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四维逻辑

2024-01-27 13:41张俊丽高会武张小龙李建军慕明康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国有企业

张俊丽 高会武 张小龙 李建军 慕明康

摘 要: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国有企业的具体实践,有利于促进企业制度建设,有利于推进企业党建,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具体路径有加强政治引领,提升企业发展动力;注重思想引领,提升企业思想境界;加强组织引领,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加强作风引领,提高企业生产精神风貌;加强纪律建设,提高企业安全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生产经营融合;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31

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是国有企业贯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实践。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活运用。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必须要靠党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探索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只有推动两者有机融合,才能发挥党对国有企业的积极领导作用,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具有丰富的借鉴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工人政党相比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指出共产党人与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拥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利益,没有在此之外的特殊利益。马克思深谙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并重视其建设。他对党的基层组织的各方面建设都进行了细述和规范,并强调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密切联系包括工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他们的心愿与呼声,在他们群体中筑牢自己的根基。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起维护共同的利益、实现共同的目标。马克思还注重党的纪律问题。

改革开放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国有企业党建面临新挑战。邓小平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发表了论述:一是注重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效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要通过制度安排实行下去。他提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把控企业的政治方向,厂长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二是明确国有企业党建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发挥党的领导的生产指挥系统优势,促进国有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三是主张企业党组织要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抗腐拒贪的能力。四是特别注重提高国有企业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要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作用,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生产能力,加强党员的作风建设,确保党员的纯洁和积极履行党员义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党建有丰富深刻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是党的领导和建设是国有企业独特的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二是国有企业坚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即一个是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个是要一以贯之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国有企业党建要贯彻“四个坚持”的总要求。

四是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具备的“六种力量”,深刻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党建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五是提出评价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六是具体路径包括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纪律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方面。

2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历史逻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经营、转换经营机制等改革,随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有所创新。中共中央颁布了“工业三十条”,恢复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企业厂长负责制,使得企业生产活动和工作秩序得以正常恢复。面对企业党组织工作出现不适的问题,邓小平提出通过改善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来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的任务。党的十二大提出“企事业单位中党的工作和行政、生产工作,必须适当分工”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具体职责,国有企业不是一元化的对企业领导,而是支持厂长和经理领导企业生产和管理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监督。

1989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对国营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在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要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对企业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发展。随后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坚决落实厂长经理负责制,要真正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

在国有企业党建方面,党的十四大及时总结了过去5年进行企业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在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总目标下,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性的要求和具体任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此企业改革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新阶段。此后,十四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具体要求以及重要作用和工作方向等内容。1997年,为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要认真分析形势和任务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坚持党对国企的政治领导、认真贯彻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明确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途径和方法等九条意见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规定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履行具体的职责。党的十七大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15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进一步要求要坚定不移地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搞好党的建设。

3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实践逻辑

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完善。把党的领导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相融合,把党组织的引领方向嵌入到企业治理的方方面面,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风气正、轨道正,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独特之处。首先,国有企业党建要做好政治工作统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指导,促进思想认识的提高,确保做到党建为首、党委引领,最终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其次,国有企业党建要从管理角度入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加深对执政、经营、管理、生产的认识,理顺党建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带头作用,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实现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

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独特优势的发挥。党建是国企独特的资源优势,也是构成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组织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基。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提升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品质企业生产,有效发挥党委在国有资产中增值的重要作用,使國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六种力量”的定位,奋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安全环保风险管控的能力。国企党组织突出发挥领导班子和每名党员的重要作用。党组织干部带头学习安全生产事宜的相关理论,根据岗位做到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行党委人员分类领导学习,可设置党员先锋岗对于安全环保风险管控的关键环节加强教育引导,掌握科学的安全环保风险管控方法。严格责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地,筑牢国企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设根基。

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创效的能力。在推进党建与国企生产相融合的工作中,充分落实党建引领、增质增效、深化改革、优化运作。划分党委负责区域,结合各级党组织实际,细化各领域的融合途径、改革措施、增加企业的创新创效活动和能力。围绕中心任务举办创先争优活动、争当优秀员工、优秀党员,用质量检验党建工作效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落实岗位责任,完善惩奖机制,精细检验党建工作效果,凝聚员工增益的合力;坚持改革创新,对于难啃的“硬骨头”党委做好总谋划、转思路,用企业改革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效果,找准“金钥匙”提升运行效率,进一步激发企业生机活力。

4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路径逻辑

4.1 加强政治引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动力

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只有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相契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正确的政治导向,才能在挑战中胜出,并保持持久生命力。因此,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坚定政治立场,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把握规律、结合现实、明确方向,将政策要求和企业具体结合起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国企的落地,转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其次,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全局视野,立足正确政治方向,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中,坚定立场、保持定力、遵守制度、防范风险。再次,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引擎”的作用,牢固树立勇担责任、积极作为的意识,发挥党员引领的辐射作用,结合企业实际团结并带动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生产经营。

4.2 注重思想引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思想境界

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等,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在党建与国企融合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的回答作为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密切关注企业员工的利益,也要关注广大消费群众的利益。

4.3 加强组织引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

强化党的组织引领,可以采取智慧党建,项目化党建、化责任区党建等方式,对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覆盖和完善。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选正确的人、用正确的人,为人民群众择出以人为本、踏实肯干、清正廉洁的党员。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管理水平,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建设一支高觉悟、高能力、高素养的管理干部队伍。另外,增强企业的严管严控能力,严格要求党内法规的依法落实,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动员“关键少数”力量,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生产服务管理能力。

4.4 加强作风引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精神面貌

党员干部应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行动指南,积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改善工作作风,各级党员干部发挥“火车头”的作用,自上而下以身示范,做到党风廉洁反对奢靡主义。同时,减少程序化地上传下达、照本宣科,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员应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基层党组织良好的精神面貌,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4.5 加强纪律建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保障

加强纪律建设,一是要督促党员认真学习相关纪律。要督促党员学习党纪党规,要学习企业生产等相关法律条文,要了解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做一个有法纪意识的党员。二是督促党员充分了解党纪党规的深刻意蕴,要引导党员认识到法律规定和生产规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要增强对法律规定的情感认同,做一个有法纪情感的党员。三是督促党员坚决落实党纪党规,做到坚决执行法律规定,主动与违法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四是监督纪律执行能力,真正保障安全生产。

4.6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评价体系

完善制度建设,要用制度治党。健全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党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党员“四有四无四帮四带”考评,“四有”即党员有信念、有纪律、有品行、有作为;“四无”即党员身边无事故、无隐患、无违章、无违纪;“四帮”即党员结对帮技术、帮管理、帮困难、帮思想;“四带”即党员带头提质量、搞创新、降成本、献良策,用制度保证广大员工做企业的主人,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

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有企业的生动实践,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制度,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党建,有利于管控风险,提高社会生产力。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国有企业党建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党建具体实践的现实诉求。通过加强政治引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动力,注重思想引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思想境界,加强组织引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加强作风引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精神面貌,加强纪律建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保障等方面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平其,王泽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过程中的四个不等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3841.

[2]吳进梅.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法与实践[J].人民论坛,2017,(32):122123.

[3]邢建康.国企要把党建工作贯穿在生产经营环节中[J].党建,2017,(02):4445.

[4]王爱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研究[J].党建,2016,(12):42.

[5]于芳.新常态下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J].财经问题研究,2016,(S1):7879.

[6]邱安翔.浅析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2,(04):187188.

[7]荣洪波.营造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J].理论探讨,1998,(01):8792.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