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生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2024-02-01 12:34张丽莉蔡静波马蕊周定杰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易用性意愿条目

张丽莉, 蔡静波, 马蕊, 周定杰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进一步加深,2030年老龄化率将达到20%。老年群体的身体失能率和残障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比例将由2020年的4 564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6 953万人[1]。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需要给予专业的照护[2]。我国专业老年照护服务起步较晚,综合能力相对滞后,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护生作为未来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其对老年照护的职业认同感及从业意愿直接影响了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所需的优质、高端的人才储备,也必然会影响我国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3]。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有直接影响[4]。技术接受模型认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可以通过影响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愿[5]。二者均由理性行为理论发展而来,既往有研究将二者结合应用于移动学习等领域[6-7],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讨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发展壮大老年照护服务队伍,改善老年护理人才短缺现状建言献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3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022级245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全日制在籍在校护生;接受护理专业培养1学年;认知理解能力正常,能理解调查的目的。排除标准:不认同调查内容;不能及时配合调查反馈。

1.2 方法

1.2.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本研究参考乔慧敏等[8]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以下研究假设。H1:态度正向影响护生从事老年照护的行为意愿。H2: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护生从事老年照护的行为意愿。H3: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护生从事老年照护的行为意愿。H4: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护生对老年照护的态度。H5: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护生对老年照护的态度。H6: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护生对老年照护服务的感知有用性。综合以上研究假设,构建假设结构方程模型图(见图1)。

图1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服务意愿影响因素假设结构方程模型图

1.2.2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生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小时候的抚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有照顾老年亲属的经历等。②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服务意愿调查问卷: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结合老年照护服务的临床实践要求[9]编制调查问卷。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02(>0.9),问卷信度良好;KMO值0.871(>0.7),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5,适合做因子分析。问卷共6个维度,分别是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愿。感知有用性维度3个条目,包括老年照护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护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有用性评价;感知易用性维度2个条目,包括护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完成老年照护任务的难易程度;态度维度3个条目,包括护生对于从事老年照护满意程度的主观评价;主观规范维度4个条目,包括家人、老师、同学等他人对于护生老年照护择业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维度6个条目,包括护生对从事老年照护综合能力的自我评价;行为意愿维度2个条目,反映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的程度。问卷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6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7、0.761、0.808、0.867、0.899、0.807。

1.2.3 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平台制作在线调查问卷,生成二维码,征得班主任和学生同意后,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将二维码发给调查对象,教师用统一的指导语介绍问卷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填写方式,护生当堂进行匿名填写,一部手机仅能填写1次,答完所有问题后方可提交问卷。回收问卷251份,其中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97.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问卷信度检验结果以Cronbach’sα系数表示,问卷效度检验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AMOS26.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问卷调查得分情况

不同性别、年龄阶段、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是否由老人抚养长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有照顾老年亲属经历等人口学特征不同的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生从事老年照护行为意愿得分为(3.29±0.7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感知有用性(4.09±0.80)分、感知行为控制(3.51±0.68)分、态度(3.49±0.72)分、主观规范(3.19±0.80)分、感知易用性(2.88±0.86)分。

2.2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验证性因子检验

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进行检验,标准化因子载荷>0.5,AVE值>0.5,CR值>0.7(见表1),说明问卷中各研究维度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10];各维度AVE的平方根大于其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时,说明问卷中各研究维度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10],见表2。

表1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聚合效度检验结果

表2 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模型区别效度检验结果

2.3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分析结果

将假设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感知行为控制影响行为意愿路径系数为0.638,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响态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53和0.418,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的路径系数为0.530(均P<0.001);态度影响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261(P<0.05),路径假设均成立。主观规范影响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038(P>0.05),路径假设不成立。感知有用性作为感知易用性和态度之间的中介变量,态度作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行为意愿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均良好(均P<0.05)。见表3和图2。

表3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图2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结果

3 讨论

3.1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得分为(3.29±0.7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明护生有较强的从事老年照护的服务意愿,与孙佳佳等[11]、罗艺等[12]研究结果一致。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突出,老年照护需求也随之增长,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专科护生老年照护意愿的不断提升。另外,各级医院招聘护士的学历门槛提高,高职专科护生对就业定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老年照护就业逐渐处于优势。性别、年龄、生源地等人口学特征不同的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成长经历中的外在因素对护生从事老年照护的意愿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对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服务意愿影响最大,说明影响护生老年护理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护生对老年照护综合能力如健康评估、护理操作、心理护理、沟通交流等技能掌握程度的信心,而与护生个人条件和经历无显著关系。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加强护生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13],提高护生老年护理综合能力,建立岗位胜任的信心,提高护生从业意愿。

3.2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问卷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0.9,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0.8,表面问卷信度良好,总问卷及各维度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修正后的条目项与总问卷的相关性均>0.3,说明各维度条目之间的相关性强,各条目不考虑剔除,均可接受。使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因子分析,各测量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0.5,AVE>0.5,CR>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10]。各变量AVE的平方根均>0.7,且大于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说明问卷的区别效应良好。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反映了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问卷各维度因子的总方差解释率为73.07%,表明问卷各维度因子的相关性强,且对护生从事老年照护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解释度强。

3.3 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分析

本研究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感知行为控制和态度正向影响护生老年照护行为意愿,与Hansen等[14]、孙亚男等[15]研究结果一致。其中感知行为控制影响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638,是影响行为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主观感受。本研究模型中感知行为控制是护生对老年照护综合能力掌握程度的自我主观感受。研究结果表明护生对自身掌握老年照护的综合能力有信心对从事老年照护服务意愿起决定性作用。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在老年照护中,对照护对象的全面评估、有效沟通、精准护理和心理抚慰是提高照护质量必备的综合因素,老年照护的综合能力包括护理操作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护生具备综合护理能力,在照护过程中能显著提高岗位胜任力,也因此激发老年照护服务意愿,因此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教学来提高护生的从业意愿[16],如开展老年护理1+X技能培训、参加各级养老照护技能比赛[17]、创造优越的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18]等一系列措施,通过有效提高护生的老年照护综合能力来增强护生从事老年照护的信心和服务意愿。

态度影响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261,标准误为0.094,虽然影响力较感知行为控制次之,但态度维度的各条目如护生的未来发展、薪金和工作环境对从业意愿的影响相对稳定,与Hollier等[19]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社区、医养结合等各层次老年照护机构优越的工作环境、满意的薪金报酬和对护生未来发展所能提供的机遇也是吸引护生老年照护从业意愿的稳定因素,提示老年护理相关机构管理者可通过修订机构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护生加入到老年照护服务行业中来,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

结构模型中主观规范影响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038(P>0.05),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无正向影响,假设路径不成立,说明家人、老师、同学等周围人的态度并不会影响其老年照护的从业选择。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态度,路径系数分别为0.453和0.418,通过影响态度间接促进行为意愿,与 Arora 等[20]研究结果一致。感知有用性认同老年照护有利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未来发展,感知易用性反映护生学习老护知识和完成老护任务的擅长程度,有用性和易用性感受越强越能激发护生的从业信心和岗位热情。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整合,构建了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讨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结果良好,且对行为意愿的解释能力较强。感知行为控制是影响护生老年照护从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态度次之,两者均对行为意愿有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可通过正向影响态度而间接作用于行为意愿。该结论为改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照护需求缺口提供了建设性理论依据。但本研究的样本量和调查范围较小,今后可扩大调查范围,从而针对不同群体制定更为合理的提高养老照护从业率的措施。

猜你喜欢
易用性意愿条目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网站易用性评价调查问卷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移动应用界面动效易用性研究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读者消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