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实践育人的途径及正效应

2024-01-17 15:24李明忠李倩池玮
关键词:红色资源实践育人河北省

李明忠 李倩 池玮

摘    要:红色资源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初心使命,其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具有强大的铸魂育人功能。河北省红色资源富集,拥有一大批革命旧址和英雄人物,是河北省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宝藏。河北省高校通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发展品牌红色社团,组织参与各类红色主题竞赛,搭建各类红色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将红色资源融入实践育人环节,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塑造了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红色资源;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1-0010-04

收稿日期:2023-03-02

作者简介:李明忠,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红色文化专项“河北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对策研究”(2021HHW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时瞻仰了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发掘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特有优秀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初心使命,闪耀着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的高尚精神、爱国情怀和优良传统,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具有强大的铸魂育人功能[1]。大学生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素质不仅代表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还会对其家人、朋友的道德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大学生思想体系和主体价值观的形成越来越受到社会负面影响的冲击,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对未来感到迷茫。重视青年学生的精神健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帮助青年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迫在眉睫。河北省作为红色资源大省,拥有西柏坡、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等革命圣地,李大钊、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小等众多英雄人物曾在这片热土上演绎了不朽诗篇。河北省高校充分发挥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育人环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围绕河北省高校运用红色资源育人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深入分析其在育人过程中产生的正效应,为其他高校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河北省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实践育人的途径

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教学资源,河北省高校多措并举,积极开发和运用红色资源,通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发展品牌红色社团,组织参与红色主题竞赛和搭建各类红色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实现实践育人。

(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红色研学活动是高校以红色资源为载体,集实践性、探究性、研究型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完美融合的一种创新教学形式[2]。高校将红色研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以其生动形象的优势促进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吸收的转变,潜移默化地强化大学生对革命先辈奋斗史的认同。河北省高校因地制宜,对红色研学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开发。第一,馆校共建红色教育研学基地,为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提供场地和专业服务。河北省各高校积极与周边红色文化场馆对接,共同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如河北工业大学与觉悟社纪念馆、开滦博物馆、西柏坡纪念馆等场馆建立合作关系,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场馆为高校提供学习场所,大学生则是传播红色文化的良好载体。红色场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如全息影像和三维投影等,伴随专业讲解员的解说,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促使其继承可贵的红色基因。第二,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研学活动,丰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渠道。多所高校借助周边红色文化遗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一是通过学校发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自发形成暑期实践研学小组,前往周边红色遗址调研。如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新时代白求恩精神研究小队”的10名队员自行制定研学计划,开展并顺利完成了“追忆红色,寻迹求恩”晋察冀白求恩纪念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活动,队伍成员深切体会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将白求恩作为学习榜样[3]。其二是将红色文化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依托科研项目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如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别依托西柏坡红色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组建科研团队,学前教育学院(旅游系)先后开展有关红色资源的科研项目共计10余项[4]。其三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红色景点和观看红色主题文艺汇演等。例如,河北农业大学以学生综合实习为契机,师生党员共同前往涞水县山南村、易县狼牙山博物馆、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骆驼湾1號院等红色景点进行学习,推动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走实创新。

(二)发展品牌红色社团文化

以社团为载体传播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早已有之。例如,周恩来、邓颖超等人联合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中的骨干成员成立“觉悟社”;李大钊组织北京大学学生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等,这些社团的成立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河北省各高校清楚地认识到社团在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融合地方红色资源,组织创建各类红色社团,例如河北大学红色战线、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河北医科大学红色理论宣讲团、河北工程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等。这些红色社团集实践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是大学生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张扬个性和自由发展的成长舞台,承载着思想传播、文化传承、精神传递、塑造人格、锤炼意志等重要任务。以“西柏坡·新生代”红色文化社团为例,河北师范大学位于石家庄市,紧邻革命圣地西柏坡,为充分发挥西柏坡史实的育人价值,2016年,河北师范大学中共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同西柏坡纪念馆合作,共建“西柏坡·新生代”红色文化社团。该社团依托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理论研讨、文化传播和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引领青年大学生发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生纷纷为这种以社团为单位的教育方式点赞,一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激动地说:“老师的现场教学和实地参观,让我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赶考’精

神。作为一名即将回家乡工作的毕业生,今后我也要努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5]河北省各高校合理将本省域内的红色资源融入社团建设理念,通过社团内学生的自由交流、朋辈影响将红色资源育人效果发挥到极致。

(三)组织各类红色主题竞赛

组织各类红色知识答题、朗诵、情景剧等比赛是河北省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育人的又一重要方式。第一,将红色资源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专业学习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几乎贯穿了大学生活的始终,是他们人生成长中最关键的一环。在准备相关比赛的过程中,参赛学生需要检索、阅读大量相关资料以保证输出内容的正确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的过程。例如,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将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教育,联合举办“用英语讲述先辈事迹、让世界了解红色精神”演讲比赛,旨在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砥砺奋进的爱国主义精神[6]。第二,将红色资源与校园特色相结合。创造性地将红色资源与学校已形成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举办比赛,不但能较为顺利地让学生吸收红色文化,还能够在比赛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河北医科大学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八届“悦读你我他,开卷绽芳华”大学生读书节。2021年,该校举办第七届大学生读书节时创造性地将红色资源融入其中,举办了“以诗立品,以诵言志”红色作品朗读活动、“以我的名义,向党问好”秀出我的手抄报活动、“百年辉煌,共忆荣光”党史知识挑战赛等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涵养[7]。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内大型红色主题竞赛活动。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及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2021河北省第四届

兵棋推演大赛暨‘五十四所杯’西柏坡红色主题兵棋推演邀请赛”,赛事与西柏坡各战役相结合,旨在通过比赛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军兴趣。例如,六强赛采用“平津战役想定六:解放北平”战略,使参赛队员在比赛中体会到战场上随机应变的重要性,学到许多历史知识,感受到解放不易[8]。

(四)搭建各类红色互联网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网络技术日臻普及,视频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互联网平台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友的主要途径。河北省各高校借助大学生日常生活与互联网平台密不可分这一特点,广泛宣传红色文物、红色人物、红色经典故事等,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充分利用校、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学习强国订阅号等现有互联网平台,加深学生对红色资源的了解。例如,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创建“文物里的红色回响”“知行书屋”等栏目,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图文讲解、语音广播等形式持续发送红色经典影片、红色著作、文物故事、红色人物故事、革命地历史等信息,引领读者体悟厚重、鲜活的革命历史。河北师范大学在其学习强国订阅号上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介绍河北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河北第一位中共女党员郭隆真、觉悟社创始人之一邓颖超等英雄人物。该校还在其公众号上开设“寻访河北红色印记”专栏,带领师生走遍燕赵大地上每一个革命圣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张家口六中、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校——邢台县浆水镇南峪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衡水市安平县、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等。另一方面,建立多种类型红色网站,借助网站的多样展示形式,为学生呈现红色资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设“红色网格展馆”网站,以图文、视频、绘画为题材,采用360度全景和3D建模两种形式搭建虚拟展馆,结合党史、地方史、校史等不同红色主题进行室内设计,打造逼真的红色展馆场景,使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鲜活的现实教材。河北工程大學创建春潮网,将红色资源整理分类为歌曲、影视、书刊、圣地、人物、精神等多种类别,有利于学生根据分类快速找到自身感兴趣的红色文化。

二、河北省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实践育人的正

效应

河北是红色资源大省。河北省高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将红色资源运用在人才培养中,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增强他们对河北省的本土情感。

(一)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个体以政治认知为基础,以政治情感为体验,通过一系列接受和内化过程,最终体现为政治行为层面的奉行[9]。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红色资源保存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记忆,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是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生动素材和天然载体,也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的宝贵资源和重要依托。河北省的本土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各高校充分借助地域优势,开展政治认同教育,将红色故事融入课堂,并借助校园这一平台,将厚重的历史故事用歌剧、舞蹈等生动的形式演绎出来,实现红色资源与实践育人的有效互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加坚定对党的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认同,不断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并学会自觉抵制西方国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具体来说,一是在思政课堂中成功向学生传递了正确的政治认知,促进学生更加明确国家立场和个人立场;二是在红色故事中促进学生形成了牢固的政治情感,使学生更加坚定信仰,强化了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三是学生通过自我内化,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学习理论热情增强;四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外化为可靠的政治行为,如自觉抵制西方国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主动参与人大代表投票等政治实践活动。

(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两大基石和重要路标。但随着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入侵愈演愈烈,与武力斗争不同,文化入侵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视、书本、音乐等都可以成为其载体,逐渐使人丧失对本国文化的信心,认同他国的文化,从而达到从内部摧毁一个国家的目的。

在这样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红色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河北省域红色资源是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内含河北省人民在历史浮沉中沉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与丰富革命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优良作风,是河北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有力支撑。河北省高校主动将省域红色资源融入到大学生的培养之中。这种融入“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主张‘坚守传统’”,而是让人“明白红色资源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通过引导大学生感受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爱国、奉献、敬业等优秀革命文化,领悟狼牙山五壮士、李大钊、郝玉明等先辈们顽强、勇敢、执着的革命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对文化的“自知之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0]。

(三)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红色资源中蕴含着先辈英勇抗敌、负笈求学等红色故事,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与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一,促进大学生与自我和谐,化解自我冲突。红色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爱国、顽强等精神能够为大学生自我评定提供参照,引导大学生在认知上体会个人如何发挥社会价值,在情绪上积极体验达成社会价值后的成就感,在意志上学习如何与诱惑作抗争,从而促进自我和谐。例如,日军抓捕抗战英烈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企图诱降马本斋,马母为了不影响儿子选择从容就义,绝食而亡。马本斋得知母亲牺牲后,悲痛写到:“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无论是白文冠还是马本斋,都面临着有关生死的选择,但母子俩坚定地选择了相信自己的信仰,相信党和祖国,化解了自我的情绪矛盾。尽管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几乎不会面临有关生死的重大选择,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仍然可以从马本斋及其母亲的事迹中体会到,在面对人生抉择的时候,凡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都是应该坚持的方向。第二,促进大学生与他人和谐,适应人格转变。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能满足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还能提升其沟通、合作等能力,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例如,加拿大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摒弃了国别界限,主动请求组建医疗队来到中国和游击队一同工作,在河北齐会歼灭战中连续69个小时实施手术,先后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创造了火线治愈率最高的记录[11]。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他的所作所为都在为他人奉献、为他人服务。大学生能够从他身上汲取经验,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注重为他人着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第三,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坚定奋斗方向。革命先辈对人类社会、世界发展等观点为大学生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引导他们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方向不懈奋斗。例如,李大钊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定了为国家终生奋斗的人生方向,并在《青春》中向中国青年呼喊:“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大学生应当学习李大钊,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相结合,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坚持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统一,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四)增强大学生对河北省的本土情感

河北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诞生了中共创始人李大钊、战斗英雄董存瑞、爱国将领冯玉祥、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他们英勇拼搏的故事彰显着燕赵儿女的民族气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河北精神的象征,是令人骄傲的存在。河北省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英雄故居、研究革命先烈等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学生对河北省的情感。对省外学生而言,借助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了解河北省红色文化和感知河北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受河北军民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影响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于河北省的感情。对于省内学生而言,通过挖掘河北省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再次强化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加深其作为河北这片红色热土一份子的自豪感。

三、结语

目前,河北省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实践育人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显现出河北省域红色资源在育人中的现实价值。其实,将红色资源灵活融入高校实践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培养单位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坚持。在后续实践中,各培养单位理应继续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以及教师培养等方面入手,用红色资源浸润学生,让他们感受红色文化,体悟红色精神,从而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一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借助课堂教学这一形式深入挖掘各省域红色资源的价值,加强红色资源的使用率。二是拓宽实践活动形式,缩短学生与红色历史间的时空距离,使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品味情感、认知道理、认同崇高理想并培养中国精神。三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在提升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四是组建红色师资队伍,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就能受到熏陶,提升红色资源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新春,刘科荣.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1).

[2]  周士权,高翔莲.新时代大学生红色研学现状分析[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4).

[3]  古施龙.河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追忆红色,寻迹求恩

[EB/OL].(2021-08-03)[2022-10-07].https://dxs.moe.gov.

cn/zx/a/xyh_xyh_hbdx/210823/1722771.shtml.

[4]  河北师范大学.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根植红色血脉基因

[EB/OL].(2020-09-24)[2022-10-07].https://news.hebtu.

edu.cn/a/2020/09/24/6167BF21FCD1496EAFD963EC0

9212E45.html.

[5]  河北师范大学.【赶考·红色文化周】一堂别开生面的思

想政治理论课——我校组织学生赴西柏坡开展现场教学

活动[EB/OL].(2019-03-27)[2022-10-07].https://www.

hebtu.edu.cn/a/2019/03/27/E57C042792154FF59515D8

539EF5748F.html.

[6]  赵志刚.【党史学习教育】“用英语讲述先辈事迹、让世界

了解红色精神”演讲比赛决赛在燕山大学圆满落幕

[EB/OL].(2021-06-24)[2022-10-07].https://www.ysu.

edu.cn/info/5415/18684.htm.

[7]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第七届大学生读书节圆满落幕

[EB/OL].(2021-05-31)[2022-10-07].http://lib.hebmu.

edu.cn/news/newsdetail/1298.

[8]  河青新闻网.河北兵棋推演|6强赛全程惊心动魄 4强

编队产生![EB/OL].(2021-07-13)[2022-10-07].https://

www.hbynet.net/html/heqing/daohang/hebeixinwen/208

927904615.html.

[9]  王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8).

[10]  費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

古人民出版社,2009:94.

[11]  李丽娟.齐会战斗中的白求恩[N].沧州日报,2021-04-

13(3).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实践育人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