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繁简平衡理念的低运维景观设计研究
——以玉溪大河景观设计为例

2024-01-29 13:11舒鹤
重庆建筑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河景观植物

舒鹤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5)

0 引言

玉溪大河下游黑臭水体治理及海绵工程,项目全长约5.4 km,规划面积120 公顷。通过“行洪排涝、截污控源、景观提升、水资源调配、海绵工程”等五个技术举措,整合“水产业”,提高“水管理”,解决“水黑臭”。2016 年4 月,玉溪市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将项目定位为生态文化廊道、大河风光绿色慢行空间,并将水利防洪标准提升至50 年一遇[1]。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努力搜寻场地节点问题,以点带面、带链,从景观系统重点解决场地中的问题:一是从景观系统性,整体面貌上突破;二是改善道路连续性;三是营造低维护、生态多样性的景观。

规划设计,立足不同的维度,得出的设计风格迥然不同:在园林景观维度中,是曲径通幽、处处有景;在城市生态维度下,从大河流域的角度着眼设计,大河之于玉溪是一条生态绿廊,在这条生态通廊上,若干园林景观维度甚至更精致的花园维度点缀其中:“春”“江”“花”“月”“夜”的设计理念是这条绿廊上的景观串联。绿廊是生态的、粗犷的,是“简”,表达了大河的生态、森域的属性,恢复了大河的生态效益;公园是人文的、精致的,是“繁”,表达了大河的景观属性并将其连接成一幅画卷,体现了大河的参与性和人文性。绿廊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为管理,公园则以使用者的行为习惯为论证依据。绿廊和公园的串联,是景观的繁简在大河中交错共融的体现。

1 种植设计的繁简

1.1 根据成景的时效性确定繁简原则

植物的生长特性,是景观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作品的重要方面。生态的、可持续性的景观,既有立地成景,短期见效的部分,也应着眼未来,建设“植物银行”,做十年成景的景观。用少量的投资,为今后积累财富。立地成景与十年成景相结合——立地成景是繁,十年成景是简。

1.1.1 种植设计中的“繁”

精致园林具有“量身定做”的特点,这也是其突出特质;对环境的针对性,及城市结构的不同,会出现许多特殊园林空间[2]。从植物设计上来讲,“立地成景”即是运用各种规格乔木、各种花乔、灌木、地被等形成的复杂植物群落,植物配置一次到位,通过细腻的草地、错落的配植、乔灌草多层植物搭配形成,并充分考虑季向变化、色彩变化,配合各种精致化的施工措施,使景观呈现丰富而完整。在优化设计中,针对3#地块作为全园核心的区位特点,种植设计过程中,通过植物品种及配置手法的丰富,进一步强化了其精致园林的属性。以蓝花楹为景观乔木骨架,围绕“聂耳广场”(图1)和“鸢尾花溪”(图2)景点进行升级打造,灌木地被植物新引入了多品种的“鸢尾”及“绣球”,重点区域地块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景观效果。

图1 聂耳广场节点的植物景观调整图稿及施工图

图2 鸢尾花溪节点的植物景观调整图稿及施工图

1.1.2 种植设计中的“简”

新自然主义植物群落景观是将自然引入到城市中去,运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方式设计出具有季节性和艺术性的城市植物群落景观,同时降低养护和管理成本的植物设计[3]。

“十年成景”中的“简”就是通过小规格的树木的片植或林植,留足植物的生长空间,同一区域内,以1~2 种骨干品种为统领,辅以3~4 种植物在局部形成混交。结构上以乔草或灌草结构为主,乔灌草结构为辅。8~10 年后,乔木骨架长势旺盛,便可以乔木为景观依托,根据景观需要进一步梳理。放眼长远,用时间打磨景观。在优化设计中,将骨干品种的规格降低到胸径10~12 cm 以下,并留足生长间距,不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效果。景观在呈现上有急有缓,短期内形成城市绿“点”,远期则实现数十里森域长“廊”。

1.2 根据养护管理的分区确定繁简原则

景观工程的投入包括工程投资和养护投资两部分,对养护投资避而不谈,单纯追求短时效果,只会造成景观的昙花一现。节约型园林应该便于养护管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4]。从养护的角度倒推工程投资不仅有现实意义,也能最大程度地维系景观设计的初衷。

种植规划设计,可以根据游人活动的环境要求提前确定养护要求,划定精细化养护区域、一般化养护区域、低维护管养区域,分区域确定不同植物品种选择(图3)。对养护水平要求低、耐瘠薄程度强的植物,其野化程度高;对养护水平要求高的、水肥要求充足的植物,其观赏特性、园艺化程度也强,这是指导我们进行品种规划设计的原则之一。

图3 分级养护区域图

在低维护的景观中,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筛选能够适地生长、观赏效果好、抗性强、低管控的植物品种;(2)合理设计植物种植,根据场地情况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避免逆境栽植、反季节移植、古树移栽,不应该为了追求立即见效的种植效果而大量移栽大树和增加种植密度与层次[5]。

通过观察实践,在本地表现非常强健的如三角枫、朴树、金丝桃、云南黄馨,适合栽植在低维护区域。而诸如园艺化程度高且观赏性强的蓝花楹、‘无尽夏’绣球、杜鹃等,适合在高标准养护区域内使用。通过差异化的植物选择,既做到了乡土树种与引种植物相融合,也通过集中养护管理,减少了后期运维的不便(表1)。

表1 分区域养护一览表

1.3 根据景观园艺化程度差别确定繁简原则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回归自然的渴望日益增强,良好的游憩环境成为现代城市吸引人才的重要资源,也是一座城市“稳定、协调、宜居、文明”的重要标志[6]。营造以一般景观游憩环境为基础,公园、花园类业态相融合的公共空间是未来重要的方向。从这个角度看,以自然生境林营造为基调,通过绿化生境化,解决景观过度人工化导致的生态的破坏。同时模拟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混交特征,在风景林边缘,进行相对复杂的配置,形成混交林,提升植物景观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强植物的园艺化表达(表2)。

表2 园艺化程度差别化设计原则

实际设计过程中,在“十年成景”的区域,适当简化植物配植,丰富内涵的表达: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上的变化给人们以感官上的惊喜,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林窗、林缘变化,使人们在林间和场地中来回穿梭形成豁然开朗的精神感受,在传统园林造景中被称为“欲扬先抑”;另一方面,较单纯的林相在生态学上利于早期植物生长,使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形成演替;第三,配植上的简化更容易孕育出震撼的植物场景,使植物造景中的群体美得到充分的表达,植物的群体美不只是二三十株的一个小片林,更是成林后成百上千株的风貌林,如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海棠花溪、无锡鼋头渚的樱花……单一植物生态化、生境化的表达,经过十几年的孕育,会给未来场地积累更多的价值和氛围。

2 运维理念下的化繁为简

景观的发展方向应以旅游为主要目标,以具体景观为文化符号载体,形成产业与文化、经济与艺术共存共融的产业发展模式[7]。所以种植设计的繁简也体现在景观在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传统的规划设计是将现有的场地进行最大化的景观处理,使全园所有的空间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变化加快,从公园运营的角度出发,公园中的部分场地应根据运营思维的调整、时间的推移进行动态改变,而这些未来可能的变化,在现阶段难以预料。与其现今将景观百分之百布置,不如将部分可能性留待若干年后再去实施。

同样,大河项目周边场地以农业用地、城乡结合部为主,远景规划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尚不能准确判断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不妨为未来多留一种可能,有意识地将一些地块“空”出来,成为场地的留白,短期内成为活动草地或片花,远期则随时可以进驻各种适合的场景。留白得当的园林景观给人们带来的是一处纯粹、空灵的景致和震撼心灵的美学感受。少即是多,亦可以引申出无限遐想[8]。

在优化过程中,立足运营管理去思考景观的未来,结合场地、预留场地,在4#地块、8#地块共预留了三块空白场地,现阶段在景观上减少乔木的栽植,以稀树草地、野花组合为主。分别预留草坪露营区、戏水游乐区、儿童无动力乐园区,待周边区域成熟后二次开发。未来可通过合作经营、项目策划、委托管理、专项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逐步将传统景观项目转化为文旅项目打造。现阶段充分打磨景观骨架,为未来形成区域网红节点打好基础。也可灵活引入专业运营商,打造诸如研学基地、夏令营基地、帐篷酒店等。

总之,用变化的眼光,长远的思维,留白是简,未来是繁,现在的简化正是为了未来的繁荣。

3 结语

将繁简的理念与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将造价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没有因为减投而牺牲景观效果,有别于一些低造价景观,设计中同时兼顾了部分立地成景、高品质的区域,满足人们游乐的不同需求,建设上是双赢的。通过养护区域倒推品种选择,使景观的品质和可持续性并存,同时提高了景观的生态效益。通过对后期运维的思考,留白部分场地,便于后期改造建设。我们期待通过对玉溪大河项目植物景观设计优化调整和建设,使场地真正成为“生长的大河”“生态的大河”“未来的大河”!

猜你喜欢
大河景观植物
景观别墅
大河奔腾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大河奔流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大河中的摇篮(上)
大河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