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

2024-01-25 14:56魏文刚尚睿智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魏文刚,尚睿智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哪个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集中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AI 人工智能等技术日趋成熟,网络阵地已经成为各种力量角逐的新战场。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高校作为党和国家进行思想宣传、传播主流舆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充分认识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基础上,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引,建立优质的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生态,真正拓展网络育人的新境界、新思路、新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领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其形成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网络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在思政育人过程中愈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抓住网络不分年龄且无处不在的特性,以网络为切入点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更好地发挥思政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主体与客体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的核心要素。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被通常视为教育主体,而教育客体则为大学生。

1.教育主体新定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处于主导地位,掌握更多主动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直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与知识的灌输,以致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并未有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发生了转变。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大数据新技术应用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懂得讲授的技巧,再辅之以必要的新媒体运用;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之不同,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灵活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了解并会应用各种教育平台,通过数据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作出研判,精准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不再单纯以说教形式进行教育,而是与学生双向交流互动。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设置交流与答疑区,通过大学生的留言与语音等数据信息进行感情、知识、价值与理念的互动,双方均可平等交流并自由地表达想法,实现有效沟通。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改进教育方式,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2.教育客体新身份。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多数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往往被忽视,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未能显示出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各种网络平台为载体,运用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计算,更凸显了大学生的身份新变化,使其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诉求,增进其对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一方面,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具备较多新奇的想法。当代大学生一直在网络影响下学习与生活,接触了多样的新事物,在某些观点或者事件上思维转换灵活,更具备独特的见解。大学生的见解不仅能够为师者的教育方式与能力提供一定的建议,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增添更多的趣味。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网络运用能力更强。大学生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2],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更适应网络新变化,能够快速接受诸如网络、多媒体、信息化等新事物。相较于教师而言,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率更高,几乎每个人都懂得新媒体技术,都能熟悉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新兴媒体的使用能够促进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

3.教育平台新升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多以教室、会议室、办公室等为主,多数采取课堂灌输、班会活动或者谈话的形式,比较单一枯燥,缺乏个性化设计。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具有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特点。[3]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方式更加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多样化,灵活选择采用直播、录播或者生成微视频等形式,并采取更加适合的推送方式。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具针对性与自主性。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网络为平台,更加注重大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差异,运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分析出其爱好和兴趣,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为其带来良好的体验感,以增强教育效果。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开放性,可以随意选择教育时间与场景。与传统的说教方式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整个教育过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必拘泥于固定时间与固定场所,并且既有“一对一”又有“一对多”的教育模式,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真正实现随时教育、随时学习。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高校的思政工作,是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问题和难点,使得网络思政育人效果不佳。

1.教育主体互联网综合素质尚待加强。虽然互联网对师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提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被熟知。对于习惯传统教育形式的教师而言,接受利用网络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教育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教师缺少使用先进互联网技术的意识。部分教师存在思想僵化的情况,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中,网络育人意识不强,难以适应新媒体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甚至还出现拒绝使用互联网技术实施教育工作的行为。其次,教师的互联网技术有待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网络运用能力和大数据平台操作能力。部分教师会出现对相关平台的运用能力不强、技术欠缺等问题,难以实现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亦创作不出受大学生欢迎、对其具备教育意义的网络作品,影响育人效果。最后,部分高校尚未设置专业化、技术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常以专兼结合的队伍为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不高,缺少应对难题的有效策略。另外,部分高校给予教师在新媒体技术方面的支持和配备力量并不充足,缺乏专项基金扶持,致使思政工作者想要利用先进的新媒体设备来辅助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时,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2.教育客体受到网络负面因素影响。网络的整体大环境既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大学生容易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与接收者。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正处于形成的关键阶段,缺少正确信息的识别与筛选能力,容易陷入误区。部分西方媒体正是抓住大学生易受信息影响这一特点,利用网络的多方渠道发布抹黑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不当言论,对其进行思想渗透,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网络舆论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看法。网络内容复杂多样,发布门槛不高,针对某些热点事件,个别博主或者居心不良的人往往扭曲事实、造成舆论,舆论发酵形成热点,产生负面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想法。最后,大学生更愿意选择生动丰富的内容浏览,而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赚取流量,不惜胡编乱造、歪曲事实。虽然一些内容经过精心包装看不出异样,但实质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极大的危害。网络的负面因素极其容易对大学生的判断力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拥有良好的平台能够极大地增强育人效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建设包括内容建设、形式建设和制度建设。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平台的建设问题主要体现在内容建设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4]部分高校在内容选择上只涵盖了时政新闻,缺少学校自身的特色,而且未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只采用文字或者图片,缺少新颖性,未能契合大学生的关注点。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缺少创新。当今时代,大学生更愿意通过观看抖音、微博等平台关注社会问题,而部分高校的教育形式通常以微信公众号、官网推送和直播课程为主,缺少互动,大学生也不愿意参与其中,阻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最后,缺少平台管理与评价机制。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已经逐步建成,但是平台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并未完善,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进一步的工作计划都缺少清晰的认识。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的构建

为了更好解决高校网络思政的困境,促进其良性发展,我们需要针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平台进行加强和改进并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达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具备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是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首先,提高教师的媒体综合素养。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技术认知和价值取向。[5]网络发展是一个趋势,思政教师应当树立网络教育的意识,提高自身对网络的认识,同时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牢牢把握思想意识的主动权、话语权。其次,提升教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6]。一方面,强化教师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思考能力、选择能力和处理能力,提升其对网络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大数据的基本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在网络技术培训中,教师应当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尤其在思政内容制作以及发布方面,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教育软件。再次,建立教师互帮互助机制。对于网络运用能力稍强一些的青年教师,可以帮助稍微年长的教师学习运用网络新媒体。同样,这些教师也可为青年教师传授更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二者相辅相成、互助共赢。最后,建立专业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改变以往的专兼职的情况,选择具备大数据运用能力较高、比较了解大学生情况,并能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师,建设成一支专业化的网络思政队伍。由专人负责相关事宜的开展和结果评估,以更好实现网络思政育人的目标。

2.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与分辨能力。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大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防线。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之心,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并且远离错误的意识形态,不轻信谣言。其次,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我们要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思辨力与判断力,让他们多阅读对自身有益的内容,避免被不良信息迷惑。最后,化被动为主动,让大学生主动学习网络思政内容,同时家长及老师要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支持,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3.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备良好的平台能够有效达成育人目标、提高育人效果。首先,要对内容进行筛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选取实现引导正确政治方向的内容,发挥大数据优势,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化、信息化,打造思政专家教育资源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采取多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目前,各大软件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样大学生的选择也变得丰富多样。高校应当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功能选择受众较多的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入适当的内容,可以采用小视频结合文字的形式提升吸引力。还可以定期以网络作业的形式,利用大数据研判和预测功能关注大学生的需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建立完善的平台管理与运行机制和考核制度。一方面,针对平台可能出现的状况设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以维持其有序运行。而且,要注重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防止不良思想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为促使平台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机制和互评机制,将大数据信息有效应用于各种制度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各级部门要着眼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给人们的益处和便利性,探寻其发展特征,解决其困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分辨能力,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从而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