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者”曹隽平
——《抱朴求真——曹隽平艺文集》读后

2024-01-15 01:19王亚湖南株洲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册子艺文浣溪沙

◆王亚( 湖南 株洲 )

在书法家、编辑家、作家、收藏家的身份之外,曹隽平先生还是一位“渡者”,渡人,渡文化,也渡人情。在时间之中,也在时间之外。手捧他的最新著作《抱朴求真—曹隽平艺文集》时,我的脑子里陡然涌上来这么一种感受。

《抱朴求真—曹隽平艺文集》分上下两卷,上卷述藏品渊源脉络,下卷谈书论画。其间或汇聚人情,或链接过往,或探赜索隐,又或发掘新人、推崇朋辈……无不潜藏着“渡者”的属性。书中插图均为曹先生藏品,含胡林翼、李鸿章、张之洞、彭玉麟、钱学森、启功等名家书画、手札、杂项数百件。这些藏品连接起古代文人与近现代生活的脉络,其中不少颇具文献价值,也足见他作为一个收藏家的出尘品位和生活维度。

上卷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淞沪会战留言本的传奇”。一本小册子起于淞沪会战的1937年,止于1940年,凝结了53位师友的题赠,数十载后,被曹先生收藏。与其他收藏家不同的是,他并未止于收与藏,而是将小册子“摆渡”到了世人眼前,甚至大洋彼岸。在曹先生的“摆渡”下,小册子被更多人所了解,其中十余人的后人被联系上,留言者瞿曾传老先生的后人则从远在南美洲的智利寄来了书信,揭开了更多背后的故事。小册子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历史的、人文的,甚至人情等等。诚如瞿曾传老先生后人瞿经先生写给曹先生的一封信中所言,“日子烟远,都是过去”。也幸得曹先生这位“渡者”,这段过往并未被时间湮灭,而成为一段传奇。

曹先生之“渡”大概源于他与人为善的性情,弟子中有残疾人、乡村妇人,甚至前赌徒,都被他一一“渡”化。而其实这些人于他而言,原本也只是陌生人。人们素来认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而曹先生却活成了陌生人的摆渡人。

“渡人”之余,他更多在“渡”文化,厚重的两卷《抱朴求真—曹隽平艺文集》便是佐证。

书中有关于苏轼书《黄州〈浣溪沙〉五首》手卷的《新春绽放第一枝》一文,他在其中娓娓道来,读者便知晓了此书的来历因由、主题内容、钤印题跋、历史流传种种;他又详细加以书法鉴赏,可以说既有文化学者的考辨,又有书家的专业研究,且行文松弛生动,竟让我展摩不已。除却收藏故事,我最赞赏曹先生对《浣溪沙五首》的书法品鉴。

“苏东坡书法结体化长为扁,取法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初唐李北海,但不如李北海跌宕起伏,结构多取平势,线条遒劲圆润。然他毕竟又曾师法王羲之,故酒酣耳热之际,时有王氏书风出现。《浣溪沙五首》乃是苏东坡酒后所作,心潮起伏,王羲之左低右高的侧媚之姿便呈现出来,作品中‘乱’字的写法更是与王羲之《丧乱帖》中的‘乱’字如出一辙,再现了苏东坡彼时对徐太守知遇之恩的欢快之情。”

我并不甚懂书法,却从此段文字里读出了书法与诗词之间贯通的妙处。《浣溪沙五首》是苏轼于黄州所作,那一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至临皋亭,二人对雪酌酒,一时酣畅。座上苏轼以《浣溪沙》三首相酬,次日又添二首,酒与词与书与情谊,皆酣畅淋漓。正是曹先生文中所赞:“此卷行笔的爽峻,彰显了雄文大笔的气魄,其书法肉丰而骨劲、宽博而秀伟。”

徐君猷时任黄州太守,正是他在城东荒坡上给苏轼拨了几十亩地,苏轼才成了躬耕东坡的“东坡居士”。这是曹先生将书法艺术的审美,“渡”给了如我等一般浅陋的大众。

如此这般的“渡”,下卷能更得见,评书论画时有妙语。譬如他对锺叔河先生书法的评价,“散淡自然而不造作,最妙的在落款,欹侧中颇得天趣”“妙在那种貌似无法、天真烂漫的意境”等等。我与锺先生相识十余载,颇领了一些厚爱,得先生题赠或题写书名,一直视若珍宝。世人并未将先生视为书家,而我虽也极爱他的书法,只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曹先生此文终于解了我之困。

出版家、诗人萧屏东先生也擅书法,草书更是超然出尘。曹先生评价:“他的草书线条简净,结字或婉约或恣肆,章法字组间的起承转合、大小疏密、欹侧俯仰一派天然,无矫揉造作之病,亦无强作潇洒之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萧老深得于右任草书千字文的简约流美,又与怀素晚年小草暗合,返璞归真,幻化出一种恬淡虚和的境界。”他不仅推崇老先生书法,更多方筹措为老先生办展,一时观展者众,也是一“渡”。

我与曹隽平先生同为郴州人,他在郴州师专(现湘南学院)上书法课时,我去蹭过两节,也自认他的学生。他总笑而不答,实则心里将我作友人。郴州人有几大值得称道的性情,真诚、厚道,有韧性,因而颇有些各行业中的翘楚,曹隽平先生是其中典型代表。一个甘愿为“渡者”之人,老天也必不会薄待于他。

猜你喜欢
小册子艺文浣溪沙
浣溪沙
盐城大丰区开发设计小册子 助力三违行为治理
九阳真经
艺文活动早知道
艺文活动早知道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除夕 一九五八年
留 白
小陈老师来上课
浣溪沙·慈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