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传承

2024-01-12 09:09王建华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沪剧杨修曹操

王建华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了文艺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期来,上海的文艺舞台上相继推出了京剧《曹操与杨修》、越剧《舞台姐妹》、沪剧《罗汉钱》、淮剧《金龙与蜉蝣》等剧目的传承演出,传承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剧种的经典剧目。这些剧目在传承过程中,努力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传承经典本色,以创新赋予时代新貌,使整个舞台呈现达到了较高质量,成功的传承演出引起了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

记得多年前在研究麒派传承的一次会上,龚和德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传承,这句话我印象很深。高质量传承,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需要。

高质量文化传承,要求具备能承担大任的高质量演员团队。上海京剧院《曹操与杨修》的传承版正是在一代青年演员成长到成熟的多年过程中打磨成功的。京剧《曹操与杨修》是上海京剧院1988年创作上演的作品,在第一届全国京剧艺术节上一炮打响,获得了唯一的程长庚金奖,被理论界誉为京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尚长荣老师的主要代表作品,这样的经典作品必须传承下去。2014年上海京剧院开启了《曹操与杨修》的青春版传承计划。院里安排了花脸演员杨东虎、董洪松分饰曹操,言派老生陈圣杰饰演杨修,尚长荣老师全身心投入到了传承的教学之中。《曹操与杨修》讲的是赤壁之战后,汉相曹操力图东山再起,故求贤若渴,名士杨修投其门下,然而终因曹操猜忌多疑,最终无奈将杨修斩首的悲剧故事。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内心复杂多变,戏很深刻,但不好演。为了让演员尽快走进戏剧情境,理解人物,尚老师提前半年就给演员准备大量的史料与文学作品,从历史背景到人物分析,从剧本解读到角色塑造,让演员逐渐走进曹操、杨修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开班第一课让学生们用普通话分角色诵读剧本,尚老师一句一抠地耐心纠正,这样的排练方式,让演员卸掉程式的包袱,更快地理解剧情、把握节奏,激发起演员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几个月的排练,尚老师从唱腔到身段精细抠戏,不仅给曹操与杨修抠,也给鹿鸣女、倩娘、招贤者、孔闻岱抠,尚老师说人人都要有主角意识,每个角色可以在有限的戏份里塑造出角色的无限可能。一年后青春版《曹操与杨修》成功上演,得到了专家们的基本认可,实属不易。但是,这部戏丰富的舞台语汇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要得到准确、充分演绎确非易事,更何况珠玉在前。之后,这批青年演员在舞台上又磨炼了八年,在各种传统、现代的题材的剧目中饰演了各种类型的角色,塑造人物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于是,八年后,又开始了《曹操与杨修》传承版的第二次排练。架子兼铜锤花脸演员杨东虎饰曹操,陈圣杰饰杨修,尚老师依然严格把关。此时的杨东虎和陈圣杰的演唱更具爆发力、感染力,表演也显得更加细腻入心了。又经过了三个月的精细排练,《曹操与杨修》作为京剧院拔尖人才系列杨东虎专场上演。这是一次成功的演出,杨东虎已经忘却了自我,完全进入了曹操的内心世界。从墓台前求贤若渴的曹操,到籍口有夜梦杀人之症以掩盖错杀孔闻岱之错的曹操,直至为了圆谎以击败杨修,竟演了一出夜梦杀妻大悲剧的曹操,杨东虎走进了曹操的心,演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曹操。在杀妻一场中,他一个人独对孔闻岱的灵位时痛苦内疚,但一旦意识到杨修要倩娘到灵堂送衣是又在向他试探时,他不得不立即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决定演一出夜梦杀妻以混淆视听。面临“不殺贤妻难为众、错杀贤妻我怎能”的困境,杨东虎以一段高亢有力、节奏明快的二黄快原板“汉祚衰群雄起狼烟滚滚”,把曹操狂妄的内心、失败的不甘一吐为快,唱毕,扑通跪在倩娘面前。这场戏中杨东虎把曹操的内心演得层次分明,他的表演已经和曹操的人物紧紧贴在一起了。陈圣杰饰演的杨修比原有的版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在保持言派委婉细腻、生动传情唱腔的同时,在表演上越来越松弛,演出了杨修天生的潇洒和挥不去的傲气,演活了一个恃才傲物的智慧文人。传承版把曹操与杨修两个高大又卑微的灵魂,在无情的撞击中,一个过早地陨落,一个陷入痛苦与绝望,从相互倾慕、由忌生恨、最终不得不刀颈相加的悲剧演绎得一波三折、丝丝入扣,人物从形似进化到神似,表演方法从简单模仿进入到自我创作。演出后的一次研讨会上,尚老师很高兴,他说:“这次《曹操与杨修》传承版是继承、激活、完善传统文化的又一次成功创造,是一次新的超越和提高。”

高质量传承,对戏曲来讲做好流派传承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流派是角儿在长期艺术创造实践中形成的带有鲜明特征的个人演唱艺术。因此在戏曲经典剧目传承中我们必须重视流派传承的问题。越剧《舞台姐妹》的成功传承主要得益于流派的成功传承。越剧《舞台姐妹》改编自同名电影,剧本讲述的是一对越剧舞台上的姐妹演员竺春花和邢月红在旧社会受尽压迫折磨、在新社会获得解放重生的故事,电影演员谢芳出演春花,优秀越剧徐派小生曹银娣出演月红。1998年上海越剧院将其改编搬上越剧舞台,由徐派小生钱惠丽和王派花旦单仰萍主演。于是,两代徐派小生的演绎,使邢月红这个角色成为了一个徐派经典人物,这次上海越剧院复排《舞台姐妹》,首选的邢月红扮演者就是越剧第十代传人、徐派小生俞果。邢月红人长得年轻漂亮、生性活泼好动,爱好虚荣,对俞果来说,除了年龄优势以外,和月红这个人物都有不小距离,尤其难演的是戏中她的角色是女性,而“戏中戏”中饰演的又是男性,性别的跳跃给表演带来了很大难度。钱惠丽老师启发她逐渐走入人物的内心,导演要求她生活中一直穿高跟鞋,多生发一点女性的感觉。这样的折腾,让俞果自如地游走于生活中的月红和“戏中戏”的梁山伯之间,早期,当她和春花在乡下阳春舞台上唱起越剧早期的四工调《十八相送》时,那一片青涩煞是可爱;当她身临绝境,准备以死抗争时,那徐派韵味十足的大段唱腔“白纸黑字字字毒,污言秽语句句刀”,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喷泻而出,一气呵成,倾吐了满腔悔恨,放不下姐妹亲情,很圆满地完成了对月红人物的塑造。春花的扮演者忻雅琴是王派弟子单仰萍的学生,也曾得王文娟老师亲授《追鱼》,她比较圆熟地掌握了王派平易朴实、委婉细腻的唱腔特点,在表演上准确地把握住春花洁身自好、不畏邪恶的性格特征,比较成功地塑造了春花这位可敬的艺人形象。观众在观剧过程也得到了欣赏徐、王流派的满足感。

沪剧《罗汉钱》的高质量传承,主要体现在守正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呈现。正如沪剧《罗汉钱》的导演沈刚讲,这次传承复排是老戏新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少观众看了沪剧《罗汉钱》的复排演出,感到很有新意,剧本基本是50年代的老本子,人物也都是观众熟悉的人物,新意从何而来?原因在于导演从表演、音乐、舞美等呈现手段上注重出新。沪剧原始是田头山歌东乡调、西乡调,也就是农民在田头劳作时互相传唱的一种田头山歌。于是,复排导演在戏中组织了一支歌队,经常活跃在主人公身边,重唱合唱,烘托气氛,推进剧情,这完全符合沪剧山歌出身的身世,毫无违和感,反而使台上散发出泥土的芬芳。比如,当艾艾和小晚相依相偎唱完“我俩永远不分离永远在一起”时,歌队队员将他俩围在一起。此时,作曲创造性地加入阿卡贝拉式的演唱,将“在一起”三字反复无旋律吟唱,让甜蜜的爱情得到了充分的浓化。《罗汉钱》在严格保留经典唱腔的同时,在必要时加入管弦乐队加以渲染烘托气氛,使整个音乐显得更加丰富饱满。舞台设计巧妙地运用转台,让室内外场景都得到快速迁换,表演节奏明快流畅,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这个戏的创作年代距今较远,所以,导演对文本也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比如,在复排中,觉得村长和青年们对话时,缺乏必要的唱段,于是,增加了一段“我是看你们从小生长大,对你们一向爱在心”的唱段,既是对青年们进行传统婚姻观的教育,也丰富了村长的形象,让村长的形象显得可爱一些,同时也让邵派唱腔得以更多发挥。同样,在戏的结尾处,原剧本给区长的唱显得不够丰满,于是复排时,把他的唱增加到20多句,痛陈封建包办婚姻的弊端,向村民们宣传国家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新思想,再因为特邀钱世剑的出演,使观众熟悉又喜爱的袁派唱腔得到了充分展示。老戏新演,观众既能忆旧,能从熟悉的经典唱段中重拾逝去的岁月;观众也能尝新,在现代审美眼光下获得新的美感。

传承经典剧目的工作还将继续进行,经典在传承中将保持艺术生命力。经典传承要抓紧进行,代代相传,实践证明,隔代太久,流派的传承力就会减弱,有些优秀的表演艺术流派也会因此而失传,这样的教训已经不少。抓紧传承经典,高质量传承经典,是我们一代人的使命。

作者  上海市志文化艺术分志戏剧卷(1978—2010)

编审专家组成员

猜你喜欢
沪剧杨修曹操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戏曲现代戏基于剧种特色的艺术探索——以沪剧为例
原创大型沪剧《担当》演出成功
真正的聪明人
杨修解字
“一合酥”续编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