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路径研究

2024-01-27 13:41庞治辉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民族地区

庞治辉

摘 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共享的语言工具,是文明和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持续赋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明确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为了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提升各族人民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文在梳理数字技术赋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内在机理基础上,提出应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不断融合创新,通过精准施策、整合资源、统筹联动来构建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推广体系,形成适宜的语言学习模式,开展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增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数字时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33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民族之间能够使用通用的语言文字不断进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历朝历代都将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执政的基本策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颁布了“书同文”政令,此举为汉代民族共同语“通语”的形成打下了坚實的基础。据许慎《说文解字序》记载,汉代已将“通语”的推广使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在北魏统治时期,将汉族的语言文字确立为官方语言,《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已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政策的推行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到元代,蒙古族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有效管理广大地区,也十分重视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由此可见,历代中央政府都将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使用作为维系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固的必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国家主权,实现政治、经济统一和人民安居乐业,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确立通行于全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需要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当前,在我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承担着稳边护边的重要职责。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确立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这将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视角。因此,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的推广工作需与时俱进,在满足语言生活新需求的同时,也要解决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在实践中把握新时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规律和特点,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语言之智”。

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性作用

1.1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作为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载体,也是各民族之间进行交往交流交融必不可少的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通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加交往机会,实现有效沟通,加深民族情感,促进民族交融。在此基础上,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实现新陈代谢,形成共同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诉求。因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奠基石是鼓励各民族群众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的不竭动力。

1.2 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彼此间不断进行交汇与交流,推动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逐渐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图景。文化认同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很难被人们实际感知到,需要借助通用语言文字来实现其具体化。以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载体,向各族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传递正确价值观,以此强化历史记忆,激发各族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3 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语言文字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际沟通、文化传播、信息交换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同时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基于各民族对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国家通过推广通用语言文字,能够强化中华民族经济利益纽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从而为边疆民族地区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促使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以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围绕民族地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实需求,带动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地融入新发展格局。

2 数字技术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内在机理

2.1 打破现实区隔壁垒、搭建虚实互通桥梁

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复杂性,一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间、交通发达地区与交通封闭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差异较大;二是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由于居住区域、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导致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三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个体由于所处的家庭背景也较为复杂,语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不同个体的语言掌握程度和知识获得水平差异较大,导致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工作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传统的语言学习环境主要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产生现实接触的方式呈现,通过自然的外部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语境线索,帮助学习者理解并掌握目的语,从而运用目的语来满足实际需要,具有“自然”与“直接”的特征。但由于现实因素受时空区隔的影响,导致学习环境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出现封闭现象。因此,打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时空限制,关键在于将“自然”与“直接”转换为“人为”与“间接”。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对学习实践结果进行诊断,为学习者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方案,帮助学习者通过高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正确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最终将“语言技能”变成“语言习惯”。

2.2 转变传统教学梗阻、促进“数字+教育”融合

課程教学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尽管数字技术赋能推普工作的教学实践已经开始实施,但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整体效果欠佳,且并未针对少数民族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一方面,学校体系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普遍会使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以PPT代替传统“黑板+ 粉笔”进行授课,教学方式单一,使用频率偏低。另一方面,社会体系中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手机短视频、微信等,但针对各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专项推普教学资源仍较为缺乏。大力开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优质课程资源,在政策支持下,不断扩大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对于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源的广纳,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使技术与课程教学不断融合,以实现边远地区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由数字技术兴起的语料库语言学、数理统计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学科,在丰富语言知识资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拓宽语言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契机。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打破固定时空安排、跨越学科之间界限,围绕学生主体重建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倡导照顾个性差异,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系统。

2.3 汇聚各方共进合力,创设协同推广体系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是一项复杂工作,建设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协同推广的体系,需要充分发挥系统中各部分之间共同作用的合力。从推广普及系统的整体来看,可以分为个体、群体、区域三个既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主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三个主体协同合作的结果。但要想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前提是各主体之间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并对该目标有强烈的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目标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为各主体的协同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协同主体在推广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从而形成责任共担的共同体。协同主体之间能够发生联动关键在于高效便捷的交流媒介与科学有序的互动平台,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速率与内存储蓄方面的优势,能够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过程中各协同主体间的合作共进,可以为民族地区不同个体、群体和区域之间的互相帮扶和带动提供技术与理念支持,从而为创设便捷立体、科学合理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系统奠定基础。

3 数字时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3.1 精准施策:构建全面沉浸式语言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重要贡献。造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过程中出现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最主要在于未能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精准推普。首先,推普要与地区发展相适应。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普通话,其核心驱动力量是为了方便进行跨区域、跨民族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交际效率。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夯实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加强城乡人口间的双向无障碍流动,有利于打破空间场域的限制,为城乡群体创造更多交往交流交融的机会。其次,推普要与学习者需求相适应。随着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推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人口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民族地区群众外出求学、经商、就业的人口也在大幅度增长。因此,要根据某一区域内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的,以学习内容和学习者为切入点,分析少数民族群体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需求,然后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文字交互学习的特点入手,围绕不同群体的学习特征,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文明成果,在同外界进行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提升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最后,推普要与学习者自身情况相适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薄弱地区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些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由于在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性,导致其推广难度增大。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改变传统以学校为主的单一推广途径,创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新渠道,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大数据应用为切入点,精准掌握不同年龄层次对于语言学习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

3.2 整合资源: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

“要实现不同民族间的有效交往关键在于习得一种超越于各民族语言之上的共通语言”。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普及,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认同,进而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培养“共知、共情、共思、共忆、共育。”首先,增加技术整合深度。在坚持“系统整合、有效集成”原则基础上,依据民族地区群众的认知特点,通过智慧教育服务平台,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保证民族地区群众能够在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文化环境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教学体系。其次,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运用全程追踪的数字手段,准确掌握学习者自身的实际需求,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效能。在学校体系中,通过利用雨课堂、智慧课堂等现代虚拟技术,为民族地区的学生提供多种语言学习的个性化课程,满足其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在社会体系中,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同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借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APP、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发布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宣传片,同时大力推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资源,在引导民族地区群众学习、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3.3 统筹联动:构建推普的外部保障机制

要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筑桥引路的战略资源、教育资源以及经济资源价值,就必须为其提供语言政策、语言知识、语言产品等类型的语言服务。首先是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数字时代,各类技术产品在为语言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时,依然存在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影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效果。为此,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要有针对性、原则性、可操作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按照具体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要求进行实时更新,保障数字化背景下语言生活和谐健康发展。其次是教育资源保障机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数字技术能够为赋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实现路径和技术支持,运用移动学习平台和智能交互设备等智能技术,为基层教师提供优质的网络培训资源,全方位提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弥补数字化队伍建设的短板,为民族地区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最后是资金技术保障机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文旅相融的模式,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既能为民族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又能激发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手机应用软件,鼓励民族地区群众利用已上線的语言教育学习软件进行自主学习,既能将数字化人工智能服务与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相结合,又能激发群众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国宗教,2021,(03):2.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Z].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3]汪晓东,李翔,王洲,等.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J].中国土族,2021,(03):412.

[4]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04):3.

[5]强语助力强国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第六场[J].语言战略研究,2022,7(05):2.

[6]李宇明,王春辉.论语言的功能分类[J].当代语言学,2019,21(01):122.

[8]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04):518+197.

[9]麻国庆,关凯,施爱东,等.多学科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笔谈一)[J].西北民族研究,2020,(02):517.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民族地区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