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

2024-01-17 02:54崔立鹏
现代农机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典型电站

崔立鹏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00350,天津)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标,世界各国越来越迫切地寻求可再生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主要依靠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据预测,2050 年中国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将达68%,发电量占比达48%,形成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不仅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新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新能源逐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太阳能发电技术将成为全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推力,因此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的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尤其重要。

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光伏工程技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能力[1]要求,立足于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的四大就业岗位(光伏电池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与施工管理、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特点,汲取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先进理念,特别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中的合理因素[2-3],进而构建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涵盖“基础素养+专业能力+国际化能力”的课程体系。

1 专业技术课程设置

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是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对光伏电池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与施工管理、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四个方向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进而确立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

1.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确定需要调研的光伏行业相关企业,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光伏行业国有企业、外企及国内民营企业。本次调查着重对光伏电池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与施工管理、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四个方向所对应的岗位进行调研,实地采访光伏行业企业人员15 人。深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企业专家各自根据自身多年经验提出3 至4 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汇总所有专家提出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梳理和重要性排序,最终明确光伏电池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与施工管理、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四大岗位涉及的核心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 所示。

表1 光伏行业典型工作任务

1.2 学习目标的确定

提炼出光伏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后,再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而确定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典型工作任务向具体学习任务转化时,要注意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及内涵,深挖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工作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的职业素养,兼顾教学基本条件是否能满足需要等。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目标是学生胜任该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预期达到的程度。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合理确定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期望目标值,并统筹兼顾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学校教学的基本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目标。

1.3 学习内容的确定

学习内容的确定要结合学习目标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特点。学习内容要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反映其主要工作内容。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学习目标,对内容进行筛选,确定学习内容。通过提炼光伏工程技术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进行学习领域的转换,共得到了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8 门专业技术课程,并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了描述。限于篇幅,本文以光伏电站建设与施工技术课程为例,描述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内容:该课程的学习领域名称为光伏电站建设与施工技术(双语),典型工作任务名称为光伏电站施工建设管理,工作对象为光伏电站施工建设管理,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包括计算机、光伏电站施工国家标准、施工工具。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光伏电站的建设和施工管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包括:①掌握光伏电站的完整建设流程;②能合理管理光伏电站的施工进度;③掌握光伏电站的验收标准。学习内容包括:①光伏电站的开发和建设流程;②光伏电站的设计;③光伏电站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④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及支架的安装;⑤光伏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⑥光伏电站的验收流程、验收标准与验收规范;⑦光伏电站的并网标准、并网流程与并网要求。

其他如“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太阳能电池及应用技术”“PLC 应用技术”“光伏电站的规划与设计”“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光伏技术”和“供配电技术”等7 门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领域转换情况不再赘述。

为了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合理地将一些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为双语授课的形式[4-8]。例如,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时常需要面对设备有关外文技术资料,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因此宜将其设置为双语课程;光伏电池的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与施工管理工作往往也需要查阅英文的编程手册和维护手册,因此也宜将其设置为双语课程。

2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的开发本质上源于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通过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共性,得到完成不同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共同具备的职业能力素质,进而自然得到专业基础课程。另外,为了满足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根据职业岗位实际情况合理地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为双语授课的形式。根据上述思路将表1 中相近职业能力素质进行交叉组合,提炼职业能力素质的共同点,确定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C 语言程序设计”“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及CAD”和“传感器应用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要经常阅读国外设备配套的电气说明书和机械图,因此宜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和机械制图课程设置为双语授课形式。

3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不同于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方式,公共基础课程要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开设,因此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英语、就业与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技术(双语)、高等数学、生态文明、艺术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双语)、大学语文、国家安全教育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其中信息技术和中外优秀企业文化设置为双语授课形式。

4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

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主要考虑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还应充分考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力要求[9]和光伏工程前沿技术的应用,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需构建多个专业拓展方向,每个方向开设若干门专业拓展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修一个拓展方向的课程。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将“智能微电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世界政治经济”“国际法律法规”“职业素养与礼仪”设置为双语授课形式。专业拓展课程方向设置了微电网技术应用方向、新能源技术前沿应用方向和国际化能力培养方向,具体课程开设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情况

5 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新能源技术人才也越来越受到欢迎,而太阳能发电技术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力,因此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的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尤其重要。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一定的国际视野,通晓国际通用规则,具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对接国际产业技术发展最新技术标准,面向国内外光伏产品生产类和光伏发电类等企业的发展需求,针对光伏电池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与施工管理、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岗位,为培养学生的光伏发电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等职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构建职教本科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典型电站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