮演者、庐山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杨勇,因其母亲烫伤,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剧场;女主角何兰芬的扮演者、有50多年党龄的伍萍贤坦言,年纪大了记不住台词,一上台就紧张,在家和老伴儿反反复复练习;73岁的老党员胡子力扮演地下党秘密联络站的通讯人员,在剧中被当街杀害,排练时需一遍遍“摔倒”在舞台上……从围读剧本、沟通角色,到培养默契、打磨细节,再到一遍遍对戏、彩排,老党员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强烈缅怀全情投入,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表演重现红色经典。

“沉浸式党课发人深省,演员们‘走心了,我们也‘入心了”,“向英雄致敬,向革命先烈致敬”,“革命先烈用生命谱写的英雄壮歌终成永恒”……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穿越时空,引发现场居民群众强烈共鸣,掌声在“庐山恋”小剧场中久久回荡。

据了解,“庐山恋”小剧场是南苑街道“红治苑”党建品牌矩阵重点项目之一。2023年2月,南苑街道整合庐山社区周边门面房打造该剧场,整体布局包含“一场一园”:“一场”即剧场区域,用于举办演出、观影等宣教活动;“一园”即“桂香园”教育实践基地,集成景观展示、民生议事、便民休闲等多种服务功能。

“我们辖区既有比较新的商品房小区,也有老旧一些的小区,居民需求复杂多元。社区常住人口超1万人,以往因缺少载体,群众服务和社区活动的开展都要‘借场地。”庐山社区党委副书记徐聪介绍,“庐山恋”小剧场揭幕当天,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牵手”南苑街道,开展了“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运营以来,一些律师事务所走进剧场开展普法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向居民科普健康养生知识。

南苑街道链接广泛资源、汇聚红色合力,以“庐山恋”小剧场为主阵地宣传党的政策、开展文化活动、弘扬文明新风,辖区单位因此“联”起来了。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服务居民群众达1万多人次。

(摘编自《新华日报》)

猜你喜欢
南苑小剧场电波
永远的红色电波
The Speed of Light
清代南苑的历史发展及其功能
瞌睡电波
百年南苑机场结束民用航空历史
“电波卫士”在行动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