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艺术展,半部中关村

2024-02-18 00:59聂蕊
中关村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关村汉字数字

聂蕊

“汉化版本”是数字时代下的一种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共同构建数字生活共同体的倡议。

适逢中关村创新发展四十五年之际,位于海淀北部的壹美美术馆于岁末年初推出了展览“汉化版本——从中关村出发的数字生活共同体”,在回顾中关村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的同时,探讨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数字愿景,为公众带来扎根海淀区而放眼全球、回顾历史而面向未来的艺术空间。

展览选取了中关村信息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部分标志性事件及成果,陈列了早期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以文献资料、实物展示、雕塑装置等方式,呈现了中关村和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创新创造的发展历程;通過艺术装置、场景营造等形式,回顾了信息时代以来人们在社交通讯、生活方式等方面经历的巨大变化,带领观众重温过去四五十年与信息通信发展相关的日常生活的共同记忆,引起观众的共鸣。

“汉化版本”原意指的是,把软件内部非中文表示的图形及文本资源替换为中文之后的版本。计算机和互联网刚开始在中国发展时,一代科学家和创业者努力追赶信息化的步伐,以中关村为核心,涌现出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五笔输入法、汉卡等发明创造,推动了汉字的信息化和数字信息产业的中国化。而在今天,“汉化版本”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是从中关村起步的众多企业所展现出的中国科技创新力量,以及中国数字经济成功的商业模式。“汉化版本”还是数字时代下的一种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共同构建数字生活共同体的倡议。

农业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蜕变

四十年前,海淀还是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区,除去海淀镇和白颐路以东的部分区域散落着部分商业设施和小工业外,绝大部分都是农村,海淀的经济支柱也是菜粮果等农业生产。

改革开放之初,陈春先开启了科技人员下海创业之路。

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电子一条街兴起以来,中关村已走过创新发展四十五年之路,成为中国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象征;在数字时代已然到来的今天,这片土地更承载了许多冀望和重任。1978年,陈春先作为中国核聚变的专家前往美国考察,对硅谷产学结合的发展模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识到,如果不打破我国当时的科研模式,很难在科技方面追上美国。美国有大学云集的硅谷,我们中国也有高校林立的中关村。回国之后,他决心建设“中国的硅谷”。

彼时,陈春先是中科院物理所等离子物理研究室主任,他被特批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如果他坚持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奋斗,几年后就会带上中科院院士的桂冠。但是在之后的人生里,他都投身于把硅谷的模式引进中国。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并没有私有制经济,大家对民营和公司的概念还非常模糊,陈春先要做的事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更严重的是,推广硅谷模式还要冒着违法的风险。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协会组织——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经历了许多困难之后,服务部的科技企业创业模式终于在1983年获得了党中央的认可。陈春先的努力,打破了体制的坚冰。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在海淀成立——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试验区被赋予了减税、新办企业三年内免征所得税、免缴奖金税等18项优惠政策。海淀开启了由农业大区到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第一次蜕变。

中关村初期最著名的科技企业要属“两通两海”。“两通两海”是四家企业的合称,它们分别是京海、科海、四通和信通。彼时,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美国发展起来。中国要想跟上信息化的大潮,除了要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还必须首先解决汉字的信息化的问题。在王选之前,我国还是采用的铅字印刷;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中国的出版领域进入现代化。排版从来都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比如断行、断字算法、标点压缩、混排的间距处理都不简单。汉字字形是由以数字信息构成的点阵形式表示的,汉字字体、字数比西方字母多,一个一号字要由八万多个点组成。因此全部汉字字模的数字化存贮量高得惊人。王选团队发明了一种字形信息压缩和快速复原技术,使存贮量减少到五百万分之一,速度大大加快,解决了汉字激光照排的关键难题。计算机进入中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显示汉字都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使用汉卡,即电脑的外插硬件。CCDOS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汉字操作系统之一,也是20世纪80年代较为流行的中文系统。因为这是为中国第一台PC兼容的长城微型机设计的中文系统,所以取“长城”的拼音首字母缩写“CC”作为名字。

1983年2月,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在京召开全国计算机协调工作会议,会议把生产IBM PC兼容机定为中国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当时32岁的严援朝在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工作,凭着一股敢想敢干的心气接下了开发汉字系统的任务,他凭着IBM PC随机附带的手册,从头学Intel汇编。作为整个系统开发的领头人和设计者,严援朝认为CCDOS是集体努力的成果,并不是他自己的个人作品,所以CCDOS并没有像后来软件行业流行的那样进行加密,而是公开了源代码,谁都可以拷贝分析和修改。于是,这款具有良好基础的中文系统迅速得到广泛地传播,CCDOS 2.13就是基于这个系统的二次开发产品,在中国计算机领域,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大放异彩。王永民发明的五笔输入法是汉字信息化的又一标志性成果。80、90年代,中文输入法中五笔打字是主流,学电脑的首先就是要学习五笔输入法,如果把它运用得熟练,就很容易找到文职工作,甚至开一家打字店。

五笔输入法要求背记字根,练习盲打,入门是一个相对比较艰苦的过程,但是熟练之后可以达到1分钟输入两百多个汉字。那时,拼音输入法刚出来,不够完善,同拼音的字容易混淆,还得不断寻找,五笔要准确快捷得多。

1983年浪潮仿照IBM PC生产出来了浪潮的第一台微机0520,从此浪潮正式进入IT行业,此后浪潮、东海、长城三家企业成为中国的三大电脑厂商。IBM最早推出个人计算机时采用了Intel公司的8088和8086芯片作为其CPU,后来升级到80286芯片,然后是80386、80486,采用这些芯片的计算机被称为286电脑(1982年2月1日)、386电脑、486电脑。此时其他厂家也生产CPU,也以386、486等命名,英特尔公司曾申请商标保护,但未获批准,原因是386、486等是数字,不能保护。所以英特尔从80586芯片开始改用“Pentium”(奔腾)这个名字。

我国第一台586微机由联想集团于1993年11月5日推出。联想586微机与386、486微机完全兼容,但功能比486提高了3倍左右,可以与工作站或超小型机相比。在1984年,中国至少有10多万台个人计算机,虽然计算机已经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但没有一台计算机能够识别中文,那个时候很多中国科学家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能够让计算机识别汉字。汉卡用硬件实现了汉化,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中文之前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上还有1993年浪潮生产的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汉字在计算机上的处理原理是,首先,从键盘输入的内容变换成机内码;其次,经字模检索程序,查到机内码对应的点阵信息在字模库的地址;第三,从字库中检索出该汉字点阵信息;第四,利用显示驱动程序将这些信息送到显示卡的显示缓冲存储器中;最后,显示器把点阵信息整屏顺次读出,并使每一个二进制位与屏幕的一个点位相对应,就可以将汉字字形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那汉字信息机做的是什么呢?它其实是汉字字形存储器,需要配以键盘、显示器等其他设备,最终使得汉字结果显示出来。展览上还有四通公司出品的“MS系列中文打字机”,介乎打字机、打印机和计算机之间,是第一个代替铅字打字机的中英文电子打字机。四通打字机在20世纪80—90年代家喻户晓,几乎成为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代名词。

从中关村走向世界

从中关村开始,一大批中国本土科技品牌发展起来,日益强大,并且进入国际市场。联想、希望、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爱国者、小米这些彼时都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的品牌,在展览中都有一席之地。

展览上我们看到了1984年在中关村成立的联想公司,如今已经是全球领先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科技企业。展览中有很多展品,比如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都是联想早期的标志性产品。北京中科希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北京希望电脑公司。希望公司在八九十年代推出了多款重要软件的汉化版本,通过多年软件开发的实践,在信息管理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XML 技术方面有较深的技术积累。方正集团是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的企业集团。王选院士是方正集团的技术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奠定了方正集团的起家之业。方正集团主攻汉字,产品有字体設计、出版系统、输入法、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设备等。紫光集团最早起步于1988年。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紫光集团的芯片业务主要包括三大领域,一是以长江存储为主的存储芯片,二是以紫光展锐为主的手机芯片,三是安全芯片。爱国者是1993年创立的华旗资讯的自有品牌。在世纪之交,国内厂商尚未掌握核心技术、缺少品牌建设,国产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意味着廉价和仿冒,品牌命名“哈日”“哈韩”的风气盛行,而“爱国者”的名字则昭显了其国产品牌的身份。爱国者推出了电脑机箱、显示器等产品,2002年开始推出的MP3随身听更是大获成功。以小米为代表的创立于中关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显示了我国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力量。小米1是全世界第一款只通过互联网销售的手机,在移动互联网在国内起飞的前夜抓住了先机。小米不仅是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除了几个创立于中关村的企业的例子,展览中我们还看到了国产软件的早期创业史。求伯君是我国早期程序员中十分重要的一位。1988年至1989年,他“闭关”一年零四个月,其间住院3次,用一台386电脑和汇编语言,编写出12.2万行代码,也就是第一代DOS版中文办公软件WPS 1.0。在当时电脑还是稀罕物的时代,WPS 1.01年销量三万多套,用户数量超过千万,占领了中文文字处理市场的90%,有力地冲击了当时微软的office软件。除了WPS,中国大陆第一款商业游戏《中关村启示录》,以及游戏《仙剑奇侠传》都出自求伯君创建的公司。CCED是一款中文字表编辑软件,填补了国内中文字表编辑软件的空白,在当时CCED与WPS一起堪称办公必装软件。CCED的创作者朱崇君,与WPS的求伯君、2.13汉字操作系统的吴晓军并称“中关村三君子”。用友公司是亚太本土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20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正处于基础管理领域的规范化阶段。许多单位仍然在自行编写程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友软件的推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启了中国财务软件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新路。连邦创立于1994年,是中国正版软件流通领域的第一品牌,标志着连锁经营模式在中国本土上迈出了试验性步伐。

我们在展台上看到了许多上世纪末可能会出现在平常家庭中的一些电子产品,比如红白机、电视机、收音机等,小霸王学习机也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随着信息产业、数字媒体设备制造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未来数字生活的想象也悄然启程。从BP机、1G、2G一直到5G,移动通讯技术在过去三四十年更新迭代,这背后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1983年,中国第一家寻呼台在上海开通;寻呼机出现后开启了即时通信,寻呼机+大哥大的黄金组合,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为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挣足了面子。2007年,我国全面停止了传呼业务,BP机正式成为历史。如果说1G时代的明星产品以大哥大为代表,2G时代就是以小灵通为代表。“小灵通”的名字来自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的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是一种无线市话手机,即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总体价格远低于移动和联通价格。小灵通服务最终于2011年全部退市。3G、4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提升,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观看视频、进行视频通话。而5G时代,拥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并开始向物联网、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扩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兴起互联网创业大潮,搜狐、新浪、百度等企业纷纷在这个时期成立。199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呈现爆炸式增长,在同一年中就接连突破了100万和200万两道大关;1999年迎来电商元年,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实质化的商业阶段。

到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高科技企业1万多家,对海淀区经济的贡献率46.9%,是北京市GDP总额的11.5%。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下,海淀区国内生产总值830.5亿元,约占全北京市经济总量的近四分之一。按户籍人口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05美元,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展览“汉化版本——从中关村出发的数字生活共同体”回望中关村一路走来的四十五年,从改革开放初期陈春先提出建立“中国硅谷”的畅想,到瀛海威致力于“建立中国第一个大眾化百姓网”;从“两通两海”等民营科技公司的粉墨登场,到互联网科技公司和各大电商的竞相争艳,中关村始终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从中关村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的掠影,也可以看到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无限潜力。

万物互联创造美好生活

互联网社交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通信从未像今天一样便捷。展厅中还有一个格外有意思的介绍——两个跨越17年的实验。一个是1999年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另一个是2016年的“72小时无网络生存测试”。前者是挑战仅用互联网的电脑、1500元现金和1500元电子货币,在房间里生存72个小时;后者则是挑战不用移动互联网而生存。

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下,智能化发展的浪潮已势不可挡,数字时代“未来已来”。记者在展览中还看到了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元宇宙等。

万物互联这一系列图标展示的是万物互联的概念。物联网指的是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5G技术的成熟已经为下一步物联网发展打下了基础,许多场景下已经开始运用物联网系统,用科学、技术创新赋能生产生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电脑的交互方式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16年AlphaGo与韩国李世石九段下围棋获胜,自动驾驶、AI作画、仿生机器人……新一轮的生产力大爆发正在到来,但其中也暗含着生死攸关的人机关系的挑战。元宇宙是融合现在和未来全部数字技术于一体的终极数字媒介,是互联网的终局和虚拟世界的顶峰。作为一种即时实践的、虚实混合的交流系统,它主要借助扩展现实技术实现。

如我们所见,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世界将在各个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希望科技能以人为本,更希望在这个时代建立更加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更高程度合作的发展共同体,创造更美好的共同生活。

猜你喜欢
中关村汉字数字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答数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数字看G20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