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合作社 创新农机服务模式

2024-01-15 09:35湖南省安仁县农机事务中心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12期
关键词:机具社会化全县

○湖南省安仁县农机事务中心

一、基本情况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最北端,辖5 镇8 乡,总人口46 万,总面积1462 平方公里,基本农田35.62 万亩,素有“湘南粮仓”之美誉,是国家首批认定的革命老区县。安仁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进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建设农业强县,将农机合作社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全县发展农机合作社45 家,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58 台、高速插抛秧机280 台、收割机1056台、植保飞机230 架、烘干机110 组。创建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15 家、示范社4 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 家,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62.76万亩,覆盖面达95%,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4.5%、75.6%,粮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初步实现,获评全国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2022年,全省“三夏”生产和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会议在安仁举办。

二、主要做法

安仁县机插机抛秧技术经验交流会机收减损培训现场

1.坚持政府主导,增强发展动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进,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精准布局。聚焦粮食安全和农业稳产保供,确立“三为主、四中心”发展定位,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农机推广的主战场、提升农业机械化率的主抓手、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主突破口,建设农机推广培训中心、农机作业服务中心、农机维护检修中心、粮食烘干加工仓储中心,构建农机服务全流程保障体系。二是高位推进。组建高规格加快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工作领导小组,把农机合作社建设、水稻机插机抛率、水稻和油菜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纳入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年度考核内容,列入全县真抓实干重点督办激励专项,并开展农机合作建设先进单位、优秀农机手评选表彰,形成农机合作社提质升级的强大工作合力。三是政策激励。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率的实施方案》,通过政策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对农机合作社建设实行“六个优先”,即涉农资金优先安排、涉农项目优先推荐、土地流转乡村优先统筹、农机手培训优先组织、机库棚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大型机具抵押贷款优先办理。县财政对县级农机示范社给予3万元/家的奖励,对合作社烘干机棚及机库棚建设按总造价30%的限额补贴,对购置高速插秧机和有序抛秧机等生产薄弱环节高端机具给予县级累加补贴,并利用中省项目资金,实施机插机抛作业补贴、农机合作社贷款贴息、机具租赁承租补贴。2022年全县投入农机合作社扶持资金2600 万元,农机合作社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县委书记调研指导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

2.坚持规范培育,增强服务功能。强化农机合作社规范建设,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规范决策程序,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抓宣传发动。召开全县农机合作建设动员会、“一乡一社”推进会、农机合作社建设现场会、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演示活动,广泛宣传省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政策和“六个优先”扶持措施,引导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和社会力量积极创办农机合作社,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四个全覆盖,即服务主体全覆盖,确保一乡一社和一村一服务站点;服务区域全覆盖,确保适宜农机作业的村组均有合作社的机具作业服务;服务领域全覆盖,以粮油为主扩大到果菜茶、中药材及养殖等农业生产领域;服务环节全覆盖,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服务。二是抓制度规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管理员、农机手三个层次的培训,引导理事长依法依规办社,指导合作社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章程,完善组织机制、成员分配、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建设,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运行。引导管理人员转变观念,创新推进入社方式多样化、运营模式实体化、作业服务精细化、联盟协作一体化。通过举办机插机抛、机收减损、机具维修、新机具推广应用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示、技能比武等活动,培育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楚兴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敦贵当选为全省“十佳农民”、湖南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三是抓提质升级。建立农机合作社名录库,实行初级社、县级示范社、省级现代社、省级示范社、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分档管理,积极实施项目奖补机制,推动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提质晋档。生平联社建成一座全省规模最大日烘干1 千吨的粮食烘干中心和20 万吨仓储中心,购置大型机具238 台。鑫亮农机联社建立年育供秧3.5 万亩的育秧工厂。犇犇农机联社拥有大型机具415 台,年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22.3 万亩。通过示范创建,带动合作社发展。四是抓项目赋能。连续三年争取机插(抛)秧任务项目县资金800 万元,连续三年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资金2200 万元,以项目资金撬动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去年省下达机插(抛)秧作业补贴北斗终端监测任务6 万亩,实际完成9.07万亩,完成率151%,获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3.坚持机制创新,增强服务实效。以创新驱动引领农机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组织、模式、管理、信息创新,不断增强农机合作社服务实效。一是组织创新。构建“合作社+村集体+小农户”组织形式,利用村组织优势开展居间服务,组织整村连片全程机械化生产,每亩平均节本增效200 元。天鹰合作社“一村一机”农机共享服务模式,实现了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户增收三方共赢目标。二是模式创新。生平联合社的农机租赁委托管理和“五员五包”模式,鑫亮联合社的“十代服务”“菜单式”和“保姆式”服务等,让农户轻松种田,让机手专心作业。犇犇联合社的“十大联合”,有效整合人、财、物和机具等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做优服务组织。三是管理创新。全县组建农机作业联合体,形成农机产业联盟,实现“五统一”, 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农机服务,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储藏加工,擦亮了安仁农机规范服务名片,提升了机具使用效率,2023年全县农机合作社抛秧机平均每台抛秧637 亩,是全市的2 倍。四是信息创新。生平联合社在全省率先搭建“农机一键达”线上预约服务信息平台,实行农机推广、农机作业、粮食收购、农机维修供需信息互联互通,并辐射推广到全县农户,“智慧农机”生机初显。

调研指导机育秧工作

三、取得成效

1.全县农机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来,全县农机合作社购置各类高端农机具1200 余台,主要农作物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

2.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年服务面积62.76 万亩,全县覆盖面达95%。

3.全县农机短板补齐效果明显。近3年新购高速插秧机140 余台、抛秧机94 台,烘干机100余组。从2020年完成机插机抛面积2.52 万亩到2021年5.348 万亩再到2022年9.08 万亩,年增长翻倍。收割季节不再受制于天气,烘干能力可确保全县丰产即丰收。

四、经验启示

1)领导重视,要有县级领导协调各方力量,站在培养谁来种田的高度来推动农机合作社的建设。

2)政策支持,要出台具体的财政扶持政策,重点倾斜短板机具购置补贴。

3)规范管理,要从机务、财务、制度、作业标准、安全生产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4)示范带动,要培育、打造先进,带动合作社发展,引导更多农户参与。

猜你喜欢
机具社会化全县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