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宣”合力,文化研学润根

2024-02-19 15:25罗笑
广东教育·综合 2024年1期
关键词:南越王岭南研学

罗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教育部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铸魂工程来抓。引导小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字,还要把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与学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文化传承与发展聚人气、增底气、长灵气、有生气,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落地生根。现阶段,小学学段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较少,传统文化探究活动开展方式较单一,基本为“教师—教材—学生”的单线辐射,虽有一定的实践活动,但由于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不足,推进的力度、广度不够,尚未形成较成熟的大规模推广模式。

为更好顺应新时代育人的要求,近几年,笔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广东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根基,依托学校德育活动与课程教学,开发与实施项目式的课内外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打造“校-馆-宣”合力的育人新路径,讲好家乡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培根铸魂,坚定师生的文化自信。

建立协同机制,凝聚课程的“人气”

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主动争取教育、文化宣教部门、家庭等部门的支持,建成初步的“校-馆-宣”专业优秀文化宣教部联盟,建立系统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实施的机制和规范。

在校内,学校以校长室为统领,由思政学科学术带头人牵头,成立以思政核心团队为主要力量的项目专项组,遴选出组长、副组长和核心成员,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同时,招募家长志愿者团体,构建强有力的校家协同育人共同體,协调家委会和家长学校的教育步伐,使家长能站在学生终身成长和文化传承的高度,理解研学课程的意义和内涵。

在“馆-宣”方面,学校联系南越王宫博物馆(现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被并入南越王博物院)、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宣教部门、“南方+”平台和《现代小学生报》的记者,形成初步的专业场馆、优秀文化宣教部门与校方的联盟基础,共享优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学校还统筹社会各方资源,邀请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学者担任课程指导专家,进一步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性和适切性,尽最大可能把“人”汇聚到课程中来,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机制,让更多的人知晓文化人、了解文化事、探秘文化根,凝聚课程的满满“人气”。

培养专业师资,增强课程的“底气”

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质量,教师是关键因素。“校-馆-宣”协同育人,意味着“学校走出去”与“博物馆请进来”,不仅是面对学生层面的活动要求,也对教师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切实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现项目团队的一体化成长,才能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质量保证。

“访”,以“探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 塑造岭南文化自信”项目主题为例,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期间,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走访河源、潮州等地,多次参观相关博物馆,查究大量的研究和历史文献,咨询课程专家,从专业角度剖析岭南文化,提升教师对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激发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外有输入,内有输出,专业的学术储备增加了项目团队教师的底气,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最优化。

“修”,项目组为补齐本土传统文化素养的短板,成立教研共同体,发挥团队智慧,在每周、每月均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更新教学理念。购置相关的课程资料,开展补充专业文献与专业读物的阅读交流会。观摩课例、研学课程的录像,进行课前课后的反思。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提炼研究,让优秀经验得到分享与传播,使参与课程研究的每一位成员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助推高品质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课程的品牌影响力。

“传”,课程不仅让“博物馆进校园”,还把教师引进博物馆,用一线教师的视角带动家长和学生探究,通过讲座向家长与学生传授参观博物馆的一些方法,并推广南越王宫的重要景点,用教师的行动,牵起学生、家长、学校、博物馆四个层面互动,起推动者的重要作用。教师个人传统文化专业知识得到丰富的同时,教师团队也有多人被南越王宫博物馆聘为小学生志愿讲解团导师,开展多场的博物馆宣讲和微讲座活动,被“南方+”和《现代小学生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进而形成面向区域的示范、引领、辐射、共享的“校-馆-宣”合力育人新模式。

挖掘文化亮点,滋长课程的“灵气”

岭南大地,人杰地灵,当中的风华人物、特色博物馆多如牛毛,不可能既大又全地囊括到课程学习中来,这就需要课程开发团队着力挖掘文化亮点,滋长课程的“灵气”。研究实践中,学校注重突出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组建团队,在环境里解决一个开放式问题。深入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整合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综合实践等多学科课程资源,以重大典型、广东特色、时间轴为课程建设指标,建立跨学科的项目式研学课程,讲好岭南故事,展岭南文化魅力,育新岭南人的根。

1.典型场馆,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南越王宫博物馆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遗产点中唯一的管理设施类遗迹,是广州对外贸易和交流的物质载体和历史见证,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勇气和创造力的见证。学校选取南越王宫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开发项目式研学主题,结合近年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不断运用新时代人的思维与视觉,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中,学生们给习爷爷写一封信,围绕“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或“如何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对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激发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明白自己在家乡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2.特色文化,展现文化神奇灵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学校深挖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老广的味道”, 激活特色文化灵性,用文化赋予课程灵魂。如我们整合千年商都的“海丝文化”引发师生的“头脑风暴”,开发了“对话南越王”“千年商都·海丝寻宝”“跨越千年的‘海丝’之约”“老广的风物”等富有创意的子课程,不断使课程内容特色化、专业化、时尚化,成功打造“校-馆-宣”合力育人的新样态。

3.时间为轴,体现文化传承之功。学校分年段开设相应的研学课程,低年段以中国近代革命场馆为主,中年段以十三行等中西经济文化交融为口子,高年段则走进更为深远的时间长河,以南越王宫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切入口。这样的时间轴课程设置,增加了科学性、适切性、连续性,使課程体系学段融通,梯度合理,让优秀传统文化启发智慧,凸显文化传承,给学生烙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印记。

传承岭南精神,激活课程的“生气”

岭南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以及平和自信、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勤劳务实的岭南精神滋养着我们。适应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课程共情共鸣,着力传承岭南精神,让岭南文化焕发勃勃生机,是时代新人当仁不让的责任与担当。

1.重塑学习关系,彰显平和自信。课程中,学生个体、学习小组、一年级与四年级学长学弟结对、教师与家长、专业文化宣传工作者、社会其他资源相互作用,形成协同式的学习共同体架构,学习交往空间开阔深远,平和自信、开放包容的多元学习关系带来学习模式的变革,实现岭南精神的一脉相承。

2.变革学习方式,练能力勇创新。以项目进行跨学科的研学课程学习,通过背景资料收集、现场考察、聆听博物馆考古专家指导、大数据整合、成果汇报、志愿讲解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以新岭南人的视角深入研究身边丰富的本土优秀文化遗产,在不断修改个人的研究方案中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创新的方式打破旧知识的壁垒,实现传统教科书和学案的形态拓展和变化,体现勇于创新的岭南精神。

3.提炼项目成果,丰富文化内涵。项目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物和现象,从表象深入本质,促使学生形成从宏观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实施的效果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收获反向推断。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文化育人显性成果与隐性成果和谐共生,进一步丰富课程的文化内涵。

显性成果。除了常见的思维导图、电子画报、自编书、漫画等,还有学生创造性地用广东出产的大米染成不同颜色,表现南越王宫考古地层的关键柱;学生用粘土复制了南越宫署遗址;用灯与影的技术摸拟了云影、日出、日落,还原了“千年前南越王宫的一天”;整理视频、制作微纪录片……形式多样、内蕴深刻的学习成果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思维。

隐性成果。项目组成立“红蓝宣讲志愿团”走进场馆和基地进行志愿讲解。学生在接到讲解任务、接受专业培训、班上竞岗选拔、实地上岗的过程中,勇敢地走出心理舒适区,开发个人潜能,从不敢讲、害怕、怀疑自己,到大胆、自信地参与、展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真懂、真信、真爱,在共情中引燃对岭南大地的情感,厚植文化自信,让岭南文化生生不息。

将近五年的项目式课程开发与实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文化反哺课程,以新岭南人讲岭南旧故事,丰富学生乡土文化的厚度,从四个着力点进行项目式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的建设,打造“校-馆-宣”合力的育人新路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得到宣教部门、参观市民的高度赞扬,还得到省内多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区域推广,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与继承营造出百花齐放、众人关注的繁荣场面,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南越王岭南研学
忆岭南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李民涌 几代文博人,合力打造湾区IP顶流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南越王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雨岭南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南越王的厨房里有什么
不辞长作岭南人
研学之旅