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杨山萤石矿床成因:萤石稀土元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制约

2024-01-19 08:59王启博张寿庭李军军盛渊明
现代地质 2023年6期
关键词:萤石中段盐度

王启博,张寿庭,唐 利,李军军,盛渊明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河南省栾川县自然资源局,河南 洛阳 471500)

0 引 言

豫西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钼、钨、金、银、铝、铜、铅和锌多金属矿集区,而且也是萤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具有良好的萤石成矿地质条件[1]。

豫西栾川合峪—嵩县车村之间发育一条地表断续出露近18 km的萤石矿带,分布有杨山、砭上和古满沟等多个萤石矿床,其外围及深部资源潜力巨大[2]。经过近几年的勘查工作,区内共有萤石矿床30余处,探明萤石资源量超过1500万吨,远景资源量有望达到3000万吨[3]。杨山萤石矿床位于该矿带中部,探明萤石矿石量309万吨,是该区代表性的大型萤石矿床[4]。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H-O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基本成因类型[4-7]。然而,对成矿期次、成矿流体演化和萤石沉淀机制等仍缺乏深入剖析,进而制约成矿机理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

本文以豫西杨山萤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萤石的稀土元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热力学研究,阐释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属性及矿床成因,以期为区域萤石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新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杨山萤石矿床位于豫西栾川县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图1)[4]。区域地层具基底-盖层二元结构,基底主要为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盖层主要由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和官道口群陆源碎屑岩系、新元古界栾川群和下古生界陶湾群沉积岩系组成,第四系冲积物和残坡积物等沿河床和沟谷分布[3]。区域性栾川断裂带和马超营断裂带呈近EW向展布,NW向、NE向和近SN向次级断裂叠加其上,共同构成网格状构造格局,对区内的构造-岩浆活动起到控制作用[8]。次级断裂以NW向、NE向最为发育,并为热液型多金属矿化和萤石矿化提供良好的赋存空间[4]。区域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自元古代到中生代都有表现,岩浆作用具有长时间、多期次活动的特点[9]。其中,燕山期是区内重要的岩浆活动时期,不仅形成大量含矿小斑岩体和合峪、太山庙等规模庞大的花岗岩基,而且与该区钼、钨、金、银、铅、锌及萤石等成矿作用具有密切关系[10]。

图1 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图((a),据文献 [11]修编)和合峪矿集区萤石矿床分布图((b),据文献 [12]修编)Fig.1 Tectonic map of the Qinling Orogen Belt (a)(modified after reference [11]) and distribution of fluorite deposits in the Heyu ore concentrated area (b)(modified after reference [12])

2 矿床地质特征

杨山矿床的萤石矿体位于合峪花岗岩基中,矿区内主要发育有四条萤石矿脉,分别编号为Ⅰ、Ⅱ、Ⅲ和Ⅳ号矿脉,其中Ⅲ号矿脉规模最大,由Ⅲ1、Ⅲ2两个萤石矿体组成(图2)。区内总体构造格局由NW向的F1、F3断裂和NE向的F2、F4断裂组成。其中,F3断裂多期构造活动明显,具有挤压-拉张-压扭性构造特征,F2、F4断裂压扭性构造特征明显。赋矿围岩为矿区大面积出露的合峪花岗岩基中的二长花岗岩,围岩与矿体界线清晰。赋矿二长花岗岩呈灰白色和淡肉红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花岗岩的矿物组成以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为主,少量黑云母;副矿物包括磷灰石和锆石。

图2 杨山萤石矿床地质图(据文献 [8]修编)Fig.2 Geological map of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modified after reference [8])

Ⅰ、Ⅱ、Ⅲ和Ⅳ号矿脉分别受F1、F2、F3和F4断裂所控制,矿体产状与控矿断裂基本一致(图3)。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和层状,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局部膨缩变化明显。矿石类型以萤石-石英型和石英-萤石型为主,少量为萤石型。矿石矿物主要由萤石组成,在Ⅲ2矿体中局部见少量滑石和石膏,萤石以紫色为主,少量无色、白色、灰色和绿色;矿石构造以块状、条带状和细脉-网脉状构造为主,局部可见角砾状构造,其中绿色萤石多呈透镜体、脉状和团块状分布,紫色萤石多呈条带状、网脉状和角砾状分布;矿石结构以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为主,粒径0.2~2.5 mm,少数大于3 mm,总体有紫色萤石粒度细而绿色萤石粒度粗的特征[13]。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和绢云母,含少量方解石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英岩化,碳酸盐化普遍但不强烈。

图3 杨山萤石矿床第400勘探线(a)和401勘探线(b)剖面示意图(据文献 [7]修编)Fig.3 Profile of exploration lines 400(a)and 401(b)in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modified after reference [7])

根据矿脉穿插及矿物组合关系,可将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图4):(1)成矿早阶段(第Ⅰ阶段),以发育石英网脉和萤石脉为特征,通常穿插于围岩中,矿石品位低(图4(a)和(b));(2)成矿主阶段(第Ⅱ阶段),以粗晶半自形-自形结构、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发育为特征,矿石品位较高(图4(d)—(f)),是萤石矿工业开发利用的主体部分;(3)成矿晚阶段(第Ⅲ阶段),以方解石脉发育为特征,明显穿切成矿主阶段的萤石矿脉,并形成正角砾状矿石构造(图4(g)—(i))。

图4 杨山萤石矿床不同阶段矿石特征Fig.4 Photos showing the or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a)第Ⅰ阶段石英脉穿插围岩;(b)第Ⅰ阶段萤石、石英共生;(c)第Ⅱ阶段萤石胶结围岩,后被第Ⅲ阶段方解石脉穿插;(d)第Ⅱ阶段紫色萤石及浸染状黄铁矿;(e)第Ⅱ阶段绿色萤石;(f)第Ⅱ阶段萤石矿体;(g)第Ⅲ阶段块状方解石;(h)第Ⅲ阶段白色方解石胶结第Ⅱ阶段萤石;(i)第Ⅲ阶段黄色方解石胶结第Ⅱ阶段萤石;Cal.方解石;Fl.萤石;Py.黄铁矿;Qtz.石英

3 萤石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3.1 采样与分析方法

21件样品采自矿区内Ⅲ号萤石矿脉,样品新鲜无蚀变。其中,第Ⅰ阶段脉状萤石样品共2件,1026 m和990 m中段各采1件;第Ⅱ阶段紫色块状萤石样品共8件,1026 m和990 m中段各采3件,940 m中段2件;第Ⅱ阶段绿色块状萤石样品共8件,1026 m和990 m中段各采3件,940 m中段2件;第Ⅱ阶段绿-紫色条带状萤石样品1件,采自940 m中段;第Ⅲ阶段块状方解石样品共2件,990 m和940 m中段各采1件。

用于稀土元素测试的样品均来自第Ⅱ阶段,样品单矿物分选由河北省廊坊市宇能岩石矿物分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样品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进行测试分析,利用德产ELEMENT X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完成。分析步骤简述为:称取(50±0.3)mg纯度为99 %以上的萤石单矿物样品(200目)置于Teflon坩埚中;依次加入2 mL HF、1 mL HNO3,拧紧盖子置于170 ℃电热板上,加热48 h;待坩埚冷却后,开盖置于电热板(170 ℃)上,直至样品蒸至湿盐状;依次加入1 mL 4%的硼酸、2.5 mL超纯水和2.5 mL HNO3,拧紧盖子置于170 ℃电热板上加热12 h;将溶液转入聚四氟乙稀塑料瓶中,并用超纯水定容至50 mL。空白溶液和标样经上述步骤同样处理。

3.2 分析结果

杨山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见表1。萤石REE配分曲线整体呈近平坦型(图5(a)—(e)),赋矿围岩REE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图5(f))。萤石的ΣREE为22.61×10-6~287.94×10-6,平均82.25×10-6;LREE/HREE为0.64~5.24,平均1.77;δEu为0.50~0.92,平均0.66;δCe为0.88~1.06,平均0.98。

表1 杨山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10-6)

图5 杨山萤石矿床萤石和围岩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图(球粒陨石标准化值据Taylor等[14],1100 m中段和1062 m中段数据源于冯绍平等[6],二长花岗岩数据源于席晓凤等[4])Fig.5 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the fluorite and wall rock of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

4 流体包裹体特征

4.1 采样与分析方法

包裹体片磨制由河北省廊坊市宇能岩石矿物分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实验室完成,所使用的仪器为英国 Linkam 公司生产的 THMSG600 型冷热台搭载蔡司透反两用显微镜。温控范围-196~+600 ℃,冰点精度为0.1 ℃,均一温度精度为1 ℃。测试过程中,升温或降温速度控制在10~30 ℃/min,相变点附近速度控制在0.1 ℃/min,并部分进行反复测温检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2 分析结果

4.2.1 岩相学特征

杨山萤石中的包裹体常成群成带分布,少数呈孤立状,包括原生、次生和假生三种类型,其中以原生包裹体为主(图6)。根据室温下的成分和相态特征可分为纯液相流体包裹体和富液相流体包裹体,其中富液相流体包裹体占比90%以上。包裹体多为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状,轴长主要介于2~15 μm之间。

图6 杨山萤石矿床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显微照片Fig.6 Photographs of 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a)第Ⅰ阶段包裹体群;(b)第Ⅰ阶段富液相流体包裹体;(c)第Ⅱ阶段包裹体群;(d)第Ⅱ阶段纯液相流体包裹体;(e)第Ⅱ阶段富液相流体包裹体;(f)第Ⅲ阶段富液相流体包裹体。L.液相;V.气相

4.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本次研究中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对象主要为富液相包裹体,并根据Hall[15]的H2O-NaCl体系盐度-冰点公式和卢焕章[16]的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盐度、密度等数据,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见表2,均一温度和盐度直方图见图7。

表2 杨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

图7 杨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a)(c)(e)和盐度直方图(b)(d)(f)Fig.7 Histograms showing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a)(c)(e)and salinities(b)(d)(f)of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

杨山萤石矿中萤石的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110~155 ℃,盐度(NaCleqv.)集中于0.3%~6.3% ,密度集中于0.92~ 0.99 g/cm3。

第Ⅰ阶段萤石的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大小3.6~35.8 μm。均一温度为101.7~167.3 ℃,集中于110~155 ℃;盐度(NaCleqv.)为0.18%~7.02%,集中于0.3%~6.3%;密度为0.93~0.99 g/cm3,平均值为0.96 g/cm3。

第Ⅱ阶段萤石的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大小3.8~31.1 μm。均一温度为104.4~159.3 ℃,集中于115~145 ℃;盐度(NaCleqv.)为0.18%~5.86%,集中于0.3%~5.7%;密度为0.92~0.98 g/cm3,平均值为0.95 g/cm3。

第Ⅲ阶段方解石的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大小为5.7~52.6 μm。均一温度为60.6~151.3 ℃,集中于80~145 ℃;盐度(NaCleqv.)为0.53%~6.45%,集中于0.53%~5.7%;密度为0.94~1.01 g/cm3,平均值为0.98 g/cm3。

5 讨 论

5.1 稀土元素的成矿启示

5.1.1 REE配分模式

萤石中的REE含量主要受热液流体中REE含量的控制,其REE配分模式主要受物质来源和流体中REE络合物稳定性的制约[17]。矿区内萤石的ΣREE分布范围相对集中,REE配分模式均为近平坦型,说明成矿流体的组分及来源较为一致,成矿过程中外来组分加入较少。萤石中稀土元素的分布与所处成矿阶段有关,成矿早阶段的元素迁移以吸附-解附作用为主,萤石相对富集LREE;而成矿晚阶段的元素迁移以络合作用为主,萤石相对富集HREE[18-19]。整体上看,紫色萤石ΣREE低于绿色萤石,LREE/HREE和LaN/YbN均高于绿色萤石,且紫色、绿色萤石REE配分曲线分别呈右倾和左倾,指示从紫色萤石到绿色萤石呈现结晶演化趋势特征。紫色萤石的LREE/HREE(0.76~5.24)和LaN/YbN(0.33~4.63)变化范围较大,绿色萤石LREE/HREE(0.64~1.71)和LaN/YbN(0.27~0.88)变化范围较小,且Y8样品(紫色萤石)REE配分模式与同中段绿色萤石样品十分接近,说明紫色萤石内稀土元素的分馏作用明显,代表更长时间的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从垂向上看,LREE/HREE和LaN/YbN随深度的加大而增加,说明总体成矿先后顺序为地下深部至地表浅部。二长花岗岩中轻稀土相对富集,呈右倾斜的REE配分模式与萤石差异明显。

5.1.2δEu和δCe

Eu元素有+2和+3两种价态,在流体迁移和结晶沉淀过程中,Eu异常受控于流体性质和物化条件的变化,其中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是温度[19]。当结晶温度较低(<200 ℃)时,Eu+3置换Ca2+进入萤石晶格,通常表现为Eu正异常[20]。矿区内萤石δEu为0.50~0.92,平均值为0.66,变化区间较大,显示较强的Eu负异常。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萤石均一温度集中于110~155 ℃,成矿温度较低。因此,造成Eu负异常的原因可能为流体早期曾有过高于200 ℃的条件,或流体本身存在Eu的亏损[21]。1026 m、990 m和940 m中段紫色萤石的δEu平均值分别为0.66、0.57和0.57,绿色萤石的δEu平均值分别为0.91、0.63和0.67。矿物结晶时温度和氧逸度的变化,或者易容纳Eu2+矿物的结晶,都可能造成Eu含量的变化[22]。从垂向上看,成矿温度和δCe变化较小,指示温度和氧逸度较稳定。1026 m中段绿色萤石的δEu平均值较大,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长石的破坏作用[18]。

Ce元素存在+3和+4两种价态,其氧化还原电位受酸碱度和氧逸度控制,其中酸碱度占主导地位[19]。矿床萤石δCe为0.88~1.06,平均0.98,变化范围较小,表现出较好的均一性,说明成矿流体具有同源性。部分弱的Ce负异常指示弱氧化环境,与Eu异常相矛盾,可能是成矿流体源区存在Ce的亏损导致。1026 m、990 m和940 m标高紫色萤石的δCe平均值分别为0.98、0.97和0.98,绿色萤石的δCe平均值分别为1.01、1.05和1.02。各中段紫色萤石δEu和δCe普遍低于绿色萤石,指示一种整体性的变化,可能和水-岩反应有关[23]。合峪岩体的二长花岗岩的δEu平均值为0.48,δCe平均值为0.97,均与萤石的δEu、δCe接近,说明萤石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合峪岩体有关。

5.1.3 Y/Ho-La/Ho图解

相同成因萤石的Y/Ho和La/Ho比值相近或呈负相关[24],富F体系中Y/Ho比值一般大于28[25]。本区萤石Y/Ho比值为32.45~61.15,变化范围较小,在Y/Ho-La/Ho图解上呈水平分布(图8(a)),指示本区萤石具有一致的流体来源,且为富F体系。1026 m、990 m和940 m中段紫色萤石的La/Ho比值分别为16.48~22.20、2.27~9.70和6.00~25.34,绿色萤石的La/Ho比值分别为6.97~7.19、1.56~3.36和1.78~2.69。萤石的La/Ho比值变化范围较大,反映萤石结晶受到沉淀后过程的影响,其形成有重结晶作用参与。绿色萤石的La/Ho相对集中且较小,说明其重结晶程度更高。从紫色萤石向绿色萤石整体表现出重新活化和重结晶的趋势。

图8 杨山萤石矿床萤石Y/Ho-La/Ho图解((a),底图据文献[24])和Tb/Ca-Tb/La图解((b),底图据文献[18])Fig.8 Y/Ho-La/Ho (a)(basemap after reference [24]) and Tb/Ca-Tb/La (b)(basemap after reference [18]) diagrams of fluorites from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

5.1.4 Tb/Ca-Tb/La图解

Tb/Ca-Tb/La图解能有效判别萤石等含钙矿物的成因类型,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萤石矿床的成因研究[26]。Tb/La比值的变化反映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和萤石的结晶顺序[27],Tb/Ca比值的变化反映稀土元素的吸附作用和成矿流体对围岩Ca元素的混染作用[28]。根据图8(b)可知,所有样品投点于热液型矿床区域,其分布方向大致与初始结晶方向平行,反映杨山萤石矿床为热液型萤石矿床。同时,具有从深部萤石向浅部萤石、从紫色萤石向绿色萤石的初始结晶趋势,再次佐证萤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本区萤石Tb/Ca比值为1.08×10-7~11.38×10-7,变化明显,指示萤石成矿过程中有部分围岩组分加入。Y4样品特征十分接近伟晶岩矿床,指示成矿流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岩浆热液性质。

5.2 成矿流体属性

5.2.1 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

萤石中流体包裹体普遍低的均一温度(110~155 ℃)和盐度(NaCleqv)(0.3%~6.3%),表明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含矿热液,也说明成矿流体形成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或成矿流体本身为被加热的大气降水[29]。

从第Ⅰ阶段至第Ⅱ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从第Ⅱ阶段至第Ⅲ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明显下降,但盐度和密度略有上升。第Ⅱ阶段包裹体温度和盐度的峰值相对集中,说明第Ⅱ阶段含矿热液的成矿环境较为稳定,萤石在低盐度和低密度流体环境中发生沉淀。

根据第Ⅱ阶段的两个中段的萤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直方图(图7(c)和(d))可知,从990 m中段至940 m中段包裹体的温度上升、盐度下降,但变化范围较窄,说明两个中段的萤石形成于同一流体环境,成矿流体性质较为均一。

总体而言,研究区萤石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范围均较集中(图9),反映出成矿流体在物质组分和物理化学状态上的一致性,属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可将矿床归属于中低温、低盐度热液型矿床。

图9 杨山萤石矿床成矿热液温度和盐度协变图Fig.9 Covariant map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f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

5.2.2 成矿压力和深度

本文根据文献[30]的公式估算成矿压力。所有测试的282个数据中仅1个第Ⅰ阶段萤石包裹体数据为40.3 MPa,其余数据均小于40 MPa,符合Sibson[31]的断裂带成矿深度公式估算条件,即:

T0=374+9.20×N

(1)

P0=219+26.20×N

(2)

(3)

(4)

式中,T0为初始温度(℃),P0为初始压力值(105Pa),T1为成矿实际温度(℃),P1为成矿压力值(105Pa),H1为成矿深度(km),N为成矿流体盐度(NaCleqv.)(%)。

计算得知,第Ⅰ、Ⅱ和Ⅲ阶段的成矿压力分别为22.4~40.3 MPa、22.4~32.1 MPa和23.3~38.8 MPa,平均值分别为30.2 MPa、26.5 MPa和29.6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分别为0.75~1.34 km、0.75~1.24 km和0.78~1.29 km,平均值分别为1.00 km、0.89 km和0.99 km。990 m和940 m中段的成矿压力分别为22.4~27.3 MPa和22.4~32.1 MPa,平均值分别为27.5 MPa和25.4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分别为0.75~1.24 km和0.75~1.07 km,平均值分别为0.92 km和0.85 km。

从第Ⅰ阶段至第Ⅱ阶段,萤石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减小,说明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流体侵位高度逐渐上升。从第Ⅱ阶段至第Ⅲ阶段,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增大,说明流体侵位高度逐渐下降。区内萤石矿成矿压力为22.4~40.3 MPa,成矿深度大致为0.75~1.34 km。

5.3 矿床成因

温度和压力变化以及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被认为是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32-33]。本次研究的萤石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表明,区内成矿流体性质较为均一,成矿过程中外来组分加入较少,杨山矿床应为单一流体形成的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成矿过程中温度、盐度有轻微下降,总体成矿环境较为稳定,故温度降低为萤石主要沉淀机制的可能性较小。与温度变化导致萤石析出的量相比,因压力变化导致萤石析出的量更少[32]。冯绍平等[6]研究发现杨山萤石矿床不同围岩间稀土元素特征差异较大,但方解石脉、蚀变花岗岩和蚀变硅质岩与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更为接近。构造破碎带内的二长花岗岩发生硅化和绢英岩化,蚀变较强的部位发育细脉状、网脉状萤石,围岩中CaF2含量为8.02%~17.99%,均反映热液对围岩的蚀变作用。因此,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以及流体混合造成萤石沉淀的可能性较小,萤石沉淀可能主要受控于水-岩反应。

张苏坤等[7]通过H-O同位素组成测试表明杨山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为主。梁新辉等[34]通过微量元素测试揭示成矿物质来源中有幔源或下地壳组分的加入。Zhao等[35]认为,合峪岩基与围岩之间的深断裂和接触带是大气降水在深部循环的通道,浅部断裂为萤石成矿的容矿空间[36]。合峪岩基具有缓慢降温的特征,大岩基和地温梯度为成矿作用提供热量[37-39]。在这种背景下,岩浆脱气形成的挥发性F元素沿断裂迁移,与深部循环的大气降水发生混合,形成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富F流体[40]。在后期构造的作用下,流体沿断裂上升至适当部位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最终形成萤石矿体(图10)。

图10 杨山萤石矿床成矿模式示意图Fig.10 Schematic metallogenic model for the Yangshan fluorite deposit

6 结 论

(1)杨山矿床第Ⅱ阶段萤石的ΣREE为22.61×10-6~287.94×10-6,LREE/HREE为0.64~5.24,具Eu负异常(δEu=0.50~0.92)和Ce负异常(δCe=0.88~1.06);总体成矿先后顺序为地下深部至地表浅部,且垂向上氧逸度较稳定,从紫色萤石向绿色萤石呈现出重新活化和重结晶的趋势。

(2)萤石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80~155 ℃,盐度(NaCleqv.)集中于0.3%~6.3%。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为主,属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因此可以将矿床归属为中低温、低盐度热液型矿床。

(3)萤石稀土元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热力学综合分析表明,萤石沉淀集聚可能受控于水-岩反应。

致谢:本文得到洛阳丰瑞氟业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修改过程中匿名审稿专家给予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猜你喜欢
萤石中段盐度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构造对河南南召县观音庙萤石矿的控制作用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红山文化萤石质鱼形饰的鉴别和探讨
某萤石矿开拓系统优化
盐度和pH对细角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盐度胁迫对入侵生物福寿螺的急性毒性效应
适用于高盐度和致密岩层驱油的表面活性剂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