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与路径研究

2024-01-18 08:26刘汉斌朱坚真
海洋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级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刘汉斌 朱坚真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湛江524000

海洋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在新时代开拓新空间、孕育新产业和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必由之路。而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劣关乎中国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更是冲破全球经济低迷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困境的主要突击口。《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9 年中国海洋经济结构为4.17∶35.77∶60.06,呈现“三、二、一”的格局。按照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农业的占比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逐步提升,说明中国在推进海洋领域供给侧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好的转型升级,海洋经济正沿着高质量的方向迈进新台阶。但是,通过调研发现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发展方式粗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内在动力不足,新旧产能转换机制僵化,部分海域的海洋生态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的客观现实。在全球经济低迷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冲击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海洋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改革的方向又在哪里、具体哪些海洋产业值得扶持发展?哪些产业需要淘汰转型等一系列问题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都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摒弃以往单纯从三次产业结构角度的宏观分析,深剖各具体海洋产业的发展机理及产业内在主导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遵循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四类要素密集型产业的逐步演进及其综合效应,积极寻求中国海洋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效向高效、从资源劳动指向型向资金技术指向型的方向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文献综述

“配第-克拉克定理”“比较优势理论”“霍夫曼产业理论”为产业发展及产业的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并得到不断的加深与拓展[1],深刻影响着产业转型与结构演变[2-3]。而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海洋产业结构合理性测度、海洋产业演变的规律及路径选择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国家层面,运用国际通用的产值结构模型测度得出现阶段中国海洋产业三次结构基本处于稳定阶段[4];区域层面,沿海各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基本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但部分地区则显示为结构层次低下,处于起步动荡阶段[5]。影响海洋产业结构的因子可以表现为陆海生产要素的协同统筹性[6]以及技术创新、金融支持[7],同时也表现为自然环境完整度、资源丰裕度、海洋技术发达度及潜在资源空间大小等[8]。沿着海洋产业路径探寻及其进一步纵深演变[9],中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大致遵循传统海洋产业发展起步期——海洋渔业、服务业交替演变动荡期——海洋工业崛起大发展期——海洋产业服务化高级期[10]的脉络。由于海洋产业划分的特殊性、产业的成熟度及陆海关系和海洋地位的问题导致了传统的陆域产业结构演变路径与海洋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决定海洋产业更替的方向主要在于海洋技术的发达程度和市场需求的迫切性[11-12]。依据海洋产业更替演进的态势,中国未来海洋经济的大增长是以海洋工业为引擎[13]。

在吸取以往海洋经济发展及产业演变的经验,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中国海洋产业升级的方向,本文重点考量3个方面:其一,从理论逻辑层面上探究海洋产业演变更替的特殊性及机理,挖掘海洋各产业内部驱动因素;其二,深入探究不同层次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重视各海洋产业间的联动性和协调性;其三,突破以往利用面板数据割裂了结构变量间的内在联系的局限,注重历史的纵向视角,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验证海洋经济持续增长会对海洋产业各层面结构变化产生反向作用,即海洋三次产业演变和海洋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2 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产业升级机理及方向

海洋经济总量的增长与海洋产业转型的相互影响。海洋三次产业的次序更替演进与海洋经济增长总体水平密切相关。总的来说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由高成本、低效率、低附加值的资源劳动密集海洋产业向低成本、高效率、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海洋产业转变(图1)。在内部表现为产业内主导要素密度的改变;在外部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科学技术及资金资本等生产资料往第二、第三海洋产业部门流动,促使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地分配,深入推动海洋经济良好运行。伴随着落后海洋产业的淘汰、新兴高技术海洋产业的兴起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会促进各涉海部门间的协调运转,大大减少了海洋经济中的各种“冲突”,避免经济出现波动。而海洋经济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海洋产业转型,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如在海洋新兴战略发展初级阶段政府会给予该行业一定政策上支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会促使更多的人力、资本流入该领域,刺激该行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使高效率部门的比重大幅增加,进一步助推产业转型。

图1 海洋产业升级机理示意图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本文结合海洋产业的属性,做出如下划分:在海洋第一产业中,海洋捕捞养殖业为传统海洋渔业,现代海洋渔业除了养殖和捕捞外还包含海洋渔业服务业及水产品加工业;在海洋第二产业中,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地理业和海洋利用业划分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海洋油气业划分为资金技术型产业;在海洋第三产业中,海洋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划分为应用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划分为基础性产业。

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机理。主要表现为海洋产业间的更替和产业内的升级。海洋产业间的更替路线主要遵循由低等级产业向高等级产业、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变。由于海洋的低温、高压及易腐蚀性的自然环境制约着海洋资源的规模开发,科技水平的高低则决定着海洋产业的更替,一项新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形成。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最初的海洋攫取渔业资源和海盐资源发展到后面的开发海水资源、深海资源、海洋能源等,开发的次序则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资源的规模开发促进产业的发展。就海洋各生产要素密集度而言,海洋传统渔业、海洋盐业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生产要素,海洋电力、海水利用及生物医药依赖于技术和资金生产要素。产业层面上表现为从原始的海洋捕捞业、海洋盐业及海洋交通业发展至海洋高新装备制造业、海洋船舶工业、深海勘探及海洋科技服务业。加之海洋经济高风险、高技术及高资本的内在特性更加速其产业内部沿着资源-劳动-资本-技术方向的演化,即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同一层级海洋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优化。外部的演变源于产业内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更替,海洋渔业体现在传统捕捞养殖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而海洋工业则由资源劳动密集型的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滨海砂矿业等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船舶业倾斜演变,海洋第三产业则主要集中于海洋教育、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演进。

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海洋-海洋产业之间及海洋-陆域产业之间的协同联动性。总体而言,低层级的海洋产业演进需要高层级海洋产业提供支撑,低层级的海洋产业的升级也为高层级的海洋产业提升提供了载体。如传统渔业的发展主要依赖降低投入成本和提高产出,这就离不开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和海洋服务业的提升,包括先进海洋渔业设备制造、渔产品保鲜技术、冷链物流业及渔业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海洋工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依靠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支撑,这就与海洋服务业的海洋金融、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海洋科技研发相关。而海洋工业的创新发展又为海洋服务业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和实践操作的沃土。陆海产业的协同联动性则表现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必须以陆域经济为基础,陆海产业互为支撑交叉发展。如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与国际经贸活动密切相关,海洋风电、能源产业的发展依赖陆域制造业及配套设施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陆域产业的发达程度基本限定了海洋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尤其在海洋工业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质量发展方向应当在持续推动海洋工业、海洋高科技产业及海洋教育、海洋金融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速推动同一层级海洋产业的细分及不同层级海洋产业的协同发展。随着中国海洋经济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双侧改革,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围绕中国海洋不同层级产业转型升级及其经济增长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数理验证,为更精准地把握高质量发展下中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及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3 实证研究

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模型共设置4 个指标,宏观层面的海洋产业结构(ST)、海洋第二产业高级化结构比(PT)、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HT)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GDP)。其中,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数,本文采用公式ST==t1× 1 +t2× 2 +t3× 3,将 原始 数据 利用该公式进行处理。其中,ti表示第i海洋产业增加值对应所占该地区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经过处理后,ST的取值范围是在1~3 之间,就经济意义层面上来看,其数值越靠近1 说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越接近3 说明该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级别较高[14-15]。海洋经济发展水平(GDP)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用1985 年为基期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指数折算。海洋第二产业高级化结构比(PT),因中国海洋第二产业沿着资源-劳动-资本-技术4类要素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型升级,因此本文借鉴张永恒等的研究[16],将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中的海洋第二产业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 类,并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值之比衡量制造业内部结构,同时也代表着海洋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HT),鉴于海洋产业的高技术和高资本的特性,用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比值衡量中国海洋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水平。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为了减弱异方差的问题,对所有的变量均取对数处理,分别用LNST,LNPT、LNHT和LNGDP表示。

3.2 模型设定

(1)平稳性检验

由于构建VAR 模型须保证所有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因此先对所有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主要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除了LNGDP指标外,其他变量的时间序列都存在单位根,属于不平稳状态,故不能构建统计模型。将所有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DLNST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DLNGDP、DLNPT、DLNHT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据此判定,各变量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满足模型构建的基本要求。

表1 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2)VAR 模型构建

鉴于一阶单整,将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构建VAR 模型。在拟合VAR 模型前,先确定滞后阶数,如表2 所示,VAR 模型的最优阶数为2,即VAR(2)模型。

表2 滞后阶数理想结果

(3)稳定性检验

VAR 模型要求变量协方差平稳性,需要在估计完模型后对其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AR 根方法开展平稳性检验,由图2 可知,VAR 模型中所有的特征根的模均小于1,都落在单位圆之内,说明该模型稳定,可以进一步地分析研究。

图2 稳定性检验图

3.3 脉冲响应分析

考虑到脉冲响应函数的假设只有当扰动项的协方差矩阵为对角矩阵时才成立。为此,本文选择正交脉冲响应进行分析以降低其偏误。

(1)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

海洋经济变化量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由图3可知,在当期海洋经济变化量的一个正向冲击下,海洋经济增长变化量在当期即达到最大值,在第1 期由正转负并在第2 期达到负数的最大值后逐步收敛。说明中国海洋经济对经济冲击的反应较为灵敏,抵抗外部冲击较强。

图3 海洋经济增长对一个标准差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量对海洋经济增长变化量的影响路径基本与经济变量变化大致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其波动的趋势更为平缓,这说明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关乎着海洋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变化量对海洋经济增长变化量的影响路径先为正的极大值后逐步收敛,在收敛过程中有较大的经济波动,直至第6 期之后才逐步平缓。这表明,中国海洋产业正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对海洋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海洋第三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海洋经济变量的影响路径先为负然后逐步变正开始收敛。在第2 期达到负数的极大值,在第4 期才转正收敛。这表明海洋科技教育管理服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其成效是缓慢的但持续性较强。

(2)各变量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影响

在海洋经济增长变化量的正向冲击下,由图4 可知,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量的变化路径为由正转负并逐步收敛。其中在第1 期达极大值,在第4 期回正并趋于平稳。这表明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为负效应,中国海洋经济增长呈现短期的促进效应。

图4 海洋产业结构对一个标准差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在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变化量的一个正向冲击下看,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在当期体现为负的极大值,之后上下波动,在第8 期转为正逐步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第二产业虽然在短期发挥一定的积极性,但由于成长性不足难以在长期发挥更强的作用。

在第三次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量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在当期表现为正的极大值,然后下滑在第2 期达到负的极大值,之后转正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第三次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联动性较差。

在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量的一个正向冲击下,海洋产业结构变化量总体下滑但处于正数,并在第4 期之后开始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一直在发挥正向作用,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为广泛。

(3)各变量对海洋第二产业内部优化变化量的动态影响

由图5 可知,在海洋经济增长变化量的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二产业结构持续上升,在第2 期达到极大值,之后在第3期达负数的极大值,并在第7期回正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变化在短期内有利于海洋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并积极推动海洋第二产业的高级化。

图5 中国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对一个标准差冲击的脉冲响应

在海洋第二产业高级化变量的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二产业结构由负转正,并在第3 期达到正的极大值,然后开始逐步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对自身的影响总体为积极有效的。

在海洋产业结构的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在当期达到极大值,然后下滑,并在第6期开始收敛。这表明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影响较大,持续的时间也较长。

在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的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在当期达到极大值,然后下滑,在第3 期达到负的极大值,在4 期转正并趋于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对海洋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两者间的联动性较强。

(4)各变量对第三产业优化及二产支撑的动态影响

由图6 可知,在海洋经济增长变化量的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化较为平缓,在第2 期达到正的极大值,在第4 期达到负的极大值,然后在第5 期开始逐步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的变化对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影响,但不明显。

图6 中国海洋第三产业结构对一个标准差冲击的脉冲响应

在海洋第二产业高级化变化量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化较大,呈现“W”形的路径。在第2 期达到负的极大值,然后在第4 期达到正的极大值,在第8 期逐步开始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与海洋第三产业结构的联动性较大,影响较为持久。

在海洋产业结构变化量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开始较为平缓,到第3、4期表现较为强烈。这表明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化对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时滞性。

在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量的一个正向冲击下,中国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量先下降再上升,在第3期由负转正,并于第4期逐步收敛。这表明中国海洋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量对自身的影响较为微弱。

3.4 方差分解分析

(1)各变量对经济增长预测的方差分解

由表3 分析可知,海洋经济增长变化量是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第一期达到100%,但在第二期迅速下降至73.69%,之后稳定在50%左右;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变化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在第2 期上升至16.35%,之后稳定在30%左右;而海洋产业结构变化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但存在滞后性,稳定在20%左右;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量对其影响较弱,在2%左右。这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增长主要是海洋经济增量决定,但不可忽视海洋第二产业与海洋产业结构对其的影响,尤其要重视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油气业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以科研教育管理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海洋基础服务业在整合海洋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力。

表3 各变量对经济增长预测的方差分解表

(2)各变量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预测的方差分解

从各变量对海洋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来看,由表4 可知,海洋产业结构变化量主要是由自身变动决定,贡献率在第1期达到93.29%,之后递减为62.55%;海洋第二产业结构比变量的贡献度也较高,在第2 期就达到31.71%,之后基本稳定在35%左右;而经济增长和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的变量对海洋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就非常微弱。这说明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源于自身的优化积累,海洋工业结构的优化对海洋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而海洋经济总量和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微弱,说明中国的海洋经济正从总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

表4 各变量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预测的方差分解表

(3)各变量对第二产业高级化预测的方差分解

从各变化量对海洋第二产业结构的贡献度来看,由表5 可知,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变化主要是源于自身的积累和海洋经济总量的变化,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身。从第1 期的71%到第8 期62.32%,基本稳定在60%左右。海洋经济总量的第1期为25%,到第8期则为18%,逐步减弱,而海洋产业结构对其的贡献度则由4.38%到15%,逐步增强,这说明海洋第二产业结构正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对海洋第二产业的贡献甚微,说明以海洋基础性研究和技术管理的第三产业对海洋第二产业的支撑力度不足。

表5 各变量对第二产业高级化预测的方差分解表

(4)各变量对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预测的方差分解

从各变化量对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的贡献度来看,由表6 可知,初期中国海洋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量主要由海洋产业结构和其自身变动所决定,并且海洋产业结构变化量占据优势地位,为79.87%,而自身则为18.15;到第3 期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变化量的贡献度迅速提高,占据27.39%,成为影响其变动的次要因素。这说明海洋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量对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的影响存在相对的滞后性,而海洋经济增量的变化则对海洋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影响较为微弱。

表6 各变量对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预测的方差分解表

4 结论与建议

(1)正确认识在中国海洋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目前中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海洋产业三次结构比进入质的转折,由起步初级层次迈进了中高层次。但是,仅仅依靠“三二一”的比重结果来评定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不够科学合理的,要把握海洋三次产业演变的过程,特别是海洋工业的成长壮大;同时深入挖掘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内在性,具体摸清各个海洋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各海洋产业间的联动性和协同性。虽然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中海洋服务业占比最大,但最主要原因是海洋工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在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扶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海洋油气业等海洋工业。通过海洋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海洋工业,提升海洋工业在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等措施,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海洋工业高级化对海洋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工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海洋智慧化和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也是海洋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有力保证。而海洋工业的发展关键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为代表的海洋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现阶段中国的海洋新兴战略海洋产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在海洋第二产业发展占比较低。为此,国家在培育其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海洋产业的特征,充分激活生产要素,发挥市场的作用为其发展提供新动能。

(3)海洋第三产业高级化的作用在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未能发挥其内在基础效应,对海洋经济发展支撑作用不强,同时还存在相对滞后性。海洋具有高风险、高资本和高技术的特征,加之目前正处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革命的时代,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代表的海洋服务业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功不可没。国家应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和研发,建设“数字海洋”“智慧海洋”“透明海洋”。

(4)重视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及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海洋管理机制体制及其支撑服务体系愈显重要。现阶段中国海洋管理机制体制较为单一,远跟不上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如何进一步破除海洋管理的僵化和桎梏,加快海洋管理机制体系的创新,是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高级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编制说明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及效应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