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举重运动的爆发力训练研究

2024-01-24 11:44张志明鹰潭市体校
体育风尚 2023年23期
关键词:爆发力参与者力量

张志明 鹰潭市体校

举重运动作为一项悠久的奥运项目,历来受到全球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作为一种力量型运动,其对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速度和技术的要求极为严格。

在各种体育项目中,爆发力的定义和意义在举重运动中更是尤为凸显。爆发力,也称为爆发性力量,指的是在短时间内所能施展的最大力量。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举重运动员能否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高质量的起举动作[1]。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运动科学的深入研究,爆发力训练逐渐成为各个运动队伍和个体运动员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还影响到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安全性。但是,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策略和方法需要经过细致的研究和调整。

青少年时期,人体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阶段,其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爆发力训练上也存在着特殊的需求和考虑。此外,青少年阶段是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2]。正确的训练方法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技术和身体基础,更能确保他们在未来的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长的职业寿命。

因此,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概念界定

1.1 爆发力的定义

爆发力也被称为爆发性力量,是描述个体在极短时间内施展出的最大力量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能力,涉及到神经系统的快速激活和肌肉纤维的高速收缩。在生物力学领域中,爆发力是通过测量力量和时间的曲线来确定的,通常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段内(如几毫秒到几秒)。爆发力与纯粹的肌肉力量有所区别。

纯粹的肌肉力量关注的是肌肉施展的最大力,而不涉及时间因素。而爆发力则是在限定时间内展现出的力量,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具有很强的肌肉力量,但其爆发力不一定强。神经系统的活跃性、肌肉纤维类型及其分布、以及能量系统的效率都是影响爆发力的关键因素[3]。

1.2 爆发力在举重运动中的重要性

在举重运动中,爆发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重物从地面举到头顶,这一过程中所需的力量、速度和技术的融合几乎完全依赖于运动员的爆发力。

首先,起始的提举动作就要求运动员能够迅速地发力,这是确保整个举重动作流畅进行的关键。缺乏足够的爆发力,运动员有无法顺利地完成起举过程的风险。

其次,完成整个举重动作需要的速度和力量的平衡也取决于爆发力。只有高度的爆发力才能确保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动量,使得重物能够稳定地被举起并保持在头顶[4]。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2.1.1 样本的年龄、性别和训练经验

上表1 位随机选择的5 名参与者的数据。总样本包含100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16 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各占50%。平均训练经验为3 年。

表1 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和训练经验

2.1.2 样本的健康状况和基本身体指标

上表2 同样为随机选择的5 名参与者的数据。总体样本的平均身高为165cm,平均体重为58kg,平均BMI 为21.2。

表2 参与者的身体指标和健康状况

表3 实验组的爆发力训练方案

表4 对照组的常规举重训练方案

表5 基线数据比较

表6 训练后数据比较

2.2 训练分组设计

为了确保本研究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

随机化分组方法:在确定的100 名参与者中,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的方法,将每一名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两组分别为50 人。这种随机化分组方法旨在确保两组之间在基线数据上的差异最小,从而增加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组与对照组构成:

实验组:该组的参与者将会接受特定的爆发力训练方案。

对照组:该组的参与者将继续他们常规的举重训练,不涉及本研究设计的特定爆发力训练。

分组后,两组的参与者数量、年龄、性别比例、训练经验和基线身体指标都将进行比较,确保两组在开始训练前具有相似的特征。这有助于确保后续的训练效果差异主要是由于训练方案本身,而不是其他非控制因素导致。

2.3 训练方案设计

2.3.1 实验组的训练方案(频率、时长、强度等)

本研究为实验组设计了一个为期12 周的特定训练方案。该方案结合传统的举重训练和爆发力训练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训练方案结合爆发力和传统的举重技巧,确保实验组的参与者能在提高爆发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其举重表现[5]。

2.3.2 对照组的训练方案或非干预方式

对照组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与实验组进行对比,确保观察到的效果主要源于爆发力训练而非其他因素。因此,对照组将继续他们的常规举重训练,不涉及本研究设计的特定爆发力训练。

对照组的参与者在研究期间被要求不参与其他额外的训练课程,确保他们的训练只受到本研究方案的影响。每两周会有监督的检查以确保他们严格按照指导进行训练。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

2.4.1 力量测试方法

为了量化爆发力训练效果,需要进行系统的力量测试。方法如下:

一次最大重量测试(1RM)是最常用和公认的力量评估方法,它提供了关于个体在特定动作下的力量上限的直接证据。因此,通过1RM 测试,可以直观地评估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效果。

等长肌收缩力量测试则更偏重于评估肌肉在特定状态(即不改变长度时)下的力量输出。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肌肉纤维的功能变化,尤其是在进行特定爆发力训练后。

总的来说,通过结合这两种方法,研究者可以全面评估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表现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训练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4.2 动态与静态爆发力测评

爆发力测评,尤其在举重领域,通常涉及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

动态爆发力测评主要关注肌肉在动态活动中产生力量的能力,如跳跃或快速推举。垂直跳跃测试是一个常用的动态爆发力测评方法,它能直接反映下肢肌肉在短时间内输出的最大力量。而爆发力推举则侧重于评估上肢和核心的动态爆发力。

静态爆发力测评重点在于评估肌肉从静止状态迅速产生力量的能力。这种测评通常使用测力计或类似设备,在短时间内(如1-2 秒)评估肌肉的峰值力量输出。

3.结果

3.1 基线数据比较

在进行任何训练实验之前,了解参与者的基线数据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数据为后续的结果提供了参照,并确保两组参与者在训练之前是相似的。以下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开始训练前的基线数据对比: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训练开始之前的基线数据相当接近,这意味着两组的参与者在开始研究时是相似的。

在力量和爆发力方面,无论是一次最大重量,动态爆发力,还是静态爆发力,两组之间都没有显著的差异。从健康状况评分可以看出,两组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都非常相似。以上数据的统计显著性(p 值)均大于0.05,这意味着在开始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异,为后续的训练效果比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 训练后数据比较与分析

经过规定的训练周期后,两组参与者的力量和爆发力进行再次评估。以下是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的数据对比:

一次最大重量:实验组的平均值增加近12kg,而对照组的增长较为有限。这显示实验组在爆发力训练方案下的力量增长优势。

动态爆发力:实验组的跳跃高度增加近6cm,这再次证明专门的爆发力训练对于动态爆发力的明显益处。

静态爆发力:虽然两组都有所进步,但实验组的进步明显超过对照组,表明在静止状态下,实验组的肌肉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大的力量。

健康状况评分: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大,这说明实验组在进行高强度的爆发力训练时,并没有对其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4.讨论

4.1 爆发力训练的效果分析

在本研究中,针对性的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从结果中可以明确看到,实验组在经历特定的爆发力训练后,无论是在一次最大重量、动态爆发力还是静态爆发力方面,均取得较为显著的提升。这种力量的明显增长反映了爆发力训练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举重能力。

4.2 青少年在爆发力训练中的特殊考虑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和神经系统都在持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在为青少年制定爆发力训练时,需要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深入理解和特殊考虑。一方面,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易受伤害。在进行爆发力训练时,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必须经过精心调整,以确保运动员的安全。适当的热身和恢复策略也是关键,可以帮助预防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另一方面,青少年的神经系统还在发展中,这意味着他们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与成年运动员有所不同。爆发力训练的动作选择和技巧指导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以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并降低受伤风险。

5.结论

本研究系统地研究了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并针对训练效果和对青少年的特殊考虑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爆发力训练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动态和静态爆发力,同时确保其身体健康和安全。并且进一步确认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制定特定的训练策略、动作选择、训练强度和频率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为举重运动员在竞技场上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爆发力参与者力量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复合式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试论举重运动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方法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POWER CLEAN诱发你的暗黑爆发力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2015中国植保市场最具市场爆发力品牌产品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