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回收实践的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宁波市“搭把手”新型智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例

2024-01-17 13:14冯章伟王巍强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互联网+

冯章伟,王巍强

(宁波大学 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近年来,随着供给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端消费观念的改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渐加快,这直接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废旧产品。此外,由于原材料的不断被消耗,很多企业陷入原材料短缺的困境。据2020年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率不超过6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1)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0)》,见http://images.mofcom.gov.cn/ltfzs/202106/20210630093358717.pdf。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制定并执行废旧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策略:

格力电器通过“以旧换新”等手段,实现对废弃空调、冰箱等家电的回收与置换;(2)搜狐.《格力: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见https://www.sohu.com/a/562147198_120690910。耐克的“旧鞋回收计划”和施乐的“无废弃物计划”等。此外,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辽宁牧昌国际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的第三方资源回收企业,凭借其过硬的资源回收、分拣、拆解、再利用等能力,在创造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资源回收技术的发展,助力环境保护。[1]另外,诸如“闲鱼”“易回收”“百度回收站”“转转回收”等也已经成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4]随着《“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未来,这个行业将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治理和社会发展。[5-7]

当前,关于“互联网+”回收模式及其相关决策受到很多学者关注:郗永勤和张大涛通过对再生资源回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应用“互联网+”回收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基础,在此基础上搭建我国再生资源“互联网+”回收模式的运作流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8]魏洁和王琳将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相结合,构建居民参与再生资源“互联网+”回收意愿影响因素整合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9]Jian等以废旧电器电子设备回收为研究对象,基于“互联网+回收”商业模式,建立了集中式模型、单位转移价格模型、单边成本分担模型和双边成本分担模型,并比较了各种合作模型中的最优决策和成员利润;[10]简惠云等分三种情形研究不同供应链成员间的最优策略。[11]本文以宁波市“搭把手”新型智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下简称“搭把手”)为例,介绍“互联网+”回收模式的优势,以期为城市再生资源回收提供借鉴。

一、传统回收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互联网+”回收的优势

(一)传统回收模式存在的问题

1.位置/价格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回收意愿不高

传统回收行业存在买卖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相关信息流通慢等问题,直接导致回收商品不及时。同时,由于交易形式单一导致的回收价格信息不对称,使得传统回收模式缺乏一个统一的回收价格标准,以至于影响商品回收的效率。

2.经营成本高且辐射面较窄

传统回收站经营成本较高,仅店面租金就可能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但辐射面却相对较窄,只有附近小区的居民或商铺参与回收,极大地限制了发展空间。此外,废品流通环节多(居民→就近回收站→分拣中心→打包工厂→工厂)也是削弱其营收利润的重要因素。(3)知乎.《废品回收行业存在的八大“痛点”,为互联网回收公司创造了机遇》,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411436900。

3.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下

传统回收模式属于粗放式经营管理,存在回收产品单一、打包加工技术差、产业链短、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和准入门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再生资源回收的效率提升。另外,在现有“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冲击下,传统回收模式为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或利益不被蚕食,可能存在回收违禁产品(如偷窃的电缆、井盖等)或违法拆解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及蓄电池的现象,造成环境污染,而这些潜在的不法行为不易受到政府的监控。[4]

4.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由于我国缺乏针对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没有行业技术标准和监督机制,导致回收体系不健全,[12]缺乏分类、品级标准,废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此外,传统回收模式还存在缺乏诚信信誉机制、破坏安全隐私、融资困难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传统回收模式的发展。

(二)“互联网+”回收模式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回收模式,“互联网+”回收模式具有诸多优势。

第一,在“互联网+”回收模式中,消费者可以随时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通过智能自助机器和预约回收人员上门回收等方式,及时将手中的废旧产品转移到回收平台或分拣中心,既解决了双方信息不对称,又解决了企业经营成本高且辐射面窄的问题,便捷又高效。

第二,通过“互联网+”回收模式,可以逐步锻炼和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回收知识的新型回收人员和团队,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回收水平,[8-9]同时,解决回收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的问题。

第三,通过不定期举办培训,让回收人员学习回收、服务、垃圾分类等知识,最终形成一套统一的“互联网+”回收行业标准。此外,在宏观政策支持下,“互联网+”回收企业可以借助融资或补贴加大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在提高其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提高“互联网+”回收模式的生存能力。

第四,“互联网+”回收平台能够实现监督功能,杜绝不法行为发生。

二、“搭把手”的运作模式及创新发展策略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宁波市垃圾分类办和供销社强强联手,快速推进实施“搭把手”新型智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现代智慧物流、车联网、智能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颠覆性技术为支撑,在政府指导和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下,采用线上线下回收相结合,将居民、企事业单位、商业综合、废品回收商、再生资源自用产业、垃圾处理单位等有机整合,打造一套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态链,极大地减少了填埋焚烧垃圾量,解决了垃圾回收“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最新的“搭把手”回收体系由智能回收设备、人工回收网点、智能互联、智能回收平台和云端数据中心组成。(4)“搭把手”官网-体系简介,见http://www.dabashou.com.cn/about.aspx。

(一)运作模式

其“搭把手”回收体系的运作流程(5)搜狐.《这个垃圾回收箱很智能~还不快来了解一下?》,见https://www.sohu.com/a/299554618_120032695。和运作模式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搭把手”回收体系的运作流程

图2 “搭把手”回收体系的运作模式

(二)创新发展策略(6)搜狐.《宁波市:以“搭把手”回收体系为载体 打造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见https://www.sohu.com/a/315449999_120025651。

1.全品类回收,源头分类直达利用端

“搭把手”的前端三类回收设施:智能回收站、人工回收站、企业物流回收,实现了全品类精细化分类及回收。市民通过手机终端智慧App或企业微信小程序,实现所有高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有偿投售”,有效提升市民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和减量效果,即以“利”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未来,“搭把手”将利用智能回收车辆和区域综合集约化分拣中心,直接打通产生端与利用端通道。

2.自主研发智慧收运管理系统

在各方的共同参与下,宁波市垃圾分类办研发了一套新型智慧再生资源回收系统。通过智能设备满仓预警(即满即清)、平台自动派单、车辆就近接单、物流线路优化等功能,降低清运成本、提高清运效率,让终端回收设备始终以正常状态满足市民随时投售的需求。另外,利用平台打通产生端与回收端、物流清运端之间信息化通道,在此基础上开发大数据平台,与政府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实现运营体系智能化和全链条监管,通过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全链条的规范化管控。

3.政府主导、企业实施,保障体系快速落地

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主导推进配套分拣中心落地,引导企业建设经营。这既解决了企业分拣中心用地难的问题,又缩短了垃圾回收端与分拣中心的距离,提高了终端回收设备的清运效率。同时,加强“搭把手”与第三方再生资源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此外,政府还拟定了财政扶持和退出机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效果

随着政策支持和消费者环保观念的提高,“搭把手”的业务得到飞速增长,正式运营后的前5个月,累计完成2.6万人次投放回收,实现有偿回收各类高低价值再生资源1 600多吨。从回收类别来看,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中,回收量占比前三位依次是大件垃圾、废纸张和废织物,分别是59%、19%和10%;低价值可回收物占比高达60%,可见,通过“搭把手”体系可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减量效果明显。此外,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热度持续上升,分类投售正确率更是超过90%。(7)搜狐.《宁波市:以“搭把手”回收体系为载体 打造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见https://www.sohu.com/a/315449999_120025651。(8)浙江供销合作网.《宁波“搭把手”数字赋能垃圾分类建设“无废城市”再进阶》,见http://gxs.zj.gov.cn/art/2021/7/14/art_1450655_58920887.html。

截至2020年末,已在全市建成2 143个“搭把手”回收服务网点、8个区域分拣中心、配置105辆专用收运车,拥有注册用户71万余户,服务覆盖居民300万户,综合回收量达到13万吨,助力垃圾减量近9万吨。(9)浙江供销合作网.《宁波市供销社“搭把手”智慧回收入选市民民生实事项目》,见http://gxs.zj.gov.cn/art/2021/3/3/art_1450655_58920543.html。2021年,集设计研发、智能回收箱制造、收运分拣于一体的“搭把手”综合经营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先后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及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搭把手”还被列入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世界银行的资助。2023年,“搭把手”承担了世界银行中国塑料垃圾减量项目,预计到2027年,该项目将覆盖中心城区120万户居民,城镇生活垃圾源头精准分类率、循环利用率将得到显著提升,塑料可回收物占可回收物总量的比例、家电拆解的塑料回收物比例将达到20%。(10)浙江供销合作网.《宁波“搭把手”启动实施“世行二期项目”》,见http://gxs.zj.gov.cn/art/2023/5/5/art_1450655_58922602.html。

根据“搭把手”运营网络最新数据显示,至2023年6月,“搭把手”注册用户超106万,通过有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低值可回收物实现垃圾减量超36万吨,节约能源50万吨,碳排放减量136万吨,节约木材148万吨。(11)中国供销合作网.《一问到底:“无废之城”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更宜居?打造“无废城市”你我如何参与?》,见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86443。

目前,“搭把手”围绕智能、节约、低碳发展的理念,已经树立了宁波模式,并在嘉兴、安庆等地复制输出且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目标添砖加瓦。

四、建议

“搭把手”新型智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解决了传统回收模式经营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及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但还需加强宣传,增强全民参与回收意识,完善“互联网+”回收管控机制,科技创新赋能“互联网+”回收产业,制定“互联网+”回收的行业标准及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发展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低碳建设赋能。

(一)加强宣传,增强全民参与回收意识

政府和企业应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加强案例宣传和思想引导。另外,通过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线下渠道进行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全民深刻理解“互联网+”回收项目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完善“互联网+”回收管控机制

“互联网+”回收项目有别于传统回收项目的无组织性和个体化等特征,应当引入政府介入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基金,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服务力度。[13]未来,政府还可以考虑采用“互联网+监管”的方式,发挥互联网治理机制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14]

(三)科技创新赋能“互联网+”回收产业

数字化转型是当代不可逆转的时代浪潮,5G、大数据、工业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云计算等颠覆性技术的涌现,为传统回收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企业需要将更多的颠覆性技术运用于“互联网+”回收产业,如数字孪生技术,帮助回收企业切实、高效地利用再生资源。

(四)制定“互联网+”回收的行业标准

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是规范发展“互联网+”回收行业的基础。随着“互联网+”回收公司的不断涌现,政府部门需对“互联网+”回收市场制定一个行业标准,以规范回收流程、处理或拆解方式以及售后服务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促进体系良性长效运行。[15]

(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

政府应督促具有实力的“互联网+”回收企业与第三方再生资源企业进行供应链纵向整合,以利益共享契约或成本共担契约等协调机制达成联盟,实现更多的资源整合以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

“搭把手”的成功推广既是传统回收模式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所致,也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兴起和颠覆性技术涌现以及政府倡导下的必然结果。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互联网+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