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维度下河南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路径研究

2024-01-22 17:27季明旸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文化产业

季明旸

摘 要:河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种类众多,为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经济动力,有利于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本文对河南红色文化及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找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发展机遇,抓住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几个因素,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红色文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随着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河南十分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及其产业的发展,先后制定和颁发了《河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202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时代价值。”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发展机遇,探索文化产业维度下的河南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一、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列举出来,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一是河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河南158个县(市、区)中有122个在革命老区范围内,这些革命老区留存了大量的红色资源,其中革命文物类文物保护单位(县级及以上)992处,县级及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3处。截至2022年,河南全省有红色资源1 263处,具备基本红色旅游服务功能的红色景区(点)数量为179个,主要包括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纪念建筑、陵墓陵园及社会主义建设工程。河南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物质红色文化遗产,还包括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知识、信仰及规范体系,即红色文化精神。

二是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组合较好,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河南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資源及红色文化资源融为一体,具有生态复合性及文化多样性特征。信阳处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被誉为山水茶都,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确山县竹沟镇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是依山傍水的乡村;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所在地林州旅游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为河南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2021年6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河南红色旅游十条精品线路”发布会,聚焦河南百年党史和奋斗历程,绘制中原大地的“红色版图”,进一步促进了河南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一是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一方面产业投入较少,规模不够。虽然河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整体开发利用度不高,缺乏对红色文化内涵高层次的挖掘。而且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不能完美契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据《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22)》所述,河南的文旅文创主体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国旅游集团2022年推出的20强榜单中,河南只有一家企业入选。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产品缺乏创意,产业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景区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河南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较小。要吸引消费者来消费,就必须加强对外传播,利用多元化的宣传手段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创设独特的红色文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目前河南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及产业发展以点状为主,缺乏系统规划和深入传播,不利于河南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es)

一是政府的重视及扶持给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和利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河南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201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打造文化强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 2021年9月,为对接国家战略,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传承红色基因,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年1月印发的《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为全省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构建了新的发展格局。

二是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的数据,2022年河南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 865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8%。同时,红色旅游产业作为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扩大呈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2)》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全国的红色旅游发展指数排名中,河南位列全国第一。这些都为河南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是科技的发展和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网红经济”的到来,人们的消费理念及场景发生巨大改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传统媒体转变到新兴媒体,对红色文化的欣赏、学习也从现场参观转变为“5G+沉浸式体验”,这些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四)挑战(Threats)

一是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文化旅游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支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根据河南统计局网站数据,2021年河南文化产业从业人数334 686人,不足全省从业人数的0.7%,而且地区分布不均,鹤壁、安阳、济源等地严重缺乏专业人才。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需与地域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因此,需要既熟悉河南地域特色及河南文化,又熟悉文旅文创产业发展规律的人才进行创新性引领。但目前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只有少部分人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缺乏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

二是产业发展需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河南红色文化产业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红色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性及革命性,其产品蕴含着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其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理解和传承,以实现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产业维度下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

(一)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天时之利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及其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政策法规体系,要契合河南省文化强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等整体战略,以政府顶层设计为引导,同时,站在网络经济的风口,抓住红色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天时之利。

第一,依托顶层设计,推进河南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实施,发布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推进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依托政府的顶层设计,建立配套的政策体系,完善相关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省级政府层面需要进行统筹安排,整合中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等各方资源,围绕河南省文化强省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红色文化传承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总体设计和动力保障。相关部门还应该根据河南地方特色,引导、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模式及推进机制,利用减免税收、扩宽融资渠道等措施为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第二,借助网络经济,创新红色文化产业营销模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及消费习惯发生重大改变。网络社交平台技术的发展及网红影响力的扩大为红色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时机。视频直播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还能够快速获取反馈信息,这种传播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方便快捷地向人们传播红色文化。相关部门可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借助网络优势和网红资源,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两者之间的价值共创,顺应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二)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地利之便

红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振兴的核心内容。不仅要抓住河南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实现文化崛起的契机及网络时代发展的机遇,还要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推动红色文化服务的提档升级,为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物质支持的地利之便。

第一,加强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在此过程中,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对河南现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盘点,实现资源普查工作常态化、日常化。遵循发现一处、认定一处、保护一处、开发一处的原则,对全省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级评价,并结合其地域及自身特点,实施“一地一策”的开发策略,为河南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的地利之便。同时,要加强红色文化精神研究,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和精神,通过产业价值转换,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第二,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红色文化服务提档升级。科技是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文化与科技跨界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要实现红色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红色文化资源、时空及产品的重构,创新红色文化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运用5G、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以“文化+”模式,打造一批沉浸式红色文化项目,提高红色文化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打造能够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

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还需要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红色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借用科技手段,增加智能产品,建立人工和智能互补的公共服务平台,满足新时代人民的消费需求。以红色文化服务为核心,将河南红色文化与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有机融合,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红色文化与其他产业的价值共创。

(三)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人和之缘

人才是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河南红色文化传承及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天时、地利的支持,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引进高精尖人才,激活现有人才资源。目前,河南省红色文化研究、宣传及培训各个环节都缺乏系统的人才队伍,也存在人才结构和层次不合理的现象。为解决问题,一方面,想方设法引进高精尖人才,营造开放的文化氛围,打造优秀的文化项目,利用跨区合作、资源共享等方法,吸引高质量人才投入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另一方面,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对现有人员要进行引导和培训,把他们打造成稳定的专业核心团队。多方面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設,为河南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第二,利用高校加强红色文化后备人才的培养。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一代接一代的,人才的培养也是持续性的。因此,促进河南红色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需要后备人才,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这一教育基地。河南的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研究机构,专门对其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进行梳理和研究,充分发挥了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政府可以协调、加强与知名高校的联系,促进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高校也可以多开发相关课程,涵盖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融合、红色文化、文化旅游等内容,为河南红色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三、结语

红色文化产业是河南省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利于提高河南省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改善河南形象。当前,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已颇具成效,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培训蓬勃发展。但其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科技融入不充分、专业人才匮乏、产业发展规模不够大等。客观分析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发展机遇,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找出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韩佳佳.河南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河南博物院院刊,2022(2):105-115.

[2]朱玉芳.用好红色资源 凝聚奋斗力量[N].河南日报,2022-7-26(006).

[3]康甫.河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24-29.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文化产业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