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量化研究

2024-01-12 01:35包文莉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辽宁辽宁省制造业

徐 飞 , 包文莉

(1.本溪开放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0;2.辽宁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谈到教育人才供需问题,必谈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所培育的人才,要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并适应超前产业发展[1]。文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情况,对于国民经济时间序列指标分析拓展具有理论增量意义。对于辽宁人才供给结构、辽宁经济振兴发展和三次产业结构战略性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辽宁经济发展与就业整体关系

在考察经济发展情况时,一般用规模、程度、比例和结构等指标。文章主要用GDP水平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考察辽宁经济发展的程度和规模。用三次产业情况考察了经济发展的比例和结构情况。

1.1 GDP与就业的相关关系

较著名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的理论是奥肯定律。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对美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高于2.25%时,经济增长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发现经济增长低于2.25%时,经济增长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上升半个百分点。尽管各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一定与奥肯计算的结果一致,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同向变动,以及高增长与低失业率相随的关系,已被许多国家所证实。

2022年辽宁省GDP为28 975.1亿元, 同比增长2.1%[2]。在全国31个地区中,辽宁排名17。近十年辽宁省GDP发展水平除了两年有下降之外,其余都是稳步增长。搜集近十年辽宁省地区GDP、就业人数、失业人数相关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辽宁省GDP水平与就业人数在95%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是0.788。GDP与失业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从全国范围来看,近二十五年全国GDP与就业人数在95%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是0.775。辽宁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的相关关系与全国大体一致。

表1 辽宁省GDP与就业人数的关系

表2 全国GDP与就业人数的关系

1.2 GDP的就业效应

GDP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效应是当期大学毕业生数量除以当期GDP,反映的是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劳动力的吸纳情况。当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劳动力的发展速度时,该值呈现下降趋势;当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发展速度快于经济发展时,该值较大。当GDP的增长动力源于技术或资本时,也会表现出较低的就业效应。

辽宁省地区普通高校大学劳动力就业效应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GDP的增长能够促进就业,但是2014到2016年,就业效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辽宁省GDP比上一年呈现下降趋势,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保持在2%左右的增长速度。

2 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2.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通过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发现,辽宁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逐年增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第二产业人员减少的幅度要快于第一产业。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历史经验来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将进一步增多,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容纳量将进一步下降,第一产业贡献率与就业人员比例失调,另外第一产业收入水平决定人员将进一步转出。

2.2 辽宁省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就业主体

图1 辽宁省三次产业占就业比重

2.3 横向对比

从全国范围来看,辽宁省GDP增量和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处于中间水平。2018年第三产业增量水平在全国排名第九。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逐年稳步增长。但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处于偏低结构水平。与全国对比来看,我省还是农业大省,农业就业人员比重高于工业就业人员。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和从业人员数量还将逐年上升。

3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高技术产业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得快,对其他产业的渗透能力就强。高技术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的趋势,对于改变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按行业分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如下: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最多,资产总额最大,收入最高;其次是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航空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3]。

辽宁省地区资产高、利润高的行业是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这个区域的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最多。资产高利润低的行业包括医药制造业,容纳的从业人员数量也很多。资产低利润低的产业包括计算机、医疗仪器、信息化学制品业,相对来说,从业人员数量也较低。

与全国其他地区对比,辽宁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经营状况在全国居于前茅,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经营状况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位置,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经营状况在全国处于下游。

辽宁省应该优化电子行业和航空航天高端人才的专业设置和培养。辽宁省是医学人才培养大省,在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产业和医药制造产业,投入和利润水平有待提升。

4 辽宁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的预期分析

4.1 经济发展情况[4]

4.1.1 专家建模器法静态预测

采取专家建模器方法,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GDP和三次产业发展进行指数平滑、原值静态预测,预测未来10年发展状况(如图2)。未来辽宁省GDP水平将稳步增长,但是速度会放缓。我省第三产业在未来10年将呈现增长趋势,第一、第二产业在未来10年将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分行业来看,未来保持上升趋势的行业是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平稳态势的是交通运输业、住宿业。

图2 辽宁省GDP发展状况和未来预期

4.1.2 指标法预测

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指标包括三类:先行指标(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机器设备的订单数量、房屋建造许可证的批准数量),这类指标可提前4~6个月对经济状况提供预警信息;同步指标(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这类指标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间大致与经济周期相同;滞后指标(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生产成本、物价指数),滞后于经济周期半年。

通过分析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可以看出,全国经济大形势增速将放缓,辽宁省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放缓增长态势。

4.1.3 发展速度预测

采用差值动态预测法,结果表明保持平稳趋势的是交通、批发、住宿、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将出现下降趋势的是农业、工业、建筑业。第一产业的转出就业人员,对于新技能的提升培训将有需求。第二产业劳动力技能含量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水平和消费升级,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4.2 就业情况的预期

数字化时代,人类的大多数重复性、程序性、规则明确、偏理性的工作越来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如统计、会计和文员。这些工种因为高重复性,人工智能的介入将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可降低成本。这些专业预期将会提高工作岗位技能的层次和复杂度。如会计将会向财务管理分析方向发展,统计更侧重向研发和设计方向发展。

而对于一些需要设计性的工作,或者涉及道德伦理、生命安全的职业,在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非常低,如心理医生、摄影师等。这些职业将越来越注重对于人格和岗位匹配性和适应性的考察。

有些职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加入:医生、警察、消防员,机器人可以更精准地完成手术,协助完成一些风险大的工作。所以这些专业预期将会向提升人工智能的含量方面发展。

5 结语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辽宁经济发展速度将放缓,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辽宁三次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高技术产业应该优化电子行业和航空航天高端人才的专业设置和培养;加大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产业和医药制造产业投入水平;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升,预期很多重复性高、规则性强的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大学人才培养需要转型或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辽宁辽宁省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辽宁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