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4-01-29 00:17
中州建设 2023年5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文 舒

(黔东南州工业学校 (黔东南技师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BIM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通过对资源、行为、交付三个维度进行精准设计,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了可视、一致性的建筑模型。建筑工程中各种参数实现了共享和传递,在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成本、控制施工周期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想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就要提高对BIM技术的关注程度,并且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应用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充分考量。

1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1.1 在决策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这个阶段就称为建筑工程决策阶段。决策水平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决策水平,通常会以BIM技术为基础,使用PKPM结构计算模型对图纸设计进行计算。这种方式可以将传统的二维施工图纸转变为三维立体可视化模型。这样就可以对传统的建筑工程图纸进行立体化的分析,再通过钢筋算量计算软件的使用,可以将建筑工程图纸中涉及的配筋数量和配筋价格进行科学核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也可以与计算软件进行数据交互,避免重复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BIM技术在工程决策阶段有了充分的应用。

1.2 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正式开展的时候,需要先进行概算编制,以强化造价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将BIM与REVI软件进行综合性的使用。这样在计算机内就可以得到BIM算量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对成本、进度以及工程量等基础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这些数据都是开展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基础条件。例如,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水泥的应用量管理是基本内容之一。应用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将水泥用量误差控制在1%的范围内,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精准度。

1.3 在招投标中的应用

随着招投标工作价值的不断凸显,在建筑工程中,招投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对技术、材料以及施工单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招投标的方式。但是,传统招投标是以人工为基础对项目费用进行测算的,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的浪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核算工程量,整体的计算量可以缩减40%左右,有效提高了数据核算效率和准确性。除此之外,在工程定额以及工程量核算中,BIM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减少错误。

1.4 在施工中的应用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在施工阶段对各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管控,才能保证整个工程不会出现过度超支的问题,这是规避工程烂尾、保证施工周期的重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BIM技术,在电脑内构建一个三维工程模型。这样,就可以将电脑中涉及的各种工程施工信息与现场的实际施工数据进行对比,不仅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依据。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困境

2.1 技术风险较高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化的虚拟技术,虽然具有诸多的技术优势,并且能够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普遍存在技术风险。这里所说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以下三方面:第一,缺乏模型集成和管理多学科的标准。第二,信息互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第三,人员造成的主观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中应用BIM技术,需要多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单一的BIM系统,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信息的一致性。但是,在BIM技术实际的应用中,却一直没有相关的标准化协议。不同的建筑工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采用各自的标准进行管理,很容易导致频繁开展模型审计工作。

2.2 应用风险较高

在我国国土范围内发生的所有经营行为都需要受到国家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很可能涉及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这也是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困境之一。这里所说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合同风险和专利权风险。除此之外,BIM技术的整体运算水平相对较高,也需要工作人员将基础数据输入模型。在输入过程中一旦产生数据误差,会对BIM技术的应用价值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使BIM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直接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效率相关,甚至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一旦责任确定不明确,涉及索赔法律问题的时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责任划分。

2.3 成本难以控制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的硬件设备支持,才能进行海量的模型处理工作。甚至可以说,BIM技术的应用水平与硬件配置水平直接相关。常规情况下,CPU内存越大,BIM技术的应用效率就越高。要想得到性能较为优良的BIM硬件系统,内存至少要达到64GB,硬盘要达到1TB,CPU要使用Intel 17 8+ 核3.2GHz。不同配置的硬件设备,整体的采购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以中央处理器为例,最便宜的中央处理器可能只需要几千元。如果对配置要求相对较高,那么仅中央处理器的价格也可能超过1万元。虽然不同的企业成本投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是,BIM技术硬件系统采购费用并不包含在固定成本之内。如果没有指定施工单位必须使用BIM技术,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不会主动采购相关的硬件设备。

2.4 客观环境不成熟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拓全新的空间。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制内,并没有针对BIM技术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标准,建筑行业也缺乏相关的体制建设。所以,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客观环境不成熟的问题。例如,国家法律法规应对BIM技术的权责范围进行有效的划分。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对BIM技术的权责内容进行界定。这样,BIM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问题。这对于积极推广BIM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提高BIM技术应用价值的途径之一。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3.1 建设BIM技术中心

考虑到成本、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要想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可以以地区或建筑工程的类别为基础,建立BIM技术中心。BIM技术中心在整体运营上,可以独立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由技术中心负责人指派相关工作人员,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BIM建模技术支持以及软件信息支持。

3.2 BIM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加入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要建立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计划。第一,要建立梯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帮传带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BIM技术人才带领相关人员,开展工程项目,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第二,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现有的工作人员提供BIM技术培训机会,并且将技术培训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甚至可以在日后职位变动方面,充分考虑BIM技术的学习水平。第三,在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施工单位可以与相关大专院校进行校企合作,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由高等院校对BIM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提高施工单位的BIM技术应用水平,并且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3 建立造价数据库

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管理成本以及财务成本等都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在每年春秋季节,施工单位的整体人力成本会相对较高。在每年的冬季,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很可能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无法开展室外工程施工。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就要对这部分的时间成本进行精准核算。这也就意味着,应用BIM技术开展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一旦基础数据库信息出现错误或产生误差,就会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也会影响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所以,在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现有的工程造价数据为基础,建立一个BIM数据库。这样,以往涉及的各种基础数据信息,都可以录入数据库,即将发生的实时造价数据也可以输入数据库。对相同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而且这种实时性的数据也可以为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除此之外,BIM技术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中,如果某项基础数据的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变动,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将实时变化的数据快速输入BIM数据库。这样,发生较大变动的数据信息,就可以快速传递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有效提高工程造价水平。

3.4 BIM技术与造价软件的兼容

BI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工程核算技术,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与传统的软件相匹配。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数据导入和导出过程中,造成数据丢失和数据错误的问题。例如,在现行条件下,广联达维斯尔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就拥有传统软件的接口,可以直接将三维绘图导入BIM模型之中。而且,现今国际上比较通用的IFC文件格式也可以在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中进行兼容。在BIM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将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程造价软件与传统的造价软件相匹配,可以实现特殊构件处理技术快速提高,简化复杂结构处理流程,高效开展分类工程量统计,提高报表反查效率。所以,在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想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就要在现有造价软件的基础之上,对BIM技术的延展性进行拓展,使BIM技术能够与现有的造价软件进行有效的兼容。

4 结语

综合以上的论述可知,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技术风险、应用风险、成本问题以及客观环境是造成BIM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BIM技术中心、应用型人才的加入、建立数据库、实现BIM技术与造价软件技术相互兼容等方式,提高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为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工程造价之旅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