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果转化视角下高校科研平台的管理

2024-01-17 13:15
云南科技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成果学科

刘 畅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4)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始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目前,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仍是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阵地,需一体化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等布局设计,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产业的多维互动,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度[1]。科技创新平台是促进原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实现技术成果输出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文章将探讨如何提高高校科研平台管理效能,激发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动能,实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

1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1)江苏作为科技创新大省,以167 所高校位居全国第一,建有国家科研基地平台69 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 175 个,省内行业高校鳞次栉比,围绕自身优势学科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规模性的创新体,如表1 所示,为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优质创新载体促进技术转移市场的良好发展,据统计,2022年江苏省技术合同成交项数达87 000 余项,成交额达到了近4 000 亿元,地区科技创新活跃度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技术输出方主要来源于高校与科研院所。

表1 江苏省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表

2)江苏高校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行业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学科链、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及服务链对接融合。以河海大学为例,围绕水利、环境、土木等学科优势,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在各类科技经费的支持下,产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在大江大河治理保护、国家重大工程等建设中。如图1 所示,为河海大学“十三五”以来科技合同经费情况。

图1 “十三五”以来河海大学科技合同经费情况(数据来源于《河海大学年鉴》)

3)繁荣的经济市场为技术转移转化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我国创新能力指数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显著增加。然而,高校技术成果更多局限于试验阶段,转化率较低,科技与经济的快速通道亟须进一步拓宽。据统计,江苏高校每年原创成果中只有5% 左右可进行实际转化,不仅如此,可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数量仅占转化总数30% 左右[2]。

2 制约高校成果转化成效因素分析

众多专家学者对成果转化因素进行系列研究。通过研究高校科研平台管理模式,学者Phan 等人指出背景因素会影响技术转移效率,如制度、高校组织等[3]。学者黄祥嘉表明政策、科研体制、法律法规等内在条件对成果转化能力产生一定作用[4]。

目前,国内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仍不成熟,导致科技成果转率化低主要原因:一是高校很多科技成果从研发阶段就没有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多数科技研发是随着项目的批准而开始,随着项目结题而结束,难以激发高校研发人员转化成果的动力;二是企业因保密原因不愿将企业研发的核心技术交由高校研发,也不愿意将面向市场激烈竞争的产品研发交给高校,导致技术信息获得障碍,使得“显性”的研发成任务难以落到高校。总结发现,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输出的因素主要有:成果转化意识、考核评价标准、奖励政策以及技术需求度等[5]。除此之外,仍需解决好如下问题:

2.1 联合创新体构建

高校难以对沉睡的专利进行唤醒,严重阻碍了科研平台的建设步伐,如表2 所示,不同技术成熟度的技术成果转化需要进行等级提升,以达到应用价值,而目前高校中多数成果仍处于实验室培育过程,成熟度等级低。构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创新体有利于增强牵头承担和主持大型项目的能力,弥补软硬件不足,提高科研攻关实力,使技术成熟度等级快速提升,成果顺利工程化。

表2 技术成熟度对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6]

2.2 科研管理体制

论文、专利以及著作质量数量是科研能力认定的主要指标,而技术开发、转化成果、经济效益等评判指标相对淡化,产学研用导向性不足是众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创新评价方式,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推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价,鼓励“大同行+小同行”质量评价;另一方面要发挥奖惩作用,高校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职务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方案,增强科研人员成果输出热情。

2.3 平台运行认识

校外研究院、实验基地等平台,建设初、中期由于人力、设备、经费的投入保持一定的活力,然而建设期完成后,得不到运行经费的支持,大型仪器设备难以正常运行,人才引进遭遇困难,极大影响平台发展。因此,高校驻外创新平台需要专业团队入驻,针对各类人员、各类设施需建立完善的日常管理模式,组织开展行业产业难题和技术瓶颈问题研究,充分发挥其服务当地产业的价值,保持稳定的造血能力,依靠创新成果进行企业孵化。

2.4 科研队伍发展

校企研发中心存在技术开发能力较差、科研任务较少、研发周期较长、技术储备不完整等问题,主要原因是队伍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严重阻碍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平台建设应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引导多个学科、多个研究方向专职科研队伍长期入驻,组建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团队;同时,建立以科研人员、团队和机构为基础的分类评价制度,以项目运行和经费使用为重点的监督责任机制。

3 提升创新平台活力的几点建议

3.1 以制度优势为根本,抓好创新平台建设

1)精心组织平台建设顶层设计,构建平台建设完整体系。筹划新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条件支撑等方面建全创新链布局体系,实现省部级科研平台学科全覆盖,建立常态化的校级科研平台动态管理机制,打造储备力量,培育校企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成果升级和孵化平台。

2)有效利用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疏通研发、孵化、转化等关键路径。面向重大任务的有组织申报,建立全过程服务与专项支持培育机制,鼓励不同单位、不同部门联合申报项目,践行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完善“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新组织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校领导牵头—校院布建—团队驻点”分层次的对接服务机制。

3.2 以人才引领为核心,做好创新团队培育

1)加大团队组建力度。强化科研平台组建团队的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团队系统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强校内职能单位协同,围绕组织遴选、管理运行、服务保障、考核评估等,建立科研团队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特点,明确团队/ 个人职业发展路径,实行灵活多样收入分配方式。

2)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拓宽领军人才引进渠道,根据高校长短期事业发展需要,分学科分类别建立引才图谱;不断完善对学院(学部、系)等高校二级单位人才引育工作的考核指标,激发用才主体的能动性;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设立服务导向型的技术转移岗位;完善科研绩效奖励机制,激发人才潜在动能。

3.3 以学科交叉为契机,提高基础条件实力

1)瞄准和把握新学科、新领域的发展苗头,形成优势突出、学科互补的攻关群体。围绕综合性项目难题,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的科研人员组建与联合,提高在基础研究、战略技术研究和资政研究方面的能力,为承担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奠定基础。

2)加强学科的广泛交叉与融合,推进创新平台基础条件建设。规划与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实验室大型、专用仪器开放共享机制,培育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校地研究院等创新体系中的节点,通过这些节点的发展壮大,不断强化竞争力。

3.4 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强化工程能力运用

1)构建产学研保障体系,不断提升高校工程化、产业化能力。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为基础,以重大课题为牵引,搭建能汇集最新科研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关键技术难题以及经营管理人才的产学研综合平台,扩大对外交流,搭建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转移机构。

2)实施项目制协同攻坚计划,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力军。积极与兄弟高校、行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加强多领域的协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成果转化等重大项目;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伙伴关系,互派人员交流学习,引导应用开发型团队进驻企业,参与研发新产品和解决实际难题。

4 结束语

1)科研平台需要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应校情校况的科研管理体系,自上而下进行科学的部署谋划,优化完善运行机制,创建特色鲜明、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

2)科研平台需要解决学科领域发展的共性问题。打造优势学科引领、交叉学科并行的特色研究方向,贯通学院(部)间的科研沟壑,进一步整合多学科、小团队的分散力量,增强平台核心竞争力。

3)科研平台需要深化推进有组织科研。围绕前沿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加强培育布局,扩大对外合作,强化统筹保障,发挥科研平台载体作用,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成果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超学科”来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