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分析

2024-01-26 20:31韦丽金
中国猪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宁德市沼液粪污

韦丽金

(福建省宁德市畜牧站,福建宁德 3521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猪肉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生猪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猪养殖废弃物的数量也在大幅增加,加大了土地和环境的承载压力[1]。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生猪养殖业随着养殖规模的发展和散养户的逐步退出,生猪养殖废弃物在单位面积内的产量越来越高,产生了不少废弃物处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养殖废弃物过度集中,土地承载能力不足,种养脱节,多种粪污处理模式共存,粪污无法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存在乱堆乱放现象。因此,亟需加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改善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这也标志着我国畜牧养殖业从制度上根本脱离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着规模化、设施化、现代化、资源化的方向发展[2]。本文以福建省宁德市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项目推动、数据分析对宁德市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1 闽东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条件分析

宁德市俗称闽东,地处东经118°32'~120°43',北纬26°18'~27°40'之间。东望台湾,西邻南平,南连福州,北接浙江省温州市。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宁德市农用地面积为1 795.95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1.60 万亩,园地面积151.55 万亩,林地面积1 287.76万亩,草地面积68.37 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49.40 万亩[3],对于发展养殖业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

1.1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优势分析

1.1.1 森林覆盖率较高,种植业面积较大

宁德市有林地面积991 557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9.81%,有利于充分利用林业面积大的特点开展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1.2 环境容量大,消纳能力强

据统计,2020年宁德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55.76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4.55 万亩,非粮食作物121.21 万亩;茶园种植面积95.05 万亩,水果种植面积59.30 万亩[4]。这些作物具有较强的消纳能力[5]。

1.1.3 气候条件适宜

宁德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长,秋季短;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7.5℃,气候条件适宜植物生长,有利于有机粪肥和沼液的推广施灌。

1.1.4 当地使用粪肥的习惯和积极性

粪肥中含量最多的是有机质,施入土壤后能够被分解成腐殖质[6],促进团粒结构的大量形成,同时在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中,能够产生大量的生长促进因子、氨基酸和活化酶类物质[7],保证土壤时刻处在健康状态,当地种植户有使用粪肥的习惯和积极性,有利于粪肥的推广[8]。

1.2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劣势分析

1.2.1 丘陵山区,施灌难度较大

闽东大部分地方属丘陵山区,区内地势陡峻,其间杂有山间盆地,沿海一带夹滨海堆积平原,由于山区占比面积较大,施灌难度较大[9],会影响到种植户的用肥积极性。

1.2.2 施肥季节性强

区域内种植的作物品种差异不大,不同作物的施肥季节性不同[10],会造成一定季节内的堆积,储存肥料的设施投资大,而造成库存影响经济效益。

1.2.3 土壤层较薄,蓄水能力较低

西北部山岭地区多属黄壤类土壤,土层深度在100 cm左右,质地大多比较疏松;东北部红壤类土壤,中等坡度的丘陵地多属红壤、幼红壤。丘陵或山坡下端多为灰化红壤,土层深厚100~150 cm,质地多为壤粘土、粘壤土及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中等,蓄水能力较低。

1.2.4 无害化处理技术运行成本较高

目前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总体运行成本较高,不同企业应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11],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1.2.5 缺乏激励机制及扶持

猪场布局、饲养规模和消纳土地不配套,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开发应用滞后,引导和扶持政策较弱。

2 闽东山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

闽东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结合本市的种养特点,在各区市县的整县推进和提升工程方案中统筹考虑了畜禽粪污问题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探索了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并总结归纳了以下模式。

2.1 循环发展模式

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工程建设为手段,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场和农户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生产方式,通过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的循环利用方式,努力实现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循环发展。如:蕉城祥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有机肥厂3 300 m2,养殖废弃物在异位发酵床形成腐熟垫料与堆肥场的腐殖质生产有机肥,供种植业主使用;液态废弃物通过生成的沼气发电回归猪场使用。

2.2 就近消纳模式

按照当地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实际情况,立足自然条件,科学确定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12],集成不同区域特色的利用模式,分区分类施策、就近消纳。如:古田县祥云牧业有限公司就近租用了将近3 000亩土地,种植葡萄、水蜜桃、茶叶等进行了资源化消纳利用。

2.3 种养结合模式

改造畜禽养殖场内部建设,养殖场周边配套农田或种植用地,加强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畜禽粪污单元循环、区间循环、全区域循环,促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种养结合[13]。如:宁德市大创傲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用能源生态型和异位发酵床模式,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4 智能化模式

在古田、蕉城和福安3 个省级畜牧重点项目县推动使用智能化沼液施用设施设备15 个示范点,其中,古田魁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对沼液设施设备进行的大数据处理,实现了养殖场液体粪污资源化的管理,并依据沼液EC 值(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pH 值、土壤墒情、气象数据等进行了智能化沼液施用。此外,还根据当地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期所需,设置了沼液不同用量而采取不同施用方案,还实现了通过手机App 远程智能控制,进行设备管理。

2.5 创新监管模式

因非洲猪瘟防控压力,各养殖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传统的入场监管、实地查看等监管模式带来了一定困难[14]。为了强化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的监管,蕉城、屏南等县打破传统的监管模式,建立可视化、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建设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云监管平台,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信息管理台账,完善粪污产生到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实现实时掌握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信息动态,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管水平。

2.6 第三方处理模式

古田县富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处理各种畜禽粪污和食用菌废弃物8 万吨,生产生态有机肥约3 万吨,采用PPP 模式构建“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综合利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对古田县大桥、卓洋、鹤塘、杉洋、大甲等5 个乡镇的食用菌废弃物和周边14 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固体粪污建立了粪污收集的长效机制,养殖户、种植户及第三方创新利益相互联结,实现农业生态种植和健康养殖之间的能量转化平衡,形成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种养结合循环,更好地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3 典型案例分析

3.1 宁德市大创傲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市大创傲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出栏商品猪约20 万头,是傲农集团2020年建设的单体养猪项目,该项目采用“原水→机械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调节池→UASB 厌氧池→两级AO→混凝沉淀出水→氧化塘→回田及山林”的技术工艺,项目运行后,全部采用智能化全自动管理。经测算,该养殖场生猪日产生沼液500吨左右。养殖场选用能源生态型和异位发酵床模式,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场内建设储液池42 300 m3、沼气池38 800 m3、18 个田间储液池22 800 m3;建粪肥车间1 个和发酵罐6 台。沼液大部分用于13 699 亩的种植园,猪粪加工成有机肥,沼气进行处理后用于发电,基本形成了猪场周边的种养单元循环,使95%以上的养殖粪污得到资源化利用。

3.2 福建鸭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坐落于霞浦县下浒镇,地势平缓,水源丰富,配套有2 500 亩林场作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用地,周边村庄和常住人口较少,有利于进行生物安全防控。采用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的生态农业模式,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料,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废弃物,形成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生态循环式农业。采用现代化技术,开展蛋鸭笼养,利用输送带将粪污运输到统一地点与垫料混合成固体,统一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垫料通过堆积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施用于周围种植园或出售,整个项目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该公司联动种植业、渔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参与相关行政村建设“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既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4 总结

宁德市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在自然条件、粪污消纳条件、环境容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地理土壤特性、农业种植施肥时间、处理技术等原因,宁德市粪污资源化利用在粪污储存运输设施、灌溉时机、无害化处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根据宁德市的自然资源分布,结合该市的种养特点,建议各养殖户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和模式。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要通过整县推进和提升工程项目带动建立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总之,各养殖主体必须从本地区的环保要求出发,并根据养殖规模、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养殖工艺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和一体化设计,确保工艺配套合理,高质量建造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强运行管理,解决环保难题[15]。力争在一定区域内逐步构建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新格局。

猜你喜欢
宁德市沼液粪污
同享好时光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沼液能否预防病虫
大棚丝瓜沼液高产栽培技术
沼液喂猪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