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黑茶,历久弥新的浓浓醇香

2024-01-27 13:45杨多杰
世界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南路茶厂毛尖

杨多杰

四川雅安的茶园像指纹一样。

以笔者多年的行业观察,四川黑茶的从业者太老实了。他们只知闷头制茶,极少宣传。以至于对于很多爱茶人来说,四川黑茶显得极其陌生,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挑选和鉴别。笔者以手中收集到的老茶物为线索,结合走访产区销区的见闻,从三个维度为您揭开四川黑茶的神秘面纱。

春节前后,顿顿大鱼大肉。古人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咱们是每逢佳节胖三斤。每到这时候,我家几乎天天都要煮上两壶四川黑茶。大碗牛饮,化油解腻,确有奇效。中国的黑茶,一个接一个的都火了。云南普洱最先领跑,湖南茯砖紧跟其后,2020年开始广西六堡又大红大紫。唯有这四川黑茶,论历史足够悠久,论制工绝对考究,论花色品种也称得上多种多样,可至今仍是默默无闻。如今茶界专业人士,没接触过四川黑茶者都大有人在,更别提什么破圈了。

以笔者多年的行业观察,四川黑茶的从业者太老实了。他们只知闷头制茶,极少大肆宣传。以至于对于很多爱茶人来说,四川黑茶显得极其陌生,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挑选和鉴别。笔者以手中收集到的老茶物为线索,结合走访产区销区的见闻,从三个维度为您揭开四川黑茶的神秘面纱。

从唐宋至元明,四川茶叶主要用于“茶马互市”的大宗贸易之中。久而久之,四川地区便演化出了适宜长途运输,且能越陈越香的川派黑茶。但古时没有诸如“六大茶类”这样的现代茶学观念,只因这路茶叶销往边疆,所以便称四川黑茶为边茶。其实细分起来,四川黑茶的江湖,还有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个门派。

相较而言,南路边茶是四川黑茶的主流,不管从工艺到产量都要胜过西路边茶。笔者收藏有一张20世纪80年代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四川省茶叶分公司的四川黑茶宣传广告。当时的四川黑茶,一律采用了“民族团结”商标,信达雅地表明了四川黑茶在高原少数民族爱茶人心中的地位。广告纸上列举了三种当时四川黑茶的拳头产品,分別是雅安茶厂的金尖茶,荥经茶厂的康砖茶,以及天全茶厂的金尖茶。以上三种茶,都曾荣获过商业部优质产品奖。以上三个茶厂,也都坐落于南路边茶的传统产区。由于用料和制法都极为考究,现如今能达到品饮级别的四川黑茶,一定要首选以雅安为中心生产的南路边茶了。

若把南路边茶与西路边茶比作是江湖门派,那二者里面还都各有若干位武林高手。南路边茶可细分为六个品类,即毛尖、芽细、康砖、金尖、金玉、金仓。其中毛尖与芽细,光听茶名就知道用料等级很高。这两种茶是南路边茶乃至四川黑茶中的顶级产品,想当年都是专供藏地上层头人与高级僧侣品饮,普通百姓难以染指。时至今日,芽细与毛尖也非四川黑茶的主流,喝过的爱茶人并不算多。由于产量本就很低,所以如今毛尖与芽细的老茶更是罕见。说这些老芽细与老毛尖贵比黄金,也绝对算不上夸张。1980年雅安茶厂出品的250克装芽细,2023年的价格已达六万元。至于1980年代雅安茶厂出品的100克装毛尖,2023年行内价格甚至已突破六万元,与当年黄金价格基本持平。

至于金玉与金仓,等级又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量越来越少。笔者收藏有一套三张20世纪80年四川黑茶广告纸,分别是四川省雅安茶厂的金尖茶、四川省天全茶厂的金尖茶以及四川省荥经茶厂的康砖茶。至于芽细、毛尖或是金玉、金仓的宣传资料都很少见到,可见这几款茶已先后退出了主要流通领域。如今的四川黑茶,当家品种就是两个:金尖与康砖。

金尖与康砖,都是四川黑茶的明星产品,那么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妨从外观和内含两个维度去比较。首先说外观,金尖和康砖都是茶砖,但重量可不一样。传统销往藏区的四川黑茶康砖,是一斤一砖,而金尖是五斤一砖。现如今销往内地的四川黑茶制式有所改良,康砖仍为一斤一砖,金尖则变为一斤三两一砖。所以不管怎么说,金尖茶砖总是比康砖大一些。按四川黑茶的老传统,金尖与康砖出厂时都要打成二十斤一个的竹笼条包。您可能会问,都打成了二十斤一个的条包,不拆开看还能分清哪个是金尖,哪个是康砖吗?也有办法。金尖条包的两头有弧度,而康砖条包的两头是见棱见角的长方形。瞧多了,一眼就能认出来,根本不用拆包检查。

说完了外观,咱们再来聊内含。为了让您更好地理解,笔者给您先讲一段四川黑茶的传奇往事。1985,恰逢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二十周年,中央代表团以雅安茶厂生产的四川黑茶为纪念礼品。在四川黑茶的众多品类当中,又最终敲定南路边茶中的康砖与金尖两个品种。笔者曾带领央视团队到雅安茶厂拍摄电视纪录片,也借此机会在该厂内的中国藏茶博物馆中看到了当年中央为这批礼品茶下发的文件原物。1985年3月16日,时任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集中商业部、四川省茶叶公司、雅安茶厂等相关单位,召开了落实中央代表团礼品茶的会议。其间决定生产康砖二十六万斤,金尖二十一万七千五百斤。康砖是一斤一包,金尖茶一斤半一包,这样算下来康砖茶生产二十六万包,金尖茶生产十四万五千包,共计礼品茶四十万零五千包。当时西藏人口为四十万零五千户,正好一家一户送四川黑茶一包。

细心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要嘀咕了。康砖一斤一包,金尖一斤半一包,那收到金尖的家庭岂不是赚了?不会,文件中明确规定,康砖与金尖虽不等重,但两者生产成本要完全一致。可这也不对啊,成本相同但重量不等,雅安茶厂岂不是又要赔了?也不会。康砖的原料,含梗量是8%,金尖茶的含梗量为13%。您要说康砖与金尖的内涵到底有什么不同?那最主要就是含梗量的多寡。金尖含梗量高于康砖,二者虽不等重,但生产成本大体持平。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一斤康砖与一斤半金尖等价的趣事。

茶马古道上的雕像。

中央代表团委托雅安茶厂生产的这四十余万份康砖茶和金尖茶,均以上等本山茶为原料,每块茶砖外盒上都印有“中央代表团赠”的字样。西藏各族群众对待这批茶极其看重,既不叫康砖也不叫金尖,而是一律尊称为“中央茶”,其中饱含的丰富感情不言而喻。笔者曾听藏区老人讲,很多人家喝完这款茶后纸盒都舍不得扔掉,而是留作永久留念。

时间过去了近四十年,当时发送的四十万余份四川黑茶,大多已经被居不可一日无茶的藏区百姓享用了。以至于现如今这块中央礼品茶,甭管是康砖还是金尖几乎都绝迹于茶界。笔者搜罗多年,也只收藏到一只原版茶盒而已。后来雅安茶厂为纪念中央代表团以四川黑茶为礼的佳话,还按原来的工艺复刻了一批礼品茶,上市后一抢而空,如今也已很少见了。

金尖比康砖含梗多,那是不是档次就低了呢?并非如此。初识四川黑茶者,可能会被其中的众多茶梗嚇到,也有人因此而误认为四川黑茶不够档次。怎么连梗子都不挑?实际上,四川黑茶里面的梗子可不是没拣,而是茶师故意加进去。一定数量的茶梗,可以有效增加茶汤的甜润度、厚实度以及耐冲泡程度。四川黑茶蒸煮之后,喝到嘴里香甜满口,咽下肚子温暖通透。没有茶梗,那茶汤肯定达不到这样的精彩程度。古语有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四川黑茶,茶梗是宝,不加不爱。前文说过,如今国标要求金尖含梗量不低于13%,可许多大茶厂会将金尖的含梗量故意提高到15%左右。这可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为了迎合老茶客的口感。

(责编:马南迪)

产地包括雅安、名山、天全、荥经、邛崃等地,成品主要销往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等处。

产地包括都江堰、崇州、大邑、北川等地,成品主要销往松潘、茂县、理县等处。

不管是南路边茶还是西路边茶,不管是金尖还是康砖,主销的都是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天气寒冷,老百姓需要食用高热量食物抵御低温天气。这些地区海拔过高,老百姓旧时又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四川黑茶,即可化油解腻,又能提供膳食纤维,有效修正了高原地区百姓饮食结构的偏差。

猜你喜欢
南路茶厂毛尖
华侨茶厂换新颜
都匀毛尖绿茶与红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那一刻
刘文新:一辈子 只做信阳毛尖
品山品水品毛尖 信阳茶艺纵古今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横截沟在子牙河南路下穿西站北广场地道中的应用
莲都区初制茶厂优化改造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