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破: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4-01-22 06:30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个体大学生

黄 冕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系,四川 西昌 61500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血脉中亘古不变的精神内核,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成为中华民族传承的精神基因。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新时代历史背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与核心内涵进行了全面剖析,包含了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实践载体以及教育方法的守正与创新,彰显爱国主义教育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特征,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的权威指导文件。其中阐明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研究发现,爱国不仅包含热爱自己的乡土文化与风土人情,还包括热爱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权以及政党。在秉持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为价值归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2],爱国的本质就是人们对所属国家的政治认同[3]。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网络平台宣传与净化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与载体。此外,全球化的背景下也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冲击和削弱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4]。经济全球化与5G网络将广阔的世界变成“地球村”,全球化进程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也冲击了彼此之间的界限。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逐渐渗透到青年大学生之中,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较大的困境。基于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困境。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辩证统一,既要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兼顾个体学习的需求[5]。

综合现有研究者的论述,足见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既有横向视角兼顾个体与社会辩证统一的理论思辨,也有纵向视角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主题变迁;既有对理性爱国、科技爱国的呼吁,也有对爱国本质的探究。当下的中国在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交互融合[6]。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7]。2020年新冠病毒的肆虐,西方国家虎视眈眈的渗透影响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风险,将爱国主义教育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仍有诸多内忧外患亟待解决,同时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较大的风险与困境。青年大学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在与外界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自主认知,并在行动中形成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有的青年认为轰轰烈烈的行动是爱国,也有的青年认为脚踏实地完成学业、回报社会是爱国。个体在进行爱国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对爱国主义更加深入的理解。彰显出系统性的特征。将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与推进。

一、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框架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内涵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其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创建了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强调外部环境作为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与个体不断的交互作用中实现个体的发展。布朗芬布伦纳将社会视为多个层级系统嵌套形成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以个体为圆心,从小到大、由内而外嵌套的五个同心圆分别是: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以及宏系统。微系统是指与个体直接接触所形成的交互作用关系。如同伴群体、家庭、学校等。中间系统是指各个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交互作用。外系统是指个体不在其中、却与个体所处的直接环境发生交互影响的外部社会环境,是一种间接影响。宏系统是指精神理念层面的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会给个体带来一些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契合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联系的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整体[8]。生态系统必备之要素有由个体或组织构成的主体,与周围复杂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发生交互作用而形成有机整体。生态系统理论将人与环境的交互作为研究对象,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所处的复杂环境进行层级划分,立足于主体所处的微系统、中间系统以及外系统进行全面剖析,这不仅有助于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视角,也为揭示爱国主义情怀的生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视角。然而,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领域尚未就此理论展开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梳理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微系统层面:直接影响与交互作用的消解

微系统的核心所在是每一个看似独立的个体,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爱国主义认知、涵养爱国主义情感与意志、形塑爱国主义行为。受个体所处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复杂影响,其爱国主义的知情意行具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高校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以思政课程为主、多门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方式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知识、情感、信念的教育内容。然而在现实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缺少以学生主体为本位的学情分析,不同课程各自为政、孤立育人,表现为课程思政体系内部相疏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相分离[9]。此外,与高校学生直接接触的第二课堂、校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同辈群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方式。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一些大学生自发举办的活动缺乏内涵和思想性,爱国主义教育难以达成预期成效,从而造成直接影响与交互作用的消解。

(二)中间系统层面:不同影响的碰撞与信念的动摇

中间系统作为各个微系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为不同微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了可能性。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不同的微系统之间具有正面积极的联系和交互作用,能够促进个体实现最优化发展。相反,微系统之间的负面联系则会导致消极的后果。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而言,中间系统的困境主要来自不同微系统的教育影响之间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程度。具有一致性与连续性的教育影响能够为青年大学生树立一致稳定的价值观导向,而不一致的教育影响则可能带来价值选择的混乱与迷失。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其发展彰显了高校如何减少或弥补不利影响因素的过程。不同影响的碰撞既可能带来信念的动摇,也可能形成向心力,共同个体推进爱国主义信念的建构。

(三)外系统层面: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失衡

外系统作为一种间接的影响,虽不直接作用于个体,但仍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升级以及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也逐渐提升。我国作为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阵地,通过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又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投入,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随着科学进展而强化,同时伴随着不同世界观、价值观的碰撞。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平衡关系,在国际人才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10]。高度国际化的趋势削弱了本土化、民族化的表征,国家之间的界限感消解,造成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失衡。

(四)宏系统层面:物质文化的兴起与精神信念的衰落

宏系统由以个体为圆心构成的所有微系统、中间系统以及外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主要表现形式是精神文化、思想观念、价值观、风俗习惯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个体建构知识经验。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立足于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迈入全面深化阶段,所面临的宏系统层面的困境也随之而来。一方面,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势输入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表现出部分“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精神世界空虚、社会信仰缺失、国家精神淡漠、国家荣誉感弱化等情况”[11]。另一方面,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硕果过溢逐渐影响了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侵蚀了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淡化了尚未完全构建的价值观体系。

三、构建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系统的路径

(一)微系统层面:以高校教育为实施主体,创新教学形式

作为直接与大学生接触的微系统,是青年大学生构建爱国主义认知、生成爱国主义情感的直接来源,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课程教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与大学生的思想引导者,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以青年大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为切入点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大学生积极学习与理性思考的习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探究式学习调动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2019年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为例,其中荣获特等奖的孙芳老师在其课程《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导入环节以“2018年孟晚舟事件”以及“2019年5月美国签署针对华为、5G技术和电信设备的禁售令”作为切入点,向学生提问:“你当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在探讨中引导青年大学生强化国家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以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的“点赞”与“欢呼”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爱国,切勿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极端。在课程教学中以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达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目标。

(二)中间系统:促进微系统之间良性交互作用,形成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影响

注重微系统之间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与一致性。青年大学生处在“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塑形,承载着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古人“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而言仍具有思想引领的作用。一方面,提升高校教师思想理论素养与“课程思政”的能力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把握青年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树典型立榜样,从大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入手,深入挖掘同辈群体中的优秀个体,发挥榜样示范和激励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贯彻于青年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爱国主义仪式教育,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仪式感唤起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并将其延续下去。

(三)外系统:加强教育立法与社会支持,协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在当前复杂的世界形势下,爱国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竞赛中的精神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以美国为例,21世纪美国国民教育法案通过政治认同和历史认同教育强化青少年国家层面的公民身份认同,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具有国家主义色彩[13]。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立法有助于巩固强化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另外,强化社会支持力度,通过网络平台大数据运算、精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隐性影响。此外,建好用好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国防教育基地也是必要路径。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往往作为红色旅游景点面向社会开放,而没有成为高校教学实践基地,其教育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高校应当与红色博物馆、烈士陵园、卫星发射基地等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并定期开展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邀请卫星发射基地工作人员到高校开设“北斗导航”讲座,组织大学生到卫星发射基地开展学习活动等。同时,将VR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

(四)宏系统: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引领,构建良性循环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体系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多态位、常态化的培育过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追求受到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影响,并体现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应重视整个培育环境的外系统与宏观系统塑造,这就需要全社会协同合作,致力于全方位培育系统的建设。营造爱国主义文化氛围,充分动员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构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全面渗透爱国主义理念,强化精神文化的熏陶。张伯苓先生曾在1935年对南开学子提出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今天,这三个问题同样值得每一位青年大学生深思。对于00后、10后而言,见证了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我国“全国上下一盘棋” “拧成一股绳”的有力防控措施实实在在证明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此外,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于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之中,通过融入于情境的体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涵养爱国主义认知力和行动力。比如广泛宣传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觉醒年代》《长津湖》《志愿军》等,激发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在表达爱国情感时应注重理性爱国,落到实处,跳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个体大学生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爱国主义教育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