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复技术
——灰作材料的应用研究

2024-01-12 00:06邱振原董作荣兰可染邓嘉美曾芯悦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匠师白灰大理石

邱振原,董作荣,沈 飞,兰可染,邓嘉美,曾芯悦

(嘉应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0 引言

灰作材料为水泥未普遍运用前,建筑上的最重要的材料与技术之一,而近年来逐渐凋零或失传,但其在古迹与历史建筑的运用极广,故本研究的目的在利用匠师口述灰作配比,试验不同白灰原料,找出最适合于面层抹灰配比材料.本研究从国内古文献的搜集及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分析,以了解贝壳石锻烧成的石灰、煅烧出的燔石(石灰石)、蛎灰等传统灰作的作法、材质、配比等,以供田野调查、实验分析等相关研究之参考;透过对传统匠师的访谈,以了解各种灰作之组成、配比以及古建筑修复工程的灰作质量不佳问题,包括施工后石灰材料体积收缩产生裂缝大小等;灰作材料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白灰,其性质差异颇大,影响质量甚剧,文献较少有灰的试验研究.

本研究经由访谈得知灰作材料与配比,进行试体制作试验以了解材料性质.另外,亦对硓占石灰蛎壳灰,大理石石灰等3 种常见石灰原料,委托SGS 专业第三方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进行化学检验分析,以了解其组成成分之差异,以作为判断其性质差异之原因.

1 古文献整理分析

据《左传》所述:成公二年(公元前635 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这里所说的“蜃炭”,《左传注疏》里指明“烧蛤为炭,亦灰之类”.[1]说明用贝壳石煅烧成的石灰,在中国春秋战国之时已被人们所认识,并利用灰类极易吸收水分的特性,将其用于防潮.石灰用于粉刷墙面,在《周礼考工记》已有记载,谓之“以蜃灰垩墙”.其他在古籍专书中以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石灰制作和宋李诚《营造法式》所述及的灰作制度最具代表.

1.1 《天工开物》分析

《天工开物》记载从17 世纪以来,中国已有采矿冶炼等技术,并建立唐宋时期的基础,且愈提升操作水平,文中对于砖瓦制造、陶瓷冶炼、金属器具、舟车制造、采矿化工、造纸印刷等均有陈述,各种原材料的产地及加工时的用量与加工过程等亦有记载.在卷中第十一章里分述之章文为“宋子日:五行之内土为万物之母,子之,贵者岂惟五金哉,金与火相守而流,功用谓莫尚焉矣,石得燔而成,功盖愈出而愈奇焉,水浸滛而败,物有隙必攻,所谓不遗丝发者,调和一物以为外,拒漂海则冲洋,澜黏甃则固城雉不烦,历侯远涉而至宝,得焉,燔石之功殆莫之,与京矣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巧极丹铅,炉火方士纵焦唇舌何尝,肖像天工之万一哉”.[2]

记述中,宋应星曾说过五行(金、木、水、火、土)里土为万物之母,土坯里蕴藏许多宝藏,含有金、银、铁、铜、锡等统称五金,最好的可提炼为黄金,而矿石经煅火烧成再经水化后即可成为建筑体最有用的建筑材料:石灰可作为基础、筑墙及相关建材之黏着等用途,而它之取得均在邻近地区,所煅烧出来的燔石(生石灰)以青色为上等材,黄色次之,而此种可成灰之石均在土内2~3 尺深以上挖取,经底层为木材、一层迭石、一层煤炭泥饼之铺成后煅烧,因火候不均而有优劣之质的生石灰.经风化或水化后成熟石灰再经养灰后调配各种拌合物,加桐油、鱼油则成油灰;可与绢做补缝材料;砂土拌合后之灰材可砌墙加上麻绒与纸筋可做喷及墙壁之表面材料;拌砂土外再加适量的糯米、羊桃藤汁等可筑坚固之三合土墙.而在台闽沿海地区因燔石不易取得,则以蛎灰为代用品,由蛎蚝壳经火煅烧后而成之灰,未经煅烧或火候不足者为不合格之材料.

1.2 《营造法式》分析

《营造法式》为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学著作.北宋绍圣四年(1097)将作少监李诫奉令编修,元符三年(1100)成书,崇宁二年(1103)刊印颁行.本书内容除行政管理上“关防工料”的要求外,侧重于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并有图样,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学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典籍.全书34 卷,书前另有看样、目录各一卷.“看样”的内容主要是各“作”(工种)制度中若干规定的理论或历史传统根据的阐释.

包括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设计规范、比例的标准数据、施工方法和工序、各种构件的权衡、用料的规格或配合成分,砖、瓦、琉璃的烧制方法.卷十六至卷二十五为“功限”,详细列举各种工程所需的制作和安装之单位工作量,各工种所需辅助工(供作功)数量,以及舟、车、人力等运输所需装卸、架放、牵拽等工额.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为“料例”,规定使用材料的限量.其中或以材料为准,如列举当时木料规格,注明适用于何种构件;或以工程项目为准,如粉刷墙面(红色),每一方丈干后厚一分三厘,需用石灰、赤土、土朱各若干斤.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四为图样.以上制度、功限、料例、图样等部分,均按壕寨“土作”、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13 个工种分别记述.这些工种的内容,一部分同后世的分工相近.本书中虽对灰作并没有太多的叙述,但在卷十三及二十五均述及泥作用料、工限及作法等.

2 国内研究成果整理分析

在张海清等古建园林技术中“古建筑灰浆”,国内傅统匠师中有“九浆十八灰”之说法,在古建筑施工过程里,灰浆广泛使用在砌墙、抹饰上,主要为分述古建筑常用之灰及浆的配比、制作方式和用途[3].在明、清官式建筑中之层顶作法,灰背作法是解决平台屋顶以及天沟等部位防水问题之措施,并记载传统灰背操作方式、宫廷灰背作法中的几种特殊手法,如压麻作法、锡背作法、油衫纸作法、三麻布作法、盐卤铁作法,而现行之灰背作法则简化步骤[4].砖瓦抹灰工工艺学,其主要将砖、瓦抹灰工常用材料,配合技术数据,反映施工需要,其中灰主要用在研筑材料之特性、种类、配比所运用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将抹灰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明确的列出[5].

3 传统匠师的配比

依采访匠师口述灰作经验,将访谈匠师所得各项灰作材料及配比如:泼灰、黄土、砂、石灰、水、碎石、糯米浆、海菜浆、黑糖水、鸭蛋白、麻绒等材料,实际拌合成5 公分立方试体.试体抗压强度介于3.44~23.46 kgf/cm2,平均抗压强度约为9~10 kgf/cm2,而其中添加水泥粉之配比试体之抗压强度普遍偏高.

研究评析:(1)此研究提供较为完整的各项灰作作法与配比;(2)对于灰作中的各项材料之特性作整理说明;(3)此研究的试验计划之试验内容、控制变数并未十分清楚,实验结果之分析不够明确,且缺乏抗压性质以外的试验内容.

4 灰作工程现况面临之问题

灰作工程现今主要运用于古建筑修复工程之中,但在实际运用层面上却面临了下列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找出解决之道:(1)一般土水匠师已对灰作之技艺不熟练.灰作的操作程序复杂,使用的部位广泛,使用配比的种类亦多,但在水泥出现后逐渐消逝,近年来,有经验的老匠师逐渐凋零,多数的泥水匠师皆无灰作实际操作的经验,大多为对古建筑修复工程之需要,由较具经验的灰作匠师指导学习灰作技艺,但技艺熟练度不足,造成古建筑修复灰作的质量低落;(2)灰作操作程序容易为匠师所简化.灰作操作程序繁复,费时亦费工,所以有关泼灰、过节、养灰、锤炼等重要步骤,往往为匠师所简化,甚至有些泥水匠师完全不知这些步骤,导致灰作质量不佳;(3)检查验收无一定规范基准.因灰作目前尚无规范建立,故检查验收无一定基准,往往仅于面层作白灰粉刷,而非原有完整的交作作法.

5 实验

本次灰作材料性质之试验研究目的,重点着重在探讨白灰原料来源不同其对应的性质之差异;另外,有关传统灰作重要的操作项目如泼灰、养灰等,亦透过实际操作,来观察了解其要领与材料特性.

5.1 试验配比

本次研究实验的主要重点为不同白灰原料来源性质差异的基础研究,所以在配比设计上,以变数最少为原则:(1)纯灰.纯灰的试验不添加白灰以外的材料,取用时为养灰槽中沈淀部分的白灰泥,以探讨单一白灰的性质差异;(2)砂灰.以砂与白灰体积比2∶1 的配比混合,白灰为养灰槽中沈淀部分的白灰泥,以探讨白灰泥加砂后的性质差异;(3)麻绒灰.白灰胶泥为提高其施工的稳定性与防止龟裂,通常会添加麻绒等纤维物(见图1),此类灰称为麻绒灰或麻刀灰.依用途不同可再分为大麻绒灰及小麻绒灰.

图1 粗麻绒和细麻绒两种材料

大麻绒灰:长度约3~5 cm,与灰的调和比例100∶5,用于面层灰的打底找平.小麻绒灰:长度不大于1.5 cm,与灰的调和比例100∶·(3~4),用于面层抹灰.

本研究以白灰与麻绒重量比100∶5 的配比养灰,白灰为过筛后之白灰,以探讨麻绒添加的养灰过程与麻绒灰的材料性质.

5.2 试体制作

(1)将试体取出进行试体编号,见图2;(2)试体放置于工作台上检视其外观并记录之;(3)用锉刀将试体突出部分予以锉平;(4)以光标尺测量试体尺寸并记录之,准确单位至mm;(5)启动弯曲试验机,将机台面下降至适当高度;(6)以水平气泡仪调整机台面,使之呈现水平;(7)开始手动加压施力,随着载重增加持续观察试体变形与破坏情形;(8)当试体达最大破坏时,记录其最大抗压载重,见图3.

图2 试体制作

图3 实验前试体外观及试验后试体破坏

5.3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1)以下兹就各龄期各试验材料经抗压试验所得之数据,加以整理成表1,整理统计见图4、5.

表1 灰作材料各龄期抗压强度试验比较表

图4 灰作材料各龄期最大荷重(kg)统计图

图5 灰作材料各龄期抗压强度(kg/cm2)统计图

本次研究实验为不同白灰原料性质差异的基础研究,抗压强度(不加砂),17~21 d 期间,抗压强度依大小顺序为硓古石灰、蛎壳灰、大理石石灰,除大理石石灰外,主要成长期为7~14 d,14~28 d 期间强度变化不大,显示己经步入稳定阶段,部分则有些微的强度下降.

大理石石灰的初期抗压强度极低,但14~21 d 其间,强度有明显成长,成长超过5 倍,而21~28 d 期间,仍持续高度成长,而其28 d 强度己成长至仅次于硓古石灰之强度.

抗压强度(加砂,砂与灰比例1∶2),加砂平均约可提升抗压强度22%.但以蛎壳灰加砂抗压强度提升最少(5%).7~21 d 期间,抗压强度之比较与不加砂相同,依大小顺序为硓古石灰、蛎壳灰、大理石石灰,主要成长期亦是与不加砂相同为7~14 d 时期;加砂蛎壳灰在14 d 后进人稳定期,但是加砂硓古石灰14 d 后有明显下降之超势.

加砂大理石石灰的初期抗压强度极低,但与未加砂者比较,强度成长稍快;14~21 d 期间,强度有明显成长,而21~28 d 期间,仍持续高度成长,而其28 d 强度己成长至仅次于硓古石灰.

上述的试验成果,推论硓古石灰抗压强度特别高,可能系因其所含SiO2(含砂量)最高有关,SiO2除可增加抗压能力外,且形成较大的颗粒孔隙,可加速石灰碳化成CaCO3.

大理石石灰的初期抗压强度极低,与其保水性能极强有关,但拆模后强度便明显提升,因可加速水分的蒸散与碳化的作用.

5.4 各检验样本的成分检验结果

据文献与匠师访查得知各种不同类型的白灰,其性质差异颇大,但其原因不甚清楚,唯有透过白灰成分分析检验,才能推测判断其性质差异之原因.

本研究将所能取得的白灰及其原料,包括硓古石灰、蛎壳灰,大理石石灰、取得适量的样本,以作为分析之用.本研究主要的检验项目为各样本中组成成分检验,而组成成分以各金属氧化物为主,包括CaO、SiO2、MgO、SO3、Al2O3、Fe203等.其检验方法为以X-射线荧光分析仪(WD-XRI)分析.

有关各检验样本的成分检验分析结果整理于表2,并将组成成分中较重要的成分,如CaO、Mgo SiO2,各检验样本的成分检验分析结果见图6.

表2 各检验样本的成分检验分析结果 %

图6 各检验样本的成分检验分析结果图

以下按各项检验样本中各成分比重之差异,探讨分析白灰材料性质差异的因素.

(1)氧化钙(Cao).氧化钙(Ca0)为白灰中的最主要成分,共检验结果气化钙(Cao)含量比例顺序为

其中,大理石石灰的CaQ 成分含量最大.而贝类灰中,蛎壳灰之氧化钙(Ca0)含量大于硓古石灰,与本研究发现硓古石灰的杂质较多一致.

(2)氧化镁(MgO).氧化镁(MgO)为白灰中次重要的成分,其比重多寡影响白灰的性质颇多,其检验结果氧化镁(MgO)含量比例顺序为

其中,大理石石灰Mgo 成分含量最低,硓古石灰及蛎壳灰Mgo 成分含量高.

(3)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SiO2)主要是代表样本中砂子的成分,其检验结果含量比例顺序为

贝类灰的二氧化硅(SiO2)较高,尤其是硓古石灰,其砂子颗粒极为明显,但因颗粒过细,难以筛除,可建议于灰作施作时减少砂的添加.

(4)氧化硫(SO3).其检验结果为大理石石灰特低、蛎壳灰最高.

(5)三氧化二铝(A1203).其检验结果为硓古石灰、蛎壳灰特别高,可显示贝类灰的三氧化二铝(A1203)较岩石灰为高,而大理石石灰特低.

(6)三氧化二铁(Fe2O3).其检验结果为硓古石灰、蛎壳灰较高,大理石石灰特低.

5.5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图7,其中:(1)硓古石灰.形成2 条大裂缝,裂缝宽度为0.5 mm 与0.2 mm,区分成三个区域,各区域内并无其他裂缝;(2)蛎壳灰.有1 条0.5 mm 裂缝横贯表面,另有数条0.2 mm 的较小裂缝,其他并无裂缝;(3)大理石泼灰.除四个角隅有宽达3 mm 的裂缝外,并无其他的裂缝.

图7 各样本粉刷层裂缝试验

6 结论

综合探讨上述的试验成果,推论硓古石灰抗压强度特别高,可能系因其所含SiO2(含砂量,最高有关,SiO2除可增加抗压能力外,且形成较大的颗粒孔隙,可加速石灰碳化成CaCO3.大理石石灰的初期抗压强度极低,与其保水性能极强有关,但拆模后强度便明显提升,因可加速水分的蒸散与碳化的作用.

灰作材料经过试验分析发现现有的白灰易龟裂、塑性差、黏性差,不适宜运用于面层抹灰;贝类灰(硓古石灰、蛎壳灰)塑性佳、性能佳、自身体积收缩小(不易龟裂),适合于面层抹灰.矿物性灰(大理石灰)抗压性能较差.硓古石灰的运用应注意其本身含砂量较高,砂的添加应适度调整.

猜你喜欢
匠师白灰大理石
大理石
如何让大理石呈现更好的装饰效果
“校企融合建基地?匠师协同谋发展”探析
天然大理石教堂
“灰”舞人生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大理石画赏玩的传承与创新
白灰面是什么?
秤匠师
“最美野长城”变身“白灰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