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生态系统及其定位观测研究站点的科学布局∗

2024-01-16 09:23李世东孙振凯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观测点城市群生态

李世东 王 成 孙振凯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 北京 100714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

3 广东珠江口城市群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广东东莞 523109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 2022 年6 月29 日,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 发布了«2022 年世界城市报告: 展望城市未来» (World Cities Report2022:Envisaging the Future of Cities)[1], 报告表明: 2021 年城市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56%, 到2050 年, 预计将增长至68%; 城市的人口随着出生率的增长仍然保持着自然增长, 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 许多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上升速度减缓。报告的结论显示“城市将持久存在, 人类的未来仍然是在城市”。 我国城镇化率在2022 年末已达到 65.22%[2], 低于美国 (83.08%) 和欧洲(75.33%), 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的趋势仍将持续。 在城市发展中, 随着城市个体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的发展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城市群。

城市群是由多个生态、 经济、 社会条件相近的城市逐渐发展聚合而来, 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 城市群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 在其1961 年发表的«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3], 1983 年引入到中国, 相关研究也受到重视, 城市群从而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重要形态[3-4], 在我国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 珠三角等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城市群,近年来更是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其中引发的大气污染、 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城市群尺度上维持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城市群生态系统是城市群良性发展的生态基础、 解决城市居民需求的重要条件、 促进城市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2 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 将城市生态系统定义为“以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为中心的, 由居民与城市环境组成的自然、 社会、 经济复合生态系统”[5]。 城市群生态系统则是在城市生态系统基础之上, 通过城市间物流、 人流和能流高度融合而形成的区域性复合生态系统[6]。 2018 年, 原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 年) »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群任务[7], 主张在城市群尺度上构建和修复森林、 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 目前各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注重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结构优化, 增强连续性、 整体性, 有力推动了城市群生态系统建设良性发展。

开展城市群尺度上的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对支撑城市群生态建设非常重要。 城市群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群生态站) 科学布局是城市群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优良生态环境需求的基础保障。 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建设的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包括长株潭和珠江口2 个城市群生态站, 而国家科技部负责组织建设的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包括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3 个面向城市群的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站[8]。 但是目前关于城市群生态站布局和建设的技术方法文献还较为有限, 本文拟在梳理我国城市群发展特点基础上, 重点提出城市群生态站的布设技术和方法, 以期为我国城市群生态站建设提供支撑。

1 我国城市群的时空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1.1 我国城市群的时空发展概况

1) 由城市到城市群。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尽管是我国城市缓慢曲折发展时期, 但是也发展出了城市比较密集的地区[3]。 1949 年, 新中国刚成立时, 全国仅有城市132 个, 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0.64%[9]。 到1960 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发展到19.75%, 由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一直到1978 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均未超过1960 年。 即便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也发展出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并且戈特曼在其«全球大都市带(城市群) 体系»文章中将该区作为了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3]。1978 年, 尽管上海的城市化率在全国仅排名第三, 小于北京和天津[10], 但也初步具备了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和主要内核。

2) 由一个城市群到多个城市群。 我国城市群的正式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等经济区的提出和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 到2006 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3], 首次明确了我国的城镇化要走城市群发展道路, 城市群得到快速发展。

3) 由多个城市群到全国科学布局全覆盖。 在全国城镇化发展背景下,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发展相对滞后。 针对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早在2011 年,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提出构建“两横三纵” 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11], 以均衡城镇化发展, 而关于城市群发展的具体要求为: 推进环渤海、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3 个地区的优化开发, 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 推进哈长、 江淮、 海峡西岸、 中原、 长江中游、 北部湾、 成渝、 关中—天水等18个地区的重点开发, 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 也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确定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为基础[3], 继续优化提升东部地区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 中原、 长江中游等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202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继续提出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12],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发展壮大城市群, 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形成疏密有致、 分工协作、 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在全国布局建设19 个城市群。 同时提出优化提升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成渝、 长江中游等城市群, 发展壮大山东半岛、 粤闽浙沿海、 中原、 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 培育发展哈长、 辽中南、 山西中部、 黔中、 滇中、 呼包鄂榆、 兰州—西宁、 宁夏沿黄、 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图1)。

图1 中国城市群空间演变格局

1.2 我国城市群的结构特点

根据我国各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 按照城市群中心(核心) 城市和副中心(极) 城市布局特点, 可以将城市群划分为一核多极、 双核多极和多核多级3 种类型(图2、 表1)。

表1 中国城市群发展布局城市结构类型

图2 中国城市群发展布局类型

1) 一核多极。 是指核心城市在城市群中占有主导地位和作用, 具有极强的带动辐射功能[2],主要有京津冀城市群、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 关中平原城市群、 北部湾城市群、 山西中部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 黔中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 宁夏沿黄城市群、 天山北坡城市群11个城市群。

2) 双核多极。 是指城市群有2 个城市规模和吸引能力方面相差无几的核心城市, 共同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主要有成渝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 哈长城市群、 兰州—西宁城市群5 个城市群。

3) 多核多极。 是指城市群中有3 个及以上核心城市, 各核心城市发展较为平衡, 主要有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3 个城市群。

2 我国城市群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其特点

2.1 我国城市群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森林、 湿地、 草地、沙地、 农田、 街区等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8], 具有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镶嵌、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相互影响的复杂性[13]。 城市群是多个生态、 经济、 社会条件相近的城市的聚合体, 从空间上来看, 城市群生态系统是城市群范围内所有城市生态系统的集合; 从生态上来看,城市群地区一般会处于同一个山系、 同一个流域[14], 城市群生态系统也是各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 即包括城市群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群草地生态系统、 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 城市群沙地生态系统、 城市群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群街区生态系统等。

2.2 我国城市群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

1) 由城市森林到城市群森林。 城市森林的提法源于美国和加拿大, 最早出现于1962 年美国政府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 是指城区及其周边所有森林、 树木及其相关植被[15]。 我国20 世纪90 年代才引入城市森林相关概念,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城市森林建设逐渐受到重视。 2004 年, 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 创建活动, 开创了科学推动和提倡以城市森林为主的城市生态建设模式[16]。 建设森林城市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新需求, 契合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的新趋势。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 搞好城市内绿化, 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搞好城市周边绿化, 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 搞好城市群绿化、 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17]。 2018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 年) », 在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 首次提出森林城市群建设,要求依托河流、 湖泊、 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 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城市森林在建成区、 郊区、 市域行政区及城市群等不同管理范围尺度的建设已经全面铺展开来[13]。

2) 由城市群森林到城市群生态。 我国生态类型多样, 森林、 湿地、 草原、 荒漠、 海洋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长, 由关注城市群森林到关注城市群生态。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对生态空间进行了归纳, 包括天然草地、林地、 湿地、 水库水面、 河流水面、 湖泊水面等绿色生态空间, 以及荒草地、 沙地、 盐碱地、 高原荒漠等其他生态空间。 城市群的每个城市在政治、 经济上相对独立, 但生态环境问题没有行政边界, 传统上每个城市单打独斗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碎化、 生物多样性威胁等问题, 需要跨城市解决城市的污染、 生态、 文化等问题和需求[14,18]。 而城市群作为一种跨区域的合作模式,早已开展了生态协同建设, 比如为了遏制京津地区沙尘暴灾害, 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于2000 年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在2012 年又启动了工程二期, 涉及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等省(区、 市)[19], 从工程治理范围上已经是城市群内部和之间的生态协同建设。

3) 由城市群生态到城市群生态系统。 随着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 以及人们科学意识的提高, 从中央到地方, 逐步认识到城市群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上升到生态系统的高度,进行城市群生态系统的系统治理。 特别是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上提出,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2021 年全国“两会” 期间, 习近平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这里要加一个‘沙’ 字”。 2021 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的指导思想[20]。 2016 年以来, 我国陆续实施44 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 ), 2022 年, 中国山水工程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向世界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但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 指出[21], 尽管我们持续推进了大规模国土绿化、 湿地与河湖保护修复、 防沙治沙、 水土保持、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工程,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性不足, 对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内在机理和规律认识不够,落实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 综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群作为能源、 资源和利益共同体, 在国家战略政策背景下, 更应该全面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理念,将城市群生态系统看作是内外衔接的一个整体,统筹保护和修复。

2.3 我国城市群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1) 大尺度。 城市群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空间体量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了19 个城市群, 按面积排名前6 的城市群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 哈长城市群、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面积为21.9 万km2[22], 大于北美的大多数世界级城市群。 同时, 这些城市群往往处在同一个流域或者盆地, 在生态上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我国城市群生态系统是一个大尺度的区域生态系统。

2) 优势互补。 城市群不只是简单的城市集合体, “群” 的概念蕴含着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相互整合和协同, 进而产生“1+1>2” 的聚合效应[23]。 除了经济互补, 城市群大尺度地域带来的更加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系统, 使得城市群地区很容易同时拥有山川、 大江大河、 平原丘陵、海洋等自然资源, 城市群内部生态资源更容易互补和自足。

3) 复合叠加。 同样由于城市群集中连片发展, 有些生态问题会呈现出复合叠加的特点, 比如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 压缩了生态用地空间,造成区域城市热岛效应更加严重; 大量的地下水使用, 导致地下水位越来越低; 从上而下的水环境污染, 下游河段水质越来越差; 颗粒物、 有毒气体等大气环境污染由于空气扩散也容易复合叠加[4]。

3 我国城市群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点布设

3.1 布设现状

根据«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展方案(2023—2025 年) », 截至2022 年, 已有22 个城市生态站纳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体系, 其中有2 个城市群生态站, 即珠江口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 尽管大部分城市群地区均有城市站建设, 仍有呼包鄂榆城市群、 哈长城市群、 黔中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 北部湾城市群5 个城市群未有城市站建设[5]。 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特色和趋势, 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区域, 加强城市群生态系统状况的定位观测研究尤为必要, 需要结合省会城市、典型中小城市生态站建设, 完善城市群生态站点布局, 强化城市群基础数据构建, 以反映城市群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 并为提升城市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多样性和持续性提供依据。

3.2 布设原则

1) 遵循城市生态站观测点布局方法。 对于城市生态站的观测点布局, 李世东等[8]提出了3 种具有普适性和互补性的观测布点方法, 即系统梯度布点、 分类复合布点、 区位特殊布点, 适用于每个城市生态站所在城市生态系统观测站点布局,同样也适用于城市群生态站的主站和辅站观测点布局, 此时可以将城市群作为一个大号的城市。按照系统梯度布点, 有“十字形” 和“米字形”布局2 种方式, 其中“十字形” 至少布设17 个观测点, “米字形” 至少布设33 个观测点(图3)。

图3 城市生态站观测点“十字形” 和“米字形” 布局

2) 统筹城市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城市群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放大的城市生态系统, 其内部也是包含着森林、 湿地、 草地、 沙地、 农田、街区等多种类型生态系统, 每类生态系统都要进行科学布点。 如果某一类生态系统在城市群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假设城市群生态站主站位置在平原区, 其观测点并没有落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 那么从城市群生态系统整体性考虑, 需要在该生态系统类型中重点布设观测点, 这跟城市生态站观测点布局方法“分类复合布点” 理念相同。

3) 兼顾城市群的个性化特点。 城市群既有共性, 每个城市群又有其鲜明的个性, 特别是城市群往往包括多个城市, 除了在主要城市设置主站和辅站外, 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中小型城市, 或者特殊的生态环境、 旅游风景区等地点, 也要考虑纳入观测点布局系统, 这跟城市生态站观测点布局方法“区位特殊布点” 理念相同。

3.3 布设方法

3.3.1 新建城市群生态站

1) 一主多辅多点。 “一主多辅多点” 式城市群站点布局, 即设置一个主站, 多个辅站, 若干个观测点。 主站适宜选择科研机构数量多、 科研人员充沛的核心城市, 辅站应根据城市群的城市空间布局, 选择自然、 社会、 经济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辅站应安排有长期合作的机构单位,以已经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单位优先。 “一主多辅多点” 式布局适用于一核多极、 多核多极城市群。

2) 双主多辅多点。 “双主多辅多点” 式城市群站点布局, 即设置两个主站, 多个辅站, 若干个观测点。 主站和辅站的设置要求跟“一主多辅多点” 式布局一致。 在城市群核心城市均建有城市生态站的条件下, 比较适宜建设“双主多辅多点” 式城市群站, 有利于统筹现有生态站建设资源, 集合监测数据成果提供区域性生态服务。“双主多辅多点” 式布局适用于双核多极、 多核多极城市群。

3.3.2 已建城市群生态站

1) 已建一个城市生态站的城市群。 截至2022年, 我国有10 个城市群已经建设了1 个城市生态站, 分别为宁夏沿黄城市群(银川站)、 天山北坡城市群 (乌鲁木齐站)、 成渝城市群 (重庆站)、 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原站)、 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站)、 中原城市群(郑州站)、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 (温州站)、 山东半岛城市群 (济南站)、 辽中南城市群(沈阳站)、 兰州—西宁城市群(西宁站)。 在后续的城市群生态站建设中,需要依托省会城市、 中小典型城市补充建设城市站, 明确主辅站, 均衡布局观测点。

2) 已建多个城市生态站的城市群。 截至2022年, 我国有3 个城市群建设了2 个及以上城市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站、 扬州站、 杭州站、 合肥站)、 珠三角城市群(深圳站、 珠江口城市群站、 广州站)、 京津冀城市群(雄安站、北京站), 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建设了珠江口城市群站, 另外两个城市群需要在城市群生态站建设过程中明确主辅站, 补充并合理布局观测点。

3) 已建城市群生态站的城市群。 截至2022年, 我国有2 个城市群已建设了城市群生态站,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站)、 珠三角城市群(珠江口城市群站)。 由于两个城市群均是多核多极型城市群, 涉及范围大、 重点城市多, 需要进一步科学布局补充辅站点, 提升城市群生态站监测区域代表性和科学性。

3.4 布设措施

1) 城市联合。 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合作, 利用各方的金融经济优势, 把申请到的经费放到生态站统筹使用, 与其他城市已有的生态站做好合作, 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 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互相学习交流, 为城市群及其各个城市提供服务。

2) 专业耦合。 城市群生态站研究的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需要加强林业、 草原、 湿地、 荒漠、生物、 农业、 城市等多个专业的合作, 以及多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逐步增加高学历高水平人才比例。

3) 部门聚合。 即多个部门做好协作, 比如林草、 气象、 水利、 国土、 环境、 城建、 科技等,各个部门都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开展了一些监测和预报工作, 可以通过数据共享等共同提高观测研究水平。

4) 上下配合。 城市群生态站涉及国家、 地方、 城市、 街区等多个层次, 在生态站规划建设、运行管理、 经费来源等方面, 需要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一协调下, 互相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3.5 布设展望

根据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 结合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展规划, 城市群生态站的建设进度大体上可以分3 个阶段:

1) 到2025 年, 全国19 个城市群中, 建设50%左右的城市群生态站,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全覆盖(图4)。

图4 中国城市群生态站发展演变示意

2) 到2030 年, 争取完成100%的城市群生态站建设, 即建设19 个城市群生态站。

3) 到2035 年,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城市群生态站建设水平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使得部分城市群生态站全国领先, 1~2 个城市群生态站全球领先。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建设面向城市群尺度的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 有助于及时了解城市群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23-25], 为国家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特别是做好城市群绿色生态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我国城市群生态站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积极探索城市群生态站的管理、 建设和研究方法。

1) 明确研究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野外生态站是科技创新的两大平台之一(另外一个是室内实验室)。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5%, 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最高的区域, 这是城市群生态站建设的机遇也是挑战。 而从城市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考虑, 建设城市群生态站的最主要目的和基本职能就是研究城市群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和演变规律, 为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 科学空间布局。 要遵循城市群生态站观测点布局方法, 兼顾城市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生态系统典型性, 根据城市群特点进行一主多辅多点、 双主多辅多点统筹布设主站、 辅站和观测点,特别是要增加、 完善不同类型观测点的数量和空间布局, 按照城乡梯度、 涵盖多种生态系统等要求布设观测点。 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件有能力去阐明城市之间的生态相互关系, 去研究城市群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和演变规律。

3) 规范建设观测。 城市群生态站的建设和观测内容以«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技术规范(LY/T 2989-2018) » 和«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2990-2018) » 为主,同时根据需求参照森林、 草地、 湿地、 荒漠、 竹林、 农田防护林等生态站类型的技术标准体系,做到科学完善。 以目前城市生态站的建设经验来看, 一主多辅多点、 双主多辅多点两种模式中,主站点建设内容应包含综合实验基地和其他观测设施设备, 而辅站建设内容应至少包括生物观测设施设备建设, 鼓励以部门共享合作的方式获取观测数据。

4) 加强组织管理。 上海城市站、 广州城市站、 长株潭城市群站等优秀站的建设经验表明,生态站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力、 财力、 管理制度等条件, 这些城市高度重视生态站建设, 不仅仅依靠国家的支持, 还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但是, 一般新建生态站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 在完成生态站主体内容建设后, 会普遍面临后续仪器设备管理养护费用的问题。 因此, 需要在建站之初规划长期的连续性经费投入机制才能保障生态站的良性发展。 由于城市群生态站更加关注城市群尺度上的宏观生态问题, 特别是城市之间生态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涉及到合作单位多、 监测任务重, 主站与主站之间、 主站与辅站之间的合作关系、 分工及管理机制需要提前明确和制定。

5) 注重成果产出。 生态站最主要的职能是数据观测和科学研究, 其中数据观测为全国服务,同时也为本地服务; 科学研究重点为本地服务,同时也为全国服务。 除了数据观测和科学研究的职能外, 生态站的职能还包括示范建设和科普宣传, 其中示范建设主要为当地生产部门、 管理部门服务; 科普宣传主要为社会服务。 科学系统的观测数据是服务的基础, 如果观测点布设不规范,数据就不科学。 因此要加强科学观测数据、 科学研究成果等的产出。

4.2 结论

如何把城市群生态站规划建设好、 运营管理好、 研究开展好、 服务产出好, 需要有全面的考虑, 本文对3 种城市群生态站进行了分类建设研究, 重点就建站布点问题提出了对策。 一是需要加强城市群生态站建设。 城市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对突出, 需要提早布局。 我国目前已建设了长株潭、 珠江口2个城市群生态站, 14 个城市群中至少建立了1 处城市生态站, 但仍有5 个城市群未建设城市站。二是城市群生态站的布点要围绕城市群尺度上的生态问题和监测目标任务全面考虑, 首先要遵循城市生态站观测点布局方法, 同时兼顾城市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生态系统典型性, 根据城市群特点进行一主多辅多点、 双主多辅多点统筹布局。三是对于已经建立的城市群生态站, 要围绕所在城市群的生态系统问题和需求, 进一步明确主站、辅站, 完善监测点布设, 尽快建成标准的城市群生态站; 对于尚未系统建立城市群生态站的城市群, 要以现有城市生态站为基础, 逐步完善观测布点, 注重与本地区森林、 湿地、 荒漠等生态站的联合协作, 共同开展面向城市群尺度的生态观测。 四是加强从上而下的组织管理, 涉及管理部门对生态站的管理考核办法、 经费投入办法等,也包括城市群生态站自身主站和辅站、 各部门、合作单位之间的管理合作机制。 中国城市群生态站的布局思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希望通过科学客观的实践创新, 建设水平和成果产出也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猜你喜欢
观测点城市群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高速公路网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观测点布设方法研究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