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砥砺革命意志
——以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为例

2024-01-23 17:51周爱民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旅顺旧址建党

周爱民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辽宁 大连 116041)

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进大会主题,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明确指出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并特别强调了传承这一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

作为一座遗址类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一直在探索新时代新征程中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多元化路径。面对网络时代快速复杂变化的环境,博物馆探索出一条专于学术研究,将学术成果用于并侧重于党史类展览展示,与观众进行多方位互动的宣传道路。

一、独特文化资源,彰显宣传优势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前身,是俄国与日本侵略者在大连修建的一座法西斯监狱。从1902 年到1934 年,这座监狱一直在扩建修整,围墙内占地面积26000 余平方米,设有各种牢房275 间、工场15 座,可同时关押2000 多人。中国和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反战人士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监狱围墙外,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监狱总占地面积226000 平方米。在关押的犯人当中,很多都是共产党员、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1971 年7 月,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经修复后对外开放,1988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 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公布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观众在这里通过参观保存完好的文物和旧址,可以了解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大连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

共产党人在旅顺监狱的战斗,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时代特征。1926 年1 月,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建立,此后遭遇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又几度重建,被捕的党团员与进步人士大部分被关押在旅顺监狱。他们战斗的年代,恰好是中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期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振奋最伟大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在旅顺监狱身处险境甚至牺牲性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用革命意志与鲜血生动地书写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他们留下的最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

这座监狱折射出的既是中国近代史中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因为地处边疆,从鸦片战争开始,大连地区便不断遭到外国势力的骚扰和侵袭,进入19 世纪后期,因地理位置位于渤海咽喉、京津门卫,又是辽东半岛的不冻港,俄国与日本在这里明争暗斗,于是有了旅顺日俄监狱的建立。这座监狱是大连被殖民统治近半个世纪的一个记忆符号,作为殖民统治者关押反抗者的监狱,客观上它见证了大连地区共产党人的奋斗、抗日运动的勃兴、民族独立的呐喊以及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旅顺监狱旧址保存完整,不仅在中国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其建筑模式与殖民性质的狱政管理是研究西方列强殖民中国史的极佳案例。走进旅顺监狱旧址,观众仿佛进入特殊的历史情境,沿着基本陈列和旧址参观,能够沉浸式地学习鲜活的中国近代历史。

同时,日俄监狱旧址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色。这里曾关押过安重根等朝鲜抗日志士,因此对国际反法西斯研究、东亚近代历史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中国近代史虽然与东亚史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但因地缘、历史、经济、文化交流的关联性,二者结合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价值。东亚视域下的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能够突出中国近代问题的东亚研究意义,也能突出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独一无二的地位。旅顺日俄监狱的国际性,正好可以给予学者相关研究以参考和灵感。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自成立以来,观众参观踊跃,现已接待观众超过2000 万人次。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是很多外地游客来大连必然参观的地方,无论酷暑寒冬,观众的热情都不曾减退。曾被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留下的事迹、诗抄、回忆录,是旧址博物馆的珍贵遗产,生动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忠诚于党、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这些基础和宝贵的财富,为博物馆的日常宣教工作特别是宣传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丰富展览模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近年来,随着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在原创展览和引进展览中将党史宣传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心,将宣传教育工作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机结合,让参观群众走近英雄,传颂英雄故事,学习英雄精神,让英雄的伟大业绩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化为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基因。

(一)举办系列红色展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019 年8 月,博物馆推出原创展览《全国解放大连贡献(1945—1955)》,分别在大连市规划展示服务中心、大连博物馆、大连花园口民俗博物馆展出。展览分为12个版块,用近300张珍贵历史照片、200 余件珍藏文物和大量历史资料以及复原场景,全面生动地介绍了全国解放战争期间大连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的历史贡献,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连人民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2022 年,作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市内分馆的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举办了主题展览《光辉历程——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史(1926—1949 年)》。大连中华工学会成立于1923 年,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工人运动团体、最早的产业工人文化夜校、最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该展览分为5 个版块,用详实的史料和240 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介绍了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的历史,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中共大连地方组织成立之初只有9 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连党员数量已有21000余人。1945 年抗战胜利,大连解放,大连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全国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原创展览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伟大实践。

2020 年以来,博物馆与国内一些知名的纪念类博物馆合作,引入多项红色展览。2020 年8 月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 周年之际,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联合举办《把青春献给祖国——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主题展》。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旧址博物馆与南湖革命纪念馆联合举办《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专题展览,与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联合举办《英雄壮歌——上海英烈纪念展》。这些展览通常安排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开幕,展览受到参观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每个黄金周的参观人数都突破5 万人次。许多青年学生观展后,在留言板上写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誓言,许多观众驻足在陈乔年烈士的遗言前感慨万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句饱含深情的遗言,代表了所有革命先烈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2022 年5 月,监狱旧址博物馆与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联合举办《典籍里的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献展》,在此次展览中,101 本珍贵典籍首次集体呈现在广大市民的面前,给大家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展览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许多人看到新闻介绍后专程而来,许多单位党支部组织党员前来参观学习,两个半月展期累计接待观众15 万人次。

2022 年10 月,博物馆推出原创展览《桎梏的文明——中国监狱发展史》。展览分为3 个版块,通过200 余张历史照片、近两万字说明以及60 余件藏品,概要地介绍了中国监狱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中国监狱史。中国监狱史是一部不断演进的发展史,是中国浩瀚历史中独具特色的一页篇章。“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新中国成立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时代作出的重要决策,也使中国监狱逐步走上了文明和法治的道路。通过这一展览,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监狱的历史,了解了无数革命先烈虽身陷囹圄仍顽强斗争,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不怕流血、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监狱旧址博物馆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系列红色展览,讲述党的人物和事迹,宣传伟大建党精神,展现革命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以丰富的内涵集中展现了党的革命精神。

(二)夯实科研和宣讲工作,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与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合署办公,馆所业务人员致力于近代史、地方史研究,编辑出版有多种历史书籍和影像资料,并积极支持和帮助省市区三级图书馆、档案馆的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其中,馆所编辑出版的《大连近代史研究》已连续出版18 卷,该出版物中的抗日战争史、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史、历史方志文化、甲午战争史、监狱史研究等版块,既反映了近代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又融合了地方特色历史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大连近代史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近代历史的一个专业平台,每年收到投稿百余篇,拥有百余位优秀作者队伍,中国社会科学院《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先生曾给予高度赞扬,称其是“一本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刊物”。近年来,馆所业务人员正在编写《追寻——大连红色文化》《全国解放大连贡献》《日俄战争口述史》等学术著作,坚持出版珍贵史料,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重视宣教人才队伍培养,为讲好党史故事打下坚实基础。博物馆利用开放淡季,定期组织讲解员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并多次选派讲解员参加省、市举办的讲解员培训专题班,培养讲解员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革命先烈事迹的宣讲者。2022年11 月,博物馆组织讲解员参加旅顺口区第一届“劲旅杯”技能大赛,讲解员王小艳以纪守先烈士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创作了参赛作品《抗日志士纪守先》,生动地介绍了纪守先烈士虽身陷囹圄却仍然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的革命事迹,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通过专题培训和讲解大赛,博物馆讲解员们提高了讲解的技巧和能力,为更好地宣传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的讲解员,既是革命先烈事迹的宣讲者、红色历史的守护者,更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宣讲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来说,讲解员饱含深情的宣讲,让那些书本中的人物鲜活起来,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有更加具体和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这样的生动宣讲和精神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逐渐转化成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实在动力。

三、新时代多措并举,推进博物馆特色宣教

开放与共享是新时代博物馆工作的主题。当前,博物馆宣教工作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是后疫情时代、自媒体时代,博物馆宣教工作面临的观众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型观众,而是互动与分享型的观众,这一点从近年来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主题中便能看出端倪。2018 年至2023 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分别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 新公众”“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博物馆在促进国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博物馆在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帮助我们展望未来,展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开放与共享,通过博物馆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不断优化博物馆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发挥博物馆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一)丰富展览形式,开展特色宣传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博物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开发特色教育,使宣教工作充满活力。如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线上展览,与临时展览同时推出。从2019 年开始,线上连续进行了《中共大连地方组织英烈谱》《馆藏精品文物》《“狱中诗抄”里的故事》《5·18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之旅顺日俄监狱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之大连近代建筑赏析》《把青春献给祖国——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主题展》《青春热血保家乡——抗战老兵口述史展》《建党百年——大连中华工学会》《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英雄壮歌——上海英烈纪念展》《桎梏的文明——中国监狱发展史》等11 个大型展览。这些展览结合时政在微信公众号适时推出,满足了观众的学习愿望。结合党史学习活动,2021 年,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公众号适时推出《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线上展览,每期在结尾配以一个党史故事或者时政热闻,受到广大民众的好评;《桎梏的文明——中国监狱发展史》线上展览则以新颖的体裁吸引了大量狱政史研究爱好者收藏和转发。线下展览虽然因时间限制会撤展,但线上展览满足了观众线下参观之后想继续学习的愿望,获得了很好的宣教效果。从2020 年以后,博物馆实行预约入场,观众绑定博物馆公众号可一键获取预约二维码,方便快捷,这也使得博物馆公众号关注人数快速增加。

(二)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拓宽宣传路径

志愿者深度参与博物馆发展事业,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观众已经不满足于此前被动输入式的学习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数量庞大,包括大中小学校的学生,其主力是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如今,旧址博物馆已经成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的教学与实践基地。针对当代大学生知识储备丰富、高科技运用灵活、社会服务意识强的特点,通过馆校联合的方式,由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专业培训,如近代历史、大连地方史、中共党史、博物馆陈列等,同时对志愿者的现场讲解进行指导,经过培训后考核符合要求的志愿者会进入博物馆进行志愿讲解活动。

作为博物馆的分馆,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肩负着介绍大连党史的重任,根据属地周围的特点,近年来重点接收了一些附近小学的集体志愿活动,如2022 年度暑假期间,大连沙河口区中心小学组织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活动,小志愿者在纪念馆学习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的历史,小志愿者们积极宣讲这段历史,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让观众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志愿者和观众都收获颇丰。监狱旧址博物馆和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每年都有上百名志愿者参与文博志愿活动,他们在这里深入地学习了党史,然后将自己的理解传输给此前同属于自己身份定位的观众,这样的角色切换,可以说是人民群众讲党史,人民群众听党史,会更有助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流传。

(三)开辟传播新途径,多种方式讲述红色故事

慕课(MOOC)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在互联网时代共享与即时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作为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的专业研究人员和讲解员多次进行慕课录制与线上讲座,以此突破传统空间时间的限制,利用线上新传播方式进行党史宣讲,党史宣教工作与时俱进。博物馆研究馆员、辽宁省党史专家库成员周爱民,近年来积极致力于大连党史和地方史的宣讲工作,录制了《不忘初心,薪火相传——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史》《全国解放,大连贡献》《苦难与抗争——旅顺日俄监狱历史》《大连近代历史》等慕课类课程和讲座,受到观众的欢迎。人们从这些讲解中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学习了英烈的精神,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坚定了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决心。2020 年至2022 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博物馆组织讲解员开展基本陈列线上讲解活动,积极参与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抖音”等新媒体的直播,在“云端”讲解党的历史,传播党的理论。

四、结语

类似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一类的遗址类博物馆,是我们了解近现代历史、宣传党的历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的独特的场所,做好新时代党史宣传和史料挖掘工作,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时代给予我们博物馆的历史重任。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持。

猜你喜欢
旅顺旧址建党
广州公社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旅顺道院暨世界红卐字会旅顺分会地址奠定记碑
大连至旅顺中部通道隧道消防系统设计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