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生化特点分析

2024-02-18 14:22张春雨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血常规

张春雨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血液生化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极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对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验能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血常规;生化特点

Analysis of blood routin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ZHANG Chunyu

Xuzhou Cancer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blood routine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3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30 healthy individual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blood routine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and hemoglobi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levels of troponin I (TnI),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detection of blood routine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guid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refore,strengthening the blood routine and biochemical test of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Old ag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lood routin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它是因为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而造成心脏的缺血和坏死的现象[1]。心肌梗死的症状包括胸痛、气短、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能导致休克、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老年人容易患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年龄增长、长期存在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冠心病家族史等因素。此外,老年人往往有其他慢性疾病和药物治疗,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心肌梗死的预后[2]。诊断心肌梗死十分重要,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心肌损伤和死亡风险。诊断工作包括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生化特点的分析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心肌梗死时会有一系列生化变化,因此,本文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規指标和血液生化特点,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共有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介于60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2±7.41)岁;在观察组中,共有15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介于61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84±7.25)岁,患病到就诊时间在1h~15h之间,均值为(6.32±1.17)h,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课题拟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临床验证:(1) ECG表现为Q波, ST段抬高,ST-T动力学改变等。(2)发生3 h~6 h后,血浆中出现了诸如CK-MB、肌钙蛋白(T或 I)等心肌坏死的血清中一些生物标记物的增高。(3)白血球增加等症状。(4)要与急腹症、肺梗死、动脉瘤夹层等相区别。

1.2 方法 在住院24h之内,对全部受试者进行空腹抽血,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6800plus)检测其血液常规,其中红血球、血红蛋白、白血球等各项参数。两组试验对象分别以VITROS 5600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AST及 LDH,并以I200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 TnI。对受试者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黄金标准法、比率法等。

1.3 评价标准 (1)成年人血常规指标的参考值:WBC:(4~10)×109/L;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血红蛋白(Hb):男性120g/L~160g/L,女性110g/L~150 g/L。(2)TnI:0ng/mL~0.3ng/mL[3]。CK-MB:正常情况下血清CK-MB浓度低,如果发生心肌细胞损伤,CK-MB浓度会升高。参考值一般为0U/ L~25U/L。AST:在平时,AST的含量很少,但是当心脏受到损害时,AST就会被分泌到血中,从而提高AST的含量。正常情况下,正常的数值应该在13U/L~35U/L之间。LDH:LDH是一种酶类,广泛分布于心脏等多种器官。当心脏受损时,LDH可进入血液,增加LDH的含量。参考值一般为120U/L~246U/L[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人员的血常规指标 观察组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人员的血液生化特点 观察组患者的TnI、CK-MB、AST和LDH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血管突然阻塞而发生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常常伴随着严重的胸痛、气短、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5]。老年人患心肌梗死的风险较年轻人更高,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定期体检对详细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有重要的作用,其中血液常规和血液生化特点是比较常见的检查项目,因此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十分重要。

从本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RBC和Hb低于对照组,WBC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所致。RBC和Hb的浓度下降通常是因为心肌细胞坏死后,释放的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物质被释放到血液中,使得血液中的这些指标的浓度下降。此外,心肌梗死还可能导致心肌功能下降,这可能会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导致RBC和Hb的下降。WBC的浓度上升是因为心肌梗死会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身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反应,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组织受损,进而引起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中,许多类型的白细胞会被激活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WBC的浓度上升。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肌梗死的病情和严重程度。RBC和Hb的下降可以提示组织缺氧和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情况[6]。WBC的上升可以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如果WBC上升过高,可能提示出现了感染等并发症。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TnI、CKMB、AST和LD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I是一种心肌特异性蛋白,它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而且只有在心肌细胞受损它才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TnI的升高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和缺氧,心肌细胞开始发生坏死,TnI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TnI的水平也会随着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而升高[7]。CK-MB是一种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但是心肌细胞中CK-MB的含量要高于骨骼肌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开始发生坏死,CK-MB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CK-MB的水平也会随着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而升高,虽然CK-MB的升高不如cTnI特异,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它是比较敏感的指标。AST是一种谷草转氨酶,它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脏、肌肉等组织中,在心肌细胞发生坏死时,AST也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ST水平升高,AST的升高程度和时间一般要比CK-MB和cTnI晚,但是它的升高也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LDH是一种乳酸脱氢酶,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损伤导致LDH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LDH的水平也会随着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而升高。与其他心肌损伤指标相比,LDH的升高程度和时间也相对较晚,但它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在一些心肌损伤指标升高程度较轻或者升高程度不稳定的情况下,LDH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综上所述,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对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验能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红,杨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生化特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3):162-163.

[2] 余琪.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生化特点分析[J].健康女性,2022(50):208-209,212.

[3] 罗备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規指标及生化指标的特点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8):1061-1062.

[4] 徐秋梅,成蓓,李伟,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生化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9):1157-1159.

[5] 刘连红,马艳华,罗建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33(12):2879-2880.

[6] 黄晴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的特点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0):54-54.

[7] 程朱.探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生化特点[J].中外医疗,2013,32(9):75-76.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