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德·达尔:相信魔法,你才能拥有魔法

2024-01-27 13:45杨殳
世界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玛蒂尔尔德达尔

杨殳

也许你是头一回听到罗尔德·达尔的名字,但想必你知道奇幻冒险片《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动画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又或者看过斯皮爾伯格的真人动画《圆梦巨人》。这几部电影风格大不同,但都改编自罗尔德·达尔的奇幻故事。可以说,罗尔德·达尔的故事是影视和舞台创作者的灵感宝库。

在英语世界,罗尔德·达尔被誉为“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与《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齐名。他的作品全球销量超过三亿册。据说除了奇幻作家,达尔还有以下身份:间谍、王牌飞行员、巧克力历史学家,以及魔药发明家。

不过,小时候的达尔丝毫未表现出任何天赋。他更擅长的是搞恶作剧。1916年,达尔出生于英国威尔士,8岁那年就干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事:当地有一家被小孩视为圣地的糖果店,达尔和朋友也常去,但他们却认为店主老太太不讲卫生,刻薄又吝啬,遂密谋一场“老鼠大阴谋”,将死老鼠放进糖罐,成功吓到了老太太。不过,后果是达尔被校长鞭打一顿后,被转到寄宿公学,过了一段孤独的生活。

1929年至1934年,达尔进入德比郡的雷普顿学校念中学。在他的记忆中,这是个对青少年充满敌意和霸凌的地方。学生不但遭到师长的压迫,彼此间还有等级之分。谁要是犯错就要跪下,一边聆听说教,一边遭受藤杖的鞭笞。达尔在回忆录中说,“甚至到今天,每当我在硬板凳或硬椅子上坐久了,就开始感到我的心由于55年前挨打的旧伤痕在怦怦跳。”

除了屁股遭罪,他还备受心理打击。英文老师评价他是班上“最文理不通的人”,顽固、敷衍,句子结构糟糕,毫无思想,根本不知道如何用文字表达,笨得像只骆驼。有一回,老师甚至懒得对他的英文课目做出评价,写道:“请看拳击课目报告,所用的评语完全相同。”达尔便去看拳击课评语:太缓慢、太笨拙,出拳时机没选好,很容易被人识破。

·达尔的灵感笔记·自从正儿八经开始写作,他就在一个本子上记灵感,几乎每张纸的正反面都写满了故事创意。达尔曾说,小说家是发明故事的人。灵感笔记本就是他的发明手册。

这些童年往事,有的滑稽可笑,有的令人痛苦。幸好,与痛苦遭遇同样栩栩如生留在记忆中的,还有巧克力。当时有一家巧克力工厂,会把新研制的产品送到学校,供学生免费品尝、打分、提意见。达尔常常做白日梦,想象自己就在巧克力实验室工作,研制出一种新口味,卖出上百万块。没错,这正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故事的雏形,一个甜蜜的美梦。不过,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经历的一切和写作有什么关系。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作家。直到很多年后,48岁的达尔已经开始写作,他忽然想起了巧克力工厂,于是在一个红皮的旧练习册上记下一句话:“什么是一个巧克力工厂?它制造异想天开、极其了不起的东西,是由一个疯狂的人经营的。”

这个小红本是达尔的灵感笔记。自从正儿八经开始写作,他就在这个本子上记灵感,几乎每张纸的正反面都写满了故事创意。达尔曾说,小说家是发明故事的人。灵感笔记本就是他的发明手册。如今我们看到的所有奇幻故事,都是从本子里的蹦出来的。你知道《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最初是什么吗?一个小小的奇思妙想:狐狸先生有个地下管道网,通往乡村每一家商店。夜幕降临,他就从地板下钻出来,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从不会写作文到故事发明家,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不是接受特殊训练,也并非神灵附体,但确实是一种魔法——一种名为想象力的魔法。

1939年,二战爆发,达尔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次年9月,他奉命执行任务,却被误导飞入无人区,燃料耗尽,迫降时撞上巨石。受了重伤的达尔险些丧命。之后他不再适合飞行战斗,于1942年退役,调往美国华盛顿,参与宣传与情报工作,所以才有了“间谍”的身份。那一年,有位英国小说家受报社邀请,要写一写达尔的飞行经历。小说家便请达尔给一些资料,他告诉达尔,可以认真回忆,多提供些细节,比如鞋带散了,比如一只苍蝇落在杯子上,或有人断了门牙。达尔从早晨忙活到半夜,一边回忆,一边写作,人生头一回全神贯注于当下。他惊讶地发现,种种细节历历在目,沙子、头盔、飞机马达……笔好像自己在移动,故事好像在自己讲述。很快这篇文章得以发表。达尔挣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九百美元。小说家在信中问达尔:你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作家吗?

我们自然无从知道达尔当时做何感想。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人是不是作家无妨,只需要尽情回忆,就可以写作。这次经历让达尔发现了想象和回忆的魔法:过去发生的事并未消失,发挥想象力,记忆可以变成故事,真实可以变成奇幻。

1943年,达尔写了一个叫《比利与小精灵》的故事,灵感来源于民间传说和他在空军中的经历。在这个故事里,达尔第一回用小孩的视角,讲述比利如何帮助小精灵战胜了巨大的怪物。就此,他那五味杂陈的成长记忆,在故事中渐次展开,幻化成一个又一个奇幻的平行宇宙。他的作品《玛蒂尔达》被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改编为音乐剧,包揽了英国戏剧最高奖奥利弗奖7项大奖、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奖5项大奖,还拿过上百项其他国际大奖,获得一项“拿奖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19年至2023年,这部音乐剧在中国多个城市巡演,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

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为何依然如此有魅力?因为罗尔德·达尔的故事不像一般的“童话”,即便是温情喜剧,也不避讳现实的残酷和滑稽,常常具有惊奇刺激的黑色幽默。就像儿时爱恶作剧,他在故事里常将孩子爱疯爱闹夸张到极致,甚至有些吓人——可孩子看了只会觉得好玩,因为他真正站在了孩子一边,相信开玩笑是孩子的天性,相信有点儿恐怖的东西孩子会好奇,相信善良和勇气终会战胜贪婪与邪恶。

正如《玛蒂尔达》中的天才女孩玛蒂尔达所说,儿童书就应该滑稽,“孩子不像大人那么严肃,他们爱笑。”这个故事写于1988年,灵感可能源自达尔童年的悲惨经历和他古怪的“偏见”:读书永远胜过看电视。因此玛蒂尔达在5岁就读完了图书馆所有的经典。故事里的头号反派是个恶校长,原型就是达尔小时候遇到的糖果店老太太,小反派则是贪婪、势利的爸爸妈妈。这些大人憎恨孩子,不相信孩子,以虐待孩子为乐,他们就是达尔奇幻故事中的巨型怪物。在这部作品中,女孩玛蒂尔达要替同学出气,于是她聚精会神,集中于想象,竟然用意念移动了水杯,就此掌握了特异功能,不但推翻了恶校长,还为善良的老师伸张了正义。

全球知名的流媒体公司“Netflix”,最近也推出了根据达尔作品改编的艺术短片。其中有个故事《天鹅》,讲述一个中学生彼得遭到霸凌的故事,坏孩子打死天鹅,割下翅膀绑在彼得胳膊上,用猎枪逼他从高处跳下。达尔这样写道:“当有些人忍受得太多,超过了他们的忍受能力,他们干脆就垮了下来放弃了;也还有另外一些人,尽管不多,他们会为了某种原因,不屈不挠。你在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都能遇到这些人。他们有一种决不让步的精神,无论是痛苦折磨,还是死亡威胁都不能使他们放弃。”

故事的最后。坏孩子终于开枪,彼得从高处跌落,但就在那一瞬间展翅高飞。也许,这正是达尔故事动人之处,从少儿视角审视现实的不公不义,他用天马行空的奇想向小读者发出警告:世界不尽美好,成长中你会遭受质疑和否定,会身陷困境,但你也可以换个角度,选择鼓起勇气,抱有信念,相信魔法,你才能拥有魔法。

(责编:常凯)

生于1916年9月13日,1990年11月23日逝世,英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以儿童奇幻文学闻名世界。二战期间,他曾做过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退役后任驻外情报官。1942年开始写作,一手写儿童小说,一手写成人小说,既获得过“世界奇幻终身成就奖”,也获得过“爱伦·坡奖”。他也曾为好莱坞写剧本,创作过007故事的剧本。在英国,达尔与J.K.罗琳齐名,被誉为“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

如今我们看到的所有奇幻故事,都是从本子里蹦出来的。

《詹姆斯与大仙桃》(1961)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1964)

《魔法手指》(1966)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1970)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 (1973)

《世界冠军丹尼》(1975)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1977)

《巨大的鳄鱼》(1978)

《罗尔德·达尔精选》(1978)

《我的叔叔奥斯瓦尔德》(1979)

《意外的故事》(1979)

《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事》(1980)

《小喬治的神奇魔药》(1981)

《好心眼儿巨人》(1982)

《女巫》(1983)

《长颈鹿、贝利和我》(1985)

《两个寓言》(1986)

《玛蒂尔达》(1988)

猜你喜欢
玛蒂尔尔德达尔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COMPLEX INTERPOLATION OF NONCOMMUTATIVE HARDY SPACES ASSOCIATED WITH SEMIFINITE VON NEUMANN ALGEBRAS∗
湖南与蒙达尔纪的深情“握手”
罗尔德·达尔的《吹梦巨人》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
钟摆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