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2024-01-23 09:13赖晓霖刘常智周德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达格尿蛋白肾功能

赖晓霖 刘常智 周德胜 肖 捷

(1.江西省万安县中医院内科,江西 吉安 343800;2.江西省万安县中医院药剂科,江西 吉安 3438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从西医角度命名的,根据消渴病中有关于水肿、尿浊、肾消的记载,将DN 归为中医学“消渴”“水肿”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消渴肾功能失调是DN 发生的关键因素[1-3]。

针对DN 的发病机制,各个朝代的医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均认为DN 为消渴日久,肾虚亏所致,并可累多个脏腑。基于中医层面的考虑,笔者认为DN 发病的主因在于脾肾亏虚、水湿浊瘀。随着病情的发展,待患者肾功能衰竭时,损伤就会更加严重,即为DN 的晚期,患者经常表现出乏力、小便不利等,与《伤寒论》中“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腹痛,小便不利”的描述相符合[4,5]。近年来中西医联合治疗在DN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6,7]。在DN 治疗中,单纯常规降糖药物效果不甚理想。达格列净可降低葡萄糖重吸收、改善血糖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脂代谢紊乱,但在DN具体应用及保护机制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对此,本研究探讨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对DN 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万安县中医院共计收治98 例DN 患者,时间为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周期为2 年。将98 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4 例;年龄45~76 岁,平均(60.47±2.39)岁;病程4~9 年,平均(4.75±1.34)年;DN 分期:Ⅲ期29 例,Ⅳ期20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26例;年龄45~77 岁,平均(60.45±2.37)岁;病程4~10 年,平均(4.73±1.32)年;DN 分期:Ⅲ期30 例,Ⅳ期19 例。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DN 中西医诊断及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 年版)》[7]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证型标准:依据《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19)》[8]中的脾肾两虚、浊毒瘀阻证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酮症酸中毒、乳酸性中毒等并发症;(2)患肾脏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3)精神意识障碍;(4)因外伤、肾炎、心力衰竭等引发肾功能不全;(5)合并严重心、肝、肺功能不全;(6)对建中补肾消癥汤及相关西药成分过敏;(7)有多囊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其他肾系疾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达格列净片(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815,规格:每片5 mg)口服,第1~3 天,每天服用5 mg;第4 天增加剂量,每天10 mg(最大剂量为每天10 mg)。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治疗。方剂包括水蛭、酒大黄各6 g,人参、炙甘草、炒杜仲、土鳖虫、地龙各10 g,淫羊藿15 g,菟丝子20 g,黄芪30 g。气虚症状严重者加白术25 g,党参15 g;痰湿严重者加法半夏9 g,陈皮12 g;癥瘕积聚严重者加延胡索、香附各12 g,莪术9 g。水煎取汁400 mL,每天1剂,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200 mL。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0%,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增加>20%;有效: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0%,10%<CCr 增加≤20%;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并伴随CCr 下降。(2)中医证候评分:主要临床症状为肢体浮肿、神疲乏力、口渴多饮,无临床症状计为0 分,轻型症状计为2 分,中型症状计为4 分,重型症状计为6 分;次要临床症状为腰膝酸痛、纳减便溏、皮肤瘀斑、脘腹胀满,无临床症状计为0分,轻型症状计为1 分,中型症状计为2 分,重型症状计为3分。(3)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4)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 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48/49),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DN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DN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 s,分)

表2 2组DN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 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9 49脘腹胀满1.53±0.79 0.93±0.47 4.569 0皮肤瘀斑1.84±0.26 1.05±0.51 9.660 0纳减便溏1.79±0.41 1.04±0.38 9.392 0腰膝酸痛1.66±0.33 0.78±0.39 12.058 0口渴多饮1.71±0.67 0.98±0.33 6.842 0神疲乏力2.71±0.26 1.29±0.37 22.816 0肢体浮肿2.68±0.44 1.61±0.33 13.618 0

2.3 血糖指标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DN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 s)

表3 2组DN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 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9 49空腹血糖/(mmol/L)8.43±0.64 7.65±0.77 5.453 0餐后2 h血糖/(mmol/L)11.65±1.48 9.24±1.35 8.421 0糖化血红蛋白/%7.81±0.84 7.13±0.74 4.252 0

2.4 肾功能指标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DN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 s)

表4 2组DN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 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9 49血肌酐/(µmol/L)78.75±16.50 60.25±14.24 5.942 0尿蛋白排泄率/(µg/min)83.77±15.50 74.22±13.33 3.270 0.002 24 h尿蛋白定量/mg 196.99±35.67 130.45±19.45 11.464 0

3 讨论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早有认识,在《素问·奇病论》中首见“消渴”之名;《古今录验方》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肾消;《类经》云:“上消不已则消及于肺……下甚不已则消及于肝肾”,阐述了三消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古代医家总结出肾消的临床表现有烦渴、消谷善饥、尿浊、消瘦等[8,9]。其中《太平圣惠方》记载肾消小便味甘而白浊,这与现代DN 产生蛋白尿的临床症状相吻合。《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诸病源候论·消渴候》等古籍记载消渴后期会出现内障等症状,这也是现代DN 晚期会出现的并发症。DN 的中医病因主要为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可见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正气不足,容易患消瘅[10]。《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外台秘要·消渴消中》云:“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但有关DN 的中医病机,主要还是本虚标实。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发生的基础必是正气不足,最主要的是先天之气肾气与后天之气脾气的不足,脾肾气虚则无力促进水液正常的代谢,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形成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因此本病以脾肾的虚损为本,瘀血、痰湿等邪实为标[11]。但从大的方面来看,DN 主要是受到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失宜等方面的影响[12]。其病机本虚标实,以虚、瘀、浊为主要病机,并与痰浊、毒邪、风邪等病理产物互结,逐渐损耗人体正气,从而导致邪盛正衰,最终形成气血阴阳俱虚、以肾阳亏虚为主的结果[13]。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随着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当代医家对DN 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从不同方面提出诸多相关的论点与假说,促进了DN病因病机研究的进步[14]。但DN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治愈成功的,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诱导,其病理复杂、临床症状多,易混淆病机。对此,如何更好地判断DN 核心病机,辨证分析,标本兼治,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古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情志、外感因素也会因为外部环境而发生巨变,这些因素均不利于DN 的控制,故需要从不同方面着手,提出有关该疾病的创新学说。

对于DN 的治疗,如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达格列净作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抑制剂,能够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抑制葡萄糖重吸收,实现肾脏排糖效果,进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同时该药物的应用可以使体质量下降,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对血脂、高尿酸有改善作用,使糖尿病血管病变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但仅采取单一治疗方法效果不够理想,而且起效慢。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标本兼治、益气养血、阴阳齐补、通络化浊。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中,生晒参成分为人参皂苷,能够增加线粒体复合物,加快肾脏糖酵解速度,保护线粒体功能,发挥抗疲劳、改善肾功能之功效。黄芪可以促进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增加钠尿肽的分泌,减少醛固酮含量,改善患者肾功能;黄芪能够减少蛋白尿,促进尿液排泄进而改善患者肾功能。炙甘草含有甘草多糖成分,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血清炎性因子,避免损害肾脏微小结构和肾功能[15]。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DN 具有诸多作用,有加减组方灵活性高、临床效果佳等优势。但临床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等的影响,限制了深入交流与研究的步伐。因为科研设计不够严谨,亦或者临床科研课题设计论证缺乏说服力,临床研究虽然比较多,但低级重复者明显比较多,面对该情况,很难实现明确的进展。未来应统一诊断、疗效判定标准,提高研究的可比性和科学性,并通过对最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更好地阐述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DN 的作用和机制,进而促进中西药治疗DN 的研究水平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48/49),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近几年来,西医治疗DN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随着实验研究越来越深入,也充分揭示了西医药物的作用机制。现代医学多以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为主,虽然能够取得相应效果,但仍然无法较好地延缓肾病进展。鉴于此,我们将现代医学研究作为参照标准,按照中医辨证治疗原则,总结中医临床工作经验,并征求我国具有相关方面丰富经验的中医专家的建议,形成了中西医联合治疗DN 的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甚佳,未来拟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自拟建中补肾消癥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DN,相比西医效果更具有独特性,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达格尿蛋白肾功能
达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两条狼崽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MCP-1、IL-6水平的影响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