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2024-02-03 02:52曹东晴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动扶梯盖板钢丝绳

曹东晴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0)

0 引言

现代生活的便利与电梯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 近年来,电梯的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电梯检验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电梯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定电梯检验,可以规范电梯行业的生产、安装、使用等环节,提高电梯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促进电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同时,电梯检验也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乘梯环境,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根据TSG T7001—2023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新检规)的规定,施工单位在履行施工告知手续后,应向检验机构提出监督检验申请。检验人员实施检验,并提出问题和检验意见,施工单位对不符合项目进行整改。在确认所有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后,检验人员方可出具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报告。此后,应以安装监督检验合格日期为基准,分别在第1、第4、第7、第9、第11、第13、第15 年以及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1]。

1 电梯检验的现状分析

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电梯检验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检验机构面临着任务量大、检验员人机配比不足等问题,导致检验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从查验资料到各项试验,每个环节都十分耗时耗力。

不仅如此,在实际的电梯检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导致检验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部分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检验工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未能预先对电梯设备进行全面的自检或者自检内容不够完善。 自检人员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其他原因,无法全面完成自检,无法对自检项目如实做好记录,这无疑增加了电梯检验实施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检验人员需要与电梯使用单位及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 敦促他们完成有效的自检。 检验人员也应该在检验工作中多思考、多积累,提升自身的检验能力水平, 能够针对检验现场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因此,本文从笔者的检验工作出发,详细介绍了以下三种检验案例。 这些案例旨在通过对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检验效率,帮助电梯使用单位全面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同时,这些案例也可以为推动电梯检验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常见检验问题分析

2.1 悬挂钢丝绳的检验

2.1.1 检验要求与方法

电梯悬挂钢丝绳是电梯运行过程中承载重量的关键部件之一, 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电梯运行的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新检规附件中A1.2.5.1 钢丝绳和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5.1 悬挂装置等条款,悬挂钢丝绳的检验[1]应包括以下方面:

(1)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不小于8mm;

(2)钢丝绳至少有2 根;

(3)每根钢丝绳应是独立的;

(4)钢丝绳无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折、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直径小于其公称直径的90%等达到报废条件的现象;

(5)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不超过检规中的数值要求。

根据上述要求, 检验员在检修运行状态下使用探伤仪或放大镜对钢丝绳进行分段检测, 通过外观检查和直径测量等方式,判断钢丝绳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2.1.2 钢丝绳锈蚀的案例分析

如图1(a)所示,曳引钢丝绳表面严重锈蚀,绳股间隙被红棕色的铁锈粉填满。根据这种情况,钢丝绳已经达到报废条件,必须全部更换。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会与周围介质发生反应,导致机械性能降低。由于市场上钢丝绳的质量存在差异,使用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电梯的钢丝绳锈蚀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相关单位应密切关注钢丝绳的使用状况,采取适当的润滑、清洗等措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优化曳引能力[2]。

图1 检验中遇到的钢丝绳问题图片

2.1.3 钢丝绳磨损的案例分析

在一次检验中,笔者发现在某台设备上,曳引轮上的五根钢丝绳中, 有四根使用寿命较长的钢丝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与另一根较新的钢丝绳有明显区别,如图1(b)所示。 通过现场查阅资料并用宽口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绳直径,发现这些钢丝绳并未达到报废标准。 然而,存在明显的张力不均现象。这种情况具有代表性,一些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只更换需要报废的单根钢丝绳,而未进行全部更换。

由于新旧钢丝绳的弹性模量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批次制造的钢丝绳弹性模量也会有明显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 绳头的弹簧无法很好地调整每根钢丝绳的张力。 同时,新旧钢丝绳在同一曳引轮上的旋转半径不同,会导致曳引轮的不规则磨损,进而需要更换曳引轮来解决,反而增加了维修电梯的成本。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相关单位全面更换所有曳引钢丝绳设备,以确保安全,避免因节约成本而引发的潜在风险。同时,必须加强电梯使用的规范管理,从根本上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2.2 自动救援装置的检验

2.2.1 检验要求及方法

自动救援装置在外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 能够为电梯提供电力并启动救援程序, 使轿厢自动运行至平层位置并打开层轿门, 以疏散被困人员。 根据新检规附件中A1.2.3.7 自动救援操作装置条款的要求,对自动救援装置的检验[1]应关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自动救援装置上应设有标明名称、技术参数等信息的铭牌,加装的铭牌应与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2)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自动救援装置应等待至少3s 才能投入救援运行,在维持开门状态不少于10s 之后,再退出并关闭层轿门,恢复主电源回路;

(3)自动救援装置不得在检修、紧急电动运行时,以及主开关断开、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时,投入自动救援操作。

在进行检验时,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查阅相关资料,测试电网断电时自动救援装置投入运行的实际情况。 此外,还应当检验不得投入自动救援运行的情形。

2.2.2 自动救援装置被拆除的案例分析

在2022 年的一次检验中, 笔者曾遇到一个案例,某小区的12 台电梯在出厂时均装有自动救援操作装置。然而,在进行定期检验时,我们发现这些自动救援装置全部被拆除。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认为,即使在外电网意外断电的情况下,只要派遣相关人员及时采取紧急救援操作,例如电动松闸,就能够应对突发状况。他们并不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来维护自动救援装置。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的通知》(国市监特设函〔2019〕64 号)规定,加装自动救援操作(停电自动平层)装置并改变电梯原控制线路的,均属于重大修理范畴。对于拆除原有自动救援操作装置的情况,该文件并未作出明确说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自动救援操作装置主要有UPS 救援装置和ARD 救援装置两种[3],其中UPS 救援装置需要在控制柜处安装UPS 控制电路,而ARD 救援装置则自带控制系统与电梯控制柜相连。因此,无论是拆除哪种类型的自动救援装置,都会改变电梯原有的控制线路,应当被视为重大修理行为。

因此,根据笔者的观点,虽然自动救援装置是电梯的可选配功能,但一旦在出厂时已经安装,就不能随意拆除。 如果使用单位有意拆除该装置, 必须办理电梯施工告知手续并申报大修监督检验。 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2.2.3 新检规下的检验

与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要求不同的是,新检规中明确列出,A1.2.3.7 自动救援操作装置条款定期检验时可以不检验。 这就意味着带有自动救援操作装置的电梯只在监督检验时检验此项功能,且删除了设置非自动复位开关的要求。

监检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 让相关单位在日后的电梯对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做好自检和保养工作中关注好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 相关单位应定期进行测试和演练,模拟电网断电的情况,以确保装置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正常启动并发挥救援功能。同时,根据GB/T 40081—2021《电梯自动救援操作装置》的内容,自动救援装置的运行速度、 平层准确度以及运行时的视听信号等都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 此外,如果自动救援电源超过使用期限,必须更换符合容量要求的蓄电池。

2.3 自动扶梯出入口防护和阻挡装置的检验

2.3.1 检验要求及方法

自动扶梯是一种特殊的电梯设备, 由于其独特的构造和设计, 使得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存在着较大的坠落和挤压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人员在出入口可能接触到扶手带的外缘, 二是由于自动扶梯的外盖板有踩踏空间,从而引发坠落或挤压风险。为了有效减少这种意外的发生,保障乘梯人的安全,规范设置出入口的防护和阻挡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乘客在扶梯处跌落, 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挤压等进入外盖板区域引发危险[4]。这些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其有效性。

根据新检规A2.2.2.3 出入口防护装置和A2.2.3.4 阻挡装置条款的要求,在出入口可能引起危险的区域,应设置至少高出扶手带100mm 并位于其外缘80mm 到120mm 的永久固定的防护装置; 对于与墙相邻外盖板宽度大于125mm 或者共用外盖板大于125mm 的自动扶梯,应设置阻挡装置阻止人员进入外盖板区域, 该装置高度应延伸到扶手带下缘25mm 到150mm 处[1]。

2.3.2 案例分析

在一次商场扶梯检验中,笔者遇到了一台自动扶梯的检验现场。 该扶梯的上端站位于顶楼一出口处,扶手带外缘设有与外盖板等高的建筑物平台并延伸至远处。在这种情况下,人员有可能在出入口接触到外缘,存在危险。

现场的防护装置设置如图2(a)所示,护栏与扶手带外缘的距离大于120mm。同时,该自动扶梯还满足与墙相邻且外盖板宽度大于125mm 的情况,因此该防护装置还应作为阻挡装置阻止人员进入外盖板区域外。然而,现场的阻挡装置并未延伸到扶手带下缘合适的位置, 存在较大的风险。

图2 某商城自动扶梯的出入口防护装置

一般来说,由于扶梯与周围建筑物的布局可能存在多种情况,一些商场等人流聚集的场所经常会进行装修更换布置。 在现实中,扶梯的出入口防护和阻挡装置往往共用一套,但因为使用单位对扶梯使用的潜在风险缺乏认知和判断,往往无法设置适当大小的扶梯防护和阻挡装置。 因此,检验人员在完成检验工作之后,也必须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 催促使用方和维保方按照要求做出整改,采用高度适中、材质可靠、安装牢固的装置来应对人员的频繁使用。 上述装置整改结果如图2(b)所示,符合要求。

3 结束语

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应积极积累经验并深入思考,根据新检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检验工作,为电梯使用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检验机构也应建立自己的不符合项目信息库,通过不断更新和修正,形成一套日益完善的体系,为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猜你喜欢
自动扶梯盖板钢丝绳
不规则防辐射盖板施工技术在核电项目的创新应用
2.5D触摸屏盖板玻璃翘曲控制技术
梳棉机用固定盖板针布发展趋势探讨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由一起自动扶梯制动器失效而引发的思考
如何安全乘坐自动扶梯
电梯钢丝绳更换方法的探讨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梳棉机回转盖板运转方向与盖板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