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语法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生英语写作质量的作用

2024-01-20 06:32武蕊
校园英语·月末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职生

摘 要: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广泛和频繁,英语写作能力成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缓慢而困难。近年来在教学中发现,大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较多,严重影响了意义表达和交际效率。语法知识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语法教学模式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法的兴趣。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日益普及,英语教师开始考虑将信息化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提高语法教学效率,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语法教学;高职生;英语写作质量

作者简介:武蕊(1971.10-),女,北京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文献综述

语法学习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语言输入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尤其是句型较复杂的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语言输出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国际知名语言学家兰托夫认为,外语教学不应仅仅关注语言形式,更应关注语言所反映的概念知识系统。英语语法是英语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逻辑性较强,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工具。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显性和隐性教学法,理解型、产出型和意识型任务教学法,归纳、演绎和类比法,以及包括展示、传授、练习和评估四个步骤的四步教学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密斯·J与艾勒特·马西埃将电子学习(E-learning)与传统的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了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即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不同教学环境的优势以及不同媒体的教学资源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后,有研究者尝试运用混合教学模式改善英语语法教学,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

也有少量研究人员进行了语法教学与写作水平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发现将语法教学融入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写作教学质量,但是文献中缺乏关于新出现的混合式语法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文将混合式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其对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作用,以期为英语教师提高语法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三、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高职院校2022级两个班的学生,共60人。这两个班為平行班,专业相同,入学时的英语平均分数接近,男女生比例也相近,并且由同一位英语教师任教。两个班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参加实验教学。

A班(实验组)采用混合教学模式,B班(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均运用“四步教学法”讲授语法,内容包括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时间持续8周,共8课时。区别是,实验组学生通过线上完成“四步教学法”中的“展示”“练习”和“评估”这三个步骤的大部分内容学习任务。在“展示”环节,实验组学生需在课前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线上学习任务,包括观看与语法内容相关的视频课件、参加讨论等。教师随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在“传授”环节,教师在线下课堂进行讲授,并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在“练习”和“评估”环节,学生需完成网络课程中的相关练习并进行自测。控制组学生则在线下完成四个步骤的全部学习任务。

八周后两个班同时进行写作测试,学生需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一篇应用文写作任务。作文上交后,教师从格式正确性、内容丰富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每项满分10分。本文只讨论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三方面的分数,满分30分。分数输入SPSS 17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两个班是否存在写作质量差异。写作测试结束后选取若干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学习方法,以及对混合语法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

本文笔者在评估写作质量时,主要考虑与语法关系密切的语言部分的质量。下面分别从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三个方面讨论混合教学模式对写作质量的影响。从统计数据可知,在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这三个方面,实验组的成绩都略高于控制组,平均分相差0.2到0.4分(见表1)。

(一)混合语法教学模式对语言准确性的影响

国际上对于写作准确度的测量通常使用整体评分法(Holistic scales)、无错T单位总数法(Error-free T-units)和错误数法(错误分类或不分类)。本文采用整体评分法,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所犯的语法和词汇使用错误的数量以及错误严重程度给出语言准确性的分数,满分10分。

由描述统计数据可知(见表1),实验组在语言准确性方面的平均得分比控制组高0.2分。虽然该数据说明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法和词汇运用更加准确,但是该分数所显示的差距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它并未达到显著标准(Sig.>0.05)(见表2)。所以,混合教学模式并未对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

笔者在实验组和控制组随机各抽取了三篇作文,分析其错误原因。发现语法错误占错误总数的大部分,说明学生的语法基础知识确实相当薄弱。在八周实验过程中所讲授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这两个语法知识点方面,学生所犯的错误较少,说明语法知识的讲解起到了提高语言准确性的作用。混合教学模式没有对语言的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可能在于,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然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又缺乏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网络资源能够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在对错误的纠正方面,网络纠错显然没有教师当面纠正的效果好。

(二)混合语法教学模式对语言流利性的影响

对于流利度的测量,有人运用作文总词数作为指标,即词数越多越流利;也有人把测量写作复杂度的指标“T单位的平均长度”作为衡量写作流利度的指标,即句子写得越长越流利。本研究采取第一种方法,任课教师根据作文的总词数,即作文长度,给出语言流利度的分数,满分10分。

在语言流利性方面,实验组的平均分数比控制组高出0.4分,说明采取混合语法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的学生确实写出了篇幅更长的作文,但是该差距也不大。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该差异并不显著(Sig.>0.05)。因此,与线下教学模式相比较,混合式语法教学模式并未对提高学生作文的流利性产生显著作用。

笔者随机抽取了6篇在流利性方面得分为4分的作文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实验组3篇、控制组3篇。发现影响作文篇幅的最大原因是写作内容是否丰富。之后笔者对这6篇作文的作者进行访谈,其中4人回答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感觉没有内容可写;另外2人说知道写什么,但是不会写,写不出来。可见,学生的阅历有限以及阅读材料欠缺,导致作文缺乏丰富的内容,是影响其写作流利度的主要原因。线上教学中,网络平台有条件搭载更多的课件和视频,但是这些课件的趣味性、丰富性还远远不够。此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包括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力也严重影响了写作流利性。

笔者又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各选取了三篇在语言流利性方面得分最高的作文并分析其差异。发现实验组的三篇作文在语言流利性方面的平均分数高出控制组0.7分。这说明学优生更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寫作内容,也说明在提高英语写作流利性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有较大潜力可挖掘。

(三)混合语法教学模式对语言复杂性的影响

测量语言复杂度的指标通常有分句(clauses)与总词数的比率、分句与T单位总数的比率、从句与总句数的比率、T单位的平均长度和分句的平均长度等。也就是说,一定词数的作文使用的分句越多、句子越长,就认为该作文的语言越复杂。句子的长度反映了语言学习者自由运用语法知识的熟练程度。笔者综合以上测量标准,运用整体评分法,主要根据作文句子的长度以及使用的分句数量给出语言复杂性的分数,满分10分。

描述统计量显示(表1),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语言复杂性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准确性和流利性。实验组的复杂性平均分数是7.07,高于准确性1.6分,高于流利性2分;控制组语言复杂性的平均分数是6.67,高出准确性1.4分,高出流利性2分。结果表明,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学习,学生作文在语言复杂性方面相比准确性和流利性有了更大提高。他们能够自觉地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从句知识,增加句子的长度,提高语言的复杂性。

然而,在语言复杂性方面,实验组的平均分只比控制组高0.4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的程度(Sig.>0.05),说明相比传统线下教学,混合语法教学模式在增加语言复杂性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笔者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各选取了六篇作文进行观察,每一组都选取了在语言复杂性项目上得分较高的三篇作文和得分较低的三篇作文。发现不论是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分都相差不大,说明不论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还是通过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高分生和低分生所取得的进步几乎相等,线上资源对他们的影响基本没有区别。

(四)访谈结果

写作测试结束后,笔者从实验组选取了六名学生进行访谈,写作测试成绩高、中、低的各两名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以及对于混合语法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访谈了解到,不论是通过线上教学,还是通过教师线下授课,学生都能学习到足够的语法知识,并且能够有意识地将它们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质量。成绩好的学生肯定了线上教学资源能够使他们充分地预习和复习,以便他们能够利用课堂时间更多地提问,解决较复杂的语法问题。成绩稍差的学生表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使他们更加容易接受语法知识,学习得更扎实。学生还建议,课件和视频的内容不要和教师教学内容重复,应制作得更加有趣,并且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这样学生才愿意观看学习。

五、结语

相比传统的线下教学,混合语法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学生写作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从而提高写作质量,但是其效果并不显著。原因可能包括,受教师能力影响,线上资源不够丰富,语法课件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影响学生观看学习的兴趣;另外,部分学生自觉性差,看视频只为完成任务,并未认真学习,导致未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建议提高线上资源的质量,例如增加融入了语法知识的情景对话类视频,减少理论讲解型视频;另外,通过讨论、点赞等方式加强线上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研究还发现,混合语法教学模式对学优生帮助更大,主要体现在线上丰富的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其写作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增加作文的篇幅,提高写作的流利性。

参考文献:

[1]Lantolf J P, Poehner M E. Dynamic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Vygotskian praxis for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11(1):11-33.

[2]何懿文.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其课堂教学分析[J].海外英语,2022(12):142-143.

猜你喜欢
高职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研究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对高职生进行互动教学的成本收益分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