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明引“汉书”考

2024-01-15 01:39刘华江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师古集韵音义

刘华江,丁 琼

(1.亳州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亳州236800;2.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黄侃先生曾经指出:“看《集韵》宜通《经典释文》及颜师古《汉书注》。”[1](P176)可见,《集韵》与《汉书》和颜师古注(以下简称“颜注”)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关于《集韵》与《汉书》和颜注密切关系的具体体现或是依据,黄侃先生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但我们相信这一定是黄侃先生在对《集韵》一书进行正确的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真知灼见,值得我们重视①。本文就是在黄侃先生观点的指引下,通过对《集韵》明确征引“汉书”这一类文献材料的梳理,具体阐述《集韵》与《汉书》和颜注的关系,为黄侃先生的观点提供材料支撑。

经梳理,《集韵》所收韵字训释中明确征引“汉书”书名的共计有62处,具体情况并作疏证如下:

(3)支韵“移”小韵余支切下:“貤,移也。《汉书》:‘无所流貤。’应劭读。”《汉书·武帝纪》:“今大将军仍复克获,斩首虏万九千级,受爵赏而欲移卖者,无所流貤。”[4](P173)颜注:“应劭曰:‘貤,音移。言军吏士斩首虏,爵级多无所移与,今为置武功赏官,爵多者分与父兄子弟及卖与他人也。’师古曰:此说非也。许慎《说文解字》云:‘貤,物之重次第也。’此诏言欲移卖爵者,无有差次,不得流行,故为置官级也。貤音弋赐反。今俗犹谓凡物一重为一貤也。”[4](P173)音义相合。

(5)咍韵“胎”小韵汤来切下:“治,水名。《汉书》:‘鴈门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汉书·地理志》“鴈门郡”:“阴馆。”[3](P1621)颜注:“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师古曰:治音弋之反。《燕刺王传》作台字。”[3](P1621)今检《说文》《玉篇》《广韵》等书“治”字均无咍韵汤来切一读。《集韵》“胎孡”小韵汤来切下收“治”字,释作“水名”并明引《汉书》当与《汉书》颜注“《燕刺王传》作台字”有关。“台”字,《集韵》正有汤来切一读。

(7)元韵“翻”小韵孚袁切下:“反,覆也。《汉书》:‘録囚平反之。’”《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7](P3036)颜注:“如淳曰:‘反,音幡。幡奏使从轻也。’”[7](P3037)《集韵》“翻”小韵孚袁切下收有“幡”韵字。音义相合。

(8)寒韵“寒”小韵河干切下:“馯,东夷别种名。亦姓。《汉书》有‘馯臂’。”《汉书·儒林传》:“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8](P3597)颜注:“馯,姓也,音韩。”[8](P3597)《集韵》“寒”小韵河干切下正收有“韩”韵字。音义相合。

(9)删韵“删”小韵师奸切下:“姗,毁也。《汉书》:‘姗咲三代。’”《汉书·诸侯王表》:“因矜其所习,自任私知,姗笑三代,荡灭古法。”[9](P393)颜注:“姗,古讪字也。讪,谤也,音所諌反,又音删。”[9](P393)音义相合。

(10)仙韵“勬”小韵拘员切下:“僒,困也。《汉书》:‘僒若囚拘。’苏林读。”《汉书·贾谊传》:“愚士系俗,僒若囚拘;至人遗物,独与道俱。”[2](P2228)颜注:“李竒曰:‘僒,音块。’苏林曰:‘音人肩伛僒尔,音欺全反。’师古曰:‘苏音是。’”[2](P2229)《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10](P2500)《集解》:“徐广曰:‘攌音华板反,又音睆。’”《索隠》:“攌音和板反。《说文》云:‘攌,大木栅也。’《汉书》作‘僒’,音去陨反。”[10](P2501)《文选·鹏鸟赋》:“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李善注:“窘,囚拘之貌。求殒切。”[11](P199)《庄子·列御冦》:“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12](P546)《经典释文》:“窘,其陨反,又巨韵反。”[13](P1577)《诗经·正月》:“终其永懐,又窘阴雨。”[14](P714)毛传:“窘,困也。”[14](P714)《经典释文》:“又窘,求殒反,毛困也,郑仍也,《字林》巨畏反。”[13](P310)《玉篇》:“僒,求敏、口窘二切,贾谊《鵩鸟赋》云‘僒若囚拘’,谓肩伛僒也。”上述各书“僒”字皆无见母一读。《集韵》既然明确指出本自“苏林读”,不当入见母。《集韵》此处征引有误,抑或是所据本苏林音如此。

(11)萧韵“膮”小韵馨幺切下:“獟,犷也。《汉书》:‘诛獟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余人,诛獟悍,捷首虏八千余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2](P2482)颜注:“獟,健行轻貌也。字或作趬。悍,勇也。獟音邱昭反,又音丘召反。”[2](P2483)昭,《集韵》平声入宵韵。声韵皆不合。《集韵》笑韵趬小韵丘召切下:“獟,勇也。《汉书》:‘诛獟悍。’颜师古读。通作趬。”与《汉书》颜注“又音丘召反”相合。

(12)宵韵“翘”小韵祁尧切下:“劭,精异意。《汉书》:‘劭农。’苏林说。”《汉书·成帝纪》:“先帝劭农,薄其租税,宠其强力,令与孝弟同科。”[4](P314)颜注:“苏林曰:‘劭音翘,精异之意也。’晋灼曰:‘劭,劝勉也。’师古曰:晋说是也。其字从力,音时召反。”[4](P314)音义相合。

(13)宵韵“翘”小韵祁尧切下:“招,举也。《汉书》:‘以招人过。’”《汉书·五行志》:“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15](P1377-1378)颜注:“苏林曰:‘招,音翘。招,举也。’”[15](P1378)音义相合。

(15)豪韵“毛”小韵谟袍切下:“耗,独皃。《汉书》:‘靡有孑遗耗矣。’”《汉书·髙惠髙后文功臣表》:“讫于孝武后元之年,靡有孑遗,耗矣。”[9](P528)颜注:“孟康曰:‘耗音毛。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音是也,而解非也。孑然,独立貌,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今俗语犹谓无为耗,音毛。’”[9](P528)音义相合。

(17)麻韵“茬”小韵锄加切:“茬槎查,锄加切,邪斫木也。《汉书》:‘山不茬蘖。’或作槎、查。”《汉书·货殖传》:“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茬蘖,泽不伐夭。”[8](P3679)颜注:“茬,古槎字也。槎,邪斫木也。蘖,髠斩之也。此夭谓草木之方长未成者也。槎音士牙反。蘖音五葛反。夭音乌老反。”[8](P3680)音义相合。

(18)阳韵“狂”小韵渠王切下:“迋,妄也。应劭读《汉书》‘迋吾兄也’。”《汉书·五行志》:“地出奔陈,公弗止,辰为之请,不听。辰曰:‘是我迋吾兄也,吾以国人出,君谁与处。’”[15](P1469)颜注:“应劭曰:‘迋音君狂(反)。’臣钻曰:‘迋音九放反。’师古曰:‘二说皆非也。迋,欺也,音求往反。’[15](P1469)音义相合。

(19)唐韵“旁”小韵蒲光切下:“滂,水流声。《汉书》:‘滂濞沆溉。’郭璞读。”《汉书·司马相如传》:“滂濞沆溉。”[2](P2548)颜注:“郭璞曰:‘滂,音旁。濞,音匹秘反。溉音胡慨反。皆水流声貌。”[2](P2550)音义相合。

(21)海韵“采”小韵此宰切下:“棌,木也。《汉书》唐虞‘棌椽’。”《汉书·司马迁传》:“堂髙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棌椽不斵。”[16](P2712)颜注:“棌,柞木也。茨音疾兹反。棌音采,又音菜。”[16](P2712)音义相合。

(22)阮韵“咺”小韵火远切下:“諠,忘也。《汉书》:‘諠已而遗形。’通作谖。”《汉书·叙传》:“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已而遗形。”[17](P4224)颜注:“应劭曰:‘贞,正也。观,见也。諠,忘也。《易》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张晏曰:言朝观大道夕死可也。’师古曰:‘形已尚可遗忘,况外物者哉?諠音许元反,又音许逺反。’”[17](P4224)音义相合。

(25)荡韵“曭”小韵坦朗切下:“党,异也。《汉书》:‘党可徼幸。’通作傥。”《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士随而说之,党可以徼幸。”[5](P2174)颜注:“党读曰傥。”[5](P2175)《集韵》曭小韵坦朗切下正收有傥韵字。音义相合。

(28)遇韵“妪”小韵威遇切下:“呕,和悦皃。《汉书》:‘呕喻受之。’应劭读。”《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英俊也。”[16](P2823)颜注:“应劭曰:‘呕喻,和悦貌。’师古曰:‘呕音于付反。’”[16](P2825)音义相合。

(29)遇韵“驻”小韵株遇切下:“柱,牚也,刺也。《汉书》:‘连柱五鹿君。’”《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16](P2913-2914)颜注:“拄,刺也,距也,音竹庾反。”[16](P2914)韵不合。

(30)莫韵“护”小韵胡故切下:“胡,颈也。《汉书》:‘椊胡。’晋灼读。”《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16](P2961)颜注:“孟康曰:‘胡音互。捽胡,若今相僻卧轮之类也。’晋灼曰:‘胡,颈也,捽其颈而投殿下也。’师古曰:‘晋说是也。’”[16](P2962)然此处“晋灼读”或当作“晋灼说”,音当本颜注所引孟康曰“胡音互”,视为音义相合。

(31)霁韵“暜”小韵他计切下:“棣,棠棣,木名。一曰通也。《汉书》:‘万物棣通。’孟康说。”《汉书·律歴志》:“万物棣通。”[18](P961)颜注:“孟康曰:‘棣谓通意也。’师古曰:‘棣音替。’”[18](P962)音义相合。

(33)队韵“溃”小韵胡对切下:“回迴,曲也。《汉书》:‘多阪回远。’颜师古读。或作迴。”《汉书·沟洫志》:“汤问之,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逺。’”[3](P1681)颜注:“回音胡内反。”[3](P1681)音义相合。

(34)队韵“块”小韵苦会切下:“僒,伛皃。《汉书》:‘僒若囚枸。’李竒说。”《汉书·贾谊传》:“愚士系俗,僒若囚拘。”[2](P2228)颜注:“李竒曰:‘僒音块。’苏林曰:‘音人肩伛僒尔。音欺全反。’师古曰:‘苏音是。’”[2](P2229)音义相合。

(35)换韵“判”小韵普半切下:“半,大片也。《汉书》:‘一半冰。’颜师古说。”《汉书·李广苏建传》:“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2](P2455)颜注:“如淳曰:‘半读曰片,或曰五升曰半。’师古曰:‘半读曰判。判,大片也。时冬寒有冰,持之以备渇也。’”[2](P2455)音义相合。

(37)啸韵“窍”小韵诘吊切下:“噭,口也。《汉书》:‘马蹄噭千。’”《汉书·货殖传》:“马蹏噭千。”[8](P3687)颜注:“噭,口也。蹄与口共千则为马二百也。噭音江钓反,又音口钓反。”[8](P3688)音义相合。

(38)笑韵“趬”小韵丘召切下:“獟,勇也。《汉书》:‘诛獟悍。’颜师古读。通作趬。”《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诛獟悍。”[2](P2482)颜注:“獟,健行轻貌也。字或作趬。悍,勇也。獟音邱昭反,又音丘召反。”[2](P2483)音义相合。

(40)宕韵“宕”小韵大浪切下:“逷,失据倒也。《汉书》:‘阳醉逷地。’一曰过也。”《汉书·儒林传》:“式耻之,阳醉逷墬。”[8](P3610)颜注:“逷,失据而倒也。墬,古地字。逷音徒浪反。”[8](P3612)音义相合。

(41)映韵“病”小韵皮命切下:“冯,据也。《汉书》:‘冯玉几。’”《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冯玉几。”[16](P2785)颜注:“冯读曰凭。”[16](P2785)韵不合。

(42)径韵“矴”小韵丁定切下:“鼎,方且也。《汉书》:‘鼎贵。’如淳读。”《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兴曰:‘显鼎贵,上信用之。’”[16](P2836)颜注:“如淳曰:‘鼎音钉,言方且欲贵矣。’师古曰:‘方且,是也。读如本字。’”[16](P2836)音义相合。

(43)候韵“奏”小韵则候切下:“族,乐变也。《汉书》:‘声有节族。’苏林读。通作奏。”《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16](P2809)颜注:“苏林曰:‘族音奏。’师古曰:‘节,止也;奏,进也。’”[16](P2810)音义相合。

(44)阚韵:“憺惔倓,徒滥切,动也。《汉书》:‘威棱憺乎邻国。’一曰安也。或从炎、从人。”《汉书·李广苏建传》:“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2](P2444)颜注:“李奇曰:‘神灵之威曰棱,憺犹动也。’苏林曰:‘陈留人语恐言憺之。’师古曰:‘憺音徒滥反。’”[2](P2444)音义相合。

(45)沃韵“酷”小韵枯沃切下:“告,吏休假也。《汉书》:‘告归之田。’孟康读。”《汉书·高帝纪》:“高祖尝告归之田。”[4](P5)颜注:“孟康曰:‘古者名吏休假曰告。告又音喾。’”[4](P6)音义相合。

(46)觉韵“雹”小韵弼角切下:“服,啼呼也。《汉书》:‘謼服谢罪。’”《汉书·窦田灌韩传》:“春,蚡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謼服谢罪。”[2](P2393)颜注:“晋灼曰:‘服音瓝。闗西俗谓得杖呼及小儿啼呼为呼瓝。或言蚡号呼谢服罪也。’师古曰:‘两说皆通。謼,古呼字。若谓啼为謼服,则謼音火交反,服音平卓反。’”[2](P2393)音义相合。

(47)黠韵“戛”小韵讫黠切下:“介,特也。《汉书》:‘介居河北。’晋灼读。”《汉书·张耳陈余传》:“今将军下赵数十城,独介居河北。”[5](P1832)颜注:“晋灼曰:‘介音戞。’臣瓒曰:‘介,特也。’师古曰:‘二说并非也。介,隔也,读如本字。’”[5](P1833)音义相合。

(49)屑韵“结”小韵吉屑切下:“鲒,蚌也。《汉书》:‘鄞县有鲒埼亭。’”《汉书·地理志》“会稽郡”:“鄞,有镇亭,有鲒埼亭。”[3](P1591)颜注:“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3](P1592)音义相合。

(51)薛韵“灭”小韵莫列切下:“绵,弱也。《汉书》:‘绵力薄材。’孟康说。”《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且越人绵力薄材。”[16](P2781)颜注:“孟康曰:‘绵,音灭,薄力也。’师古曰:‘绵,弱也,言其柔弱如绵,读如本字。孟说非也。’”[16](P2782)音义相合。

(54)铎韵“莫”小韵末各切下:“谟,谋也。《汉书》:‘谟先圣之大繇。’颜师古读。”《汉书·叙传》:“谟先圣之大繇兮,亦厸悳而助信。”[17](P4223)颜注:“谟,谋也。……谟,音摹,又音莫。”[17](P4223)音义相合。

(55)陌韵“迮”小韵侧格切下:“措,追捕也。《汉书》:‘迫措青徐盗贼。’”《汉书·王莽传》:“迫措青、徐盗贼。”[17](P4181)颜注:“措读与笮同,音庄客反。下亦放此。”[17](P4182)音义相合。

(56)昔韵“尺”小韵昌石切下:“跅,斥也。《汉书》:‘跅弛之士。’谓士行卓异,不入俗检,如见斥逐。如淳说。一曰跣也。”《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4](P197)颜注:“如淳曰:‘跅,音拓。弛,废也。士行有卓异,不入俗检而见斥逐者也。’师古曰:‘跅者,跅落无检局也。弛者,放废不遵礼度也。跅音土各反。弛音式尔反。’”[4](P197-198)《文选》:“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李善注:“如淳曰:‘弛,废也。士行卓异,不入俗检,如见斥逐也。’跅音拓,或曰音尺。”[19](P499)若据《文选》和李善注,“跅”字有此音。《集韵》所据本《汉书》和颜注或有此音,抑或与《文选》和李善注等有关。可视为音义相合。

(58)锡韵“殈”小韵呼臭切下:“盢,山名。《汉书》:‘盢町山出银铅。’在益州郡。”《汉书·地理志》“益州郡”:“律高,西石空山出锡,东南盢町山出银、铅。”[3](P1601)颜注:“盢音呼鶪反。”[3](P1601)音义相合。

(62)狎韵“翣”小韵色甲切下:“霅,散也。《汉书》:‘霅然阳开。’”《汉书·扬雄传》:“帅尔阴闭,霅然阳开。”[8](P3524)颜注:“晋灼曰:‘帅,聚也;霅,散也。’师古曰:‘霅音所甲反,又音先合反。’”[8](P3525)音义相合。

基于以上疏证,同时参考其他研究成果[20-21],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集韵》征引“汉书”的原则和《集韵》明确征引其他文献的原则保持一致,基本上都严格遵守“音义契合”的原则。即根据征引文献材料中词语的某一义项和相应音项将该词语及其相应义项收录于《集韵》相应音韵位置之中。在上述《集韵》明确征引“汉书”的62条记录当中,除了6例《集韵》所在读音在《汉书》颜注中没有找到相应读音外,其他56例都在《汉书》颜注当中能够找到相应读音,占比达90%以上。同时,我们也相信在《汉书》颜注没有找到相应读音的6例当另有原因,《集韵》编者所见或如此,同时也不排除《集韵》编者在征引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但“音义契合”这一《集韵》征引文献的原则没有改变。

注释:

①这里所说的“正确的理解性阅读”受到孙玉文先生文章的启发。具体请参考:孙玉文的文章《理解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由王力先生谈阅读说开去》(文史春秋2020年第7期第10-17页)。

猜你喜欢
师古集韵音义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唯有“师古” 方得“创新”——记退役军人书画创作者夏雪虹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浅谈清末民国画家吴观岱的画学思想
从晚明文坛“师心”与“师古”的博弈看晚明文学思潮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