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两山”水利主题公园建设助力“两山”理念生态价值转换研究

2024-01-11 12:38陈奋飞沈慧琪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主题公园科普水利

周 强,陈奋飞,沈慧琪

(1.中国电建集团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122;2.长三角(嘉兴)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000; 3.浙江省华东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122)

水利风景区以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为依托,在“两山”理念价值转换方面有着天然的基础和优势[1-2],其建设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近年来已跃然成为践行“双碳”目标的典型实施路径。2022年,国家出台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及水利部的《关于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推动新阶段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并做出了重要部署[3-4],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以进一步落实开展相关工作[5-8]。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浙江省作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9],截至2021年年底,共建设有39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0]。但是,当前水利风景区依然面临着“绿水青山”难换“金山银山”的问题,如何立足于自身优势,推动“两山”理念生态价值转换,助力区域水利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成为重要话题。

安吉县天赋旅游区是我国2022年第二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两山”理念和“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为进一步探索“两山”理念生态价值转换实现路径,笔者依托安吉县赋石水库,探索了赋石水利主题公园高质量建设路径,以此实践并推广“两山”理念,从而带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1 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

安吉县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其中一水是指以西溪为正源的西苕溪水系,那是安吉的母亲河。西溪发源于安吉县杭垓镇高村村狮子山大沿坑,全长52 km,流域总面积419.2 km2,为典型的山区性河道。西溪发源起点至磻文溪汇入口为其主流,主流至赋石水库为干流上段,赋石水库出水口与南溪汇合处为西苕溪,即干流下段(图1)。赋石水库建于1970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集灌溉、发电、供水、养鱼、旅游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331 km2,总库容为2.10×108m3,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安吉县天赋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对安吉当地的生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图1 地理位置图

1.2 区域现状

本研究中拟建设的赋石水库水利主题公园位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赋石水库坝址下游三角地块,在赋石水库及下游赋石村范围内,临近乡道李赋线,交通方便,总面积约15.57 hm2。

区域内部生态基础好,内部分布有赋石水库管理房、水库溢洪道、原河道旧址等。北侧为长势茂密的大片竹林,是露营基地旅游开发的绝佳位置;北侧规划拟建可口可乐工厂馆,可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周边民居具有江南水乡风貌特色。区域上游分布有野乐园、黄苦竹园等旅游景点,下游分布有赋石公园、落四房美丽乡村等景点(图2)。

图2 区域现状图

2 设计理念与布局分区

2.1 设计理念

安吉是全国“两山”理念实践的先行区、示范区,是浙江“共同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西溪是安吉美丽河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吉“绿水经济带”的新引擎。

本研究基于“两山”理念,融合共同富裕理念,以“山水赋石”为主题,以“居山、乐水、游学”为核心要义,通过生态与水利相结合、科普教育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及手段,打造“以绿为基、以水为依、以石为承、以山为脉”为特色的,集“两山生态文明建设、赋石水利文化传承、新时代村镇经济活化”于一体的安吉两山水利主题公园,努力成为湖州市水利文化展示新窗口、浙江省水利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图3)。

图3 设计构思

2.2 总体布局

安吉两山水利主题公园定位为半开放式公园,以观光游客、青少年、水利研究专业人员为目标人群,以科普教育游览专区和经济活力提升专区为核心,以“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水利经济”为导向,提取“山、水”的自然形态,通过治理、修复、保护等措施,改善场地水环境,营造独具特色的自然水系景观,开展科普教育、发展水利经济。

三类目标人群因身份特征不同,公园设计也应与之匹配。观光游客以观光游览为目的,注重可玩性、美观性、舒适性等,设计应以欣赏水库山水美景、品味新时代美丽乡村、亲近自然、互动体验、露营、垂钓等为核心要素;青少年以学习水利基础知识、亲近自然为目的,注重科普性、互动性及趣味性,设计应以水利知识科普学习、水利设施体验等自然学习为核心要素;水利研究专业人员注重专业性、学习性,设计应以水利历史文化研学为核心要素。

两大专区包括科普教育游览专区和经济活力提升专区,其中科普教育游览区以坝址下游三角区域为核心,总面积约11.21 hm2,通过一系列水功能分区,让来往人群认识自然、接触自然,切身感悟当地水利文化,了解保护、传承、弘扬、利用、治水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内涵,打造婚纱摄影、创作采风及休闲游憩的天然氧吧。经济活力提升区位于溢洪道下游,总面积为4.36 hm2,通过将赋石自然景观与当地产业结合,设置乡村集市,打造十里渔街,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目标。资源-生态-经济水利价值转换如图4所示,总体布局如图5所示。

图4 资源-生态-经济水利价值转换

图5 总体布局

2.3 功能分区

该设计充分体现水利主题公园特色,将两大专区细化分为水科普展示区、水科普体验区、水科普教育区、水科普治理示范区以及水美经济区五个区,依次从探水、乐水、知水、识水及惠水五个方面开展水知识科普教育并发展水文化经济(图6)。

图6 功能分区

2.3.1 水科普展示区—探水

水科普展示区是水利主题公园之窗,以安吉县水利历史文化科普与宣传为主要功能,通过流域综合馆、山水长廊、水利书吧等,全面探寻安吉县水利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两山”理念的价值真谛。

流域综合馆是科普区内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全面反映安吉县水利发展历程的文化展示馆。外观犹如赋石水库,由大坝、库区、水体三部分组成,传承着赋石水库的水文化精神。展馆屋顶为休憩花园,以生态水利为理念,可用于游客休憩的场所。

山水长廊位于展馆东侧现状保存较好的绿林中,通过对现状长廊的改造建设,以公益教育为核心,重述水利精神,普及河长制、河湖管理及保护知识,提升民众爱护水、保护水、珍惜水的意识。

水利书吧位于展馆南侧,通过改造功能失效的管理房,以水利相关书籍阅览为核心,在宣传水利知识的同时,提供欣赏河滨景观的休憩场所(图7,图8)。

图7 水科普展示区平面图

图8 流域综合馆效果图

2.3.2 水科普体验区—乐水

水科普体验区是水利主题公园之门,以感知水之奥秘、体验水之乐趣为主要功能,通过水幕云廊、多种水利互动设施等,科普水知识。

水幕云廊与场地水系共同构成了微型水文循环系统,通过模拟大自然的降水径流过程,让游客能够对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产生直观的认知,并以此为源,引导游客探索一系列由水引出的水利故事文化,提供第二课堂多龄化游憩设施,开启水利探索之旅。多种水利游乐设施分布在场地各处,犹如一个水利童话乐园,为游客提供了探索水的一方天地(图9)。

图9 水科普体验区平面图

2.3.3 水科普教育区—知水

水科普教育区是水利主题公园之厅,主要功能为河流水系及附属水工构筑物水利科普室外教育,在水库大坝量水堰外侧新开挖河道水系,从上游到下游通过地形的塑造、生态护坡、下游旱溪的理念设计,以承接水科普体验区自然降水,并全面展示天然降水径流过程(图10)。

图10 水科普教育区平面图

河道来水为发电站退水,沿河道从上游到下游分别设置泵站、水轮机、闸门、堰坝等水工构筑物模型,可以更好地让游客直接了解到水工构筑物原理。结合水库坝址、溢洪道、发电站等现状水利设施,以及园林景观修复设计,整个区域完全是一个小型生态自然景观。除此之外,增设了赋石水库筏道旧址、治水人物雕塑、水利宣传互动景墙、疏林草坪等内容,以此丰富区域科普教育宣传方式。

2.3.4 水科普示范区—识水

水科普示范区是水利主题公园的后花园,以水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展示为主要功能,通过生态湿地建设,净化水科普教育区径流来水,展示后治水时代水生态修复设计理念及成效。

生态湿地区域原为西溪筏道旧址,后因赋石水库建设,此区域(坝址至溢洪道段)无行洪功能。为充分发挥河道生态价值,设计将其改造为以净化为主的生态湿地。通过在下游设置景观跌水堰坝形成封闭景观水体,内部通过设置生态岛,种植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的方式构建小型生态系统,对雨水径流进行水质净化提升,从而达到水生态修复治理目的,并通过景观步道、观景台等为游客提供观赏及亲水区域,从而打造完整的水生态修复治理科普示范区(图11)。

图11 水科普示范区平面图

2.3.5 水美经济区——惠水

水美经济区以科普教育游览专区及赋石山水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乡村集市实现水经济价值转换功能。

水美经济区以“十里渔街”为主题,通过挖掘及提取赋石村当地渔船、渔网、游鱼等特质文化元素,将赋石“水”“渔”与乡村进行交融互动,享渔之乐,融水之景,打造多维度的滨水景观活动空间;设置水上集市,打造赋石村新的商业文化展示中心,以旅游带动农、林、渔等产业发展,打造新时代美丽渔村(图12)。

图12 水美经济区效果图

3 生态价值转换分析

根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陆域生态系统》(DB33/T 2274—2020)对水利主题公园建设完成后的生态产品价值进行核算,综合考虑区域地块范围较小,且用地属性基本不变,仅对局部用地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也无供给产品产出,水源涵养、水环境净化等调节服务价值相较于文化服务价值产出甚微。因此,水利主题公园建成后,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文化服务价值。

文化服务以生态旅游价值作为核算指标,利用旅游费用法进行计算。主题公园建成后,可以借助科普教育游览专区特色,通过活动策划等方式吸引游客团体,也可以借助余村红色旅游资源及周边农家乐景区进行引流吸引游客,并通过经济活力提升专区十里渔街餐饮、商品销售等配套服务及通过周边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 思考与展望

1) 完善配套设施,助力产业实现赋能升级。以水利主题公园为载体,结合公园周边赋石村乡村特色,进一步完善交通、市政管网、便民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融合,为旅游经济产业赋能升级提供支持。2) 发展业态经济,实现价值转换。挖掘水利主题公园外溢经济价值,针对三类目标人群,开展赋石户外露营、创作采风、摄影大赛、端午龙舟等丰富的活动,以吸引游客;以水美经济区——十里渔街为核心,结合周边民宿等发展业态经济,为游客提供形式多样的水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实现生态价值的经济转化,助力赋石村乡村振兴。3) 资源协同开发,打造专线旅游。借助“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乡村旅游力量,协同开发安吉天赋旅游区内其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专线,创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样板,实现共同富裕。4) 吸引社会资本,建立长效机制。建立有效、稳定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运营维护管理,建立长效智慧化运管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进一步完善及开发新业态经济。

猜你喜欢
主题公园科普水利
怎样用英语介绍主题公园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科普达人养成记
主题公园欢乐多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全球最大室内主题公园造价10亿美元
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