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空间下的健康危机洞察:多功能健身器材设计趋势分析

2024-01-13 12:44马欣瑶鲁迅美术学院邓浩然王泽清华大学指导教师蒋红斌赵妍
家用电器 2024年1期
关键词:健身器材集约轻量化

文_马欣瑶(鲁迅美术学院) 邓浩然 王泽(清华大学) 指导教师:蒋红斌 赵妍

通过用户调研,深入研究用户对健身器材的喜爱偏好并形成参考数据;结合文献参考与理论支撑构建集约空间危机下多功能健身器材的融合机遇;使用案例分析法推测锁定的设计趋势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效能以及受益人群数量总和。融合模块化、轻量化、可持续、智能化多重因素的健身器材设计,将为集约空间危机下的健身器材领域提供启发性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居住的舒适度,对房子的需求和要求都将进一步提高[1]。家居生活的变迁、人们的起居、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构成都在高速变化[2]。体育生活方式与全民健康密切相关,将体育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是有必要的,体育生活方式有着目的性、规律性、稳定性和自觉性等特征。建议通过完善体育服务机制,营造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推动社会体育资源共享来促进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3]。纵观健身产品市场,大型健身产品多用于健身房、健身馆等空旷场所,健身效果良好,但其价格昂贵,成本过高,占地面积过大,并不适宜在家中使用;小型健身产品品类多样,但功能单一,或只适用于局部健身,无法满足用户系统化、多样化的需求。许多刚接触健身运动的用户缺乏系统化的引导或辅助,零散的健身产品也不能够为其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4]。这为产品系统相互配合形成生态服务架构进行模块化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契机,以认知心理学实验模型与理论架构为支撑的健身器材系统,将可持续利用从表象向深层次功能有效性验证推进,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可持续利用方案和虚实结合的健身器材系统,将用于应对日益严峻的集约空间问题。

一、集约空间危机下健身器材的多维度需求洞察

通过资源环境层面和市场趋势调研,使用调查问卷收集用户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合文献参考与理论支撑构建集约空间危机与多功能健身器材的融合机遇;使用案例分析法推测锁定的设计趋势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效能以及受益人群数量总和。经过以上方法洞察出四个集约空间危机下多功能健身器材设计趋势为模块化、轻量化、可持续、智能化。

模块化的设计趋势。模块化设计是一种设计理论和实践,它将系统细分为模块的较小部分,可以在不同系统之间独立创建、修改、替换或交换它们。在设计理论上,这不同于具有更高尺寸模块化和自由度的模块化系统。模块化系统设计没有明显的使用寿命,并且在至少三个维度上显示出灵活性,成为可持续儿童家居设计的有效方法。在家居设计中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不但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个性化家居的需要,也能够很好地解决家居产品生产和设计中存在的难点,其发展优势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各种新型材料、技术和能源的引入,家居中模块化设计理念运用会愈加广泛,会给人们将来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5]。图1中展示的设计案例为Poise多功能健身器,设计师Yu-Sian Weng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手法,将多种健身所需的功能像积木一样排列组合使用。

从模块化角度分析,这款产品所具备的主要能力在于帮助用户节省空间,通过创造性的模块折叠规划,赋予其最大化与最小化空间占比,促使居家空间扩展,起到缓解住房压力和家具规划压力等作用。

↑图1 Poise 多功能健身器设计案例

轻量化的设计趋势。轻量化是跨学科的工程科学,由材料力学、计算技术、材料学和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知识基础构成。轻量化的目标是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实现结构自重的最小化,同时满足一定的寿命和可靠性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选择适当的构造、轻质材料、连接技术、尽可能准确的设计以及可实现的制造工艺。在家居设计中运用轻量化设计理念,不但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家居空间的需要,也能够很好地解决家居产品生产和运输中存在的难点,其发展优势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图2中展示的设计案例为PUMP便携式电动健身器,设计师Unitree采用轻量化的设计手法,将原本需要大体积大空间的健身器材进行压缩,得到便携的小型健身器材,最大化地保留了其所需要的功能。它几乎可以取代所有的健身器械,训练90%的肌肉群,可以随身携带去任何地方。PUMP包含一个电机和一个微控制器板,可帮助调整PUMP的阻力并跟踪锻炼。PUMP可以绑在门框、栏杆甚至地板等物体上,并且可以模仿重物的感觉。从轻量化角度分析,这款产品同样帮助用户节省空间,通过将大型器械压缩的方式,促使居家空间扩展,起到缓解住房压力和家具规划压力等作用。

↑图2 PUMP便携式电动健身器设计案例

可持续的设计趋势。可持续设计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致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可持续设计又称绿色设计,而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减少),Reuse(重新利用),Recycle(循环)。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以再思考的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6]。“人类没有污染问题;他们有设计问题。如果人类从一开始就更智能地设计产品、工具、家具、住宅、工厂和城市,他们甚至不需要考虑浪费、污染或稀缺性。好的设计会带来丰富、无限的重复使用和乐趣[7]。”可持续的概念不仅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也包括社会、文化的可持续。集约空间危机下健身器材将面临的问题绝非个例,此类产品的功能包括:满足人民健身需求、缓解集约空间危机下人民的经济压力、保障用户使用健康卫生的家居、引导环保可持续思维、减少废弃物的不断产生。居家环境作为组成生活的单元体可以有效回应人民对集约空间危机下的真实需求与内心渴望,其中对可持续、再利用、减负、减压的需求日益增加。

产品设计担负着连接人与大自然的桥梁作用,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中有着重要的责任。在这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快时尚消费与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商业化生产方式,导致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在产品设计中优化人—机—环境系统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8]。图3中的设计案例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以创新的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原有的需求,在取代或优化传统生产模式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Modern Exercise Goods可持续利用环保运动用品,使用可持续采购和可回收的材料制作软木塞滚轮、按摩球和瑜伽砖。考虑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使用可持续采购、可生物降解或可回收的材料,希望设定高标准,并鼓励其他品牌也这样做。

↑图3 Modern Exercise Goods可持续利用环保运动用品案例

发展可循环展览符合我国提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基本国策[9]。相较于计划废止的家居产品来说,可持续家居产品设计给人带来更多生活的乐趣及安全感,因此,将其作为多功能健身器材的重要设计参照。

智能化的设计趋势。随着用户对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产品创新的空间空前扩大,对创新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逐渐被市场淘汰,智能化产品设计方法应运而生[10]。产品与数字化科技相结合,更好地为社会人群服务,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提升生活品质[11]。随着人们越发注重健康问题,健身运动产业迅速发展,健身房逐渐兴起,各类室内健身器材也越发受健身者的青睐。健身正向着专业化、科学化以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健身器材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而产生功能过于单一、人机交互不足等问题,为了调动健身者的运动激情,同时科学有效地管理运动数据,健身器材的智能化改良势在必行[12]。图4的案例Solelp是一款家用拉伸设备,将拉伸与游戏相结合,通过任务和积分赋予其成就感,可帮助人们享受拉伸带来的更好姿势。Solelp可以扫描用户姿势的准确性,基于此分析,Solelp会提供实时反馈,从而增强体验。LED屏幕通过触摸点轻松引导手脚的放置,并显示简单的指示以帮助游戏,例如剩余时间和获得的积分。

将“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和家用健身器材适当地融合,组建成“互联网+”智能家用健身器材模式,不仅符合了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同时,健身运动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信息技术优势,进行多样化方案的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13]。

二、集约空间危机下健身器材的设计策略

相较于普通的健身器材,多功能健身器材融合了设计方法理论架构,以模块化、轻量化、可持续、智能化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使用价值与空间,将互动以自由的形式加以提供,让用户可以最大程度地省心省力、减少消耗。趋势预测是透过表面找到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设计重心从物理功能转向精神功能,成为多功能健身器材产生、发展、迭代的内在逻辑。因此,多功能健身器材对社会价值建立和用户需求扩展具有深远影响。在物质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设计教育应肩负起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负责任的设计意味着高成本与高价格,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和自然环境的压力[14]。围绕以上观点将集约空间危机下多功能健身器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预测。

第一,基于用户行为,重新思考健身器材品类划分。分析用户在健身全过程中的触点,建立用户旅程图,研究健身器材在市面上的不足,通过设计理念、变换方式的不同以及功能上的区别进行改进。采取1+1>2的设计理念,跳出固有健身品类的划分,建立真正有效的全新健身器材体系,以满足用户对于其功能真正的需求,有利于人们对于健身器材的使用加倍有效,节省用户时间和精力,扩大健身器材的使用效率与使用周期。

第二,细分模块,将健身器材与固有家居产品相结合。集约空间危机下,家居的使用空间受到考验。如何最大化地节省空间、节约成本是集约空间设计面临的最大触点。使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健身器材在近几年日趋增加,将健身器材进行模块化设计,对集约空间的更好利用和发展有不可小觑的意义。而市面上常见的模块化家居,究其根本,仍是需要用户进行全套购买的额外产品,在集约空间危机的背景下,大多数用户会选择放弃健身器材家居的购买。将健身器材与固有家居进行结合,通过模块化的替换方式,让集约空间下的用户仅需用固有家居的空间,就能获得额外的健身器材功能。如图5,更贴近生活的健身器材,进一步成为无意识设计,真正做到让健身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减少不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增加可持续生态材料。生态材料引入设计中,可以缓解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给社会造成的压力。健身器材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满足不同群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要考虑生态和环境的因素,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体现“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理念。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未来的设计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15]。这种设计不仅是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探索。因此,生态材料在健身器材中的运用,有助于因其本身具备的环保及安全的属性,并对人与自然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结。

第四,APP线上线下互相辅助,形成用户生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步入了数字和智能化时代。这一时代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又给予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造物行为与活动提出了新要求[16]。如今智能化技术得到普及,家具的设计与制造也已经逐渐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方向转变[17]。目前大多数的健身器材主要通过外观造型和传统机械结构为人们提供基础的锻炼功能,缺乏对人们健身过程中情感化、娱乐化需求的考虑。智能健身器械是在传统健身器材的基础上引入智能产品硬件,将大数据技术、交互技术和游戏设计方法相结合后服务于用户健身活动,为用户提供具有社交性、竞争性、挑战性和娱乐性的健身体验[18]。图6为物理交互及虚拟交互并存使用案例;图7为APP设计案例。交互设计理念的健身器材在近几年日趋增加,将带领健身器材设计进行质的跨越。

↑图6 交互健身器材设计案例

↑图7 健身APP设计案例

结语

生活方式和工作生产模式转变,需要对用户行为进行重新定义和多维度扫描,以建立符合目标群体心智模型的家居设计定位,触发大众集约空间危机下健身器材问题的关注。因此,多功能健身器材更贴近当下人民的生活需求。模块化、轻量化、可持续、智能化也将促使多功能健身器材不断焕发生机。面向未来,多功能健身器材将继续促进相关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环保、技术、设计、艺术之间形成可持续的系统。

猜你喜欢
健身器材集约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专题主编
基于老年人用户行为的公园健身器材设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智慧健身——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瞄准挂车轻量化 锣响挂车正式挂牌成立
铸造方法对健身器材用镁合金的组织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用户:轻量化挂车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