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2024-01-11 14:07叶钢
时代汽车 2023年22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叶钢

摘 要:文章以《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针对目前专业课中存在重技能培养、轻价值引领的问题,探索课程思政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整合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实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悄无声息地与专业核心课程融合,以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成功实现有效教学,实效德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全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刚要明确了高校专业课程也要承担起育人的功能,即在专业课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加入思政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相融合。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作为电子类、机电类、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结合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单片机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实用性强。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基本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程序设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电子设计创新意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于学生思想教育、道德素質的培养有所忽视。因此对于《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思政元素融入《单片机应用及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

2.1 修订课程标准,增加育人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实施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在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注重以教学项目为着力点,挖掘并引入思政元素,明确专业课程的德育目标。《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在已有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教学改革上,尽可能优化原课程教学方案,修正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逐步加入并丰富育人内容,将单片机知识传授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有机结合,将单片机技能传授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2.2 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在教学时,主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理论授课时,立足课程内容采用视频展示、关联引导、案例分析、实践总结等方式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思政教育的内化和专业技能实践外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并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让这种在实践中感悟并形成的良好道德素养真正融入学生自身综合素养血液中,成为学生宝贵的人生财富。

通过重新梳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项目训练,充分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目前课程各项目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实施中,要坚持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引领两个最为基本的维度。采取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的教育方式,用鲜活的实例和翔实的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发展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单片机发展历史、程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等教学内容,融入爱国情怀、法治意识、人生价值、励志创新等思政元素。在实践操作中,在系统电路设计与焊接、程序设计与调试过程等内容中融入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感、国计民生、工匠精神、励志创新等思政元素。

2.3 思政案例设计

(1)案例主体

通过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倒计时”节目视频,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通过比较“击缶”和LED点阵的显示原理,引出汉字点阵的仿真设计思路。

(2)案例描述

①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击缶倒计时”视频,如图1所示;

②观看视频后,现场提问同学们对于这个节目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③分析击缶倒计时的显示原理,让同学们理解每一个缶就是一个LED灯,缶被击打表示LED灯点亮,缶未被击打,则表示LED灯熄灭,通过不同的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的显示效果;

④绘制16×64LED汉字点阵仿真图,要求大家编写程序在点阵屏上显示“爱我中华”四个汉字,如图2所示。

(3)案例意义

通过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击缶倒计时”视频,缶阵光波律动,2008个身着银衣的刚劲汉子,挥棒而下,发光的缶面依次闪出60、50、40、30、20字样。最后又梦幻般地闪现出最后10秒倒计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高亢鼓乐和震天欢呼声中拉开帷幕。通过观看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到北京奥运会之美,为祖国感到骄傲。

通过比较击缶和LED点阵,发现两者原理一致,都是由多个缶(LED灯)组成方阵,当不同的缶(LED灯)发出亮光,就可以组成不同的汉字或者字符,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4)育人效果与反馈

①通过观看“击缶倒计时”视频,2008人整齐一致的动作,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被视频所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感到骄傲。

②通过讲解“击缶”和LED点阵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明白这个“击缶”视频的创意思路来源,从而更加地理解LED汉字点阵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

③通过LED点阵实现“爱我中华”四个汉字,通过不同字体的显示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结束语

思政元素融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原本注重技术传授的专业课程注入了思政灵魂,真正发挥了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3]。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单片机硬件知识、程序设计等的能力,还应激发学生爱国情结、工匠精神的培养,能够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将自身所学回报于祖国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践行。课程教学团队要不断地挖掘单片机课程的思政要素,将思政元素的种子,“润物细无声”地撒在学生的心中,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全过程,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先进的专业技术理念、过硬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倩.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3-86.

[2]王杰,邓建锋.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河南林业职业学院,2021(3):245-246.

[3]陈宇燕,吴慧芳.课程思政在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中的实践探索[ J]. 轻工科技,2020(11):179~180.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