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天工人巧日争新

2024-01-16 08:58魏晓文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3年11期
关键词:炼化芳烃能源

魏晓文

孙丽丽一直是技术创新的坚定推动者。她不是因为职业或者职务推动其在创新路上跃动,而是创新铺就了她追逐星辰大海的辉煌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炼化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每一件分量极其厚重的职衔背后,都是全社会和管理者对一位中国传统女性的赞美和褒奖。

2023年6月,孙丽丽参加《科技创新与品牌》举办的2023创新品牌大会发表主题报告时说,炼化行业要在科技创新上迈开新步伐,解决要素协同和效率两大问题。她提议建立国家级研发平台,发挥优秀企业卓越的技术管理机制和大兵团作战的优势,形成相融互促的研发转化应用链,使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融相长,全面带动工艺集成、多能耦合、工程装备、精准控制和数字工程的同步创新。

创新,是这位站在科研工作金字塔尖的学者从未停止的追求;创新,也是这位致力于中国能源产业的智者一路披荆斩棘的利器。

2015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中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芳烃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三大合成材料及医疗、农药、建材等领域,对二甲苯(简称PX)作为用量最大的芳烃品种之一,则是现代纺织业使用最广泛的聚酯纤维(俗称涤纶)的主要原料。芳烃成套技术以生产对二甲苯为核心,是代表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生产的“的确良”和“涤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光鲜和靓丽。然而,芳烃成套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之前仅被美国和法国的两家公司所掌握。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自1972年起,中国石化与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高校开展合作研究,但因其技术核心工艺开发难度大,一直未能攻克,致使我国芳烃生产技术长期依赖进口,技术费用昂贵,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整个聚酯产业链的核心,是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技术壁垒彻底激发了中国石化自主开发芳烃成套技术的雄心壮志。为突破这一最后关口,2009年,中国石化组织旗下的石科院、工程建设公司等多家单位成立研发团队,集智攻关、协同创新。而此时,籍贯山东烟台、年仅48岁的孙丽丽就已担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并且获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此攻关重任是她自认的分内之事。

因为国外技术的全面封锁,项目研发异常艰难。顶着各方压力,孙丽丽带领工程建设团队的科研人员从原理和功能一步步进行分析,针对最关键的技术难点,层层推进。

2013年12月,创新集成高效吸附分离、高效芳烃转化、原料绿色精制、能量高效利用、大型关键装备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海南炼化芳烃联合装置成功投产,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没有多少词汇能描述清楚团队攻关的苦与难,但让孙丽丽倍感骄傲的是,这套技术带动了中国化工与流程制造业的发展,95%的设备都是自主设计和建造,并在全球首创了原料精制绿色新工艺。孙丽丽进行解释说,团队以化学反应替代物理吸附,实现了原理创新,精制剂寿命延长40~60倍,固废排放减少98%。她以年产60万吨芳烃的海南炼化联合装置举例,这套装置采用低硫燃料实现源头烟气环保排放,采用防漏机泵杜绝动态密封泄漏,创新防渗理念,实现污染渗漏可视可控,实施油气回收,大幅度降低VOC的排放。如今它已經成为紧紧把住源头、严格控制过程、全面回收排放,成为绿色清洁生产的典范。在当时,这套装置单位产品物耗降低5%、能耗比同类装置低28%,环保监测指标全面优于最新国家标准,减排二氧化碳27%,在全球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逆势翻盘,弯道超车。

一朝成名天下动。业内人士纷纷前往海南炼化参观学习,短短两年间就有6000余人南下观摩,并对空中无异味、地上无泄漏、地下无渗透的绿色新工艺表示惊叹。

近年来,我国对二甲苯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如今,65%的纺织原料、80%的饮料包装瓶都来源于对二甲苯。目前,全国对二甲苯消费量生产的化学纤维,相当于替代约3.8亿亩土地产出的棉花,有效化解了粮棉争地矛盾,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保障了纺织业的原料供应和产业链完整。

1983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成立。也是在那一年,从中国石油大学(原华东石油学院)炼油专业毕业的孙丽丽进入中国石化工作。没有人能想到,一位文静婉约的弱女子,不仅亲历并见证了中国石化赓续红色血脉、开拓进取的40年辉煌历程,而且与其一起成长,成为炼化工程的领军人物。她一路前行,历任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技术委员会主任……

孙丽丽更多时候对外介绍自己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绿色高效生产力的一名“手艺人”。40年的“手艺”积累,她的成就令人咋舌:除了主持设计建成我国首套自主成套技术芳烃联合装置,她还在原油高效清洁转化技术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海南设计建成我国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攻克了高酸天然气净化处理关键技术,设计建成世界第二大高酸天然气净化厂。

“炼化工程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持续创新会让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特定优势。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位业主提供有温度的精准服务,为每一个工程注入优质的工厂基因。”孙丽丽说。

2011年,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公司合资建设延布炼厂,孙丽丽担任项目总经理、合资公司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历经4年,她带领团队立标准建体系,在酷热的沙漠中挥洒汗水,破解了劣质原油加工的系列技术难题。

该项目按期建成投产,打破了当地建设史上的多项纪录,赢得合作伙伴的充分肯定和两国政府的高度赞誉,成为“一带一路”经典工程案例,并荣获普氏能源最佳工程奖,孙丽丽也被授予中沙经贸合作突出贡献奖。

工作40年,孙丽丽对自己的目标有清晰的方向:“我们的职业追求就是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作为管理者,她一直倾尽心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用专注和勤奋打造石化产业绿色高效优质基因,用设计师的梦想助力首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近10年的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期,孙丽丽很早就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新材料、合成材料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她更在意如何发挥创新精神,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集成创新,形成石油炼化一体化新流程。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技术研发、流程再造、装备创新以及精准控制等多领域的系统创新。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学之识者,知之为民。

科学研究上的任何突破,其福祉也必将是造福全球的人类。孙丽丽的科研工作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对接国家需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孙丽丽敏锐意识到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破解資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她提出“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耦合体系”的思路——以化石能源作为原料,用于生产洁净能源及化工产品、化工材料,以风能、光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及核能等多种能源作为生产过程的能源提供者。让生产过程耦合利用多种能源,充分发挥不同能源的属性和特征,进而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资源利用高价值化、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并兼具经济性。

面对石化产业非常复杂的流程工业,孙丽丽研究建立研发设计与数字工程孪生新范式,开创从研发、规划、设计源头打造石化工厂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工程生态环境,推动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绿色高效生产力。她在报告中透露,团队在数字工程领域持续进行体系构建和模式创新,在规划、设计、建造、管控和交付形态、服务方式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变化,数字工程新模式会让创新更精准,设计更优化,管理更高效,让产品更绿色,正在逐渐实现从科技创新到工程交付数字孪生。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这句古诗对于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的孙丽丽来说似乎最为妥帖。与时俱进的创新历程和辉煌的创新成就,伴随着她走过了40年光阴。2023年,孙丽丽离开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的岗位,功成身退。

离开管理岗位,但孙丽丽的时间比以前更为忙碌,除了持续的科研工作,她的身影更多出现在“院士进校园”“千名院士·千场科普”等科普教育活动的现场。其实以青少年为中心的科普教育她已坚持多年,通过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她以多元的视角、有趣的案例、丰富的知识,让学生们在科普讲座中收获快乐,学习思考人与科学、人与能源、人与环境的关系。2023年,她在首都科学讲堂以《绿色设计“碳”索未来》为主题,为公众介绍了节能“减碳”石油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孙丽丽毫不迟疑:“这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创新的种子通过科普教育扎根于青年,科技自立自强才会有根基!”

猜你喜欢
炼化芳烃能源
大庆炼化:首季完成68% 年利润额
关于重芳烃轻质化与分离的若干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炼化检维修化学清洗概述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轮胎填充油中8种多环芳烃的检测
高芳烃环保橡胶填充油量产
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中芳烃及多环芳烃组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