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

2024-01-16 08:54廖国明
新农民 2023年34期
关键词:疾病防控饲养管理山羊

廖国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建设领域对于产业输出方面的需求已经超越了传统模式,产业的发展也必须调整节奏和步伐,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以實现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对于维持社会的物资供需稳定性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对于山羊的饲养,必须加强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疾病。本文在分析当前饲养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主要深入探讨山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的策略,以期为山羊养殖业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山羊;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策略

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山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型动物。与牛肉和猪肉相比,山羊拥有独特的市场价值,同时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因此,可以对其营养成分加以深入研究,以期获取更多的资源。随着山羊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已经成为当今畜牧业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山羊饲养规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有关人员加以重视,并及时解决,从而确保畜牧业中羊肉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

1 传统饲养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分析

1.1 饲养管理

1.1.1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传统的山羊饲养方式是经过多代人的传承才得以保留下来,主要采用自由放牧的方式。放养者把山羊放在山坡上,让山羊以山坡上的自然植物为食获得营养,而这种传统的山羊饲养方式不仅体现出了小农经济的特性,而且还能够带来快速的市场回报,满足了农户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收入需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山羊放羊行为严重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使得植物群落的数量急剧减少,同时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给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性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从而阻碍当地自然的发展。如果植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那么这个地方的农作物产量将大幅度减少,同时,土壤的肥力也将急剧减弱。传统的山羊饲养方式会严重破坏当地的植被,并且对山羊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无论是对于农业还是畜牧业,这些不利因素都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持续下去,山羊的规模饲养水平和农业种植业均将面临严峻挑战。

1.1.2 毁坏农田

在山羊养殖期间,如果应用传统饲养管理方式,还可能会对附近区域的农田造成破坏性影响。其也和自由放牧有关,在采取自由放牧时,山羊可能会在途经农田时对其肆意踩踏、啃食,从而对农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扰乱了农业生产秩序。

1.2 山羊疾病控制

1.2.1 疫病类型多,防控工作力度不够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最新协议分析,山羊主要会受到传染性无乳症、小反刍疫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等30多种传染病的威胁,这些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并且死亡率极高;而普通疫病种类繁多,超过20种,其传播速度快、潜伏期长,同样具有较大的危害。随着每年新型疫病的不断涌现,固有的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经验,使得防控措施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逐渐加大了疫病大规模传播的风险。

1.2.2 技术人员配置及综合素质

由于农村防疫基础设施不足,也阻碍了乡村畜牧业发展。目前,由于许多地区没有专业的诊疗设施和固定的防护站,再加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相关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当地的兽医技术能力以及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疫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不佳,缺乏抵御大规模的流行病和传染病的机制。一旦疫情发生,且迅速蔓延,基层兽医及防控部门往往错过最佳的防控时期,导致大量的羊群死亡。

1.2.3 农户防疫意识差

为了应对高发的传染性疾病,政府每年都会组织当地的动物防疫机构为农户养殖的山羊提供免费的预防接种服务,并定期给予有关预防接种的建议。然而,由于预防接种的覆盖面较窄,密度较低,再加上商业疫苗的收费政策,许多缺乏预防意识的农户不愿意自费进行预防接种。此外,在日常养殖期间,由于农户没有有效的进行消毒、检疫和预防措施,导致许多动物无原因死亡,并且未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使许多疾病无法在早期被有效地控制。

2 对策措施

2.1 应用放牧与圈养相结合

由于传统的山羊养殖方式依赖于放牧,这种方式不仅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还极易导致山羊患上各种疾病。虽然这种饲养方式看上去成本并不高,但同时它也无法带来显著的回报。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建议采取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来饲养山羊。为了保护山羊市场的稳定性,当地政府须制定适当的应急预案,并采取措施避免封山育林导致市场整体利润降低。政府应该定期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当地,为山羊养殖户提供科学的科学知识指导,让他们了解自然放养方式的危害和不利影响,促进他们对政策的认可和配合。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了保障山羊养殖农户的经济收益,政府应该鼓励当地农民采用混合养殖的方式,从而平衡生态破坏与经济损失二者的关系。然而,将圈养与放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非意味着它们之间完全对等,农户需要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并为未来的农业和畜牧业提供良好的基础。采取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降低山羊患病的风险。

2.2 修建养殖圈舍

农户们可以通过在当地建造羊棚来饲养山羊。为了让山羊能够茁壮成长,在选择圈养场所时,应该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气候干燥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山羊更好地适应圈养环境。为了确保圈舍的舒适性,还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和保暖措施。在养殖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山羊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其面积应该是圈舍面积的2~3倍,以便羊群可以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增强其抵御疾病的能力。

2.3 做好备草工作

在饲养山羊的过程中,主要食物来源为草,所以必须摄入足够的草料,并且还要注意添加合理的精料,其中应以优质牧草为主。为了满足山羊的生长需求,饲养者应该在草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增强它们的免疫力,从而提高它们的健康水平。为了缓解山羊的应激反应,还需要给充足适量的维生素C、电解质和食盐。为了防止枯草期草料发霉变质,应该对草料进行妥善的贮藏处理。

2.4 应用高床饲养

羊床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它的隔热、隔湿和透气性能,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山羊与粪便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常见疾病的发生。

2.5 維持养殖环境

为了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应定期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污染物带来的疾病,还应避免由于堆积时间过久而导致有害气体的释放。在夏季,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消灭蚊蝇和老鼠,以防止疾病通过这些渠道传播,从而提高养殖环境的安全性。

3 疫病防控措施

当前,我国的山区草原畜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有助于促进全国各地山羊养殖业的整体生产力的增强,并且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山区恶劣的饲养条件和缺乏防疫意识等问题的存在,山羊养殖业中经常会出现普通疾病频繁、传染病零星发散的情况,严重阻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疫病预防机制和防控技术迫在眉睫,以期可以降低羊群的感染和死亡率,从而为提升山羊的产量和销售量带来积极的影响。

3.1 引入羊只管理

为有效防止山羊疫病的蔓延,畜牧业从业者必须重点关注早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本地的资源,当地政府应该组织一支专家小组进行调研,以便深入了解本地山羊的特点及需求,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引进的数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在考察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引入的山羊的健康状况,并不断追踪它们的来源、检疫标准和运输路线。交叉感染是导致羊群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新入场的羊只,确保它们来自防疫区,并且拥有完整的免疫标识。在运输山羊时,由于可能会受到病原体的侵害,因此,为了确保安全,应该对新进山羊进行有效的隔离,必须及时为它们提供必需的能量。此外,还必须认真对待消毒防疫工作,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来进行消毒,并选择适当的消毒药物,以避免单一性,在确认新进山羊达到健康标准后,方可进行羊群养殖。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防疫制度

3.2.1 山羊的免疫流程

(1)口蹄疫灭活疫苗

①成羊:对于年龄超过6个月的羊只来说,每年需要注射2次疫苗,分别选在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疫苗选型为O型-亚洲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每次肌内注射1 mL。

②仔羊:种羊得到有效免疫的前提下,需要在

50日龄以及90日龄时进行初免以及二免,之后则根据成羊免疫流程进行处理。

(2)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

对于新生羔羊需要在其达到1月龄时进行免疫,之后以3年为1个阶段进行免疫处理。

(3)羊三联四防疫苗

①大防:在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需要对所有山羊进行预防性抗疫处理。

②母羊:在配种后30~40 d,进行1次强化免疫。

③新生羔羊:在日龄7~14 d内进行1次免疫注射,之后1个月再注射1次。

(4)山羊痘活疫苗

①大防:在每年的3-4月份以及9-10月份进行免疫接种,免疫作用期为1年,进行接种操作时,按照每只山羊0.5 mL的剂量皮注疫苗。

②羔羊:在其日龄达到45d时,可以在其尾根处进行皮下注射羊痘疫苗,之后和成羊接受相同的免疫处理。

(5)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气氧化铝菌苗

①大防:采用皮下注射或者肌内注射的方式,对月龄不超过6个月的山羊注射3 mL的疫苗,对于月龄超过6个月的山羊,则注射5 mL的疫苗,免疫有效期为1年。

②羔羊: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对日龄30d的山羊注射3 mL疫苗。

(6)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

在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进行接种,接种部位为羊背部皮下,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对于月龄在6个月以下的山羊,接种剂量设定为3 mL,超过6个月龄,则将接种剂量调整为5 mL。

3.2.2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若是羊只体弱患病,则可暂时不接种,待其康复后再接种,防止应激情况的出现。

(2)妊娠母羊不宜接种疫苗,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孕期不满3个月可以接种,但是依然会有流产风险。

(3)特殊情况除外,低于15日龄的仔羊不应接种疫苗,防止母源抗体能力下降。

(4)接种疫苗时,养殖户务必谨慎选择疫苗来源,并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接种。

3.2.3 加强免疫

严格执行国家的防疫政策,并定期接种疫苗。遵循疫苗说明书的规定,并定期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还将与畜牧监督机构密切合作,以便更好地监管生产环境,并获取专业的技术支持。为了保护羊群的健康,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应该定期给牲畜接种疫苗。根据山羊的年龄段,合理选择疫苗种类和注射方式,以确保它们能够获得最佳的防疫效果。在疫苗接种完成后,为了更好地评估疫苗的有效性,有必要对山羊的血液样本进行细致的检测,最终将结果汇总形成一份报告,以便为下一步的疫苗注射规划提供依据。

3.2.4 定期驱虫

在羊场,消毒防疫的关键在于驱虫,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并且定期投药,以达到最佳的驱虫效果。此外,还要对饲养场地实施严格的消毒、清洁措施,以阻止病原体的再次传播。使用驱虫药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守许多规定。在饲养山羊时,每年应进行3~4次驱虫,在使用驱虫药之前,应禁止给山羊摄入任何食物或饮用水。次日清晨再使用,而妊娠母羊则不需要进行驱虫。为了获得更精确的驱虫效果,建议首先对局部羊群进行试验,然后再进行规模性驱虫。通过使用左旋咪唑和吡喹酮,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将山羊体内的寄生虫消灭;使用丙硫苯咪唑可以在每年6月份进行消化道中的寄生虫;在8月份,多会应用贝尼尔和丙硫苯咪唑进行驱虫处理;在12月份,一般会使用肝蛭净和丙硫苯咪唑联合驱除受阻型和感染性幼虫。

3.3 改善防疫环境设施水平

要对山羊养殖场区的各个角落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为了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必须严格控制入口防疫水平,做好人员、车辆和饲料的消毒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阻止病菌的传播。通过优化圈舍的地面结构,大大提高干湿分离的效率,并且完善清粪设施,以确保场内的粪便能够及时处理;如果环境允许,可以建立一个疫病监测实验室,以确保免疫的有效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风险。

4 结语

加强对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的重视,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山羊饲养的经济价值,而且还能够为维护畜牧业市场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在管理过程中,各方应该积极参与,既要遵守山羊饲养的基本规定,又要加强对疫病的防控,认真评估风险,以便根据当地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分析市场风险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孙晓华.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21(14):222.

[2] 张斌.杂交山羊的饲养与疫病防控[J].畜牧业环境,2021(17):63.

[3] 姚治,王献伟,张子敬,等.太行黑山羊生长性状测量结果分析与选育改良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22(13):3-5+24.

[4] 严向东.提升舍饲山羊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J].四川畜牧兽医,2021(1):38-39.

猜你喜欢
疾病防控饲养管理山羊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全程健康教育对5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种猪场健康养殖疾病防控策略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