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治与业务融合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1-18 02:35江伟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3年12期
关键词:检察业务政治建设深度融合

江伟

摘 要: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工作主线,在党建品牌、履职创新、典型培育方面积极探索,高标准推动党组织建设、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构建政治业务互融互促思想、话语、行为、评价“四个体系”。针对实践中系统性谋划、融合性把握、考核度精准不够,应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树牢融合思维,巩固融合成果,完善融合机制,夯实融合根基,更深更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政治建设 检察业务 深度融合 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1]。站在新时代起点上,检察机关必须坚持政治统领,锚定发展坐标,一体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当前,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以“映象·晋检”党建品牌为统领,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晋安建设。

一、加强政治建设与检察业务融合的基层实践

(一)贯穿“一条主线”,深化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工作实践

1.把牢思想之舵。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推动干警深刻理解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大理念实践以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忠诚担当的赶考姿态,将殷殷嘱托转化为检察生动实践。

2.深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通过专题党课引领学、调查研究一线学、专家辅导精研学、青年干警沙龙学等“N”学联动方式,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

3.筑牢政治忠诚。坚持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联合市院撰写企业合规专题调研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坚持主题教育高点定位、分层定标、量身定学“三定”,理论比深、业务比讲、履职比先“三比”,以问题牵学、行动践学。

(二)聚焦“三力提升”,推动新时代晋安检察工作守正创新善治有为

1.高位推动聚合力。坚持品牌创建“一把手”工程,秉持“以实赋实,数实融合”理念,出台了创建“映象·晋检”党建品牌实施方案,将服务保障福兴经济开发区发展、“晋润·茉莉花”“携数共‘晋数字检察”等23个“晋+”重点项目融入检察产品中,共筑检察特色、品牌智库,推进晋安检察工作现代化。

2.履职创新增动力。深化“一部一亮点”,坚持守正创新,三级院共同研发的福建行政检察智慧办案平台V1.0登记国家版权,未成年人综合履职、“社区五员”工作机制、疑难案件专业检察官会审机制、行刑反向衔接等经验做法在全国、省市刊发推广17次。

3.典型培育强活力。法律监督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主体工程”。督促整治“扫码点餐”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全国优秀案例。胡某女危驾案实现33小时完成侦诉判,获得“两高两部”调研组指导肯定。联合市院研发建筑工程违法转包挂靠类案监督模型,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三等奖。

(三)集聚“三高共识”,更高站位更宽视野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1.高标准锻造规范化标准化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通过三级院党建联创、社会近邻党建、乡村党建结对等,建立党员政治生活馆、生态文明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馆、文化综合展馆“四馆一体”党建矩阵,循红色基因、传检察血脉。党组书记、班子成员常态专项督导,推出高质效办案指引、检察建议规范办理等机制30余项。

2.高要求推动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共绘同心圆。法律监督一体推进,联动区委政法委推动公检法三家交流会商,会签“大三长”“小三长”会议等12项常态化协作机制。出台侦协办工作细则等5份机制,同步提升公安执法与检察监督现代化水平。横向一体化紧密衔接,全省首创的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刑公衔接法律监督模型等被转发推广。区域一体化同堂共学共识共建。牵头开展公检法同堂培训,强化同轨办案、同向交流;建立“晋心守护·生态+”区域党建联建,与古田、罗源、连江四地检察机关强化闽江生态协作保护。

3.高质量推进建设检察铁军,练就“金刚钻”。全贯通塑能,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完善“晋检先声讲堂”“晋研社”“晋检书苑”等平台,通过检校律论辩赛、疑难新型案件研判等,深化素能提升。全方位管理,一体强化对“人”和“案”的管理,抓好“三全”考核、“两书”制度,抓好业务指标常态化分析研判,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和“十个严禁”。全领域激励,以全局思维推动、示范引领深化,培养智慧型、钻研型、素能型人才。今年共有6个集体、15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巾帼文明岗等一批先进典型。

4.高标准构建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四个体系”,培塑战斗力。一是融合性构建检察思想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理念现代化来破题。通过树牢“三个善于”“三个体系”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通过树牢“依法能动履职”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谋发展之策,立强检之论,调查研究见行见效,在省级以上刊物、论文竞赛中发表及獲奖12篇。二是融合性构建检察话语体系。创新讲好检察故事,全市首例反家庭暴力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支持起诉案等被检察日报、中国之声、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拍摄《传承的力量》获首届全省短视频大赛奖项,连续7年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三是融合性构建检察行为体系和评价体系。牢记“国之大者”“区之要事”“检之全局”,围绕区委“3个年、18项行动”[2],融入数字晋安、绿色晋安、文旅强区建设,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1条”、乡村振兴“7条”等意见,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最高检一至八号检察建议,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民事检察和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司法救助、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二、推进政治与业务融合存在的不足

晋安区院在深化政治与业务融合的具体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清醒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政治与业务互融互促的系统性谋划不足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内容对象不一、工作特点不一,在党建与业务融合上真正实现相辅相成有一定难度,往往陷于“单一布局”“表层结合”等困境。

1.对党建工作深层次研究还不够。有的领导干部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缺乏系统思维,由于业务工作任务繁重,存在认识误区,片面认为党建工作是“被要求”完成的政治任务,抓党建是党总支、党支部的事,把党建活动当成负担、消极应对。

2.抓党建工作的执行力还不够。党建指导督查没有形成常态长效,往往存在重部署、轻落实问题。尤其在案多人少、条线考核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有的部门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甚至出现业务工作走在前、党建工作跟在后现象。

(二)政治与业务互融互促的融合度把握不夠

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有的党员以传达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要求为主,仍局限于抄笔记、会议学习等,与业务结合不紧密且方式方法单一。有的党建工作结合成了“两张皮”、融合成了“三明治”,体现在检察为民办实事的力度、深度、持续度不够,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政治与业务互融互促的考核度精准不够

党建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只关注资料、台账,只关注过程、不注重结果,不易定量分析党建实效,无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务工作评先评优相较于优秀公务员、三类人员绩效优秀等与工资奖励、职务职级晋升的直接挂钩,吸引力不够、“含金量”不够。

三、深化政治建设与检察业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政治领航,树牢融合思维,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聚焦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新方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通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和“三会一课”等,找准政治建设与检察业务思想认识上的融合点,抓好“一岗双责”结合,注重业务契合,做好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检察重点工作整合,采用“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深化实践—成果落地”模式,探索融为一体的政治与业务建设途径、机制,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能动服务大局,巩固融合成果,谋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民生所望就是检察所向,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深耕主业、服务大局,以法治之力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发展与安全,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更有力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更有力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更有力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更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更有力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更有力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更有力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有力做实民生检察,更有力助推反腐败斗争。

(三)落实“高质效办案”,完善融合机制,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按照“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工作思路,坚持谋划部署为先、理论武装为魂、夯实基础为本、守正创新为要,推动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狠抓党建工作和“四大检察”责任田,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聚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培育典型案例、特色亮点工作打造,积极构建晋安特色轻罪治理体系,实现刑事检察提质增效,民事检察提档升级,行政检察扩容增量,公益诉讼检察质效并佳,让刑事检察侦查“硬起来”,加快建设数字检察,探索府检联动、“人大+检察”“政协+检察”等“监督+协作+治理”实践办案模式。

(四)全面从严治检,夯实融合根基,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扎实做好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强化党建品牌、阵地和检察文化建设,落实政治与业务融合培训要求,健全完善人才库建设、“检察+”同堂培训机制,从实锤炼司法本领,用好党建工作和检察人员量化考核“指挥棒”,开展党支部书记、项目党小组评述晾晒机制,以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党建和检察绩效考评相结合体系,实现履职办案量质并进、融合突破,全力打造高素质现代化检察队伍。

猜你喜欢
检察业务政治建设深度融合
刍议新时期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检察业务考评机制
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基层检察机关使用现状的几点思考
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相关思考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上海市第五届检察业务专家开评
中小学教师助力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与实践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