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2024-01-23 09:13袁梦华程丹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气流支气管哮喘

袁梦华 程丹丹

(南昌市第一医院呼吸科,江西 南昌 330000)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就是所说的急性哮喘,是呼吸系统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通常在受到牛奶、鸡蛋、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过敏性物质刺激后诱发,立即出现明显的气促、胸闷、咳嗽、心慌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障碍,机体器官受到严重损伤,直接危及生命。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但长期临床研究发现,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具有很大的不良反应,且患者容易产生依赖性[1]。中医针刺在支气管哮喘中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效果颇佳。因此本研究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医针刺疗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 年2 月—2021 年5 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 例,男35例,女18 例;年龄18~68 岁,平均年龄(45.29±2.67)岁。对照组53 例,男36 例,女17 例;年龄18~67 岁,平均年龄(45.18±2.78)岁。2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标准:(1)经过检查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相关表现;(2)具备正常意识;(3)一般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重要组织器官异常者;(2)合并其他能够引起哮喘的器质性疾病者;(3)精神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2 组患者均先进行基础常规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均做好抗感染处理。

对照组: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注册证号H20140474,规格:每支0.5 mg)1 mg 与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喘康速)(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59,规格:每支5 mg)依次进行吸入,早晚各1 次;如果症状缓解,则减少至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首先对患者身体穴位进行观察,准确标记双侧太渊、孔最、列缺、足三里、阴陵泉、太冲、肺俞、定喘、脾俞、大椎等穴位,并对各个穴位做好消毒工作。针刺前,使患者处于仰卧位,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青阳县东仁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皖械注准20192200160)对患者的孔最、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穴进行针刺,控制针刺深度在25~30 mm 之间;针刺太渊、合谷、太冲穴,直刺深度15~25 mm;针刺得气后,留针25 min,期间不运针。然后调整患者体位为俯卧,对其肺俞、定喘、脾俞、胃俞穴顺脊柱方向斜向进针,针刺深度13~30 mm,同样留针25 min,期间不运针。每天1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期间休息2 d,总共持续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1)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3]中的评分方法,采用南昌市第一医院自行研究的评分表,对患者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4个指标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改善情况越好。(2)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i-501 型肺功能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 第2214772 号]对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PEFR)进行测定[4]。(3)气流受限指标比较。采用Hi-501 型肺功能仪对患者中远端阻力(R5-R20)、远端阻力(R5-R10)、总阻力(R5)进行测定。(4)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指标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IL-4及INF-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s,分)

表1 2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咳痰1.61±0.21 2.17±0.23 12.574<0.001呼吸困难1.42±0.16 2.17±0.24 11.569<0.001咳嗽1.24±0.26 1.89±0.34 18.247<0.001喘息1.66±0.21 2.33±0.31 15.489<0.001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s)

表2 2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 FVC/L治疗前2.84±0.39 2.85±0.61 0.567 0.311治疗后3.30±0.90 3.83±0.94 5.248<0.001 FEV1/L治疗前2.28±0.55 2.26±0.63 0.542 0.419治疗后2.52±0.54 2.93±0.47 4.587<0.001 PEFR/(L/s)治疗前4.59±1.36 4.61±1.23 0.754 0.541治疗后5.39±1.68 6.26±1.63 5.158<0.001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气流受限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气流受限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气流受限指标比较 (± s,次/mi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 R5-R20治疗前3.71±1.42 3.65±1.48 0.567 0.311治疗后2.78±1.43 2.31±1.28 5.248<0.001 R5-R10治疗前6.38±3.48 6.36±3.55 0.542 0.419治疗后5.36±2.35 4.13±2.45 4.587<0.001 R5治疗前138.99±47.16 139.88±46.05 0.754 0.541治疗后131.39±37.98 106.86±36.78 5.158<0.001

2.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IL-4、INF-γ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IL-4 水平低于对照组,INF-γ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IL-4、INF-γ指标比较 (± s,ng/L)

表4 2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IL-4、INF-γ指标比较 (± s,ng/L)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 IL-4 INF-γ治疗前74.67±19.39 74.82±18.61 1.579 0.054治疗后49.35±13.90 35.23±16.97 9.547 0.116治疗前11.38±7.59 11.46±8.64 1.024 0.116治疗后17.82±6.58 21.38±7.59 8.147<0.001

3 讨论

急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涉及多种细胞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发作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阻碍可逆呼气气流,从而导致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发生[5]。急性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包含基因遗传的过敏体质与外界环境,遗传因素表现为哮喘病者的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支气管哮喘疾病[6]。因此急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以不受环境位置影响,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控制、解除气流限制、控制复发率为主要目的。西医多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短期效果显著,但不能根治,且长时间吸入服用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同时药物治疗不能完全预防疾病的复发,每一次的复发都会加重患者症状并损害肺功能。

中医认为,致病因素、饮食不当和病后机体功能受损引起痰阻肺、肺散津液功能丧失,进而导致哮喘发作[7]。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患者脾虚湿困,失于运化,造成痰积;痰藏于肺,其性湿黏,土不生金日久,肺气不足,疾病缠绵难愈。肺俞穴作为肺气输注处,主治疗各种肺病,可温肺寒、缓解哮喘、止咳;太渊是肺经的原穴,针刺此穴可以止咳。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为“气关”;太冲为肝经原穴,为“血关”;针刺四关穴可促进体内气血循环。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主抗气泄,为脾胃痰浊之主穴。合谷、太冲、足三里三穴相配,可健脾化痰。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汇点,而督脉是“阳脉之海”,故针刺之可起到温补阳气、祛散寒邪的作用。定喘穴为经外奇穴,具有平喘的功效[8]。针刺脾俞、胃俞有利于滋补脾胃、制湿化痰。本研究通过各种针法针刺穴位,有效缓解了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小于对照组。

近几年的研究[9]发现,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Th1 亚群功能降低、Th2亚群功能上升;Th1是INF-γ的主要产物,能够抑制IL-4水平升高,同时也能够提高IgE 在体内的生成速度,从而激活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抵抗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L-4 水平低于对照组,INF-γ 水平高于对照组。

哮喘可导致患者气流受限,长期的气流受限得不到缓解就会造成气道重构,从而影响肺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气流受限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刺治疗中对肺俞穴、定喘穴进行刺激,可有效调节机体阴阳气脉,改善血管通透性,有利于气道重塑,从而有助于气流通畅。中医认为该病是由痰湿阻肺、外因诱发、痰阻气道和气道痉挛引起的,发病部位在肺。针刺肺俞、定喘穴位会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从而激活环化酶,促进环腺苷酸的生成,最终扩张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起到解痉平喘作用,达到散肺气、理气的目的,使呼吸顺畅、肺功能恢复,故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加入针刺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流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气流的威力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固体运载火箭变轨发动机喷管气流分离研究
飞片下的空气形成的“超强高速气流刀”
基于停留时间分布的气流床气化炉通用网络模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