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开发蓄能持久

2024-01-29 16:25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港油田油田

尽管地热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随着地热能利用的优势逐渐显现,国内各大型企业已纷纷投身到新能源建设热潮中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地热开发日渐火爆,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规范性政策,对地热开发的手续、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开发政策日趋严格。

政策是地热项目落地的保障。因天津市暂停办理地热钻井作业审批,大港油田加强地热资源风险勘探投资保障,通过对油区矿权外的潜在地热资源开展系统摸查研究,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大港油田通过实施‘1332’地热业务发展战略,到2025 年有望形成百万平方米级老井余热利用示范区和千万平方米级浅层地热冷暖联供基地,2030 年形成亿平方米级中深层地热高效开发城市群,打造地热业务‘亿千百’格局。”大港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常务副经理李建良介绍说。

西南油气田面临地方相关政策不完善、地热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开发受地质条件和地理位置限制、地热能转化利用率较低、地热能技术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持续开发地热能,该油气田将加大对地热资源科研立项的支持和经费投入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地热资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成本。“建设示范区,培育地热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培养地热综合开发利用专业技术人才,推动项目落地并长期平稳运行,实现地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西南油气田公司规划计划处新能源管理科副科长李琦如是说。

资源是地热开发的基础。华北油田在构造上属于环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佳,地热资源量在中国石油排名第一,毗邻北京市及雄安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针对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短板、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该油田对症下药,开出了解决“良方”。在地热发电、砂岩回灌、梯级利用等方面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培育核心技术成果体系,提升在地热领域的话语权。同时,拓展中低温地热余热综合利用业务,因地制宜做好梯级利用,延长地热发电、高温蒸汽、制冷、医疗康养、温泉洗浴、种养殖等产业链,推动地热业务效益化发展。

大庆油田中浅层以水热型为主,中深层以岩热型为主,地热资源从资源品位、应用潜力和配套技术等方面均处于试验阶段。下一阶段,该油田将围绕供暖指标,积极开展周边地热资源与地面用能的精准匹配,重点将岩热型资源应用于油区分布式低负荷的生产用热及分散式供暖替代上,加快对内清洁替代步伐。

市场是地热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庆油田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开拓难、项目立项难、工作开展难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该油田积极推进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加大开拓油区周边地热市场的力度。同时,积极探索企地合作、项目合作多元模式,实现长庆油田与地方政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开拓外部市场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持续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供暖特许经营权等方面实现突破。

“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出台扶持政策,明确地热开发项目前期费用,对规模较大、合作意向强烈的区县,给予资源勘察、专项评价、对外协调等费用支持。冀东油田正建、待建、有意向的项目较多,涉及全国多个区域,有效管控难度大。大项目少,不集中,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我们要抓住地热发展的黄金窗口期,积极开拓地热市场,在实践中积累开发经验,树立良好的行业品牌和口碑,使自身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唐山冀东油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冠宇说。

地热能发展势头强劲,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中国石油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奋发作为,加快推进地热能持续开发利用,努力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石油力量。

中国石油报

发表日期:2023-11-16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3/11/16/030117564.shtml

猜你喜欢
大港油田油田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大港油田供水管网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与变化规律
大港油田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变化与井组增油量关系研究
大港油田稳步提高产气量 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指标
掘金油田环保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
大港油田首口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实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