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4-01-23 07:12朱珈楠王丹婷
关键词:劳动育人教育

朱珈楠,王丹婷

(浙江工业大学 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并提出要努力构建包含“劳动教育”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校劳动教育新模式,对培养高质量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全育人”:劳动教育和价值意蕴的体现

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打开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局面,体现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发动全体校内育人主体,联动与社会、家庭开展全员劳育工作;本着教育规律,将劳育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各个阶段,推进全过程育人;广泛开展劳育教育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以“三全育人”理念强化劳动教育,以求提升育人实效,为社会培育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第一,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在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中,劳动教育扮演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深刻理解把握其科学内涵,全面省思现存实际困难,积极探索和建构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对于推动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划时代意义。

第二,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由之路。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战线的指导地位,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我国劳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旨在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在主动承担劳动责任、永葆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和锤炼劳动技能等方面整体跃升。劳动教育在树立德行、增长智慧、强化体魄、培养审美等方面扮演着基石角色,推动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体现和提供价值意蕴和基本遵循[3]。

二、内在逻辑:“三全育人”与劳动教育的三对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与此同时,高校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二者在时代新人的培育过程中相互映衬、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可归纳为三对关系。

第一,“时与势”的关系。“三全育人”是时代号召,劳动教育是顺势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这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理念是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政策规定,为解答“在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此号召下,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劳动实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并熟练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展现自身的主体性,促进其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4]。这与“三全育人”的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由之路。

第二,“知与行”的关系。“三全育人”是理论指导,劳动教育是工作实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只有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中才能真正遵循育人逻辑。“三全育人”思想的主旨要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精准回答了劳动教育“谁来教”“何时教”“怎么教”三大现实问题。就全员而言,专业教师、思政队伍、管理服务人员是高校全员育人主体的同时也是劳动教育的开展主体,其身份和职责相互交叉。就全过程而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其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这既是全过程开展育人工作的起点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触点。就全方位而言,育人之课内和课外、思政和专业、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等不同区位,是高校全方位育人之向,也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必经之径[5]。

第三,“博与专”的关系。“三全育人”是宏观机制,劳动教育是微观落实。2021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劳”作为新增要素,首次从法律层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为《意见》)的指导思想“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6]也明确响应了“三全育人”的理念要求。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作为全方位育人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微观、落地的育人方式为建立一体化育人体系,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现实省思:“三全育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教育主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劳动教育的弱化、虚化、娱乐化、边缘化、形式化等现实问题,高校劳动教育总体呈现出薄弱甚至缺失缺位的状态。

第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层面。2022年,教育部网站在答复“关于将《劳动教育》教材纳入教科书目录”的建议时指出,劳动教育以实践为主,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明确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求[7]。可见劳动教育存在特殊性,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特色展开相关教育活动。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仍未形成劳动教育专门管理机制和有效保障机制,总体投入欠缺、相关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致使其他育人主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尚未出台,过程性监督较弱,评估考核不严谨,使得相关教育活动开展的较为粗浅、流于形式。此外,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已经颁发,但针对高等教育阶段的标准尚未出台,不利于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教育主管部门方针政策的不清晰致使高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一是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部分学校至今仍未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劳育部分,存在着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到位、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稳定、经费投入不充分等问题[8]。二是劳动教育实施片面化。大多数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范畴界定不清,模糊了其独有内涵,片面的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取而代之,造成劳动教育内容空化、形式虚化、目标弱化等不良后果。三是劳动教育内容单一化。部分高校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未做到与时俱进,多是仅培养学生最基础的的劳动技能,如整理寝室、打扫楼道等简单体力劳动,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开展智慧劳动、创造性性劳动及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教育和引导。

第二,是学生层面。一是劳动认知存在偏差。受经济形势影响,当下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仍在一定范围内盛行,致使尚未形成稳定成熟三观的大学生对“劳动光荣”的认同感不强,未能正确认识到劳动对于自身成长、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劳动意识薄弱,奋斗意志减退,有的崇尚“佛系”、有的选择“躺平”,影响了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二是劳动素养亟待提高。本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关于劳动的随机抽样调查。关于做家务的频率,调研显示每天做的学生比例仅8.4%,偶尔做、不太做的学生占近6 成。当被问及如何评价当前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一般。可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实践欠缺,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仍需进一步提升。

第三,是家长与社会层面。关于家长方面,一是淡薄劳育意识,重智轻劳。现当下部分家庭仍崇尚“学而优则仕”“唯成绩论”等传统思想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升学深造,而忽视了劳动实践技能的培养,致使学生在家庭中缺失应有的劳动教育。二是狭隘劳动观念,消极误导。部分家长仍对劳动存在偏见,认为劳动是低质低档低地位的“杂事”,甚至有时会将劳动作为一种惩戒手段,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对劳动的态度和价值观。三是劳动安全顾虑,过度保护。一些家庭出于对孩子的宠溺及安全性的考虑,一切家务多由长辈包揽,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严重不足,导致其难以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明显匮乏。同理,从社会角度来看,虽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城市、村镇、企业等“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但是社会资源与高校需求尚未形成常态化的对接机制,社会层面为高校劳动教育创造的平台和机会存在明显的不足,大学生所能参与的劳动教育社会场景较少。

四、改革路向:“三全育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一)全员参与,建立联合机制,营造劳动教育浓厚氛围

实现高校全员育人,除思政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外,也包括专业教师、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等。

第一,思政辅导员抓实思政教育引领,思政理论教师做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学工作,专业课教师广泛开展融入劳动精神的课程思政探索。同时,教辅人员要在与学生接触的工作中担当有为,充分展现工作风范和劳动素养,后勤服务人员可以开展日常事务现场教学,如寝室整理、个人事务处理等。每一位高校工作者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尽力呈现劳动之要、劳动之美。

第二,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激发学生自管自学自育力量,通过朋辈互助等方式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和素养。此外,着力构建校内外力量协同育人机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劳育合力;要强化与社会的互联互通,多渠道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配合支持,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和劳动实践机会,建立更为广阔的劳动教育平台。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劳动模范、工匠代表的育人价值,邀请其进校宣讲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劳育氛围。

(二)全过程贯穿,完善管理体制,保证劳动教育连续性和完整性

坚持“四年一贯制”育人机制,从学生入学起直至大学毕业,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期中、寒暑假等各个时间段,实现全过程劳动育人。深入分析大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的教育引导侧重点,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保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形成层次递进和融会贯通的劳动教育体系。

第一,重视始业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唤醒00 后劳动意识和技能。新生始业教育过程中,邀请劳动模范和行业典型入校开展劳动教育专场报告,扣好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第一颗纽扣”,引导学生尽早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由班主任对劳动类课程的培养方案进行解读,让新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安排。另一方面,动员学生在入学之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区别与在家的“父母包办一切”,引导学生大学阶段开始要自主独立,有条不紊地完成日常生活打理等基本劳动。加强在校学习期间的劳动教育,夯实大学生劳动技能。随着大学学习的由浅至深,除了开设通识类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色,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探索专业思政下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此外在课程教学、实训管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各环节也要穿插融入劳动教育。

第二,深化毕业离校前夕的劳动教育,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一方面,高校要把毕业环节的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与劳动教育的内容充分结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总结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另一方面,在大四最后阶段的生涯规划辅导、就业指导等过程中融入劳动法律再普及、劳动精神再宣扬,引导学生深度剖析自身劳动技能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为择业、就业理清思路。

(三)全方位融合,构建“劳动+”教育格局,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着力打造劳动教育“三个课堂”,把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思想引领、课程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等各环节之中,努力构建“劳动+”教育格局,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劳育实效。

第一,夯实“劳动+”第一课堂,守好教育教学主阵地。《意见》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对普通高校更是首次提出了“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 学时”的要求[9]。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专题介绍何为劳动、为何劳动、劳动何为,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内涵、意义和实践;区别于小、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更侧重于脑力劳动,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将劳动教育嵌入至各学科专业课程中去,将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整合,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提升劳育实效。

第二,丰富“劳动+”第二课堂,抓住素养提升关键点。加强“劳动+”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要有理论上的讲授,也要持守思想上“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一是要把握当下00后大学生鲜明个性特点,把劳动教育环节穿插设计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切实提高思政育人成效,有效弥补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死板、不够生动、缺乏吸引力的不足。二是把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过程中蕴含的智慧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10]。人类各种生存生产生活能力水平的发展,与创造性劳动发展进步相统一,归根结底是创造性劳动发展的产物。自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国家发展转型需要更多创造性劳动人才。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要着力于构建以提升大学生想象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为目的的实践体系,促使其掌握创造性劳动方法,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第三,拓展“劳动+”第三课堂,开辟劳育发展新格局。校外实习实训、专业实践服务等都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场域共享,共建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多场景地感受劳动的魅力。以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为例,在数学系《专业实习与劳动实践》课程的实践部分,学院与专业对口的企业、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学校、物流仓储企业、互联网公司、政府机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体验,包括日常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劳动素养。加强“劳动+”社会服务,切实发挥劳动育人的教化功能,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相关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基层,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掌握生活生产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劳动素质,进而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加强“劳动+”线上阵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打破时空限制的“互联网+”教育手段涌现,高校也要广泛使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劳动教育“活起来”。以浙工大为例,教务处牵头上开发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视频课程,宣传部重点打造劳模先进宣传平台,各二级学院通过“两微一端”拓展“互联网+”劳动教育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打造更为广泛的劳育阵地,开辟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方位劳育新格局。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