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监督员、联络员、宣传员

2024-01-19 16:40苏亚飞
人民监督 2023年6期
关键词:监督员王某办案

文/苏亚飞

人民监督员制度从实践探索到发展完善,走过了20年。20年间,这项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围绕“监督”向纵深处发展

2020年9月,我被选任为湖北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2022年5月,我又被选任为湖北省检察院检察听证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突然有了两个法定的“监督者身份”,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切实履行好检察机关‘监督员’‘联络员’‘宣传员’的职责。”在人民监督员颁证仪式上,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当好监督员

人民监督员制度从实践探索到发展完善,走过了20年。20年间,这项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围绕“监督”向纵深处发展。尤其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通过制度设计,拓宽了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出了检察机关作为监督者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自信和开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民监督员和检察听证员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新领域。通过参加司法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组织的相关理论培训使我认识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核心要义是确保社会成员对检察权运行的民主参与,形成公权主体与私权主体良性互动格局。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客体的公共性以及参与程度的实质性等特点。人民监督员依法行使对检察机关办案活动的监督权,需要懂监督、会监督、善监督。

2021年7月14日,我作为人民监督员参加了由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王守安就王某绑架罪审监程序提请抗诉案主持的一场公开听证会,并进行监督评议。

“尽管二审法院认定王某为本案从犯错误,导致量刑偏轻,但是,鉴于王某作案时正值青春年少,本案起因是因其女朋友的财物被抢;王某刑满释放后顺利就业,已结婚生子,家庭关系良好,其弃恶从善,事发后没有任何违法犯罪,已顺利回归社会,为体现法理情相融合,维护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经检察官会议研究,倾向于不提出抗诉。”听证会上,案件承办人介绍了案件事实、诉讼情况及初步处理意见。随后,原案件承办单位、湖北省咸宁市检察院检察官陈述了提请抗诉理由,王某及其辩护人发表意见,王某居住辖区派出所民警及村委会负责人介绍了王某刑满释放后的现实表现。

听证员围绕案件事实、定罪量刑、抗诉理由以及王某目前表现等情况进行提问,相关人员现场一一进行了回应。随后,5名听证员独立评议并发表了评议意见,一致同意湖北省检察院承办人的初步处理意见。

王某在陈述意见时愧疚地对自己当年错误的行为进行深刻反省,在看守所和监狱羁押服刑期间积极地接受改造,刑满释放后遵纪守法,认真工作,再也没有做过一件违法乱纪的事情。

通过参与这次公开听证,我充分感受到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监督、丰富检察机关外部监督方式,落实司法为民理念的决心与努力。通过检察机关开门办案,大检察官带头办理的这样一起“小案”,我感受到检察机关对民意、民生的高度重视。检察院以公开听证平台,拓宽群众参与司法的渠道,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益尝试,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的司法温度。

2003年以来,人民监督员制度伴随着检察改革不断发展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监督范围经历了从只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到对整个检察办案活动的监督,而且参与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人民监督员作为检察机关的“第三只眼”,在推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监督司法,促进司法公平公正,促进检察机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好联络员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作为一名人民监督员,我时刻提醒自己也应该是“社情民意的联络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接地气、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做到有的放矢。

检察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要求的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监督员,缺乏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人民监督员工作,就要求人民监督员自觉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在学习中监督,在监督中学习。

苏亚飞参加湖北省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听证会。

我通过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掌握了履行人民监督员职责必备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努力做到三个“不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增强监督意识;不断提升法律事实认定与法律制度理解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监督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担任人民监督员,需要挤出自己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这项工作,这就需要人民监督员不以个人得失来看待这项工作,而是要从自己是代表广泛的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进行监督的高度去认识这项工作。人民监督员工作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有时可能会决定一个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一个家庭是否能走出困境、一个人能否获得人身自由等。因此,作为人民监督员,要倾听社情民意,更要密切关注检察办案中与公共利益、案件当事人权利保障息息相关的核心问题,充分、正确地行使监督权。

现有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检察机关司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制约几乎是全面、全程、全方位的。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和应发挥的作用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人民监督员只有充分、正确行使知情权、阅卷权等权限,增强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程序刚性,才能实实在在做到依法监督。

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的案件质量开展评议,需要基于朴素正义观以及社会实践,对案件质量作出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的评判。司法不仅需要力度,也需要温度。当司法裁判中的一些认识和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民群众普适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有所冲突时,就需要人民监督员从社会公众认知的角度和伦理道德标准等方面作出充分考量,保证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彰显法治的公平正义。

当好宣传员

当代大学生有思想、有朝气、有担当,他们肩负时代使命,在促进社会民主和文明法治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作为一名教师,被选任为人民监督员和检察听证员后,我意识到,教书育人的职责不应只是向学生传授专业方面的课本知识,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教学环境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来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美育、德育成长。

我在日常教学中拓宽宣传渠道,在课堂上积极进行校园普法宣传,以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思想意识,构建以课堂为中心的法治意识培育主阵地。

结合自身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和工作岗位,我通过发挥自我的专业和岗位优势当好宣传员,在艺术创作和课堂教学中柔性融入普法宣传。

2022年11月,我的国画作品《向往》在武汉科技大学美术馆的“清廉之旅—廉政艺术馆”展出,作品以秩序化的线条体现创作主题。

2023年11月,由我主持申报的《企业视觉形象系统设计》被认定为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我在标志设计部分引入老字号“汪玉霞”商标侵权案例,结合商标侵权诉讼案例进行探究与解析,在使学生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层面掌握教学大纲章节知识点之外,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进行柔性普法,从商标五特征和商标侵权认定“四条件”等拓展知识点引导学生德法兼修、维护合法利益的意识,让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

在课堂上,我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时间,我发挥并利用法宣平台优势,呼吁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净化校园环境。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将法律意识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例如在专业课程《企业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广告管理与法规》等课程中,我将思想政治教育、普法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也完成具有正确价值观导向和良好审美情操的素质目标。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通过这几年监督检察办案,我认为,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虽然是建议性的,但却是重要的制度化、程序化的建议。例如复议程序的设置,就增强了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刚性。一旦出现人民监督员要求复议的情形,有可能是检察机关的决定存在问题或瑕疵。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效力主要体现在启动程序的刚性和制度本身的倒逼效应两个方面。人民监督员和当事人一方只要提出监督诉求,就必然启动检察机关内部的审查处理和反馈程序,人民监督员和当事人有异议的,还需要启动监督评议乃至复议等程序。同时,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种监督制约机制的存在本身,对办案检察官会产生一种倒逼效应,促使检察官在办案中更加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司法行为。因此,即便是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评议意见未被检察机关采纳,人民监督员制度本身的效力也已经体现。

对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监督员监督刚性的建议,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一是强化人民监督员监督主动性;二是保证人民监督员发表监督意见的独立性;三是细化监督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和处理。以此来凸显人民监督员监督刚性和实效,并真正发挥人民监督员制度助力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公正司法的功能,进一步提升检察办案质效。

2023年恰逢人民监督员制度确立20周年,我有幸见证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经过定期培训,我提升了政治意识、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经过沉浸式监督,我对检察机关办案工作有了更直观全面的了解。人民监督员的身份使我体会到,不仅能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助力检察机关开展工作,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力量,促进检察办案提质增效,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监督员王某办案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疫情防控与检察办案“两不误”——河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无接触”办案
代管人可以变卖失踪人的财产吗
一匹“宝马”引发的无间道
护眼监督员
抢钱的破绽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女遝碼稱貴賓廳帳戶可賺回傭騙客50萬被捕
尽职尽责的网吧义务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