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成果

2024-01-16 08:58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3年11期
关键词:粒化超高速甜菜

中印尼合作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10月17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建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列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高速动车组担当G1137次列车,载着乘客缓缓驶出雅加达哈利姆车站,这是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在国外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雅万高铁动车组是中方企业采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适应印尼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融合印尼本土文化设计制造的,具有技术先进、安全舒适等特点。每列动车组编组8辆,设VIP、一等、二等座席,总定员601人,可重联运行,配备了残疾人卫生间、盲文引导标识等无障碍设施和售货柜、咖啡机、微波炉等设备,可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体验。

列车全车设有2500多个检测点,可对动车组所有关键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诊断。列车内专门配备地震预警系统,可以自动接收地震警报信息,指导司机或自动采取减速、紧急停车等措施,提高行车安全性。

列车采用高标准的耐腐蚀设计和先进防护技术,可更好适应印尼高温高湿高盐雾气候环境;设置“高加速”模式,爬坡能力更强,可更自如地应对雅万高铁复杂坡道地形;针对当地湿热天气,列车空调系统增加辅助除湿功能,可将车厢内温度控制在26℃以下,湿度持续保持在60%以下。

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成功研制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整套系统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较传统装置缩小2/3,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仪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探索,研究团队对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的核心难点——加速器紧凑化进行了创新研究,并突破高压馈入、气体输入、高压绝缘、间隙加速、气阻分布等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串列加速器。该加速器综合了单极型、大气绝缘型加速器质谱仪的优点,具有结构更紧凑、性能更佳、可开展多核素测量等优势。

我国开通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11月13日,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开通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据悉,该通路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和赛尔公司共同研制,连接北京、武汉、广州。其研制成功标志着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在我国面世。

据介绍,这条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路由器1.2T超高速IPv6接口、3×400G超高速多光路聚合等关键核心技术,总长3000多公里,实现了系统软、硬件设备的全部国产和自主可控,整体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雷介绍说,1.2T通路能够在1秒完成150部高清电影的传输,传输效率是当前100G网络的10倍以上。此次1.2T通路的成功开通,是我国为全球互联网技术发展树立的一次创新典范与优秀实践。

我国首条甜菜种子丸粒化中试生产线投产

10月30日,我国第一条甜菜种子丸粒化中试生产线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投产,标志着我国甜菜种子丸粒化加工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甜菜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工作始于2010年,起步較晚,目前虽然国内甜菜育种单位已审(认)定了多个单胚品种,但由于种子精选及丸粒加工技术不过关,丸粒加工后种子发芽率达不到95%,导致国产品种“无法下地”。

针对甜菜种子的现状,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及新疆甜菜研究团队成立了种子健康与丸粒化加工创新团队,从2016年开始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在种子加工研究上,已经筛选出了合适的种子磨光、分级及精选机械,使精选后的种子均匀度高、饱满度好、发芽率达98%以上。在种子丸粒化配方研制上,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针对种子健康及土传病害,科学形成了甜菜丸衣种配方。在种子丸粒化加工工艺上,筛选出丸粒化种子加工设备、烘干设备等,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纯国产化设备——甜菜种子丸粒化加工生产线。

世界最大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

11月10日,全新一代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这是目前已下线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海上直驱风电机组。

该机组是针对年平均风速10米每秒以上的海域开发,可抵御80米每秒的超强台风,由3万余个部件组成,叶轮直径达260米,配套的叶片单支长126米。在年平均风速10米每秒的环境下,单台机组可达到额定功率18兆瓦,每转一圈即可发出38千瓦时电,每年可输出7200千瓦时清洁电能,可满足4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

除了在单机容量上的突破,该机组在核心技术国产化方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机组的关键部件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变压器等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其中,机组采用的全国产化集成式双驱变桨系统为行业首创,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双驱变桨安全性高,有效改善了超大型风电机组变桨传动的机械承载,提升了机组使用寿命。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构建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

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的联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高比例胚胎干细胞贡献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对于理解灵长类胚胎干细胞全能性和非人灵长类模型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于11月9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

研究团队建立了处于6种不同培养体系下的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最终发现4CL体系下培养的胚胎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多能性,以及更好的传代稳定性、基因组稳定性。

研究团队将注射了绿色荧光标记的4CL干细胞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体内,在一只出生存活猴和一只流产猴中检测到胚胎干细胞的嵌合。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嵌合体分析流程,研究团队发现出生存活猴中胚胎干细胞的贡献比例高达70%左右,流产猴中胚胎干细胞的贡献比例约20%。研究团队在两只嵌合体猴的胎盘组织中均发现了胚胎干细胞。“这说明灵长类胚胎干细胞可能具有不同于啮齿类的独特的发育全能性特征。”论文通讯作者刘真介绍。

猜你喜欢
粒化超高速甜菜
甜菜应答盐胁迫的RING型E3连接酶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琯溪蜜柚汁胞粒化影响因素及防控技术综述
中国风投行业迎来超高速发展
采用超高速离心铸造技术开发耐磨薄壁铸管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基于ST-SRCKF的超高速强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粗粒化DNA穿孔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二二三团甜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IR推出坚固可靠的超高速1400V IGBT为感应加热和软开关应用作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