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儿科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分析

2024-01-17 07:50张丹丹杨红荣王文怡陈怡绮王胜军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本科生儿科

张丹丹,林 芊,杨红荣,王文怡,陈怡绮,赵 哲,王胜军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中国上海 200025);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国上海 200092);3. 中国医科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国沈阳 110122);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教学部(中国上海 200127)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1]。医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需要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正确引导显得更为重要[2]。我国一直存在儿科医生紧缺的医疗难题[3],如何提高儿科的专业吸引力,留住儿科毕业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一直是我国儿科健康事业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同时也是儿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开展调查,了解其职业认知及困惑,研究分析现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相关教育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5—2019级的194名儿科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并邀请了10位专家进行了3轮论证。问卷共计12项问题,包含职业认知(7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2项)、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3项)3个方面的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调查结果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年级合并成低年级,大三、大四、大五年级合并成中高年级)职业认知情况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儿科专业本科生共194名,其中大一年级学生54名(27.84%),大二年级学生42名(21.56%),大三年级学生40名(20.62%),大四年级学生51名(26.29%),大五年级学生7名(3.61%)。

2.2 职业认知情况

针对问卷中职业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45.36%的学生认为儿科专业是理想专业,26.80%的学生认为对儿科专业了解。详见表1。

表1 儿科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知情况 n(%)

进一步分析题项“儿科学专业是否是您的理想专业”“您是否对儿科专业了解”“您对大学生活是否有规划”“您是否对自己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您是否知道如何科学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结果:低年级与中高年级学生之间,“您对儿科专业是否了解”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您是否对自己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中高年级学生了解儿科专业并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详见表2。

表2 低、中高年级儿科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知情况比较 n(%)

2.3 对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评价

针对问卷中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84.67%的学生对现有职业规划课程不满意,73.71%的学生认为“缺乏个性化指导,无法逐一解决每位学生的职业选择疑惑”,50.52%的学生认为“上课方式仍为传统式教学,缺乏创新,教学资源稍有局限,互联网资源利用较少”。详见表3。

表3 儿科专业本科生对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情况 n(%)

2.4 对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认识

针对问卷中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74.23%和74.74%的学生认为“通过职业生涯课程能全面了解儿科专业现状及发展”“教师对每位同学有全面的了解,针对性给出职业生涯建议”是比较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手段,77.84%的学生希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详见表4。

表4 儿科专业本科生对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认识情况 n(%)

3 讨论

3.1 专业自我认可度有待提高,职业认知需要加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儿科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大多数学生都愿意了解本专业,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改变自己对儿科专业的不满意或消极态度。也有部分学生选择放弃儿科专业,表现为消极应对学习任务、毕业后选择其他专业等。针对这部分消极应对的学生群体,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是改变其学习态度及职业认知的重要途径[4],通过持续、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帮助其尽早树立职业意识,避免其产生自我放弃、消极应学的错误思想态度[5-6]。这不仅能扭转该群体对专业的态度,也能加强将儿科视为理想信念的学生群体的专业自信。大多数学生表示,其了解儿科学科发展、职业前景主要依赖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中高年级学生了解儿科专业并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仍有大部分低年级及中高年级学生对儿科专业依然呈现“不了解”的情况,且较大比例的学生依然表示“不知道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这可能是由于儿科专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每学年课程安排较多,职业规划课程在大一、大二学年开展,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实习阶段,在科室轮转中有了更多、更直观的认知,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育使其普遍对儿科职业的认知不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育者应更充分关切学生实际需求,聚焦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结合学生的课程安排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引导,这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3.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有待完善,教学效能有待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本科生对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并不满意。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当前的职业生涯引导个性化程度较低、课程内容较枯燥、教学方法较单一,教育效果待提高,这对未来儿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改革方向提供了参考。伯明翰大学的研究者[7]在对即将毕业的儿科专业学生进行调研时发现:当问及对儿科职业的看法,学生们感到儿科医师工作热情、热心教学,病房工作气氛良好;但是,学生们也表示,儿科也是一个困难的专业,职位竞争激烈,个人在儿科领域的认知和专业经验有限,所以他们也向研究者提出建议,即需要在本科教育的早期就为他们提供儿科职业生涯的引导。同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开展了一项关于职业教育讨论研究[8],结果显示,提高医学职业角色和责任的理解,可以提高医学专业的认可度和自信心,帮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医者生涯。儿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不仅需要注重提高儿科专业能力,更应准确把握相关职业教育引导的时机及内容[9],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就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概况、学科发展。同时,制定科学、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为学生开展规律、有效的职业生涯引导,将对学生坚定儿科理想信念,增加专业认可度和满意度起到重要作用[10]。

3.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有待丰富,教育方法有待创新

本研究结果显示,丰富的职业生涯内容、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多学科联合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期待的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有研究[11]表明,未来收入、工作环境、就业前景、家庭幸福指数将是儿科毕业生在择业时重点考虑的内容。毕业生对儿科毕业前景、薪资待遇、职业晋升及规划等缺乏系统认识可能是导致大多数儿科毕业生专业流失的重要原因[12]。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更期待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平台[13]。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内容、环境等,匹配相应的职业发展内容;在教学方法中,可丰富教育渠道,如导师制、榜样学习、经验交流等;在教学平台方面,可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14],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平台,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实时记录与随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及职业诉求,及时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避免其对专业产生片面、单一的认知与态度[15-16]。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促进学生对儿科专业的深入了解,推动其进一步增强职业信念[17-19],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儿科就业市场与发展前景[20]。

综上,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应丰富教学内容,聚焦学生需求,创新教育手段,利用信息平台,多方位共同发力,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儿科专业及职业荣誉,推动儿科医师的培养及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本科生儿科
儿科专栏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