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职人员内脏型肥胖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调查

2024-01-20 09:47曾洪利梁玉婵黄鲁邱振阳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内脏患病率脂肪

曾洪利,梁玉婵,黄鲁,邱振阳

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相关,也是一种独立的全因死亡风险因素[2-3]。内脏脂肪组织是全身脂肪中具有激素活性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化特性,影响人体的一些正常生理和病理过程[4]。内脏脂肪组织的异常高沉积被称为内脏型肥胖。临床研究证实,内脏脂肪型肥胖才是导致人体胰岛素抵抗、出现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因素[5-6]。既往国内外研究表明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与肥胖的关系密切[7-8]。因此,早期识别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内脏脂肪蓄积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广州市公职人员群体内脏型肥胖与不同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指导这部分人群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防治内脏型肥胖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在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716 名公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K2022-1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20 岁;性别不限;同意接受生物电阻抗法无创检测者;所需分析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各种急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患者、精神异常者和妊娠妇女。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 由经过培训的体检工作人员指导研究对象进行自制生活问卷的填写。填写的内容包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吸烟及饮酒情况、作息情况、运动锻炼等。问卷数据由双人录入并进行质量控制。

1.3.2 体检资料 收集体检资料内容包括:①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病史等,计算体质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②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8 h以上,于体检当日清晨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液生化项目的检查。生化项目包括:空腹葡萄糖、血脂四项、肝功能五项、肾功能三项等,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③内脏脂肪面积(VFA)的检测,所有受检者均空腹,取仰卧位,平静呼吸,由经过训练的工作人员按照DUALSCANHDS-2000 的说明书对内脏脂肪面积进行统一测量。

1.3.3 分组 将VFA 是否超标分为内脏型肥胖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生化及相关指标有无差异;将所有体检者按年龄分为3 组:≤34 岁为组1,35~50 岁为组2,>50 岁以上为组3,比较各年龄组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

1.4 诊断标准 VFA 超过脐平面≥100 cm2为VFA 超标[9],定义为内脏型肥胖;脐平面<100 cm2为VFA 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 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运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检人群一般情况 调查的716 名公职人员年龄23~83 岁,平均年龄为(50.15±10.62)岁;男性545 人,占76.12%,平均年龄为(49.68±10.45)岁;女性171 人,占23.88%,平均年龄为(51.63±11.07)岁。716 名公职人员中,共发现内脏型肥胖患者271 例,患病率为37.85%。

2.2 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内脏型肥胖患病情况 按性别分组,男性内脏型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内脏型肥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文化程度越高,内脏型肥胖患病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内脏型肥胖患病情况[n(%)]

2.3 内脏型肥胖组与内脏脂肪面积正常组生化及其他指标均值比较 内脏型肥胖组中年龄、腰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 均高于内脏脂肪面积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内脏脂肪面积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内脏型肥胖组与正常组生化及其他指标均值比较(±s)

表2 内脏型肥胖组与正常组生化及其他指标均值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项目年龄/岁腰围/cm体质量指数/(kg·m-2)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空腹血糖/(mmol·L-1)血肌酐/(μmol·L-1)血尿酸/(μmmol·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1)总胆固醇/(mmol·L-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1)三酰甘油/(mmol·L-1)载脂蛋白A1/(g·L-1)载脂蛋白B/(g·L-1)正常组49.19±10.84 80.84±7.10 24.06±2.46内脏型肥胖组51.72±10.08 92.78±6.51 28.01±2.76 t 值-3.11-22.51-19.66 P 值0.002<0.001<0.001 122.82±14.58 71.79±10.34 5.62±1.16 130.24±13.05 77.73±9.58 5.98±1.28-6.86-7.65-3.79<0.001<0.001<0.001 78.05±15.43 83.66±14.59-4.81<0.001 398.29±96.90 438.01±90.21-5.46<0.001 23.06±17.52 31.06±18.80-5.67<0.001 20.84±11.51 22.22±7.83-1.75 0.081 5.01±0.98 5.12±1.10-1.35 0.178 3.03±0.85 3.11±0.99-1.08 0.283 1.46±0.33 1.28±0.22 8.85<0.001 1.47±1.18 2.20±1.78-6.06<0.001 1.53±0.28 1.42±0.23 5.66<0.001 0.96±0.24 1.02±0.26-3.25 0.001

2.4 不同生活方式研究对象的内脏型肥胖患病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每周饮酒次数及每次饮酒量越多、经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吃宵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较高,经常吃水果、参加运动锻炼越多的人群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内脏型肥胖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因子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见表4,以是否是内脏型肥胖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长、每次饮酒量越多、经常吃甜食是内脏型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经常参加运动锻炼是内脏型肥胖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变量赋值表

表5 内脏型肥胖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在广州市公职人员群体中开展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利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内脏脂肪面积并收集血糖、血压、尿酸等相关代谢指标,分析比较了内脏型肥胖与不同生活方式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0]。原因可能与脂肪分布的调节存在性别差异,而这一差异受性染色体、激素和营养信号的调控有关[11-12]。按年龄分组发现,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年龄是体检人群内脏脂肪蓄积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3]。同时发现文化程度越高,内脏型肥胖患病率越低,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文化程度是内脏型肥胖的保护因素,考虑可能与文化程度越高,更能够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同时有更多的渠道获取更多的健康资讯有关。

对内脏型肥胖与内脏脂肪面积正常人群的各项指标进行均值比较发现,内脏型肥胖组中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 均高于内脏脂肪面积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内脏脂肪面积正常组,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4-16],进一步验证了内脏脂肪蓄积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17],需要对内脏型肥胖的人群进行早期干预,防治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

对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吸烟、每周饮酒次数及每次饮酒量越多、经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吃宵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越高,而经常吃水果、参加运动锻炼越多的人群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越低。对内脏型肥胖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每次饮酒量越多、经常吃甜食是内脏型肥胖的危险因素,经常参加运动锻炼是内脏型肥胖的保护因素。

既往有研究[18]发现吸烟影响内脏脂肪面积的增加,吸烟者较不吸烟者内脏型肥胖的患病率更高。原因可能与吸烟可以影响脂肪组织中的DNA 甲基化和基因表达水平有关[19]。Kyae Hyung等人[7]的研究发现酒精摄入量与内脏脂肪蓄积增加有关。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更容易受到酒精毒性的影响[20]。

有报道称果糖甜饮料的摄入会导致内脏脂肪面积的增加[21],内脏脂肪面积增加也与所谓的“不健康”晚餐类型的饮食模式呈正相关[22]。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提示经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吃甜食及吃宵夜的人群内脏型肥胖患病率更高。原因考虑可能与长期的饮食习惯会造成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有研究发现,食用富含蔗糖的饮食15 周后,可诱导变形菌门细菌的富集,而这种细菌与肥胖的发生有关[23]。

有研究表明内脏脂肪面积与膳食纤维[24]或富含植物化学物质的食物[25]呈负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经常吃水果的人群内脏型肥胖患病率较低,考虑与大部分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及植物化学物质有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运动干预改变生活方式是减轻肥胖患者过度内脏脂肪沉积和相关并发症的主要非药物策略[26-27]。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经常参加运动锻炼是内脏型肥胖的保护因素这一观点。

内脏脂肪面积与食物或膳食模式之间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在一项针对434 名美国黑人和白人青年的横断面研究[28]和一项针对85 名美国超重拉丁裔青年的2 年纵向研究中[29],没有观察到水果、蔬菜、乳制品、肉类的摄入量和内脏脂肪面积之间存在关联。一项针对美国2 834 名超重成年人的横断面研究报告称,全谷物食品的摄入量与内脏脂肪面积呈负相关,而精制谷物食品与内脏脂肪面积呈正相关[30]。然而,上述两项研究[28-29]并没有发现全谷物和/或精制谷物食品的摄入量与内脏脂肪面积之间存在关联。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没有发现肉类、蔬菜、主食结构、豆类及乳制品与内脏脂肪面积存在关联,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的研究。

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是治疗肥胖的基石。有研究表明,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和低热量饮食的摄入与内脏脂肪面积的显著降低有关,而与年龄、生理性别或种族无关[30]。有规律的锻炼(4~6 个月,30~60 min/d,中等到高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或慢跑)与均衡、健康的饮食相结合,可大幅降低内脏脂肪面积(15%~20%)[30],从而减少内脏型肥胖的发生。因此,卫生保健机构的从业人员在为公职人群提供咨询时,可以选择以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建议,以减少内脏型肥胖的发生与发展。

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且研究人群为单中心特定群体,样本数据量较小,还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明确不同生活方式对内脏型肥胖的影响。

猜你喜欢
内脏患病率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脂肪的前世今生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反派脂肪要逆袭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