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凉山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永续发展

2024-01-21 09:51秦利民陈思奇杜小三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秦利民 陈思奇 杜小三

摘   要:马边彝族自治县大型安置区在2019年建成搬迁后,创新开展“333”工作法,持续在产业培育、党建引领、户籍改革、治安防控等方面发力,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座谈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化解:防止返贫仍需持续努力、就业稳岗任务依然繁重、保产增收客观制约明显、全面融入难以一蹴而就、社会治理仍有明显短板。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就业需求已变,就业供给难变;生产环境已变,生产方式难变;生活环境已变,乡风习俗难变;社会环境已变,治理对策难变。为此,要稳住当前,谋划长远;提升素质,多方就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移风易俗,全面融入;综合治理,永续发展。

关键词:安置区;易地搬迁;马边彝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D632.4;F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6.015

文章编号:1009-6922(2023)06-101-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1]为了进一步梳理马边彝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工作举措,总结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摸清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小凉山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永续发展,在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课题组对马边彝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搬迁后续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课题组设置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研,调查搬迁群众57户,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梳理归纳,以期助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马边彝族自治县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包括两个集中安置点。一是建设镇彝山人家安置点。该安置点于2019年建成搬迁,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有住房6栋、168套(75平米的有60套,100平米的有108套),共安置烟峰镇、梅林镇、三河口镇搬迁群众168户913人(有监测对象6户26人,脱贫不稳定户3户1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已消除风险4户20人,此安置点2022年人均纯收入为12636.57元。二是雪口山镇曙光社区安置点。该安置点于2019年建成搬迁,占地面积33876.4平方米,建有住房20栋381套(120平米的有66套,100平米的有183套,75平米的有90套,50平米的有27套,25平米的有15套),营业性用房36套,集中安置本乡镇7个村375户1844人,现有监测对象6户29人(脱贫不稳定户4户1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10人),已消除风险2户11人,2023年3月新增脱贫不稳定户1户3人,此安置点2022年人均纯收入13325.8元。

一、创新举措

近年来,马边彝族自治县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基层治理重要课题,建立完善市县领导联系大中型集中安置点后续帮扶机制,制定出台了《马边彝族自治县2022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创新开展“333”工作法,持续在产业培育、党建引领、户籍改革、治安防控等方面发力,确保每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有1项致富发展产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一)强化“三项机制”,防止规模返贫

1.强化动态监测机制。健全行业部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2021年医保、教育、民政、住建等12个部门开展风险预警信息推送4次,累计反馈乡镇医疗自付超一万、新增低保、因灾住房受损等部门风险预警信息14924条;2022年1—7月,马边彝族自治县卫健局、医保局、教育局等17个部门推送风险预警信息6024条。实行“四级”排查机制,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排查9次。截至2023年7月底,易地扶贫搬迁户中有监测对象99户48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5户37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4户108人(已销号64户),做到防止致贫返贫精准监测,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强化跟踪帮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围绕4108户18572人易地扶贫搬迁户,瞄准风险户制定《马边彝族自治县防止致贫返贫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因户施策精准制定帮扶计划,分层分类落实就业、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截至2023年7月底,累计兑现行业救助资金843.4908万元。

3.强化责任落实机制。每月分析研判,县级部门每月报送预警信息和行业帮扶成效,乡镇每月报送帮扶工作进展,县乡村振兴局每周提取系统数据,并及时报告。季度督导调度,每季度围绕大中型集中安置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内容全覆盖开展综合督查。年度考核奖惩,将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后评估重点工作,纳入县委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考核指标,对发现问题定期通报、重点约谈,对工作推进滞后、问题整改不力的扣减目标分,压实乡村两级、行业部门和帮扶干部责任。

(二)突出“三项重点”,促进增收稳定

1.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培育。立足茶叶、竹笋、青梅、猕猴桃、冷水魚、优质畜禽等六大生态资源,构建“6+X+6”扶贫产业发展体系,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500余个,配套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茶叶、青梅等产业基地20个,覆盖搬迁人口2430户10677人,推进区域连片开发与群众增收整体联动,搬迁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2.重点突出就业扶持保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办电工、焊工、彝绣技能培训班55期,就业技能培训覆盖搬迁群众3400余人;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援彝,联合建设“扶贫车间”3个,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累计安置公益性岗位4089余人次,引导易地搬迁群众到县外务工2500余人,67个集中安置点搬迁户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2167人,实现户均增收4800元以上。

3.重点突出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县领导联系大中型集中安置点后续帮扶机制,开展“彝乐新居”示范带创建工作,探索推行“治理专干+治理组长+管理委员会”模式,出台《关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工作方案》。便民服务机构设置在集中安置点一线,新设便民服务点48个,科技巡回服务队6支,实现再生育申报等64项便民事项“出门就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规范红白事宜操办和“尼木措毕”祭祀活动、治理早婚早育作为突破口,推广应用积分制和清单制,印发移风易俗宣传手册3万余份,引导简办红白喜事900余起,劝止“尼木措毕”祭祀活动12起。

(三)建强“三大设施”,提升服务质效

1.建强基础硬件设施。坚持“实用够用”“缺啥补啥”原则,聚焦集中安置点路、水、电、广场、化粪池、微田园、广播、网络等基础配套设施,累计投入7.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156个,全面完成搬迁脱贫村剩余掉边掉角73户搬迁户工作,推动传统彝家山寨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转变。

2.建强乡村旅游设施。按照“出门即旅游”理念,依托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造点成珠、串珠成链,建设“灵秀无双”两河口、永乐光辉特色小镇和雪口山温泉漂流“千户彝寨”等特色小镇,建成AA级景区3个,带动发展星级农家乐、达标民宿24家,2021年實现旅游综合收入14.6亿元,搬迁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3.建强生活服务设施。针对群众最关心的就近就学、就医和养老等需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幼儿园、卫生室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各51个,建成电商服务点80个,聘请67名“童伴妈妈”做好留守儿童关爱,落实51名“签约医生”上门服务,满足就近就学、就医和养老等需求,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集中安置后续扶持工作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防止返贫仍需持续努力

1.个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2023年初以来,马边彝族自治县2个大型安置区组织“社区干部+治理专干+楼栋长”开展“网格式”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排查,新增监测对象1户3人(脱贫不稳定户),低于监测收入标准(7500元)的搬迁群众“红卡户”1户,高于监测收入标准10%以内的“黄卡户”9户,高于监测收入标准10%低于30%的“蓝卡户”73户,高于监测收入标准30%以上的“绿卡户”460户。个别搬迁户因年老、残疾、大病等因素导致家庭缺乏劳动力,收入较低,有的存在下降趋势,增收难度较大。调查显示,搬迁户中2022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8000元的有16户,相比2021年增加3户,2022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集中安置点平均数且收入下降的有3户。

2.新的生产生活资料获得难。集中安置区群众搬迁前主要从事简单的农业耕作和外出务工,搬迁后传统生计方式依然时时刻刻影响着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是在迁入地获得耕地难。因迁入地土地早已承包出去,要想调整出来重新给予搬迁户耕种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分户建房难。经调查,29户搬迁户因搬迁后结婚、新生儿等因素,家庭人口增加,原有住房面积不能满足需求。按相关土地政策规定,分户后才能新申请宅基地,但户籍政策规定有住房才能分户,两项政策互为前提,现实中无法实施,导致搬迁群众分户难、建房难。三是舍弃迁出地生产资料难。搬迁群众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认为耕地是农民的保障,无法丢弃迁出地的耕地、林地等。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有38户表示不愿意将户籍迁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迁出地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能享受集体组织成员权益,不能继续享受红利,这可能导致他们“两头不沾边”。部分搬迁户骑摩托车十几公里到迁出地耕作,甚至部分易地搬迁户返回迁出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社区生活中开拓新的生计方式。

(二)就业稳岗任务依然繁重

1.稳住岗位不易。搬迁务工人员因自身文化素质等偏向于打短工或从事重体力工作,比如从事打隧道这种体力重、见效快、工资高的工作,对帮扶车间的集中管理“坐班制”以及较为严格的规范管理环境难以适应。在所调查的人群中,有17人表示不愿意在安置区产业园区和帮扶车间务工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工资较低,帮扶车间上班时间过长且假期较少。由于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部分搬迁群众只要挣了一点钱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就不愿意继续务工挣钱,年务工时间普遍为半年左右,务工收入主要用于家庭教育、医疗、人情来往等。务工收入花完后又重新找工作,造成务工不稳定,收入难以增长。

2.就业服务不足。安置区虽然配备了就业服务站和就业服务专职人员,但就业服务效果不理想。在所调查的人群中,有8人表示不知道有就业服务站和人员,9人表示就业服务人员没有推荐过工作岗位,35人表示推荐的岗位不符合自身需求,15人表示未参加过就业培训,45人表示参加过就业培训但参加的动力主要是培训有补贴,培训对提高就业能力没有实质性作用。同时,务工人员流动性大、面广,统计难度大,存在更新不及时、统计不全面、数据不够准确、动态情况难以及时准确把握等问题。

(三)保产增收客观制约明显

1.产业基础薄弱。易地搬迁户迁入地仍然是农村,但将已经发包完毕的农地调整出来重新发包给迁入的易地搬迁户不太现实,只有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将搬迁户融入到当地的产业中去。200人以上安置区的下溪镇两河口村通过峨眉山青梅酒加工厂、荣丁镇马脑村通过高山蔬菜基地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移民增收。800人以上安置区的雪口山镇实施大棚蔬菜示范园区项目,建设镇光辉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点后续扶持产业园区带动搬迁户务工,增加搬迁户收入。从目前整体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当地的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引进的涉农企业对农户的带动有限,农业产业园区规模有限,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才刚刚起步,易地搬迁户在当地产业中获得的收益赶不上生活开支的增长速度,整个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易地搬迁户对致富增收的现实需求。

2.产业发展受限。建设镇光辉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点后续扶持产业园区项目的建设是由政府主导的,目前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还未投入运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发展前景难以确定;雪口山镇的大棚蔬菜示范园区项目设计初衷是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但是园区土地规模只有71亩,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同时农业加工园区并不在易地搬迁安置区内,农产品加工获得的增值收益不能惠及搬迁群众。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受到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客源市场、核心吸引物等方面的影响,需要不停地建设、不停地营销宣传,没有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走过盈亏平衡点,通过产业兴旺实现搬迁群众增收致富任重道远。

(四)全面融入难以一蹴而就

1.主动融入周期较长。搬迁群众要实现对迁入地的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需要较长的周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搬迁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多数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自身融入存在一定困难,同时通过教育下一代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又存在教育周期较长的客观情况;文化历史传统的演进有其自身规律,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部改变或消亡,只有随着时代的步伐逐渐演化,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包括搬迁群众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2.融入路径不够顺畅。搬迁群众搬迁前长期生活在山区,生活条件落后,自身和周围亲戚、邻居、朋友的圈子比较固定,人际关系比较单一。但進入新的环境后,原来的邻里关系已不复存在,新的邻居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利益格局等不同少有交往,新的邻里关系与原来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那种互相信任、同舟共济的邻里关系一时半会儿还建立不起来。调查显示,有7户农户家里遇到困难时是寻求迁出地干部帮助,而不是找迁入地干部解决。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易地搬迁户发展支持力量的衰弱及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与弱化。以往熟悉的交往方式、群体都发生了变化,搬迁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因为传统交往方式、思维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时难以形成,搬迁群众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融入新的社会环境。

(五)社会治理仍有明显短板

1.两边游离管理难度加大。易地搬迁户搬迁前分散于各个乡镇,搬迁后的集中安置区集合了多个地方的村民,迁入地人口大量增加,但群众不愿把户籍迁到现居住地,结果导致两边游离,属地管理面临新的难题。如建设镇光辉村集中安置区属跨乡安置,搬迁群众虽然办理了房产证,但由于其享受的土地承包、退耕还林、地力补贴等权益均以户籍为基础,多数群众不愿把户籍迁到现居住地,导致属地管理难度大。

2.移风易俗只能循序渐进。移风易俗工作存在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更偏重行政推动,却往往陷入“外热内冷”的窘境,老百姓内生动力不足,工作方式面临表面化、形式化、缺乏实效性等;同时,婚丧习俗事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监管难、查处难、标准界定难的“三难”问题[2],给移风易俗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三、内在成因

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变革、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综合影响导致的,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

(一)就业需求已变,就业供给难变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多重影响叠加之下,整个社会就业需求、就业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而安置区的就业问题既存在共性的特点,又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1.人力素质偏低。安置区居民的人力素质偏低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发现,易地搬迁安置区部分群众不会说普通话,不认识也不会写规范汉字。如彝山人家安置区有劳动力434人,其学历结构为:本科及以上占1.1%,专科占0.6%,高中占3.4%,初中占25.5%,小学占47.9%,文盲或半文盲占21.5%。曙光社区安置区有劳动力1023人,其学历结构为:本科及以上占0.2%,专科占0.7%,高中占3.3%,初中占28.0%,小学占47.5%,文盲或半文盲占20.3%。

2.就业培训提升水平有限。一方面,参加就业培训的搬迁群众不多,且培训内容主要是电工、手工艺、家政服务以及种植技术等,并且培训后的就业效果不太理想,加之搬迁群众反映超过50岁就不在培训范围内,导致参加培训的群众较少。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而上岗的搬迁群众表示,岗位工资水平太低,难以满足家庭生活开支需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人数、效果难以提升。

(二)生产环境已变,生产方式难变

1.务工仍是主要手段。在所调查的对象中,33户搬迁群众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务工收入,占比接近57.89%,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转移性收入等多渠道收入来源狭窄。从转移性收入看,退耕还林补贴因期满而停止发放;从融资渠道来看,搬迁群众对小额信贷等政策有一定了解,但发展生产渠道不多,贷款积极性不高。总体来看,搬迁户以务工收入为主,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占比较低。

2.缺少产业配套规划。实施易地搬迁首先要解决的是“搬得出”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产业等配套的系统谋划和长远规划。没有产业的承载,搬迁群众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产业问题不解决,将难以实现逐步致富。

(三)生活环境已变,乡风习俗难变

搬迁群众大多来自彝区,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他们也把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带到了安置区,而要改变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习俗却异常艰难。

1.乡风文明提升缓慢。部分人认为经济发展等工作是“实”,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是“虚”,乡风文明建设投入大、见效慢,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经济工作,对乡风文明建设思考和谋划偏少,出现重经济建设、轻乡风文明建设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另外,搬迁群众大多习惯于在原来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养成的生活习惯,环境意识、规则意识比较淡薄,各种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

2.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千年“风俗”一朝难改,移风易俗工作成效还不够显著。通过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来改变习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通过宣传来实现移风易俗也需要群众的相互配合。一些年龄较大,在婚丧嫁娶等方面付出过高额代价的彝区群众思想观念转变不彻底,文明新风意识不牢固。比如结婚彩礼面上是执行相关规定,私下则秘密交易。

(四)治理环境已变,治理对策难变

1.区域协同联动不紧密。因行政管辖等各方面原因,相关部门与周边市州、区县没有就有关移风易俗的相关规定或实施标准、执行方式密切协同,导致移风易俗治理治而不绝。当前,多数彝区开展“双高”治理是通过“盟约”等方式规定聘金和礼金的上限,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设定的金额高低不一,加之各地執行宽严有异,大小凉山互相攀比,标准难以统一,给治理工作带来困难。

2.常态化治理仍有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网格员没有专职化。目前农村网格员主要由村常职干部担任,村干部事务繁杂,在作用发挥和常态化运行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弊端日益突出。二是积分超市无“造血”功能。积分超市对社区和乡村的治理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大型安置区积分超市中的商品均由各村、社区集体经济保障提供,如果集体经济偏弱,积分超市的运转难度就会增大。三是技防设施依然未能全覆盖。随着基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变化,前端视频监控点位覆盖区域不全面,未能满足需求,存在监控盲区。

四、对策措施

(一)稳住当前,谋划长远

1.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特别是要用好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收致富方面的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基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促进就业增收、强化产业支撑、优化服务供给、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融入、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举措,细化工作措施并落到实处。落实《马边彝族自治县“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尽快将建设镇“彝山人家工作委员会”转设为正式社区建制,获得法定的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为搬迁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条件。

2.研究制定过渡政策。针对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促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后续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办法,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解决过渡时期出现的突出问题,尽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对急需改善住房条件但当前无政策支持、无能力建房和购房的搬迁户实施租赁住房或廉租房补贴,并设置过渡期限,待搬迁户有政策、有能力改善住房条件后再逐步调整。

3.谋划制定长远政策。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其“搬得出”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下一步要按照“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能融入、善治理”的目标,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结合四川省委的“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乐山市委的“345”工作思路,把集中安置区的工作纳入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融合的大盘中来系统考虑。特别是在育产业、保就业、惠民生等方面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发展的战略着力点,遵循人口迁移规律、产业演进规律、市场价值规律,逐步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使易地扶贫搬迁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提升素质,增加就业

1.有针对性开展就业培训。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广泛收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劳动力培训意愿,差异化开发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充分调动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积极性。创新培训形式,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专业和课程,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线下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及时结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为其推荐就业岗位和提供就业服务。

2.公益性岗位就近安置。坚持“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原则,结合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自身情况和村级公共事务实际需要,设置保洁员、护林员、易地搬迁安置点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在保障脱贫户就业的基础上,优先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群众、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倾斜,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和收入增加。同时,加强在岗人员履责管理,对履职人员及时动态监测和调整。

3.高效性做好后续帮扶。加大对大型集中安置区的就业支持力度,构建“一站一人一员”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就业增收服务体系;加大对2个800人以上大型集中安置区的就业支持力度,配套建设好帮扶车间和公共就业服务站;帮助有条件的群众自主创业,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培训等政策。

(三)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1.确立主导产业。按照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综合考虑产业关联效应、增长潜力、技术密集度、就业岗位、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结合自身的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基础、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确定两个集中安置点的主导产业。建设镇彝山人家安置点以鞋服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走制造业为主、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扶贫工业园区作用,吸纳更多搬迁群众就业,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园区生产步入正轨,逐步做大做长产业链条,汇聚更多加工产业和人口。发挥安置点离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城较近和小凉山彝族文化特色的优势,依托建设镇官帽舟老街、铁索老吊桥等资源,发展民俗风情旅游,走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雪口山镇曙光社区安置点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依托现有的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旅游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园区做精做强;继续完善以雪口山漂流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引进专业的旅游管理团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建设高档次的农文旅体融合产业园区,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之路。

2.促进产业兴旺。一是抓好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产业铺路、支部引路、党员带路。安置点共有党员19名,党员带头要成为发展产业的行家里手、致富能手,带领安置区产业发展,带动搬迁群众共同致富。二是配强服务力量。组织部门要将综合素质好,特别是懂经济的干部配置到集中安置点工作,着重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相关部门要派出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市场需求监测,掌握安置区产业动态,增强对市场波动的预判;同时也要落实便民服务工作,特别要帮助那些自主创业的搬迁群众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3.找准“利益联结”。扶贫工业园区必须按照建设的初衷,吸纳搬迁群众就业,保障工业园区务工群众的劳动合法权益。务工群众也必须遵守工业园区的管理规定,双方互为利益共同体。农文旅体融合产业园区要将上级的扶持资金折算成股份,以搬迁群众个人的名义参与分红,使产业园区的发展收益与搬迁群众的利益绑在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

(四)移风易俗,全面融入

1.强化思想教育。移风易俗,表面上是改变行为习惯,实质上是改变价值观念。因此,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彝漢双语专题宣讲,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刻揭露陈俗陋习的危害性,进一步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认同。

2.提升制度能效。积极推动移风易俗等工作进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充分运用积分超市的正面激励作用,将村规民约中的道德约束和价值引领具体化为村民的道德行为规范,将其对移风易俗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努力探索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建章建制固化整治成果,让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依、依章而行,沿着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的轨道推进。

3.强化区域联动。坚持“常态协作、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齐抓共管、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同大小凉山有关区县在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协作力度,借助统战联盟、经济圈等平台,推进区域移风易俗联合治理。

(五)综合治理,永续发展

1.解决治理中的现实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统筹经费解决集中安置区村(社区)专职网格员问题,补充视频监控点位,同时除使用部分集体经济外,立足乡镇实际积极寻求企业及社会力量资助,切实解决积分超市无“造血”功能的问题。

2.探索居住地登记管理模式。试点推进村集体经济权益等随户转入安置区;成立社工服务站,完善安置区便民服务清单,发挥好帮扶车间作用,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在集中点常态化开展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集中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定期开展“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主题宣讲,让群众融入新生活、感受新变化。

3.抓好集中安置区治理体系建设。落实《关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工作方案》,引导2个大型集中安置区搬迁群众将户口迁移至安置区,纳入全省新型城乡社区建设,由迁入地统一管理;65个中小型集中安置区原则上由所在地村(社区)管理。

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后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能善治的目标,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要站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当前存在的发展问题,让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生产生活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5.

[2]蔡莉英.凉山州开展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与启示[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1):5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8.

责任编辑:康   璇

[收稿日期]2023-08-18

[作者简介]秦利民(1964—),男,四川仁寿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四级调研员,主要研究方向: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陈思奇(1995—),男,四川中江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杜小三(1975—),女,四川夹江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