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土壤有机碳增加全球作物产量》一文腐植酸直面双碳农业“大市场”

2024-01-23 03:10
腐植酸 2023年6期
关键词:碳库土壤有机腐植酸

2023 年10 月30 日,《自然-地球科学》杂志(Nature Ge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范明生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土壤有机碳增加全球作物产量》(Global crop production increase by soil organic carbon)。该研究历时近10 年,揭示了土壤有机碳对作物产量的因果效应,评价了土壤固碳对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增产的理论潜力与当前技术贡献,为全球土壤固碳与粮食安全及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提供新视角及理论支撑。该研究值得腐植酸肥料行业同仁认真学习,以为全球土壤固碳与粮食安全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产业支撑。

该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假如将全球主要作物系统的土壤有机碳提升至最优化理论水平,即实现土壤有机碳产量差完全闭合,可增加1.2 亿吨产量,相当于全球粮食作物生产的4.3%,有望解决全球86%的粮食短缺问题。(2)当前农田固碳技术,如免耕、秸秆还田以及覆盖作物(该技术为IPCC 在指导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中确定的可大规模应用的农田固碳措施),除在一些热点地区(指土壤固碳增产效应前25%地区)有较高固碳增产效应外,在全球尺度上仅能增加2000 万吨(0.7%)的粮食产量。因此,当前技术的土壤固碳的产能效应不足以作为激励农民采纳固碳技术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策略与政策。(3)就我国而言,当前技术的土壤固碳产能效应约为530 万吨,其中玉米190 万吨、小麦160 万吨、水稻180 万吨;但是,我国约有30%的产区处于热点区域,在这些地区当前技术仍具有较高的固碳增产作用;而我国农田土壤固碳产能提升的理论潜力巨大,分别为玉米1200 万吨、小麦1400 万吨和水稻500 万吨,总量约占我国粮食作物总产的5%。土壤有机碳是全球陆地碳循环最大的碳库,腐植酸占据80%。

土壤有机碳是全球陆地碳循环最大的碳库,腐植酸碳占土壤有机碳80%。基于该项研究成果,直面“双碳农业”,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在土壤固碳、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碳库土壤有机腐植酸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长期定位试验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碳库管理指数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影响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
土壤有机碳转化研究及其进展
AMDIS在土壤有机污染物鉴别中表征性统计量的探究
2012年腐植酸文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