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态势

2024-01-30 11:52李嘉莉黎振强
城市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市州文旅湖南省

李嘉莉,黎振强,易 颖

(湖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湖南省是实现中部崛起重要的增长极,拥有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中国发展较快的文化旅游省份之一。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2019 年湖南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 351 亿元,文化以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 024.25 亿元,占GDP 比重为5.07%。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2019 年湖南省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 457.65 亿元,同比增长10.17%,占GDP 的比重为6.18%。尽管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湖南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湖南省两类产业仍存在综合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步调不一致和协调发展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基于新时代背景,综合评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深入剖析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其时空演化差异,提出促进湖南省两类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国外学者从文旅产业发展形态视角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势,主要围绕节事旅游、本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等领域展开研究。[1-4]国内学者则重点关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内在关联性问题,主要围绕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特定区域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以及如何促进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在定性研究方面,程晓丽等立足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政府、产业和市场等角度提出促进两类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5]李任从文旅融合的理论逻辑、现实探索、实践路径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要想实现文旅的真正融合、深度融合,除了政策机制保障、人才培养外,重点是促进文旅相关产品、产业、市场和效益等全方位、多层次有效融合。[6]高清明等基于产业要素和融合方式两个维度对西部地区文旅融合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西部地区文旅融合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7]在定量研究方面,曲景慧在剖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国文旅产业融合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8]洪学婷、黄震方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分析了文旅产业时空分异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9]张娜、刘玲等基于省级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我国文旅耦合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认为文旅耦合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0]

综上,国内外学者已取得了丰富的相关理论成果,但采用多种方法从时空演化态势两维度对省域内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结合湖南省实际,探讨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差异,可以拓展相关研究空间,亦可为湖南省各级政府部门推动两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的机理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存在天然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关系,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精神内核,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刺激深度消费,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提质、转型和升级,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传播、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可充分利用各地现存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彰显不同的文化特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市场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两类产业相互耦合、彼此协调促进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互动作用机理见图1 所示。

图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机理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设计

1.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1-14]根据数据的完备性、可获得性原则,分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2. 熵值法

本文采用熵权法对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统计测度。因熵权法较为成熟和囿于篇幅限制,具体步骤不再详细描述。[15]

3. 耦合协调度模型

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时空演化态势进行实证分析,以此准确把握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耦合度是用来衡量两类产业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耦合度越高,说明两类产业系统的关联程度越好,计算公式为:

式(1)中,C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度,U1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U2为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C∈[0,1],当取值为1 时,说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度高,相互影响程度强。但由于耦合度不能完全反映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否一致,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衡量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平衡程度以及匹配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2)中,D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D∈[0,1],D值越大,说明两类产业平衡协调发展状态越好,反之则反是。α和β为参数,鉴于文旅两类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本文将两参数的取值均设定为0.5,并借鉴相关文献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16]将耦合协调等级划分为协调和失调两大类,具体见表2。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从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两方面剖析湖南省14 个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自相关是用于研究在同一空间内数据的相互依赖程度,就某种特征值对空间自相关程度进行度量,本文中特征值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采用莫兰指数测度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程度以及分布状况。

1)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描述区域整体的空间自相关程度。本文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湖南省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上的空间相关性,计算公式为:

式(3)中,n为市州数量;win为空间权重矩阵;xi、xj分别为市州i、市州j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为湖南省14 个市州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平均值。全局莫兰指数的数值分布在[−1,1]之间,指数大于0 表示存在空间正相关,其值趋向1 时表示所有市州的耦合协调度在整体空间上的相关性越明显,即耦合协调度较高(低)的区域单元呈现空间集聚分布;指数小于0 表示存在空间负相关,其值越趋于−1 时表示耦合协调度较高(低)的区域单元呈现空间离散分布;指数等于0 则表示不存在空间关联性,即所有市州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模式上呈随机性。在具体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中,本文根据P值大小来判定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上的空间相关性。

2)局部空间自相关

为揭示湖南省哪些市州出现空间集聚现象,本文采用局部莫兰指数进一步剖析各市州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即各市州在整个湖南省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式(4)中,n、win、xi、xj和的符号表示意义与公式(3)相同。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形态分为四类,即高—高区(H-H 区)、高—低区(H-L 区)、低—高区(L-H 区)和低—低区(L-L区)。高—高区表示湖南省某市州和相邻市州耦合协调度均较高,低—低区表示某市州和相邻市州耦合协调度均较低,高—低区表示某市州耦合协调度较高而其相邻市州耦合协调度较低,低—高区表示某市州耦合协调度较低而其相邻市州耦合协调度较高。

(二)数据来源

鉴于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较大,为保证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本文研究时间为2009—2019 年,原始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以及研究时间内湖南省14 个市州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分析

根据熵权法分别测算出湖南省14 个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得分,并从时间(见图2)和空间(见图3)两个维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

图2 2009—2019 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值对比

图3 2009 年、2014 年和2019 年湖南省各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对比

1. 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特征

从时间上看,在综合发展水平上2009—2019年湖南省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得分均高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得分,这说明文化产业领先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两类产业未出现同步发展态势,这也说明相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湖南省是一个旅游滞后型省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步调不一致,未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省内旅游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2. 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

从空间上看,在研究时间内的2009、2014和2019 年湖南省14 个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两类产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不平衡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文化产业方面,省域内部存在明显的市州差距,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长沙市综合发展水平最高,衡阳市和怀化市次之,张家界市最低;其他各市州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数值相差不大。在旅游产业方面,长沙市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最高,张家界市次之,其他市州与长沙市的综合发展指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对比方面,除了长沙市和张家界市,其他市州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明显高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二)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分析

1. 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特征

根据式(1)和式(2),测算湖南省14 个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见图4 所示。

图4 2009—2019 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均值时序变化

首先,在发展趋势上,湖南省各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平均数值变化幅度较小,在[0.479 5−0.557 0]区间波动,大致呈“倒U 型”的演化趋势,其中,2013 年和2016 年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实现了较好的协调发展状态。

其次,为了更清楚揭示各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差异,下文结合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对两类产业的耦合等级类型进行划分。鉴于研究时间跨度较长,为便于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采用2009 年、2014年和2019 年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湖南省各市州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协调等级划分见表3 所示。

表3 2009 年、2014 年和2019 年湖南省各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等级

由表2 与表3 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2009 年,湖南省全省耦合协调度的平均值为0.488,最高值为长沙市的0.973 3,最低值为邵阳市的0.287 9,全省有1 个优质协调城市、5 个勉强协调城市、4个濒临失调城市、3 个轻度失调城市和1 个中度失调城市,省内协调等级跨度大,处于失调等级的市州占比较高,协调等级水平相对较低,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等级,两类产业发展不平衡,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升。2014 年,全省耦合协调度的平均值为0.524,协调等级得到了优化,协调发展情况向好。长沙市协调值最高为0.953 8,邵阳市从原来的中度失调转向了轻度失调,协调值为0.394 5。全省有1 个优质协调城市,2 个初级协调城市,4 个勉强协调城市,3 个濒临失调城市和4 个轻度失调城市,没有严重和中度失调城市,该年度全省整体处于勉强协调等级,协调发展状况表现良好。2019 年,全省耦合协调度的平均值0.480,与2009 年、2014 年相比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岳阳市和衡阳市为勉强协调等级,该年度处于濒临失调等级城市8 个、中度失调等级城市1 个、严重失调等级城市1 个,湖南省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等级,协调程度有待提升。

综上可见,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随时间而变化,但增长速度缓慢,两类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失调等级类型。

2. 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

下文利用ArcGIS 软件分别绘制湖南省各市州在2009 年、2014 年和2019 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等级的空间分异图见图5、图6 及图7 所示。

图5 湖南省各市州2009 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等级空间分异

图6 湖南省各市州2014 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等级空间分异

图7 湖南省各市州2019 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等级空间分异

根据空间分异图可知,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发展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市州的耦合协调度高于西部市州,全省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大致呈“东部—西部”梯度递减分布特征。具体而言,2009 年长沙市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等级处于省内前列,这与长沙市自身文旅产业高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次位于东部的郴州市、衡阳市、岳阳市、株洲市和常德市均已达到基本协调及以上等级;处于失调发展类型的市州主要集中于湖南省中西部地区,包括湘潭市、怀化市和益阳市以及协调等级较低的湘西州、张家界市、永州市、娄底市和邵阳市。该年度湖南省耦合协调等级处于濒临失调及以下的市州比重偏高,说明全省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整体比较落后。2014 年长沙市两类产业耦合协调等级仍居于领先梯队;第二梯队为岳阳市、郴州市、株洲市、衡阳市、怀化市、常德市和湘潭市,均进入了协调等级类型,协调度得到加强;第三梯队为娄底市、张家界市、湘西州、邵阳市、永州市和益阳市,均属于失调等级,此梯队大多集聚于湖南省中西部地区。该年度全省协调等级处于勉强协调及以上的市州比重增加,整体平均协调度得到提升。2019 年全省整体协调度有所下降,处于协调等级的市州有长沙市、郴州市、岳阳市和衡阳市;部分市州出现由协调等级下降至失调等级现象;濒临失调等级的市州包括怀化市、株洲市、常德市、永州市、邵阳市、湘潭市、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在湖南省中西部地区呈现出空间扩展的趋势。概而言之,在研究时间内的3 个年度中,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即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耦合协调度最高的长沙市,第二梯队是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和郴州市,第三梯队是邵阳市、益阳市等其他市州。

(三)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1. 耦合协调度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上文研究表明湖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探究整体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特征。根据式(3)计算得到2009—2019年湖南省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检验结果见表4 所示。

表4 2009—2019 年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检验结果

根据表4 数据可知,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全局莫兰指数值左右接近于0,大致呈现出随机分布的特征。P值大于0.05,说明莫兰指数的显著性不强,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弱,并未呈现明显的集聚特性。从2017 年开始,全局莫兰指数开始由小于0 的负值转向正值,整体的全局莫兰指数呈现增长态势。2017 年前湖南省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表现为负相关,地域整体分布呈现出离散的特征,但绝对值数值连续下降,说明在整体上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极差逐渐缩小,差距正在缩小;2017年后,全局莫兰指数转为正数,即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呈正相关,空间集聚程度增强。这说明在整体上2009—2019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由离散转向集聚。

2. 耦合协调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湖南省省域内相邻市州空间相关关系,本文根据式(4)计算各市州2009 年、2014 年和2019 年3 个时间节点的局部莫兰指数,并将结果可视化,得到空间演化格局分别见图8、图9 及图10 所示。

图8 2009 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莫兰散点图

图9 2014 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局部莫兰散点图

图10 2019 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局部莫兰散点图

由图可知,湖南省14 个市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化格局随着时间变化,主要集聚在“低—高”“低—低”以及“高—低”三个区,“高—高”区均为湖南省东部市州,说明高值区的市州对周围市州辐射效应小,文旅产业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具有两极分化趋势,具体说明如下。

1)高—高区(H—H 区)。该区域文旅产业本身耦合协调度较高,周围均是两类产业协调发展程度较高的市州,空间差异较小。岳阳市2009年、2014 年及2019 年都位于该区域,株洲市2009年和2014 年进入该区域,长沙市2014 年和2019年进入该区域,这三个城市经济较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好。2009—2019 年高—高区范围扩大,说明该区域相邻市州协调发展状态均较好,辐射效应明显,文旅产业呈现相互促进的地域特征。

2)低—高区(L—H 区)。该区域文旅产业自身发展不佳,邻近市州发展较好,但邻近市州文旅产业发展对该区域辐射效应较小。2009 年和2014 年该区域包括邵阳市、湘潭市、益阳市、张家界市和永州市,2019 年新增了株洲市。说明该区域的市州应积极主动向周围市州学习,强化文旅融合,提升文旅协调发展水平。

3)低—低区(L—L 区)。该区域的市州自身与周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不高。2009—2019年娄底市、湘西州位于该区域,2019 年该区域包括益阳市、娄底市、张家界市、常德市和湘西州,说明这些市州两类产业与周围联系少,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情况不佳。

4. 高—低区(H—L 区)。该区域文旅产业自身发展较好,如衡阳市、郴州市,但由于周边市州文旅协调度水平较低,难以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2009—2019 年相关数据,本文采用熵权法统计测度了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剖析了14 个市州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差异,得出的研究结论有: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存在非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多数市州为旅游滞后发展类型;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偏低,整体呈“倒U 型”波动发展态势;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耦合水平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南省东部地区,并且呈现“东部—西部”梯度递减态势;两类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由负空间自相关转为正空间自相关,主要集聚在“低—高”“低—低”和“高—低”三个区域,并具有分化趋势。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要积极发展经济,夯实文旅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证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耦合协调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发达的地区。因此,湖南省各市州应加大交通、网络技术新基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创新文旅消费方式,创造文旅产业协调发展良好环境,以此夯实文旅产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文旅产品市场价值。根据上文可知,湖南省省域内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性,长沙市作为省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优质协调的区域,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如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等湘字号名品,探索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为国家级文旅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塑造品牌”为手段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其他市州需加强与长沙市等文旅产业发展优质协调市州的交流协作,通过挖掘独特的优秀文旅产业资源,如湘潭韶山、岳阳平江和郴州汝城等采取“订单式培训+现场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旅游项目,以深化文旅产品内涵,传播红色文化资源,提高文旅产品市场价值及其消费需求。

三是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赋能文旅产业优化升级。在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湖南省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和车联网等新兴技术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为重点的“科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文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引进培育文旅产业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科技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智力支持。

四是要健全体制机制,规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政策环境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湖南省各市州应按照《“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两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要加强省域内政策协调,通过创新“旅游+”和“+旅游”发展模式,努力打通旅游产业与湖湘文化和红色文化融汇通道,以激发全省文旅产业活力,提高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市州文旅湖南省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文旅照明的兴起
我省贫困现状扫描
试论市州开放大学与市州电大的联系和区别
《湖南省志·军事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